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应武给徐晨的可是另外一个时空中就算是热武器时代依旧有用的壕沟布置方式,包括挖掘猫耳洞和坑道,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叶应武也知道,对于以农民为主的大明军队来说,挖地也应该算得上基本功了,更何况在另外一个时空中,网络上也经常有人说土工作业是华夏民族的民族技能。

看看这群山上的长城,此言倒非虚。

所以叶应武也就放心的将堑壕战挖掘战壕的方式全都交给了徐晨,而今天看来,在投石机和箭矢这等尚且原始的远程攻击器械面前,堑壕无疑展现出来强悍的能力。蒙古人进攻了这么久,基本能够拿出来的手段都用了,结果还是没有办法突破区区两三百人把守的堑壕,更不要说在堑壕后面还有一道长城城墙。

“小心,火油罐!”不知道是哪个眼尖的率先喊了一嗓子,整个长城和壕沟上的明军将士同时抬头,看到了天空中划过的抛物线。因为投石机并不大,抛射石头尚且只能抛射网兜中的碎石,所以这火油罐也并不大,但是对于人数并不多的守军来说,依旧是致命的,尤其是很多人身上还携带着火药和火蒺藜,一旦人被火油点燃了就很有可能引起爆炸。

火油罐很快砸落在壕沟和城墙上,火焰熊熊燃烧,不过好在之前明军已经把长城下所有的草木全都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所以并没有引起大火,倒是长城上一些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杂草在这火焰中燃烧起来,很快就化为了灰烬,随风飘散。因为明军将士大多数都已经躲入了壕沟的猫耳洞或者敌楼和烽火台中,所以并没有太大的伤亡,只有一个火罐好巧不巧落在了一处烽火台的边缘,大火随着呼啸的山风冲入烽火台中,让十多名明军将士烧伤。

这一批火罐之后,又是两批火罐接踵而来,长城城墙在跳动的火焰之中已经被烧成了骇人的黑色,散发出烧焦的味道。只不过长城依旧还是巍峨的伫立在这里,就像树百年之前那样保护着长城上的华夏将士。

“杀!”低沉的号角声中,大队的蒙古士卒再一次发动冲击,而为了掩护他们,更多的蒙古弓弩手也跟着冲上来,显然第一次冲锋时候明军出动弓弩手和火铳手强行切断了蒙古军队和明军的接触,让蒙古统帅也吃一堑长一智,说什么也不给明军这个机会了。

明军弓弩手和火铳手自然毫不犹豫的还击,箭矢和铁弹犹如浪潮涌向敌人。当时第一旅作为前锋北上的时候就携带了大量的弓弩和箭矢以弥补长途奔袭飞雷炮等重型火器携带不方便的弊端,而之后接到命令之后,第一旅虽然扔下了所有的重型火器,但是携带的轻型火器依旧不少,毕竟当时第一旅出动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和蒙古鞑子过多交手,这一路上走来也并没有暴露自己的行踪,所以在箭矢和火药上尚且充足。

前排蒙古士卒不断地倒下,而后面的人直接顶上来,没有蒙古士卒吼叫,只有一个个仰头看向山顶的身影,只有一面面在风中舞动并且越来越近的黑色旗帜。冲锋的蒙古军队就像是从地狱而来的夜叉,要越过这通向光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不准冲出去!”都头和十将们在壕沟中来回奔走,所有士卒都下意识的屏住呼吸,看向越来越近的蒙古人。

山顶上的明军数量毕竟还是太少,而这一次蒙古人甚至不惜以弓弩手配合军队冲锋,徐晨想要利用原来的那一手随时将人撤退回来可没有那么容易,稍微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让这壕沟中的两三百人战死在山坡上。面对源源不断杀上来的蒙古鞑子,就算是这两三百将士一个人能够斩杀两三个蒙古士卒,也挡不住还在向上冲的蒙古军队。

所以徐晨索性就直接把战线拉近,放弃山路路口那一道过于暴露自己的防线。毕竟在壕沟沿线拼杀,明军将士熟门熟路,而且还能够随时得到城墙上的支援,想要击退蒙古鞑子还是很容易的。

王翼周手中的神臂弩已经重新上弦,神臂弩的望山(作者按:准星)将一名快步向前的蒙古什长套入,只要一声令下,他敢保证这蒙古什长向前跑不了五步。而周围当初跟着王翼周冲下城墙的弓弩手和火铳手也都是深呼吸瞄准目标。之前一直让蒙古鞑子的弓弩手逞威风,就是为了能够把蒙古士卒放近了之后狠狠地打。

不过就在这时,天空中突兀的出现黑色的影子,一道道弧线一下子划破苍穹,而星星点点燃烧的火焰,映入所有人的眼帘,也让所有严阵以待的明军将士瞳孔猛地放大!

“火油罐!”

“躲避!”都头和十将们声音已经变了调。

第五百六十章海天龙战血玄黄(上)

没有想到蒙古鞑子竟然在自己人冲锋的同时还直接用抛石机抛射火油罐,仓促之间明军士卒手忙脚乱的躲避。但是相比于之前,这一次有很多人还没有跑入藏身之地,就被身后和身侧熊熊燃烧的大火吞噬。

烧焦的肉味在壕沟和城墙上弥漫,一个个火人在挣扎了片刻之后扑倒在地,留下焦黑色的遗骸。明军士卒的阵脚已经大乱,猫耳洞中、烽火台上不断传来惊叫声,虽然这些将士都是血火中杀出来的,但是突兀间遇到蒙古鞑子这么凶残的手段,心中也难免震惊,尤其是刀枪拼杀,很少见到人身上着火的惨状,所以有人惊叫也在情理之中。

徐晨皱着眉头向下看去,堑壕中的情况不比城墙上好多少,虽然堑壕之中有很多在就挖好的猫耳洞可以让士卒就近躲避,比城墙上士卒必须要跑到烽火台和敌楼之中要方便上不少,在这个时候,谁躲得快就意味着能够保住性命。但是也相应的,堑壕距离蒙古鞑子投石机更近,所以也有更多的火油罐扔了进去,两厢综合下来,堑壕中明军死伤和城墙上差不多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真正倒霉的不是堑壕和城墙上的明军,而是正在努力攀爬山坡的蒙古军队,抛石机的力道不同,又近又远,更有火油罐砸到松软的泥土上没有破裂,直接翻滚下山坡,在蒙古士卒当中炸裂,虽然这样的火油罐应该称之为意外,而且数量也不多,但是相比于明军有堑壕和城墙可以作为依托,蒙古士卒是完全暴露在火焰之中。很快这几个火油罐就在那涌动的黑色潮流之中接连燃烧,周围蒙古士卒躲避不及,身上沾满了火焰,只能奔跑跳动,更有甚者慌不择路之下直接冲入人群之中,身上的火焰非但没有灭掉,反而点燃了周围人的衣甲。

“把他们踹下山坡!快踹下去!”带队冲锋的蒙古什长和百夫长们看着身后已经乱作一团的队伍,顿时着急上火。眼看着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要冲到堑壕边上了,平地里生出这样的事端!

尤其是这火油罐不分敌我都是熊熊燃烧,任何沾染上的人都将化为灰烬,就像是来自地狱的红莲业火,所以对于这从天而降的火油罐,冲锋的蒙古人也是又爱又恨。

有这火油罐,明军的弓弩手和火铳手都不敢放肆,但是自己这边也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一名百夫长见大事不好,率先转过身,飞起一脚将一名浑身着火的士卒踹下山坡。而其余的士卒此时也回过神来,或是用兵刃推或是用脚踹,不断的将那些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的袍泽推下去或者踹下去。山坡下面是一堆乱石,就算是身上没有着火这样翻滚下去估计也活不成,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怜悯之心了。

毕竟这陡峭的山坡上,任何的犹豫都有可能让自己丧命。

“冲!”将着火的士卒解决的差不多了,百夫长们着急的重新挥动兵刃,沿着山坡向上,投石机抛射火油罐,这些狡猾的南蛮子必然会四处躲藏,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时机,也是刚才那些着火的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宝贵时机!

“放!”长城上敌楼和烽火台的瞭望口后传来整齐的命令声,弓弩手和火铳手竭尽全力对准那些越来越近的蒙古士卒。箭矢呼啸而出,铁弹也犹如泼水一般撒出去,不断有蒙古士卒倒下,但是后面紧跟着冲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显然蒙古人已经打算一鼓作气攻破堑壕这一道防线,甚至是直接趁机冲上长城,彻底拿下古北口。

堑壕中的士卒此时也已经冲出藏身的地方,而最近的蒙古士卒甚至已经摸到了堑壕的边缘,吓得明军弓弩手和火铳手急忙施放手中的器械,将那几名跑得快的蒙古士卒掀翻在地。

冲到这堑壕边,蒙古人才发现这堑壕也不只是一道简简单单的壕沟,整个堑壕实际上是高出地面的,在壕沟和外面的山坡之间有人工堆砌的一道陡坡。基本上已经算直上直下的断崖,这断崖并不高,实际上也就是三尺左右,但是想要进入堑壕,就需要硬生生翻过这三尺断崖,这也就意味着进攻者必须要在堑壕中士卒的长矛和城墙上箭矢的双重夹击下越过断崖,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壕沟中根本没有人。

而当时为了进出壕沟,实际上在壕沟两侧断崖改为了缓坡,能够让壕沟中的士卒冲出去,但是这缓坡很窄,只要十多个人配上火铳手和弓弩手守在坡口,很难进入。

刚才明军将士之所以撤退的时候在投石机的石弹下并没有多少死伤,是因为他们可以快速的爬上断崖,然后直接滚入壕沟中,毕竟壕沟里和城墙上都是自己人,而明军将士早就轻车熟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跑得慢的被石弹砸中。

明军进入壕沟尚且如此困难,更不要说蒙古士卒。

当时占领了古北口之后,为了挖这一道壕沟,八百名精疲力竭的士卒也基本上都没有休息,轮班忙碌了一夜才有这么一个妖孽一般的存在。

“放枪!”带队的都头大声吼道,上百支枪矛有如毒蛇一般探出,斜向下狠狠刺击,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蒙古士卒直接洞穿。而弓弩手和火铳手也趁着这个机会上弦或者填装,对准后面冲上来的蒙古士卒。

虽然明军的壕沟很是变态,再加上有弓弩手和火铳手的配合,蒙古军队终归是胜在人多,而且知道这古北口重要性的蒙古士卒都拼命向前。所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