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下了,不下了,夫君厉害,妾身认输,”惠娘有气无力的哼了哼,显然已经被消磨掉了斗志,随手将脸上的纸条全都扯下来,“贴在脸上太难受了。”
叶应武顿时气的一拍桌子:“说好的至少带一个时辰的,怎么耍赖?”
“那有本事你别把你脸上的摘下来!”惠娘毫不犹豫的反驳。
“你都摘下来了,凭什么不能让我摘下来?”
“明明是你自己说的带一个时辰,我没同意!”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惠娘你这不是耍赖,还是不要脸!”
“我不是君子!”惠娘做了一个鬼脸,正要起身,却看到叶应武已经扑了上来,女孩当下里惊叫一声,被叶应武扑倒在床榻上。
叶应武伸手便去解惠娘的衣带,吓得惠娘伸手按住他的手,身上就两层衣服,以这个家伙的手段,估计转眼工夫就都没了。不过对于惠娘这点儿“欲拒还迎”的本事,叶应武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一把握住惠娘的手腕,叶应武对准了樱唇就吻下去。
被这个家伙偷袭了个正着,惠娘轻轻嗯了一声,整个人顿时软了下来,两朵红云不知不觉已经飞上脸颊。而叶应武趁着这个机会,手也没有闲着。惠娘闭上眼睛,显然已经放弃抵抗了。
而赵云舒暗暗含了一口气向后退了一步,刚想要在这混乱的“激战”中抽身而出,却不料一只手从斜地里伸出来,直接拽住她的衣带,只是轻轻一拽,衣带已经松开,褙子顺着光滑洁白的肩头滑落,吓得赵云舒顾不上离开,伸手拽过来被褥。
只不过这作怪的手不是叶应武的,而是惠娘的。
“夫君,拦住她!”惠娘笑嘻嘻的说道。王清惠可不傻,自家夫君雄风威猛,单单凭借自己可抵挡不了,这个时候还是抓紧找一个帮手比较靠谱,更何况恐怕叶应武也早就有此打算了,自己帮夫君拦住舒儿姊姊也算是立下了功劳。
“惠娘干得不错,”叶应武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反正这个丫头已经被自己剥的白羊也似,谅她也没有本事跑掉,所以索性转过身来看着赵云舒,眨了眨眼说道,“看了这么久的笑话和活春(和谐)宫,难道舒儿还打算置身事外。”
狠狠的瞪了一眼惠娘这个“见色忘友”的小叛徒,赵云舒叹息一声,看着叶应武上上下下打量,恨不得吃了自己的目光,就知道这个家伙不会好心的放过自己。当下里伸手摘下来簪子,赵云舒保养很好的乌发有如飞瀑,顺着她的肩头滑落,向后缩了缩,瞪着水灵灵的眼睛看向叶应武,一副委委屈屈、任君采撷的良家小娘子模样。
“舒儿姊姊厉害。”惠娘咯咯娇笑着从趴在叶应武背上,自家夫君最见不得小姑娘家一副柔弱可怜兮兮的样子,现在赵云舒显然是打在叶应武软肋上了,看着犹豫不决的自家夫君,惠娘再也忍不住了,“这娇弱的模样,风情万种,我见犹怜,当真是让夫君都不好意思厚着脸皮下手了。”
“扑哧!”赵云舒也跟着笑出来,伸手便要去打惠娘:“我哪里有,你这丫头可不要造谣!”
不过想要打到惠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叶应武嘴角勾起,猛地将赵云舒扑倒,而在女孩的惊呼声中,惠娘摇了摇头,却也跟着扑了上来。一时间被翻红浪,春意浓浓。
不知道是谁吹灭了烛火,紧接着翻腾声不绝如缕。
“惠娘你也来欺负我!”黑暗中,赵云舒突然惊叫一声。
紧跟着传来叶应武的声音:“惠娘你按住她,舒儿你动什么?惠娘,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大的一个人你都抓不住。”
“我······舒儿姊姊比我大好不好?”惠娘委屈的喊道。
“你们两个流氓。”赵云舒愤愤不平,“我再不躲的话岂不是要被你们吃了?惠娘你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你舒儿姊姊是比你大,这个某可以作证,”叶应武嘿嘿笑着说道,“既然吃不了她,那惠娘,某就只能先吃你了。”
“夫君你怎么这么无赖?”惠娘顿时生气的在叶应武怀里挣扎,而赵云舒躲在一边咯咯娇笑。
叶应武正色说道:“这不是废话么,今天晚上你们两个谁都跑不了,反正一前一后的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像你这种连个人都抓不住的猪队友,当然得先接受点儿惩罚了。”
而赵云舒悠悠的叹息了一声:“惠娘啊,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
云消雨散,叶应武伸手推开窗户,一抹明亮的月光洒了进来。
而已经浑身无力的舒儿和惠娘只是下意识的缩了缩身子,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醉人的曼妙美好已经尽数暴露在叶应武的目光之中。摇了摇头,叶应武扯过来被褥将自家两个老婆裹得严实,这天气马上就要到深秋甚至入冬了,要是冻感冒了可不好。
缓缓的躺在两人中间,叶应武长舒一口气,似乎这几天来积压的郁闷和火气终于宣泄干净了。赵云舒的手无意识的在叶应武的胸口轻轻摩挲着,女孩强撑着疲惫的身躯侧过身看向自家夫君:“明天早上就是大朝会了,这还是夫君从北地回来之后第一次召集地方州府官员的大朝会······”
而另外一边惠娘也下意识的竖起耳朵,向叶应武臂弯之中凑了凑。
叶应武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这一次大朝会并不只是召集京城中官员,而是大明各地州府官员都会前来参加的朝会,其目的自然是总结此次北伐之战并且开始论功行赏,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目的,在背后当然是大明朝廷之中的矛盾斗争需要有一个分出胜负的场地来。
因为包括川蜀等偏远之地的官员都会赶来,所以大朝会看着是在这几天举行,但是实际上已经等候将近两个月了。无论是此次北伐论功行赏以及涉及到的大量官员升迁问题,还是在这之后大明国策发展的问题,都不是叶应武或者政事堂商量一下、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征询地方上的意见。
这是中央对于地方的尊重,也是为了防止意见相左导致事情反复和官场上不必要的争执、矛盾。
当然一般这种情况在原来朝代是很少出现的,大明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主要也是因为大明不同于前朝,尤其是宋朝,大明的疆域更加辽阔,并且拥有了吐蕃、东瀛和南洋等之前华夏历朝历代都没有实际控制的版图,所以地方官员和封疆大吏就变得不容忽视。
而为了有效的防止出现唐代末期藩镇割据的情况,导致大明的版图被分裂,所以干脆采取这种几个月举行一次大型朝会的方式,通过调遣部分地方官员入京朝见,可以趁机考察其政绩并且对各地官员进行调换,以防其在地方形成暗中王国。
所以大明以举行这种大朝会的方式,将地方正副官员轮流调遣来京城,毕竟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海路、运河和直道都已经逐渐形成体系,所以并不用担心地方官员因为路途过于遥远而耽误太长时间。
不过即使是这样,这种大朝会自然也不能隔三差五举行,否则这些官员估计一年到头都在路上了,一般都是为了什么国家大策的决定,才会举行如此规格的朝会,上一次举行还是在年初的时候,现在一晃已经快到年末了。而且这一次大朝会举行,也是因为现在大明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
毕竟就在明天,朝廷和世家斗争的最后结果就将被宣布。这是现在所有人都期待着的,也是静静等候着的,甚至很多人对其的关心已经超过了这一次大朝会的主题——北伐之后的论功行赏和大明官场格局的变动。
“又不是第一次大朝会了,五日一小朝,七日一大朝,就算是这样的大朝会,也不是没有举行过,”叶应武无所谓的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来之,则安之。”
赵云舒和惠娘有些错愕的对视一眼,而叶应武拍了拍她们两个的肩膀:“好啦,时候不早了,抓紧休息吧,明天某还不想顶着黑眼圈上朝呢。”
“这么说夫君已经胸有成竹了?”惠娘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叶应武轻笑一声:“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某召集地方州府官员入京么?”
“夫君对地方州府的控制,恐怕在一些地方还比不上世家吧?”赵云舒迟疑的看着叶应武。
摇了摇头,叶应武笑着说道:“哪有怎么样,那些都是无关轻重的人罢了,如果他们还算有点儿脑子,就知道应该站在哪一边,就算是他们再无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某需要的人都已经来了,这就足够了。”
伸手搂住惠娘和赵云舒,叶应武微笑着说道:“某现在已经把台子搭好了,剩下的就是等贵客和唱戏的一一入场。”
第六百五十八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上)
一抹月色笼罩在南京城上。
整个南京城一如既往沉睡在这浓郁的夜色中。
虽然天色已晚,而且明天还是大朝会,但是监察御史陈宜中府邸的书房之中还是灯火通明。刚刚从刑部回来、屁股还没有坐稳的陈宜中,顾不上喝一口水便让婢女磨墨,自己摊开奏章,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正想要提笔开始写,突然传来敲门声。
“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事?”陈宜中有些不耐烦的放下笔,冷声说道,而房门推开,一名仆人小心翼翼的进来:
“启禀相公,府外有人求见,这是名剌。”
陈宜中怔了一下:“不见不见,也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
“那人······是从北面回来的。”仆人急忙说道,将名剌递给陈宜中,“小人觉得相公最好还是见一下。”
“哦?”陈宜中下意识的接过来名剌,打开看了一眼,脸色登时微变,急忙站起身,“快快邀请······不,某亲自出门迎接。”
凉爽的夜风之中,一名灰衣男子卓然站立在门口,深夜来访,他并没有冒冒失失的闯入人家家中前厅,而是按照礼节站在门外等候。他身边的两名亲随也是在月色下站的笔直,同样的一袭灰衣打扮,但是衣服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来暗纹,正是大明锦衣卫的人。
能够让锦衣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