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的呼声很快就成为了这天地之间的唯一声响。

而可以想象沁水对岸,蒙古将领和士卒们的脸色都已经变得苍白。

叶应武只是眉毛一挑,什么都没说。自己在大军之前出现,所为的可不就是激扬士气么,现在来看这一个目标完成的很完美,甚至有些超乎叶应武预料的好。归根结底就是从镇东军那边爆发出来的“万岁”呼声,这让一手主导了镇东军训练的张世杰脸上有光不说,其余杨宝等将领显然也被镇东军高昂的士气以及对于皇帝的忠诚震惊到了。

对此叶应武倒实际上还真在意料之中,高丽人和倭人吸取了大量的中原文化,至少在这个时代对于中原王朝还有着崇拜之心,再加上这两个民族本来就对征服者有着极高的推崇心,愿意为了征服自己的人卖命,所以镇东军爆发出这样的欢呼也能够理解。

不过很快,低沉而绵延的号角声拔地而起,将明军将士万岁呼声的余韵撕裂。显然忽必烈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本来这一战蒙古就承受不起失败,如果在刚刚开头的时候就被人家夺去了士气,那这一战也就不用打了。一队队蒙古骑兵也从阵列中冲出,黑色的旗帜迎风舞动,而且眼尖的人能够看得很清楚,这些旗帜都以金边勾勒,显然要比普通的蒙古将旗和军旗来的高贵。

“陛下,是蒙古鞑子的怯薛军。”张世杰轻声说道,手已经下意识的按到了剑柄上。当初他节制镇海军,是和怯薛军在两淮的狂风暴雨中血战过的,也是大明主力战军和史天泽统率的怯薛军之间为数不多的几次交手。在那之后山东幽燕方向上主要上阵的还是伯颜麾下的南征军,史天泽麾下的怯薛军基本上都北调回了草原。

毕竟当时八剌和海都已经杀到门口了,而蒙古本部骑兵不是南下就是西进寻找八剌主力,所以忽必烈的身边根本没有足够的军队,不得已只能先把那些怯薛军调回草原,确保忽必烈和蒙古都城和林的安全。

现在八剌已经败走——蒙古人并不知道八剌重新杀回了草原——而幽燕随时都有可能变为死地,所以怯薛军护卫着忽必烈南下出现在此处倒是也在情理中。

放眼大明,有和怯薛军交手经验的将领,也就只有张世杰以及镇海军的王虎臣和王大用这寥寥可数几个将领。而且当时镇海军和怯薛军实际上应该算打了一个平手,毕竟怯薛军人数并不多——忽必烈不会把怯薛军全都交给史天泽——而且伯颜的南征军进攻不利已经无力再战,所以怯薛军在那血与火的雨夜之中,应该算是主动撤退的,而且怯薛军的伤亡明显要比镇海军少,说镇海军胜了也只能算惨胜。

见到忽必烈的大纛以及飘舞着象征蒙古最强军队的黑色镶金边旗帜,原本士气有些消沉的蒙古军队之中,顿时爆发出一声声丝毫不比刚才明军的欢呼声低的呐喊。

忽必烈到底是忽必烈,就算是现在蒙古在各个战场都没有办法占据上风,甚至还要被之前他们曾经轻易击败的南蛮子压着打,但是当忽必烈出现的时候,这些蒙古军队将士还是爆发出了超乎寻常的呼喊,将他们心中对于这位蒙古大汗、蒙古战神的推崇展现得淋漓尽致。

蒙古将士们依旧坚信,忽必烈能够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随着蒙古人的欢呼声不断传来,这边张世杰和杨宝等人的脸色也是微微一沉,显然蒙古人的士气要超乎自己的预算,这也意味着这一战必然没有这么好对付,本来明军在人数上就处于劣势,如果对手的士气一样高昂的话那胜算就更少了。

而叶应武只是微微眯眼,看着对面,那一面象征忽必烈的大纛缓缓向前,而护卫的蒙古骑兵也在两侧分开,一名名骑兵越众而出,拱卫着忽必烈。一道模模糊糊隐约能够看到轮廓的人在骑兵的层层护卫下走出,紧接着蒙古人那边又爆发出一声声欢呼。

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自己终于迎来了宿命中的敌人,那个被称为蒙古战神的对手。下意识的举起手中的千里眼,叶应武打量着透过镜片看到的那个人,呼啸的风中,他的大氅随风摇摆,甚至能够看到上边羽毛的拂动,而大氅的主人是一个脸色有些发白的男人,甲胄之下看不清楚容貌,但是在那一刹那叶应武能够很肯定这个人就是忽必烈。

那个在历史上闪耀了数百年的王者,那个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开创了大元王朝的帝王。这一种其余人没有办法展现出来的上位者威严在这个身材并不魁梧的男子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周围的所有蒙古将士都微微低头想自己的王者和神表达尊敬。

在一名名蒙古将领谦恭的拥簇下向这边看过来,隐约能够感觉到锋利的目光,当他的目光和叶应武的目光正对上的时候,只是微微点头,仿佛是认可自己的对手。

两个人隔着沁水相望,脸上只有肃杀的神情。

第五百六十三章几时真有六军来(上)

明军骑兵缓缓散开,而对岸的蒙古骑兵也是一样后退。

叶应武亲临一线还好,毕竟距离蒙古人还有一条沁水,并且水师的两艘炮船也追随着叶应武护卫左右,以防突发事件。但是忽必烈前出就有些冒险了,以忽必烈蒙古大汗的身份,明军很有可能采取非常措施,直接集中火炮和飞雷炮对准忽必烈所在的滩涂狂轰滥炸,或许在道义上以及士气上有些损失,但是一旦能够击杀忽必烈,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好事。

不过到最后叶应武也没有下令开火,张世杰和杨宝等人有些诧异,不过至始至终都没有主动向叶应武提起这种可能。火炮和飞雷炮都是在陛下的指导下发明制造出来的,所以在对这几种新式火器的了解上,陛下实际上已经能够胜过在场的所有人。杨宝他们都能意识到可以开火争取击杀忽必烈这一点,叶应武自然更能意识到。

只不过叶应武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来对于叶应武和大明来说,以后想要占领蒙古的土地,安抚蒙古民众,必须需要一场能够服众的胜利来证明大明征服者的身份,而没有什么比打败蒙古军神更有用的了;二来叶应武为了谨慎行事,并没有必要冒着丧失道义的风险向忽必烈进攻,毕竟这有可能引来蒙古鞑子的猛烈报复。

叶应武需要的,是拖住忽必烈,然后在这一片山水之间,堂堂正正的击击败忽必烈。

“陛下,蒙古鞑子已经动了。”张世杰沉声说道。

一名名蒙古骑兵重新从队列中冲出来,占据附近的高处山坡,可以起到居高临下探查整个战场的作用,而大队的步卒已经陆续在河滩外聚集,显然蒙古人还没有傻到以为明军没有炮击忽必烈的亲卫队,也不会炮击其余的蒙古步卒。

汾水岸边的七八艘船只都被搜集过来,而能够看到蒙古人队列分开,还有二三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在人抬车拉之下向着河边而来。显然蒙古军队也早就已经料到了今日的局面,所以准备了大量的船只,另外几队骑兵直接沿着河岸向上游奔去,显然想要寻找上游水浅的地方直接渡河。

只不过显然他们只是抱着一丝期望,毕竟现在是春江水暖的时候,就算是汾水算不上奔流的大江大河,也绝对不是小沟小渠,河心水深的地方就算是骑马也会没过头顶,否则明军水师战船不可能进入河道,而就算是在上游,水深的地方也能到骑马者的腰部,而且水流湍急,很容易就直接将人冲走。对于基本不会水的蒙古骑兵来说,这几乎就是地狱。

不过就算是这样,明军之中还是立刻分出一队骑兵跟上去,以防万一。在这一场能够决定国运的大战中,双方都是一样的谨慎小心,因为一丝一毫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战败。

“不用慌张。”叶应武一边用千里眼看着对面的情况,一边一挥手,“不过蒙古鞑子也是有备而来,这一下子就有三十余艘船只,如果咱们不小心应对的话还真的有可能让他们有机可乘。”

“陛下,现在需要炮击么?”杨宝眉毛一挑,“蒙古鞑子第一批已经准备渡河了,看来蒙古鞑子也是明白幽燕那边战事急迫,所以有些迫不及待了,否则不可能初来乍到就开始发动进攻。”

叶应武闻言却是皱了皱眉:“蒙古鞑子主力从山西南下,所为的就是和朕麾下的军队决战,所以他们按理说不会考虑幽燕那边的战事顺利与否,因为只要他们全神贯注打赢了这一战,幽燕那边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碍,大明照样会撤兵。而此时火急火燎的发动进攻,反而容易导致更大的损失,完全是得不偿失之举,也不符合蒙古鞑子之前谨慎小心的进军。朕能够像明白这个道理,忽必烈不可能不明白。”

张世杰和杨宝都点了点头,如果是要考虑到幽燕那边战事的话,忽必烈不可能在这之前缓慢进军甚至步步为营,险些让明军找不到蒙古鞑子主力,而现在又飞快的进攻,仿佛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着急去做。

“蒙古鞑子军中必然除了问题,”叶应武放下千里眼沉声说道,“某虽然看不出来有什么异样,但是可以肯定必然是某一个统帅出了事,无论是身体有恙也好,和忽必烈产生了矛盾也罢,导致蒙古大军现在看上去犹如铁桶,但是实际上军心不稳,所以忽必烈必须着急发动进攻,从而确保能够在军队彻底崩溃之前战胜咱们。”

“莫非是哪个将领想要背叛忽必烈和蒙古?”杨宝猜道。

而周围的将领们脸上也都流露出喜悦的神色,显然这样的结果对于大明来说是最好的,意味着自家力量的加强以及胜算的增加。

叶应武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摩挲着下巴沉思,而旁边的张世杰回答道:“这个不可能,因为忽必烈麾下掌军的是奥都赤和那木罕,都是已经成年封王的忽必烈儿子,对于忽必烈自然是忠心耿耿,至少不可能背叛蒙古出现投靠大明的可能。”

顿了一下,张世杰看着周围将领失望的神情,不由得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而且以忽必烈的手腕以及多年征战的经验,只要不是这左右掌军元帅出了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