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南安抚使、知鄂州汪立信汪安抚坐在马背上,皱着眉头看着天空,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按照这个走法,等赶到郢州的时候郢州水师还剩下多少人。

汪立信是不久之前才走马上任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倒是着实有几分手腕。至少将鄂州屯驻大兵的指挥使、虞侯等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更是精简抽调,总算是汇聚出了身后这虽然也就是两万人,但是能够勉强称得上劲旅的大军。

当然虽然有几分本事,但是汪立信只是一介书生,能够披甲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对于像范文虎这样后台很硬的将领,依旧是无计可施。不过好在这天气汪立信也没有指望范文虎。

作为曾经理宗朝的进士,并且得到过皇帝的亲口嘉奖,按照道理说汪立信的一生应该是稳步上升的,奈何理宗一朝最有趣也最让人无语的就是凡事都难以按照常理推断,在鄂州之战言行触犯了贾似道之后,汪立信不出所料的乖乖在下面各州府辗转,郁郁不得志。

一直到不久之前,因为实在是无人可用,再加上襄阳事态愈发紧急,翁应龙才说服贾似道启用汪立信。至少在鄂州还有范文虎牵制,汪立信一个纯正的书生,再怎么样也不能折腾起多大的波浪。

不过现在看来,汪立信做的还很不错,至少他的身后绵延不绝的有那么一支像样儿的宋军追随。

心中万般无奈,汪立信却也不能强求麾下士卒加快速度,因为一来这道路实在是难走,大家已经怨声载道了;二来现在汪立信也是凭借着新官上任的威风压住了几名指挥使和虞侯,还远远没有到能够直接对他们下达命令强制前进的地步。

要是让这些墙头草一般的人物发现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什么靠山都没有的空架子,指不定还会发生什么呢!只不过这一层已经不是现在正在北上路上的汪立信所能想的了。

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唯一一支北上救援郢州水师的大军,但是他在接到沿途送来的求援信的那一刻就知道,就算只有自己打算北上、其余人包括那个叶使君都要束手旁观,那也要去做。

这就是汪立信,有的时候犟得像一头驴。(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兵来如水轻回转(中)

杨宝在打量汪立信,汪立信又何尝不在打量杨宝。

天武军中军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路上遇到鄂州屯驻大兵,而鄂州屯驻大兵也没有会想到天武军真的北上了。

自从镇江府屯驻大兵上一次闹出的丑闻之后,南宋在各地维持的屯驻大兵,就备受朝野争议。而在这其中情况勉强要好一些的鄂州屯驻大兵,自然也不得不接受世人的白眼,他们自然不会忘记这一切都是天武军叶应武的杰作,所以屯驻大兵的将士们看向天武军,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而天武军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在血火中杀出的将士,什么时候将这些屯驻大兵放在眼里过?

“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汪立信缓缓策马前行,这个时候他先开口,倒不是想要服软,只是这个时候千钧一发,这一点儿时间耽误,就有可能导致郢州水师全军覆没。

“不准停,继续向前!”杨宝冲着身后吼了一声,和鄂州屯驻大兵不同,虽然道路泥泞,天武军中军却是依旧跑步前进,这种路程对于曾经征服过光州到随州的征途的天武军中军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天武军中军加快速度,原本慢吞吞一脸不情愿的鄂州屯驻大兵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却也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杨宝轻轻松了一口气,方才看向汪立信:

“怠慢了还请恕罪,在下天武军中军都指挥使杨宝,将军之将旗乃是‘汪’字,可是湖南安抚使、鄂州知州汪相公?”

汪立信忍不住苦笑一声,对于天武军的精锐程度,却是让他吃了一惊,那些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依旧快速向前的将士,根本看不出来有丝毫的疲惫,一柄柄刺向天穹的长枪排成整齐的阵列,丝毫没有因为跑动而有所错乱。

迟疑片刻之后。汪立信点了点头:“没错,某就是汪立信,不过是区区鄂州知州,当不起‘相公’称呼。”

宋代“相公”称呼实际上运用很是广泛。即使是一些小小的知县,称呼为“相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大多数士人眼中,狭义上的“相公”实际上只是对于那些当朝位高权重者(比如贾似道)或者德高望重者(比如江万里)的尊称,安抚使虽然也是一方封疆大吏,却也算不上“相公”。

杨宝不可置否。只是看向前方,似乎还有催促将士加快步伐的意思,话语中也带着三分焦急:“这一次天武军左厢在汉水北岸,前厢沿着田家镇北上,某带领这一支中军走汉水南岸,只是但愿郢州水师能够支撑住,毕竟也是曾经并肩的袍泽弟兄。”

汪立信点了点头:“襄阳之防守,离不开水师封锁江面,奈何周围州府却是鲜有人看穿,能有叶使君和天武军。某心中也是安定不少。只是不知道能否见到赫赫威名的叶使君本尊?”

杨宝微微皱眉,摇头说道:“上一次使君在涢水畔受伤,现在也不过是刚刚痊愈,不易领军出征。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叶应武受伤汪立信也是有所耳闻,自然也猜测到叶应武不太可能带伤出征,现在被杨宝亲口否决,心中依旧难免失落,不过杨宝似乎有其他意思,让汪立信又忍不住好奇。

“更何况,”杨宝攥紧缰绳。“还不需要使君,区区蒙古鞑子,有某就已经足够了!”

话音未落,这个有些张扬的天武军将领就已经冲进了飘扬的风雪中。细细的雪花落在他的衣甲上。

汪立信一怔,旋即苦笑一声,自己的马术并不精良,还没有飞驰上去追赶杨宝的能耐,或者换句话说,自己甚至并不怎么精通军事。这一次北上是在也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自己也已经别无选择,空有满腹治国之能耐,奈何生不逢时,得此乱世,难以施展。这不只是自己的悲哀,也是无数士人的悲哀。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结束这疯狂的乱世!

风雪中汪立信看着北上的长龙,忍不住一笑。

————————

叶应武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杨絮在他身边来回踱步,手中从江南和鄂州送过来的消息已经不知道攥了多久,只不过杨絮却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叫醒叶应武。

这场大战来的太突然了,就在这大年初一,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一切的开始,实际上只是吕文焕趁着除夕夜出城偷袭被打退,但是现在谁也没有想到,事情越闹越大,先是蒙古步骑围攻郢州水师营地,紧接着在两淮双方蠢蠢欲动。

沿着整个蒙宋阵线,一场决定胜负的血战一触即发。

杨絮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这次不再像之前那么简单了,无论是麻城、黄州还是之后的光州之战,实际上都只能算是襄阳之战的外围战斗,双方并没有投入全部力量,甚至就连天武军本身,也是在以轮战的方式让各厢依次上场。

而这一次却并不一样,叶应武当机立断调动了天武军全部的兵力,两淮李庭芝带领着两淮精锐声东击西随时准备向西挺近,而郢州水师营寨早就已经打得如火如荼。

再算上挑起整场大战的襄阳大军和亲临前线的阿术,襄阳前线的各支部队实际上都已经被卷入战火。

和之前的任何一次天武军北上的战争都不一样。

杨絮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而叶应武的鼾声突然间中断,猛地睁开眼睛,脸上的疲惫尚未消散,但是双眸之中绽放着难以遮掩的光亮:“絮娘,可有什么消息传来?某睡着了为什么······”

看着杨絮递过来的信件和那关怀的目光,叶应武心中没来的一阵刺痛,自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让她们这样担忧了,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襄阳之战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拉开了帷幕。

自己站在了蒙宋命运的中界线上。

“郢州水师那边还有什么消息传来么?”叶应武一目十行,前面依旧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不过让叶应武意外的是汪立信竟然硬生生的拉扯出来一支两万人的步卒北上。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这支横空出世的大军也算是能够增强一下襄阳之战的筹码。

“只是不知道某什么时候北上,去见证这一战。”叶应武喃喃说道。

杨絮一惊:“夫君,你说什么?”

叶应武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什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先吃饭吧。从这里枯等着也没有用。”

虽然没有听懂叶应武这个很“现代”的顺口溜,杨絮还是明白他的意思。微笑着先去张罗了。

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不一样的气氛,后宅中的四个人都来了。叶应微微皱眉,最后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陆婉言急忙迎上来,眉宇间带着难以消散的愁思。

叶应武勉强一笑,轻轻揽过陆婉言的肩:“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伤心事放不下。不妨说出来听听。”

陆婉言低着头,却是不说话,而有些行动不便的绮琴扶着桌子,轻声笑道:“夫君,婉娘放心不下的,可不就是你自己么。”

眨了眨眼,叶应武亲自拉开前面的椅子:“来,娘子请坐。”

陆婉言俏生生的白了她一眼,却是并不着急:“夫君未坐,妾身可不敢轻易的坐下。”

讪讪一笑。叶应武却是没有说什么,径直坐下来。几人陆续落座,而丫鬟们很有眼色的将丰盛的饭菜送上桌子。陆婉言只是看向叶应武,却并没有说话。

陆婉言不说话,坐在一侧实际上身份更为超然的绮琴只是轻轻把玩这手中的筷子,而绮琴不说话,刚刚进门不过是只有立足之地琼鸾自然也是跟着缄口不言。至于杨絮,更是风轻云淡的样子,丝毫没有即将别离的觉悟,毕竟无论叶应武是不是出征。她都会陪在左右。

只剩下王清惠了。

感受到气氛有些尴尬,王清惠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这几个姊姊虽然平日里看上去并没有把出征离别看的很重,甚至没有放在心上。但是真正到了这个时候,却是一个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