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子平答道:“我家累世行医,家传医术,祖训‘传子不传女’,向来不对外授徒。家父瞑目之际,曾曰此为我传家衣钵,传播若广,后人再无生计。”
    华佗道:“先生悬壶济世,以财帛为轻,救人无数,极少计较药资。先生德高望重,以救济世人为本。然而倾先生一人之力,能救人多少?若是广寻有医术根基者,传授医术之后,则可活人无数。先生为天下百姓之福,万望放开门户之见,倾囊传艺。”
    安子平沉吟良久无语。华佗又道:“先生广授医术,世人皆知先生之德,先生百年之后,为后世崇敬。流芳百世,何不为之?”
    安子平本是有德之人,只是因为祖训难违,见华穹所言非为私利,急世人所急,忧世人所忧。何况华佗医术,整体上远胜于他,所差只在个别科别略有高明之处,华佗等人如此为万民着想,的确再无推挡之话,于是当场表态,再不藏私。
    长沙医校几经扩建,各郡选取年轻聪明之士,能文有医学根基者,随华佗等人学习医术,军中名医多出于医校。金旋又让原来的军医分为几组,分批到长沙学习培训。又命所辖各郡,皆建立医馆,分配医校学员入内主持,所用开支,由郡府支出。病人所费,仅是药物费用。百姓再不困于病痛,各地为华佗等人建造生祠。华佗等人见办学一事竟让百姓如此得益,更加明白自己任责,使出浑身解数,教徒传艺。
    司马徽本来就是办学高手,被金旋请来长沙建立学校,也兢兢业业,全力而为,长沙学校闻名于全国。金旋又将自己所著书本让学校做为课本,又挑练优秀毕业生在校任教,并成立学术研究院,专门研究理论问题,时常去学校与师生交流。金旋学识远远超过在校老师,所说所讲让人大为感叹,司马徽原来为金旋老师,如今见金旋见识如此,大为折服,说:“中王足为我师也。”
    军校校长一职,事关重大,军校加强对士兵、将领的忠诚度培训,使军校入学学习人员都能忠诚于金旋,因此校长之职,原由诸葛亮兼任,后因诸葛亮常年领兵出征,又使庞统代替。
    所有降军中低级军官以上者,都要在军校培训后才能回所部任职,庞统在降兵的政治培训上费了许多脑筋,所幸有金旋的书籍为依据,根据当代情况,穿插了许多内容,加大对金旋的个人崇拜主义思想,竟然非常成功。
    金旋在拥有四郡之地初期,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借助军校、学校、医校培养各种人才。三校毕业学员渐渐增多,被金旋分派到各地、各军任职,保证了金旋在急剧膨胀时的人才保障。
    诸葛亮见三校学员与旧校学员截然不同,对众文武道:“我向来以为四书五经为正统教育,今日才知道主公培养人才为当世第一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话为名言至理。”
    三校人才到位后,向各郡建言修水利、通道路,加快提升生产力和物品流通速度,使金旋所辖各郡经济发展迅猛。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和农具方面的研究,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百姓收入。金旋在辖地内声望正隆,被百姓称为“恩王”。
    兵器研究所的成效显著,继研制出枪只这一热兵器后,火炮也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庞统曾问金旋道:“我军武器装备远胜于曹操、袁绍,统一大业在几年内就可以实现,主公为何不遗余力,投入这方面的生产。”
    金旋笑着说:“这些武器不是对付袁绍、曹操两军,大家都是汉人,何必自相残杀。我等攻心为上,以降抚为主,招降两军将士,保证大汉元气。如今北胡诸族虎视中原,欲要趁机劫掠中原这花花世界,这些武器是异日对付这些异族。异族往往与我等文化差异甚大,人种甚为野蛮,我大汉子民与其以命搏命,甚为不值,因此造些厉害武器,到战争时减少些我子民损失。”
    庞统听完,才知金旋志向远非统一中原这么简单,又问道:“周边野蛮之地,我军占之无益,不若抚之以恩,彼此兵戈不起,也是百姓之福。”
    金旋道:“战争之祸,向来因为分裂,若是天下一统,何来战乱?异族之人,势弱时进贡称臣,进贡些当地特产,而大汉历朝君王,皆以大中国富有四方之势,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回礼必以奇珍异物,黄金珠宝,因此附属各国皆不以上贡为累,反以上贡得利。君王一人面子,却不知要付出多少百姓口粮。我对付蛮兵之策,同文化者可以为我汉人同化,异文化者坚决族灭,以免后患。”
    庞统又道:“若是占据四边蛮国苦寒之地,尚须派兵驻守,增加百姓赋税,实是有害无利。”金旋答道:“四边蛮国也有富饶之国,不过我等不知罢了。汉人同化力极强,若是驻扎蛮国日久,与蛮国人通婚,久后蛮国人也变成汉人。蛮国势弱时称臣,势强时则会侵占我等内地富饶之地,此蛮族劣性也。彼不通中国文化,以礼相待,有如对牛弹琴,我意欲借统一中原之兵势,未来平北胡,下高丽,克东倭,荡西域。凡是世上有路的地方,都有中国士兵的脚印,凡是日光所照之地,皆为我中华国土。长此以往,天下皆为我一国所有,战争从何而来?战祸从何而来?我意欲以一代人战乱之苦,换取万世太平大业,此是我平生之志向。”
    庞统叹服金旋理论,与诸葛亮勾通此事时,诸葛亮道:“主公大才,我等皆不足多矣,我等只是放眼中原,意欲统一大汉,主公却放眼千秋,意要建万世太平之大业。”
   
第七十九回 张辽扬名


    弘农为长安、洛阳两郡必经之地,弘农已经被金旋攻下,长安曹军已被迫与曹操大军隔绝。null3z中文诸葛亮攻取天水后,也将邓艾所部与长安曹昂所部隔开,西部三郡已是岌岌可危。
    关羽所部十七万兵马屯扎于弘农,诸葛亮所部十七万大军屯扎于天水,姜维所部十三万人马屯扎于汉中,对长安、安定两郡形成合击之势。司马懿、钟会虽然都是足智多谋之辈,对此不利局势,也是束手无策。
    曹操见长安驻军有全军覆灭之危,召集众谋士相商对策。郭嘉道:“若是我军兵出洛阳,与关羽大军相战,没有必胜把握。而且大军一动,东路防守空虚,金旋所部必会兵出汝南,攻取谯城;陆逊所部兵出宛城,攻取洛阳;则我后方危也。诸葛亮初得两郡,必然先以安顿郡务为主,无暇出击;姜维所部兵力不多,长安有司马懿出谋划策,短期内可保全无虞。袁谭、袁熙因为居长而不能继承父业,与袁尚渐不相容。今可集中兵力攻击袁熙、袁尚,其兄弟失和,容易攻破。攻破河北之后,调集东线兵马集兵攻打弘农,长安之危可以解除。”
    曹操闻言低吟片刻,然后脸露决毅之色,道:“按奉孝之言准备,火速攻打河北。”命令曹真、郭嘉率领七万士兵驻守谯城,阻击金旋汝南大军。曹彰、夏侯淳、程昱率领十万士兵驻守徐州、下邳、都阳。曹丕、邓艾率领八万大军守住洛阳。郝昭为主将、典韦为副将,荀彧为军师,赴洛阳与洛阳大军会合,起兵十二万攻取壶关。命令张辽为主将,张燕为副将,杨修为军师,赴濮阳会合徐州军五万,合兵攻打界桥。
    袁熙、袁谭此时已与袁尚撕破脸面,只差未动刀兵而已。袁尚闻曹军前来相攻,派遣审配赴晋阳、北海游说,袁氏兄弟虽然不和,但是俱知大敌当前,须协力破敌,均应允遵从袁尚号令,共同抵御曹操。
    闻郝昭大军已出洛阳,袁熙命令逢纪、杨诈、刘晔率军驻守晋阳,辛毗、傅干率军驻守代县,自率晋阳、代县两郡之兵,以潘凤为大将,左贤王、田畴为副将,郭图为军师,起兵十万赴壶关把守。
    郝昭大军到达壶关城下,安下营寨,即出挑战。典韦出战,连败左贤王、田畴、潘凤三将,袁熙见典韦勇猛,率军退入城中。郝昭趁机掩杀一阵,小胜一场,杀敌三千余人。
    袁熙见典韦勇猛难敌,与诸将商议。郭图道:“官渡防守空虚,可以使人赴袁尚处,请其出邺城兵攻打官渡。官渡若下,大军兵临许昌,曹操必然无暇他顾,其兵必退。”
    袁熙命人说与袁尚,许攸在侧建言道:“前袁谭、袁熙意要联手与主公为难,今可趁其危急之时,让他上书作保,保证以后不出兵为难主公,然后再行出兵。”袁尚此时内忧外患,甚为艰难,决着趁此让袁熙表态,也是一个绝佳时机,命令使者按此回告袁熙。
    袁熙得知此讯,大怒,不再理会袁尚,率领部下与曹军相战,数战皆失利,闭城坚守不出。郝昭见其不出,与诸将商议。荀彧献计道:“可派将诈降,以作内应,约定时日,杀开城门,里应外合,可大败袁熙。”郝昭召集副将吴质,道:“今欲见大功,报于丞相,可惜无人相助,我观你虽有大才,然面却无胆略,必然不敢为之。”吴质大怒,道:“质虽不才,然士为知己者死,请君试言,质必可为之。”郝昭秘密与其商议诈降之事。
    次日,郝昭召集众将议事,派吴质率领兵马前往洛阳押解粮草,吴质借故推托,郝昭佯怒,命令军士当厅重打军棍二十。入夜,守营兵来报,吴质率领所部五千兵马往壶关投奔袁熙而去。郝昭自引一万士兵在后紧紧追击。将近壶关,吴质让一名心腹进城告知袁熙。袁熙登城观战,见两军相搏甚激,吴质兵少,渐渐不敌,命令潘凤引两万人出城相救。
    潘凤救得吴质入城,同到袁熙处说话,吴质道:“郝昭气量狭小,借以小故责打,质不能忍,故而率军相投。”袁熙见其与郝昭相战甚激,又有杖伤在身,故此未生疑心。郭图潜使细作前往曹营打探,见所言为实,疑心亦去。
    越两日,吴质率领所部突然发作,乘夜杀开城门,接应郝昭大军进城。袁熙所部大败,诸将保护其逃往晋阳,折兵两万余众。郝昭攻下壶关,派遣使者奔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