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去劝说张辽。
    张辽见夏侯淳、程昱进帐,不待两人说话,随即将调兵兵符交付给两人。夏侯淳佩服其胆色,对张辽心折不已。张辽既然已经决定,夏侯淳、程昱见不能说服,三人在帐中谋划细节。
    程昱安派亲兵流言:说曹操以张辽此次作战,连遭败绩,平原又久攻不下,因此免去其主将职务,任用夏侯淳代其为主将。夏侯淳因为上次受伏大败受过张辽军杖,对张辽怀恨在心,命令张辽统领二万士兵分营而立。
    细作报进平原城内,许攸得讯大喜,然而其为人精细,又派细作出城仔细探听,确认张辽的确已经分营。许攸大喜过望,召集诸将道:“张辽文武双全,曹操因为其作战不利而免其职,起用夏侯淳为主将。夏侯淳虽然勇猛,然而其性太刚,容易对付。如今张辽为夏侯淳忌恨,统领少数兵马分营自立,我拟出城中重兵一举歼灭张辽所部,诸位尽力而为。张辽若亡,其军必退。”诸将大多曾败在张辽手上,闻有此良,都兴求战之心。
    入夜,许攸命领卞喜、王粲两人率领两万士兵驻守平原城,自率诸将起精兵八万往劫张辽营寨。张辽立营时料知许攸必然会率重兵前来,让部下多在营内挖掘陷坑若干,又使兵士多备弓箭,士兵分为两班巡夜,不敢有丝毫马虎。
    许攸重兵未曾进入兵营,就为曹军发现踪迹,张辽命令士兵用弓箭攒击。河北兵尚入攻入张辽大营,损伤士兵已经不少。然而许攸所部士兵几倍于张辽所部,河北诸将因为深恨张辽,统领部下拼力攻打,张辽大营前寨遂破。
    张辽统领部下于后寨结阵,排成防守阵势,迎战许攸所部猛攻,张辽见所部士兵士气低迷,对士兵说道:“河北大军已中我计,诸位拼命坚守,待会大营援兵必到,河北兵必然大败。”张辽手下士气复振,张辽又道:“河北大军屡次败于我军手中,许攸扬言,若是俘获我军士兵,皆坑之而不留活口。”众位士兵闻言,不由惊惧,认为已经陷于绝地,拼力作战。河北兵马入营后,因为不识地形,陷于陷坑遇害者极多。
    程昱闻知战报,与夏侯淳商议,分头行动。夏侯淳、吴纲率领三万精兵,用河北降卒在前带路,前锋五千人皆换上河北兵衣甲。来到平原西门,门上喝问,降卒答道:“许将军大胜,正在返城途中,因为担心城中防守薄弱,命令我等先行入城。”平原守军见答话之人口音无异,又深知城中虚实,不以为疑,打开城门。夏侯淳所部入城后,如虎如羊群,平原守兵不备,损折无数。卞喜、王粲两人见势不妙,聚集败军欲要杀出城去,往乐陵方向败退。
    程昱整顿合营大军,与夏侯威、夏侯恩等将弃了大营,率领大军九万掩击许攸所部。许攸见程昱援军赶到,分出少数兵马迎战,仍然投入多数兵力进攻张辽所部。
    程昱所部士兵跟随张辽日久,向来佩服其为人与力能,今知张辽有难,都拼死向前,河北士兵抵挡不住,逐渐呈不支之状。张辽所部见援军从外面杀来,士气大振,拼死向外杀出。程昱所部人多势众,河北兵马渐渐不支。
    夏侯淳所部攻下平原,剿灭城中守兵,袁军将领卞喜正欲率领败军出城,为夏侯淳发现,腾马上前,与卞喜争斗,未到十合,斩卞喜于马下。卞喜死后,王粲见势不妙,率领败军逃往乐陵。
    夏侯淳命令吴纲率领二万士兵驻守平原,扫荡余军,自率精兵一万住援张辽。许攸正与曹军激烈厮杀,遥见平原城中火起,料知已中张辽诡计,顾不上攻击张辽所部,率领诸将往外杀去。
    许攸等杀到平原城外,正逢夏侯淳引军出城,两军混战一阵,夏侯淳兵少,被许攸所部逼得退回城去。许攸乘势欲要夺城,怎奈张辽、程昱统领大军从后追到,许攸见势不妙,又知平原已经失守,不敢再行缠战,率领诸将退往乐陵。
    张辽等人率领兵马在后紧紧追杀,许攸所部且战且退,途中损折不少人马。幸亏乐陵颜良所部得到王粲报讯,统领救兵前来接应,张辽见颜良所部与许攸大军合兵后,军势强大,统领兵马退回平原。
    此次大战极其惨烈,张辽所部诱敌士兵损折一万余人,张辽亦浑身浴血,多处带伤。夏侯淳、程昱等人联名诉说此战经过,详述张辽之功,曹操阅书,对众人道:“若是诸将皆如文远如此忠义,何惧金旋大军。”派人重赏张辽,张辽将厚赏之物转赏给众将,自己丝毫不取。
    许攸所部此战损伤巨大,死伤共有三万五千余人,平原郡城失陷,大将卞喜身亡。许攸无脸回见袁尚,手书请罪书,派人赴南皮送与袁尚,书中详述此战经过,因指挥不利,欲要辞去主将一职。
    袁尚闻知平原失守,大惊失色,见许攸所书后,知道许攸此战已经尽力,不好责怪,反派使人赶到乐陵,抚慰许攸与所部诸将。许攸在乐陵操练兵马,欲要恢复平原。
   
第九十一回 平定西北(一)


    曹操东线依仗张辽、郝昭两路大军,连战连胜,攻城掠地,收获颇丰。null3z中文在东线战事顺利的同时,西线战事却是损兵折将,接连失利。
    张辽所部东征平原的同时,诸葛亮使马超率领五万大军驻守天水,命令朱恒、文聘两将率领五万大军为先锋,自率大军十万为中军,东下攻打安定郡城。
    安定诸将听闻诸葛亮大军已出天水,聚集商议对策。众人中以钟会、贾诩最为多谋,贾诩道:“诸葛亮大军兵力为十五万,安定守军只有六万,兵力悬殊,我军远非其敌。不若弃去安定,尽发郡中粮草辎重投往长安,与长安守兵合兵,以拒强敌。”
    钟会闻言有些心动,盘算良久道:“我认为不然。安定郡城倘若失陷,长安将沦为一座孤城,诸葛亮、关羽、姜维三路大军成合围之势,长安必然难保。今日我等可以聚集城中守兵,用伏兵击败其前军。大家同心协力,固守城池,若是难守之时,突围投奔长安不迟。”贾诩欲言又止。
    钟会分派兵马,尽出城中守军出城设伏。朱恒、韩当率领所部行至安定以西十里处,钟会统领伏兵突起,朱恒、文聘皆为百战之将,见中曹军埋伏,集结兵力,组成圆形之阵御敌。
    曹将王睿、吕虏此时又率领两路伏兵,沿着朱恒所部军阵肋部杀入,顿时将圆形阵势冲散。朱恒、文聘见势不妙,下命各军士兵组成玄囊之阵,各自为战。玄囊之阵乃巷战所用之阵法,用于旷野交锋,随即显出不支之象。
    朱恒见所部兵马呈现败象,与文聘率领亲兵断后,掩护所部士兵缓缓而退。朱恒、文聘两将武艺娴熟,曹将莫有能抵挡者,曹军为两将阻住,一时不能冲击过来。
    钟会见朱恒统领亲兵,英勇善战,连胜几名曹将,在朱恒厮杀之时,暗自取出强弓,射向朱恒要害。朱恒亲兵望见,急忙喝呼朱恒注意,朱恒伏身侧腰,避开要害部位,被暗箭射伤左肩。
    文聘见朱恒受伤,连忙率领部下前来救应,两将且战且退。朱恒、文聘所部得两将掩护,在后方布好战阵,见两将危急,复往前杀来。
    钟会所部此次接战,与方才大战有所不同。上次钟会所部攻其不备,朱恒、文聘所部未曾布好军阵,士兵各自为战,不能发挥军阵威力,如今组好军阵,威力大不一样,重新接战之后,反而略占上风。
    钟会所部先是小胜一场,伤敌两千余人。现在见朱恒、文聘所部败退而不溃阵,重组兵阵后立时便可投入战斗,暗叹诸葛亮治军有方,如此精兵,当今天下,莫有敌者,深为折服。两军厮杀一会,钟会见取胜已难,统领兵将返回安定。
    朱恒、文聘见钟会所部退军,就地扎营,静候诸葛亮中军。诸葛亮听闻朱恒受伤,命令其归天水养伤。自率大军在安定城西五里处扎下大营,分派众将攻打安定城池。
    钟会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所部兵强马壮,决定固守不战,与贾诩等人出谋划策,日夜防范。诸葛亮大军攻打安定月余,定定不下。
    诸葛亮见安定城防坚固,与周泰、韩当等将绕城观看城防,见城中防御重点,布置严密,叹服钟会、贾诩之能,对周泰等人道:“钟会确为少见对手,若是付之于重兵,必然会给我军带来极大麻烦,成为心头大患,若是不能降服其人,当于此地设计除之。”
    又过月余,安定城中粮草将尽,钟会派人冲出重围,往长安城催促粮草。曹昂接讯,即命王双率领两万士兵押送粮草,支援安定守军。
    钟会得到消息,对贾诩道:“王双护送粮草士兵兵力薄弱,若是为诸葛亮遣将劫夺,粮草若失,城中缺粮,必然不战自乱。我欲率领精兵,出城接应,若是有何闪失,公等从速计划,弃城投往长安。”
    贾诩道:“诸葛亮多谋,必然会利用此次良机,若是其设下伏兵,公等兵少,倘若被其截断归路,公等所部危急。城中守兵薄弱,也必不能守。万望公能小心从事,倘若不能入城,请公速率大军返回长安,我自会设法,率领城中守军寻机撤出安定。”
    两人计议完毕,钟会、吕虏率领三万士兵出城接应,与王双所部合兵。钟会等人押送粮草将至安定城下,周泰、苏飞两将率领六万大军阻住进城要路,钟会、王双、吕虏等拼死相战,不能取胜。
    钟会见所部呈现败象,鸣金收兵,率领所部后撤五里,扎下营寨保护粮草,使人入城传递消息,与贾诩约定夜间城中出兵接应。
    入夜,贾诩、王睿率领两万士兵从西门出城,绕城与钟会所部会合,正欲攻击周泰、苏飞所部,打开入城通道。突然见安定城中火起,钟会、贾诩料知大事不妙,连忙率领所部七万人马撤往长安。周泰、苏飞两将见钟会所部南撤,率领大军在后紧紧追击。
    钟会所部南撤不到十里,文聘、韩当伏兵突起,重兵挡住钟会所部去路。两路大军前后夹攻,曹军抵挡不住,未有几时,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