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茶杯重重的在桌子上一敲,叶应武直起身子,眼睛看着正对面舷窗外浩渺的鄱阳万顷波涛,和文天祥的羞于启齿不同,叶应武的脸上颇为郑重,使得历来吊儿郎当的江镐等人也下意识的纷纷坐直身体,而已经在心中发誓要想这些流氓老祖宗们好好学习的郭昶更是坐得笔直。

“在座诸位,吾宁海(叶梦鼎是宁海人)叶应武可否以之为腹心,请诸位凭心而答。”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所有人都是一惊,旋即眼神变得惊疑不定,身后也开始不由自主的冷汗滚滚直冒。江镐环顾四周,发现文天祥等人都是脸色有些苍白,目光更是游离,至于那个可有可无的人质郭昶全身都在微微颤抖。作为和叶应武关系最铁的哥们儿,江镐下意识的迎向前方那道锋锐无比又仿佛熊熊烈火将这天地都燃烧了一般的目光,艰难的点了点头。

江镐表态,王进、章诚、马廷佑也毫不犹豫的点头,本来大家就都是在临安花街上一起称王称霸的,谁没有曾经把背后交给过这些兄弟,本来就都是以腹心待之,只不过是心知肚明却并没有谁说出来过罢了,现在突然将这层关系扯明,也没有什么好否认的。

至于那郭衙内,仿佛在经过萍水楼之后,已经认准当日不可一世的叶应武当老大,老大现在需要小弟们表忠心,小弟们自然不能懈怠,虽然郭昶继承了他爹的油滑心思,隐隐约约的明白这短短几句话中所涵盖着的意思,但已经由不得他了,当下勉强忍住内心的猜测和恐惧,狠狠的点头,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赌博,然后瘫卧在毯子上,不断地喘着粗气。

整个船舱中只剩下了文天祥一人,除了郭昶软瘫了之外其余人都将炯炯的目光投到他身上。文天祥只是死死咬着牙,虽然外面狂风暴雨交加,清爽无比,但是他的脸颊上却不断有豆大的汗珠滚滚流下。

他很想搞清楚叶应武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心脏已经疯狂的跳动,全身气血上涌,焦灼的心境让他难以思考,更何况所有人都默默地看着他,这是一种威胁,还是一种请求?

文天祥奋力迎向叶应武,想要从那目光中寻觅到蛛丝马迹,可惜他失败了,因为那目光中除了期待之外,更多的是自信。这个平日里声色犬马的小师弟,自从那一次失忆了之后仿佛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凭着自己超乎常人的手腕和灵活应变的机智,渐渐地已经超越了文天祥,成为以江万里为首的士林一党年轻一代中绝对的领军人物。

云从龙,风从虎,文天祥在内心中始终与这个已经在垂死的大宋的,所以他并不想有从龙之功,但是既在此时,就必须要从虎,一如陆秀夫有治国安邦之才,却甘心居于李庭芝幕府当中。

这是一场赌博,而船舱中的其他人都已经下注。

自己已经无从选择。

“愚兄自当尽绵薄之力。”文天祥艰难的开口,九个字算是把他自己买给了叶应武,两个人也从刚刚的同僚正是变成了从属关系。

叶应武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旋即被上位者应有的威仪所取代:“天下如棋,兴国军不过是棋盘上的一个小小棋子,但是并不代表这一个棋子便可以忽略,此去兴国军,吾辈所要做的,便是创下一个根基。方才师兄已经交代的清楚,既然历任官员安于现状没有什么作为,那我们便有所作为,让这兴国军上下的豪强百姓看到,能够保护他们的,是在座诸位。余没有什么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志,只是想用这一枚小小的棋子,截住北方的那条大龙,挽回此等不周断裂、东南将倾的天下局势!”

每一个人都肃然而坐,即使是刚才犹疑万分的文天祥和不断发抖的郭昶都毫不例外。叶应武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霸气已经将他们深深地感染,恨不得更早的投身这滚滚的浪潮中。

停顿了片刻,话音重又响起。

“小子不敏,穷毕生之力难以为此,故请诸君助我。”

所有人都轻轻吸了一口气,又是表态。

江镐几人对望一眼,心中已然有了定数,本来就是要在这风雨飘摇的末世气象中打拼下来自己的事业,用什么手段,做什么事情,又有何妨?生逢此乱世,乃男儿之幸也!

当下几人纷纷站起身来,抱拳朗声而道:“敢不从命!”

声音洪亮,荡气回肠。

不过曾经一直隐隐然为众人之长的文天祥却是默然,直到江镐他们重新安坐,方才注视着窗外的浩浩风雨、浩浩烟波,苦笑着说道:“愚兄敢问师弟,师弟欲为宋之曹操?”

“嘶!”叶应武脸色依旧如是,江镐他们却已经忍不住狂吸冷气。

现在虽然叶应武没有成为曹操的机会,但是他后面有整个江南西路为他撑腰,有江万里、叶梦鼎等兖兖诸公全力支持,还有刚刚表过忠心的一帮子爪牙可供驱使,更可怕的是还有一颗在临安、在庆元,在那花街的马蹄声中,在那慈溪的烈火光芒中铸造出来的一颗无畏的心,又有谁能够下论断,此时的一个小小团练使,不会成为数载后的曹操之辈?

静静的打量着文天祥,叶应武不得不感慨当真是字字诛心。不知道被这沉默和压抑的气氛笼罩了多久,叶应武方才缓缓开口:“曹操的功业,某还不敢去想,此生所敬佩,临安城外那座青山罢了。”

临安城外,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武穆?”文天祥略有些诧异,不知道为什么叶应武会搬出来岳飞岳武穆。

“若无人阻我,自当为岳武穆复我汉家河山;若有人阻我,此生又何惜为曹操!”叶应武霍然站起来,冷声喝道,衣袖在猎猎风中鼓动,已经随时准备挥袖而去了。

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文天祥自己下决断吧,大不了老子不要你了,难道没有你这“宋末三杰”,老子就成不了大气候吗?我穿越七百年回来,就是为了挽救这青山九万里,有你没你又有何妨?

听闻此话,江镐等人自然是热血沸腾,险些就要振臂大呼。

文天祥和郭昶一样,身躯竟然有些颤抖,显然内心正在经历一番难以言表的挣扎,终于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这个已经不再飘逸洒脱反而有些狼狈的白衣文士沉稳的说道:

“不知师弟知否,兴国军治下尚有一谢姓区区小吏,或可为师弟臂膀。”

叶应武的双眸中爆射出精光。

谢枋得!

自己怎生就忘了,南宋末年,还有如此人物。

更何况此时尚且是咸淳二年,谢枋得贬谪兴国军,直到明年才会被恩准还乡。

这可是和文天祥并称为“南宋二山”的谢叠山啊!

果真是苍天助我。

文天祥见到叶应武脸上的神色,已然知晓师弟明白了,便不再说什么,只是坐直身体,静静地看着窗外风雨。

知道文天祥以此大才相举荐,便已经表明了自己投靠的态度,叶应武勉强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冲着文天祥微微一笑,转而扬袖大步离去,留下江镐他们几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窗外风雨大作,“噼里啪啦”的雨点声终于还是覆盖了一切的声响。文天祥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滚滚扑面而来的风卷挟着飘渺水雾将他的衣襟打湿。

这天地一片灰暗,风涛正恶。

不知道这一条小小的官船,会将风雨飘摇的大宋,带往何方?



第二十七章履新兴国军

咸淳二年四月廿五日。

江南西路兴国军永兴县。

官船自赣水出鄱阳湖,入大江,一路沿江北上,终于在廿五日清晨抵达了永兴县江岸码头。

荒草凄凄,满目萧条。

曾经作为南方大动脉的大江,在连年的战乱当中也难免会萧条,再也不复当年江上千帆竞发之胜景,只余九曲江水,收敛了绝代风华,收敛了虎踞龙盘,只是默然东流。细细思来,和当年李煜所吟之“一江春水向东流”颇为相似,也不知道大宋的艺祖太宗在天之灵,见到今日之景会有何等感受。

大江之畔,零零落落十几个人站在已经不知道被荒废了多久的码头上,无精打采的等候着,直到官船出现在远方都没有改变他们有气无力的形象。在这等鬼地方当差当的久了,早就不把什么新来的通判、团练使放在眼里了,谁知道这些耀武扬威前来上任的官儿什么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弃他们而去,就像几天前便快马加鞭赶回临安去,生怕再被发配到这里的那位前知军。

“来了,来了,快点儿把乐奏起来,怎么地也得像个样子!”永兴知县和县丞急忙吆喝着,无论如何他们作为附郭的七品官员,想要好好的混下去,怎么着也得把新来的上司巴结好了。

身边的官吏们纷纷勉强的展露笑颜,站在后面荒草地中的乐师也都在一名负责此事的小吏督促下断断续续的吹奏,没跑调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官船已经近在咫尺,缓缓的靠在码头上。

迎接的官吏们这才下意识的弹弹衣服上的灰尘,怎么着也得像个样子不是?只不过大家对于这位新来的状元通判和衙内团练使,还真的没报什么希望,不过要是能够通过这两位抱上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大人物的粗腿,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当所有官吏准备展现自己的谦恭德行时,却发现首先下来的并不是衣带飘飘的紫袍大员,而是一名一身轻铠腰悬佩剑的将领,此人身材有些瘦削,甚至长得有些贼眉鼠眼,但是只是那么一站滚滚的杀气和血腥气就不由自主的弥漫开来。

紧接着下来的是一队护卫亲兵装扮的甲士,整齐地在码头上站成一列,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官吏们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这些士卒看起来和平日里兴国军那些只是吃空饷,甚至连操练都免谈的地方乡军截然不同,每一个人都是目光炯炯,丝毫没有在意旁边这些点头哈腰媚态十足地官吏们。

脚步声再一次响起,两名紫袍大员并肩走下官船,身后跟着几名或是披甲或是官衫的年轻人。再之后便是一群家仆打扮的壮汉忙碌的搬运各种各样的家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