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作时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不少南方学子心中,谢家向来是光明磊落、书香世家的代表,现在有人突然告诉他们,这家人只手遮天,连京里的消息都敢隐瞒,文人们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奇怪。
  世人总是如此,坏人做了件好事,就会觉得这人也不是太坏。可若是心目中的好人做了一件坏事,难免会让人觉得,此人会不会是伪君子?
  不过大多读书人还是觉得,这个商人在胡说八道,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竟然吵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这件大茶馆里来往的商人很多,一个商人走进来,听两边人争吵着谢家二小姐刺杀太子一事,忍不住道:“这种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有什么好吵的?不就是驸马爷想让谢二小姐做太子妃,可是太子想要求娶的姑娘是花将军之女,便拒绝了谢家的提议。谢家恼羞成怒,派了刺客刺杀太子。据说花将军的女儿为了保护太子,被刺客用刀砍得鲜血淋淋,一身衣服都被染红了。”
  有几位书生似乎对花将军一家十分敬佩,听到花家姑娘被砍得鲜血淋淋,脸色都变了:“那、那花家姑娘,可还好?”
  “小姑娘家家的,流那么多血,能好吗?”商人摇了摇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命是保住了,就是不知道身体什么时候能养回来。太子也是有情有义的男人,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向花家求了亲。”
  大多文人心思细腻,最是佩服不离不弃的感情,不少年轻文人都忍不住感慨:“花家小姐以性命待太子,太子以真情报之,这样的感情真是令人感动。”
  这样一来,就显得谢家的行为更加丑恶了。
  商人叹息道:“可不是嘛,花家小姐天生体弱,又受了不少伤,能从死亡边缘挣扎着活过来,也许就是因为放不下对太子的一片情谊吧。”
  痴情、无悔、为心爱的人能抛却生死,忍受苦痛。
  这简直是无数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子形象。
  文人们感动了,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回家写一篇歌颂太子与花家小姐爱情故事的文章。
  “不过你们南方的读书人为何如此悠闲?”商人话锋一转,“其他地方的学子都在头悬梁锥刺股,为了明年的恩科拼命看书,你们怎么都跑到茶馆来听热闹?”
  “什么恩科?”文人们诧异地看着商人。
  “为了庆贺朝廷打了胜仗,陛下决定加开恩科了啊。”商人比这些文人更加诧异,“公告早就张贴到全国,昨天谢家旁支的读书人,还在我这里买了几套从京城带过来的科举套题,说是为了明年恩科做准备,你们竟然还不知道?”
  众文人懵了,这么大的消息,为什么他们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见。
  “其他地方,也张贴出公告了?”有几个文人面色不太好看。
  “北方那边,五天前就已经张贴出来了。”刚才那个自称从北方过来的商人接过话头,“你们这边是郡府地界,离京城还近一点,难道公告还没有张贴出来?”
  后进来的商人满脸不解,小声嘀咕:“没道理啊,谢家旁支都知道的事情,你们还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某些文臣:太子今天被废了吗?
  答:没有呢
  谢家:看,这口锅又大又圆,又黑又亮。


第109章 婚期
  为什么谢家知道的事情; 他们却不知道?
  是不是谢家想隐瞒住消息,提前准备?
  今年科举; 谢家旁支没能拿到状元; 他们想明年科举拿到状元,一雪前耻?
  想拿到状元没错; 可是自己偷偷学习; 却不让别人知道朝廷加开恩科,就有些过分了吧?
  众所周知; 当地太守与谢家是姻亲,太守的儿子娶了谢家的姑娘。为了谢家; 太守压下公告晚几天贴出来; 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还有部分文人安慰自己; 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误会,但是谢家高高在上的地位,似乎已经摇摇欲坠。
  朝廷加开恩科的消息; 很快传到每个南方学子耳中。文人们发现,在消息越传越烈后; 太守府贴出了朝廷开恩科的公告。为了平息文人们的怒气,太守亲自出来解释,他们也是刚刚接到朝廷传下来的消息。
  文人们进京赶考; 需要在衙门办理路引等手续,表面上相信了太守的解释,实际上对谢家以及太守府已经满腹怀疑。
  谢家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事,又怎么知道买京城传出来的资料?
  不过这个关头; 文人们虽然不满,但也没有精力与谢家争吵。
  “听说明年恩科主考官的书籍已经开始在书斋售卖了,我们快去买。”
  对于考生来说,主考官的偏好十分重要,所以不管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弄来一本。
  等这些文人赶到书斋一打听,发现书全部已经卖完了。
  “卖完了?”文人们惊讶道,“老板为何不多准备一些?”
  书斋老板苦笑:“各位老爷,小的准备了不少。可今天书斋刚开门,就有谢家的下人过来,把相关的书买光了。几位老爷若是不介意,可以去邻县买,那边应该还是有的。”
  那几个自称是谢家家仆的人出手大方,他一个开门做生意的,自然是谁给钱多,就卖给谁了。
  “多谢老板告知。”文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去下一家书斋去问,结果得到的答案是相同的,书被谢家下人买走了。
  接连几家都是这样,交好的文人们互相一打听,才得知谢家把全城的书几乎都买了,唯一没被买走的那几家,书籍印字不清晰,书的纸张也不好。
  “谢家虽是名门望族,但如此欺负人,也太过分了。”脾气再好的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有怨言,更何况事关科举。
  可他们大都是小门小户,得罪不起谢家,就算心中有怨,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好言好语求书斋老板,让他下次多准备一些,他们一定来买。
  新书到的那一天,很多文人一早就守在了书铺门前。书铺刚开门,他们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几个神情凶悍的人,冲进来抱起他们想买的书,扔下一锭碎银子就走。
  有文人想上前理论几句,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沉着脸道:“我们可是谢家的人,谁若是敢多说一句,小心我们不客气。”
  说完,也不等文人们的反应,转身就走。
  “这、这、这……”文人甲气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道,“谢家近来为何如此嚣张?”
  以往谢家行事十分谦逊,素有善名,很少做这种横行霸道的事。
  “大概是假仁假义的面目被拆穿,就破罐子破摔了。”一个看起来有些陌生的书生道,“谢家人都敢刺杀太子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兴许、兴许有什么误会?”
  “什么误会,分明是怕我们考得太好,抢了谢家的风光。”陌生书生道,“几位兄台都是有名的学子,若是你们都被打压,我们这些学识平平的人,又怎能看到希望呢?”
  说到这,他掩面哽咽道:“可怜我家中老母,一直盼望我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谢家如此行事,我如何能完成二老的期望?”
  “抱歉,在下失态了,告辞。”说完,在其他文人同情的目光中,跌跌撞撞跑开了。
  “唉。”一位文人看着这个书生狼狈跑走的样子,忍不住叹息,“谢家一时半会这样便罢了,若是一直这样……”
  众人心头,顿时乌云密布,心生惧意。
  谢家还不知道,很多文人对他们已经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应该说,谢家此时已经顾不上这些小事,他们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京城。
  听说有交好的家族来向谢家借书,谢家人虽然奇怪,但还是借给了他们。不过由于家里发生了大事,他们没有把这种小事上报给代理家族的谢幺爷。
  “你确定家主被软禁在京城了?”谢幺爷是谢家辈分最高的老爷子,早年在京城里任过职位,后来因与杜太师政见不合,于是告老还乡,在南方过着悠闲日子。
  “为了迷惑陛下,家主已经服下暂时能迷失心智的药物。”传话的人,是谢驸马身边的小厮,“可是陛下不仅没有因此放过家主,反而派了重兵把公主府重重围了起来。小人非常担心,陛下会因为谢二小姐的罪,把家主在京城里关押一辈子。”
  谢幺爷摸着花白的胡子:“备马车,老朽亲自进京,求陛下放家主回南方养病。”
  当年先帝差点废去陛下太子之位时,他也在朝堂上帮陛下说过话,希望陛下能看在当年的情分上,放谢家一马。
  谢幺爷带着几个族人,连夜赶往京城,全然不知谢家在读书人中的名声,已经渐渐坏了起来。
  家主不在,辈分最高习惯管着后辈的谢幺爷一走,谢家旁支几个纨绔子弟就活泛起来,在外面闹了不少事。
  有次喝醉了,还把一个敢冒犯他们的读书人,推进了河里。
  这个读书人挣扎了一番,便沉了下去。等其他路过的文人安排书童来救的时候,这个被推入河的书生已经被水流冲走,连尸首都没找到。
  文人们虽不认识这个被推入河的书生,但却见不得这种仗势欺人的事,跑去衙门报了官,哪知太守却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尸首就跑来报官,那就是污蔑。
  文人们被太守维护谢家的行为气得拂袖而走,回到河边时,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跪在河边伤心痛苦,心中又愧又难过。
  心中更是发了狠,这次去京城,一定要考取功名,为这位失去孩子的老妇人讨回公道。
  没过几天,老妇人消失了。文人们私下偷偷打听,有说老妇人进京求大官住持公道了,有说老妇人已经被太守与谢家灭了口,无论真相如何,老妇人与那个被淹死的书生,就像是不值一提的蜉蝣,被谢家与太守忽视得彻底。
  文人们却是彻底寒了心。
  那几个推书生下河的谢家旁支,丝毫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心生出老天都帮他们的错觉。不然为何刚好那个书生的尸首,就被河水冲走,一点证据都没有留下?
  南方发生的种种,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