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遵旨!”苏刘义急忙拱手。
而叶应武并没有多看苏刘义,目光落在舆图上,北面张世杰能不能速战速决,西面高达和王进可不可以最快扫平西域,而南面南洋之战,一向沉稳的马塈面对手中并不多的军队和来势汹汹的敌人,又会打算怎么打?
“夫君,休息一下吧。”陆婉言亲自端过来参汤放在叶应武桌子上,“这乌鸡参汤最是滋补,夫君这几天为了南洋战事操劳,应当好好休息才是,毕竟这战事才刚刚开始,夫君以后辛苦劳累还多,若是一开始就累坏了可不好。”
叶应武点了点头,随手将详细描述南洋军队构成的资料放下,笑着说道:“某又不是待在这御书房不出去了,这几天也就是看了些资料,召集了几个大臣吩咐一下具体事宜,你们倒是好一番鸡飞狗跳,基本上一两个时辰就送上来煲汤不说,这午餐晚宴的更是丰盛,某估计再多呆两天,恐怕北伐道路上颠簸下去的那些赘肉可都要长出来了。到时候也像刘皇叔那样感慨‘髀肉复生’,为之奈何?”
陆婉言看着叶应武虽然吐槽,不过还是乖乖的将汤喝下去,不由得柔柔一笑:“就算是夫君髀肉复生,妾身还有后宫的姊妹们也愿意夫君一直留在这宫中,留在我等的身边。虽然姊妹们都很清楚,夫君也有相同的心意,之所以出去也有无可奈何之处,所以姊妹们并不怨恨夫君,但是能够让夫君在身边多留一天终归是好的,只要在家,自然要好好地养着夫君了。”
陆婉言她们的心意叶应武自然很清楚,这些年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在外征战的日子却也一直没有少多少,自己在前面冲杀,而这些妻妾们就只能在后方担惊受怕,害怕哪一天前线就传来了战败甚至是叶应武遭遇不测的消息,叶应武出征一趟回来人又黑又瘦,而后宫这些妃嫔们又何尝不是人人憔悴了很多。
所以现在叶应武回来,她们在心疼的同时,自然也想抓紧让叶应武补充更多的营养,也想能够把自家夫君拴在身边。毕竟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叶应武以后没有什么大事恐怕就很少会出去了。
“圣人云:‘穷家富路’,你们这可是反其道而为之,”叶应武从诸多的事务之中好不容易脱身出来,眼酸头痛,正好找个机会放松一下,忍不住开口调笑,“就不怕老天爷都不愿意么?”
陆婉言秀眉微蹙,直接伸手拽过汤煲:“既然夫君这么在意,那就别喝了,妾身这就让人收拾了。”
“哎哎哎,别!”叶应武急忙伸手拽住汤煲,“今天上早朝之前就吃饭,下了早朝又是召见几个大臣,一直没有歇口气的时候,算起来某这早饭可都已经吃了两三个时辰,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婉娘你可不能这么狠心,某刚才说错了,说错了还不行么!”
陆婉言哼了一声,眉眼之间却是满满的笑意和幸福感,自家夫君虽然贵为一国之主,但是在后宫之中从来都没有帝王的威严姿态,甚至一直以后宫为家而不是为宫廷,这就使得后宫相比于历朝历代都看上去颇为和谐,就算是心中有争风吃醋之心的妃嫔们,了解叶应武的心思之后也不敢轻易尝试,到时候迎接她们的可能就是掌嘴的掌风了。
砸了砸嘴,叶应武不得不感慨一声,这御膳房到底是汇聚天下名厨的地方,这煲汤的滋味就是好,哪怕是已经品味完,依旧回味无穷。只是可惜御膳房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任何菜品都不能分量足,这对于久在军中征战、食量不小的叶应武来说才是最痛苦的。
意识到叶应武没有说出来的意思,陆婉言急忙说道:“妾身这就让御膳房准备午餐吧,夫君是回去还是直接送到这御书房中来?”
叶应武却是一把抓住陆婉言的手,含笑说道;“今天中午咱们就不用御膳房忙活了,吃了这么多天的御膳房,也应该换换口味。某就让小阳子包下‘天外楼’的雅间,今天也出去品尝一下这京师新开第一酒楼的味道。”
“夫君倒是打算带谁前去?”陆婉言有些无奈的说道,“后宫众多姊妹之中,惠娘和格桑两个妹妹,还得三四天才能回到南京,而絮娘和琼娘两位妹妹都在六扇门那边帮着夫君整理送上来的南洋消息谍报,可不一定抽开身。现在后宫之中只有琴儿姊姊和舒儿妹妹正在教微儿还有昭儿读书学琴,怕是夫君只能找到这几个人了,其余的陈氏姊妹夫君要是觉得可以带着也行。”
叶应武皱了皱眉,突然间发现自家老婆们也很忙啊。
“算了,有几个是几个吧,不过还是要人多热闹一些,你去到爹爹和娘亲那里问一下,另外某会令人前去兄长和姊姊那里邀请,咱们这一大家子自从大明成立以来,除了逢年过节有限的几次,可是从来没有团圆过。”叶应武笑着说道,“是应该聚一聚。絮娘和琼娘那边也告诉一声,能来就来,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虽然不知道叶应武为什么会有此突发奇想,不过婉娘还是答应下来,旋即秀眉微蹙:“臣妾记得夫君好像说今天下午还要召见户部和吏部的几位尚书、侍郎商量向南北转运粮草的事情?这样可不是要耽误了?”
“某中午不喝酒便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不也就散场了么,你看现在这太阳还远远没有到正午呢!”叶应武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没有更改的意思,且不说他是大明皇帝,金口玉言,而且试问这普天之下,又有谁有本事能够让叶应武更改主意?
叶应武想要突然间来这么一个聚会,也是因为刚才有感于陆婉言的话,自己在外征战,好不容易回到家中,结果这几天又在为了各处战场粮草调动以及南洋战场的布置忙的晕头转向,根本没有考虑过家中聚餐的问题,就算是中午晚上聚在一起,也一直都有一个或两个的不在,而叶应武更是因为事务缠身,所以往往都是吃上几口便离开,否则陆婉言她们也不会心疼的一直往这边送汤送点心,就是害怕自家夫君饿到。
自己在外,她们牵挂着自己,而现在自己回家了,也还需要她们牵挂着,叶应武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应该有所感怀,更何况他两世为人,又经历了从一个浪荡衙内到大明皇帝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更容易感慨人世的沧桑变化,也更知道珍惜眼前的美好。
眼前的,不只是自己的女人,也是家人,更是亲人,不能只有她们付出而自己熟视无睹。
感受到叶应武的手温热甚至有些微微颤抖,陆婉言心中一动,迎着叶应武的目光,看着他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妾身听从夫君吩咐。”陆婉言嫣然一笑,亲自端起来汤煲向屏风后面走去。
而叶应武闭上眼睛靠在龙椅上,轻轻嗅着风中还残留的一抹香气,而刚才陆婉言的笑容还残留在他的脑海中,下意识的向窗外看去,那几株叶应武无比熟悉的树木,原本枯黄的枝叶在这个时候仿佛重新嫩绿。
第六百零五章缘何如此绊人心(下)
天外楼,天外之酒楼。
这天外楼就坐落在大明皇城的东南侧,朱雀大街的西端。古往今来,皇宫为大内,除了大内之地便是“外”地,而皇宫天子所在之地为“天”,所以这位于皇宫外的酒楼便命名为天外楼,同时也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一层意思。
当时天外楼成立的时候,很多清流名儒都如坐针毡,当即奏章就像雪花一般飞上叶应武的案头。这天外楼真是大胆包天,这大明的天可不就是皇帝陛下,而天外有天,天外楼叫这个名字,岂不是说要比皇帝陛下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对此叶应武只是笑了笑,这酒楼是六扇门在叶应武的授意之下开办的,所为的一来是带动南京城的发展,避免南京的酒楼和商铺都集中在秦淮河一带,二来也是想要趁机给皇家也赚一点儿外快,毕竟维持六扇门和锦衣卫的费用实际上也是从皇家内库之中抽调的银子,这也是这两个组织不归朝廷管理、只是配合工作的原因。
话说回来,这天外楼说起来还是他给起的名字。
见到这样的情景,叶应武无奈之下只能将酒楼主人的身份公开,见到酒楼主人是大明长公主殿下,这些本来撸起袖子准备到天外楼闹事的清流名儒们,顿时就销声匿迹了。
敢情只是人家皇室自己开个酒楼玩玩,皇家说自己是自己的天外天,似乎谁都找不出来什么毛病。至于这天外楼的名字,显然也有了另外一层解释,在大内这皇帝生活的一片天之外,还有这天外楼,同样都是皇家的地盘,象征着皇室对于商贸的鼓励以及南京城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这天外楼的生意也很快红火起来,毕竟在天外楼吃饭可就等于给皇家孝敬银子,这样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当然朝野的官员和商贾们倒也都不傻,还没有来这里胆大到一掷千金的主儿,毕竟那就不是巴结皇家,而是在皇家面前炫富了,这点儿自知之明所有人还都是知道的。
有御膳房退休的厨子以及六扇门从其余地方高薪聘请过来的厨子联手坐镇的天外楼,因为举行的宴会越来越多,名头也越来越响亮,而随着天外楼的红火,周围很快就出现了相配套的茶馆、瓦舍、商铺甚至青楼,这聚宝门外原本比较冷清的街道,顿时有成为第二个秦淮的架势,而且因为这里距离皇宫所在的雨花台很近,距离大明权贵所居住的地方更近,所以来往的客人自然也都是权贵人物,隐约有成为南京城高档消费区的架势,而随着这一片区的发展,以聚宝门外和秦淮河为中心的南侧聚会娱乐区域已经逐渐成形,整个南京城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区,北侧的商贸区,南侧的娱乐区以及东侧的钟山祭坛区和西侧的军队驻地。
因为多中心和多区域的划分,这座大明的都城也逐渐呈现出有别于唐代长安城井井有条的街坊制度和两宋乱糟糟的汴梁、临安城市建设方式,呈现出井然有序却又热闹非凡的城市相貌,更能够适应现在大明四方来朝的国情、并且能够履行大明行政、文化中心以及江南商贸和军事中心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