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苏刘义诧异的看向叶应武,“诱饵?两千蒙古鞑子骑兵就只是诱饵?”
“不然呢。”叶应武在风中笑了一声,更多的却是无奈,“对于伯颜来说,当下里最好的选择可不是和某决战,而是抓紧北上保卫河洛,毕竟宋瑞兄这一把火烧的有点儿早了,使得蒙古鞑子还有回转的余地。”
苏刘义心中感慨,实际上这也不是文天祥自己的责任,毕竟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各处战场同时发难也是叶应武的决定,过了这个村,如果蒙古鞑子意识到之后加强南阳一线的防备,可就真的没有这个店了。更何况北伐是南宋百年之梦,别说文天祥,换作苏刘义自己也会急不可耐。
百年之梦,或许就在不久能够实现,放眼天武军谁都是激动万分。
唯一淡定的恐怕也就只有苏刘义眼前的叶应武叶使君了,当下里叶应武还能够淡然的说道:“任忠,你看看将旗,可曾认得出来是谁的旗号,蒙古鞑子的字,某可不认识。”
“怀都的将旗。”苏刘义和怀都打交道多了,刚才就一眼看穿。
“怀都,怀都,也好。”叶应武手里提着佩剑,缓步向着山坡下走去,“虽然没有抓住伯颜这条大鱼,不过怀都也能够让某心里有点儿安慰。”
苏刘义一怔,旋即快步追上去:“伯颜一退,淮南算是安稳了,接下来使君打算如何,北上?”
叶应武脚步一顿,伸手摆了摆:“有文宋瑞河洛一路、李安抚山东一路,足够蒙古鞑子喝一壶的了,镇海军不用跟着凑热闹了,一来粮草来回转运不够,二来某也不放心麾下各军倾巢而出,总得有一个留下来看家的。另外估计陆君实和镐子那里也要有动静了,这两个家伙都不是什么安安稳稳守着家底的货色。”
“使君是说?”
“神策军、神卫军再加上天武军,足足十五万大军,某倒要看看这一次伯颜有什么通天的本领能够拦得住。”叶应武冷笑一声,继续向前。
山坡下的战斗结束的很快,毕竟两万士卒居高临下绞杀毫无防备的两千蒙古鞑子,又有神臂弩、飞雷炮、突火枪远近高低坐镇,要是这么长时间还解决不了战斗,叶应武就可以考虑把王虎臣和李芾踢走换人了。
“小阳子,问问斩获如何。”叶应武指了指前方,刚才江铁和吴楚材这两个杀胚也按捺不住带着百战都冲下去了,所以叶应武身边只剩下小阳子这一个苦命跑腿儿的。
毕竟叶使君还没有胆量指使一直握刀站在身边只是死死盯着他的絮娘。
不等小样子回来,马蹄嘶鸣,江铁狠狠一拽缰绳,两个头颅抛在地上:“启禀使君,一个千夫长、一个百夫长,还请使君过······”
不等江铁说完,吴楚材就已经快马赶上来,一个滴溜溜转的头颅一直滚到叶应武脚边,眼睛瞪的很大,当真是死不瞑目。
“启禀使君,怀都首级在此,还请使君过目。”吴楚材朗声笑道。
叶应武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这两个杀胚抢功劳还真是一等一的,不过他们这一次也是血战数次、出了不少力气,功劳多就多了,值得。只不过估计等会儿就能够听见王虎臣的咆哮声了。
似乎知道叶应武在想什么,江铁大度的拍了拍胸膛:“使君放心便是,咱们手下留情,给王老虎留了一个千夫长,至于能不能枭首报捷,某们哥俩就不管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壮气如蛟吞千里(上)
PS:第二更18点
光州城外。
“快,都给某跟上!”一名蒙古武将站在一处山丘上,高声喊道,“光州城就在前面,必须要赶在南蛮子之前抢占光州城!否则要是让南蛮子控了这光州城,你们都知道是个什么下场。”
一名文官打扮的汉人气喘吁吁的走过来:“阿里海牙,半天前就已经过了蔡州,距离光州已经不远了吧,再往前估计就快到南蛮子的地界了。不过这一带倒是好生安宁,总让人感觉心里面怪怪的。”
被唤作阿里海牙的蒙古武将点了点头,伸出手将这文官拽上山坡,指着前面曙光中的那一座隐约勾勒出轮廓的城池:“承赵大人吉言,前面就是光州城了,至于为什么这周围好生安宁······”
那汉人文官见到阿里海牙没有再说话,便下意识的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忍不住张大了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两人站立的山坡下面,密密麻麻散落着车轮、车轴等等马车上的零件,并且一直延伸向远方,没入悠悠荒草当中,这些散落在各处的木头上面都有烧焦的痕迹,而就在这座山坡不远处,有一个明显是人为搭建起来的土堆,或许是因为搭建时间没有多久,所以土堆上只有一些青青小草,在这就连官道都快淹没在荒草中的光州城外原野上显得分外突兀。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那名汉人文官垂下头。
而阿里海牙冷冷的说出来让人心痛的事实:“这里便是当初叶应武突袭光州的战场,某记得不错的话,当时的光州守将木花里派出最后一支粮队沿着你我身后的官道向蔡州而去,却被南蛮子识破拦下,之后南蛮子就一把大火烧掉了携带不方便的马车,而那土堆,恐怕就是光州一役战殁于此的我蒙古大好儿郎。”
“此乃血仇,不可不报!”那名汉人文官也是咬牙切齿的看着眼前景象。
阿里海牙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同僚,虽然他知道这个汉人对于蒙古忠心耿耿,但还是没有料到他竟然一样对南蛮子有着这样的仇恨。或许这是让包括阿里海牙在内所有蒙古将领、官员最感兴趣的事情了,这些在蒙古王朝效忠的汉人官吏,有时候比他们还要尽职尽责,让不少蒙古人汗颜。
或许这就是汉人所谓了“忠君之事”吧,换句话说就是认准了主子就忠诚不二。
虽然从心中鄙夷这种明显就是汉奸的行为,不过阿里海牙还是不得不说,没有这些官员的鼎力协助,刚刚从马背上翻下来的蒙古人可没有这个能耐治理城镇村落,恐怕早就一团糟了。
“赵大人,咱们抓紧去光州吧。”对于蒙古曾经在这里大败的过去阿里海牙并不想过多的怀念,对于悼念这些屈辱战败的袍泽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现在更感兴趣的还是怎么抓紧占领光州,从而能够阻挡那些南蛮子从安庆府和黄州另外杀出一条北伐道路来。
现在已经高歌猛进直抵南阳的那支宋军就已经足够令人头疼了,而一时间伯颜元帅被叶应武拖在淮南根本没有办法回援,整个中原还能够抽调出来紧急填补缺漏的也就只有蒙古平章、行中书省事赵璧和签行省事阿里海牙所率领的护卫亲军了。
原本赵璧是奉忽必烈命令辗转南京府、河南府、大名、顺德等处推行罢世侯、改迁转政策的,同时忽必烈赋予他行中书省事的权力,从而避免一些守旧派的地方官员拖延阻挠,又因为忽必烈害怕赵璧一介文官,真的遇到什么威胁的时候不好处置,也是为了监视考察他,所以特意派遣自己的侍卫统领、亲信爱将阿里海牙统率两千骑兵随行。
而这两千骑兵并不是普普通通的骑兵,甚至还要比蒙古本部骑兵高上一个档次,在蒙古人嘴中,他们有一个令天下为之震颤的名字——怯薛军。自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怯薛军就是蒙古大汗的护卫亲军,也是整个蒙古骑兵当中百般遴选的精锐。
虽然只是两个千人队,但忽必烈很清楚,只要阿里海牙指挥得当,这两千人完全可以当两个骑兵万人队使用,因为怯薛军对于蒙古的忠诚、对于杀敌的勇气、对于战术的娴熟都为诸军之冠,如果不是因为忽必烈对于这些行政机构尚未完全稳定的中原地带不放心,是不会把自己的侍卫亲军和潜龙时候就忠心耿耿追随自己的阿里海牙派出来。
事实也证明阿里海牙不负忽必烈的托付,文天祥率神策军和神卫军突破汉水,一路狂飙,而本来应该安安稳稳在河南、河北各处巡查的阿里海牙一见大事不好,河洛一带通过收缩兵力自保还绰绰有余,但是想要堵上蔡州、光州这一线的缺漏却是再也难以派出一兵一卒了。
情急之下,阿里海牙顾不得派人禀报忽必烈,就直接带着人马南下,本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乖乖返回开平复命的赵璧,也不知道是不是一时间头脑发热,硬生生追着阿里海牙来了此处。
只是原本赵璧为主官,阿里海牙为副手,现在两人无形之间调换了位置,对此赵璧也没有任何怨言,仿佛能够跟着战场上走这一遭,看看自家骑兵男儿是怎么杀南蛮子的,对他来说就是莫大的荣幸了。
“将军,弟兄们进了光州城了,”一名百夫长急匆匆的纵马过来,“现在城里还是空无一人,向南也没有发现南蛮子的踪影。”
阿里海牙点了点头:“走,咱们进城。”
此话未落,一道火光已经冲天而起,转瞬在天空中爆炸。
“号箭!”阿里海牙瞳孔几乎是下意识的一缩,下一刻整个光州城都好像被火焰所淹没,爆炸声从城南一直延伸到城北,密集的箭矢呼啸如雨,“南蛮子有埋伏,他们早就已经在光州城外等着了,退!”
赵璧也没有想到自己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蒙古骑兵蹂躏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南蛮子,可是看到的却是蒙古骑兵在南蛮子突如其来的攻击中崩溃。那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密集如蝗的箭矢,彻底充满赵璧的视野,也让赵璧第一次想明白为什么阿术在襄阳会败的那么惨,为什么南蛮子一路狂飙直驱河洛,却没有谁有能耐抵挡。
什么时候南蛮子竟然有犀利如斯的火器,带着这等毁天灭地之架势?
显然阿里海牙也发现自己之前低估了南蛮子火器的威力,即使是蒙古最为精锐的怯薛军,在这等轰击之下也难免会溃败,尤其是这些精锐的怯薛军骑兵平时自视甚高,没有经历过南蛮子火器的轰击也就算了,甚至还没有把这些南蛮子放在眼里,现在对方一出手,所造成的心理落差是无论怎么鼓舞斗志都没有办法弥补的。
“退,退出光州!”阿里海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