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韩非,尉缭,李斯,王翦,蒙武,内史腾,蒙恬。王贲,王敖齐声称妙。道:“妙妙妙!”
    “是赵国的都城,一破,等于破了李牧地军心士气,李牧纵是很得军心,能征善战,在已破,赵王被俘的情况下,也是无能为力。”秦王一语道出周冲的用意。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首都是何等的重要,拿下赵国的都城,等于宣告赵国已经败了。要是运气好,再把赵王给生擒活捉,那就完美了。李牧纵是绝代名将,在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无效忠对象地窘境中也是无能为力,要击破他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历史上,李牧之所以能够阻挡秦军,那是因为赵王还在,有效忠对象,未陷落。要是这两个条件不存在,李牧还能阻挡王翦大军吗?还真不好说。
    战略目标已经确定了,该是制订执行细节的问题了,也就是研究具体行动方案了,秦王道:“王翦,你是老将、名将,你认为要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王翦应一声,道:“司马尚在西线布防,阵势坚固,好象铁桶一般,要正面进攻,伤亡会很大。臣以为应该兵分两路,从左右两翼攻入他的后方,切断他的退路,再聚而歼之。”
    “蒙武,你以为如何为宜?”秦王问道。
    最新手打小说,尽在手打小说网
    蒙武是蒙恬的父亲,少年拜将,是与王翦齐名的老将、名将,道:“回王上,臣以为王将军的构想可行。司马尚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到道路两边,他以为我大秦会抢占大道,然后直下。兵者,避实击虚,我军没必要与司马尚硬碰硬,不攻大道,从其虚弱的两翼包抄。”
    秦王笑道:“这都是周先生的妙计啊。周先生修路这一招地确是妙招,不仅仅便于大秦调集大军以及军需物资,更在于让赵国误判,误以为我军会从大道上进攻。就这一条路,就把赵军的很大一部分兵力给拖住了。
    “赵王蠢啊,他自以为修地是一条强国之路,依寡人看他是修的亡国之路!”
    蒙恬接着秦王地话往下说,道:“要是赵国不防守大道,那么我军就可以虚变实,假作真,顺着这条道路直下。”
    王贲点头道:“要是赵国防守了,陈以重兵,其他的地方就弱了,我军就多了一个攻击目标,多了几分灵活性。修路,赵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秦王笑道:“周先生,你听听,你听听,他们都在说你的好。你也的确是好,寡人原本以为周先生在韩地能够做到积粮贮兵这四个字就够了,没想到周先生竟是做了这么多,奇功一件!”
    周冲逊谢一番,道:“王上,臣有一个担心。”
    秦王饶有兴趣地问道:“什么事让周先生担心?”
    周冲答道:“王上,李牧当世名将,不会想不到我们不从大道上进攻,周冲以为李牧必然会留一手,若是我军从两翼包抄,固然是妙法,要是李牧一旦有准备的话,进展将会有所减缓。”
    韩非,尉缭,秦王点头赞同道:“周先生所言有理。李牧要是不防,那就不是李牧了。”
    “请问周先生,要如何应对?”王翦问计了。
    他这话正好问到秦王他们心里去了,周冲这个未来大战的始作俑者,肯定是早有构想,无不是很期待地看着周冲。
    周冲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王上,周冲以为王翦提出的用两翼包抄地办法是可行的,只是在具体地执行上,可以别具匠心,让赵王想不到,让李牧想不到。”
    要是真能如此,那就完美了,一向持重的尉缭都有些心急了,问道:“周先生的计较是什么?能让缭子听闻吗?”
     
   
第十一章 伐赵之谋(三)


    
    “王上请看,这里是司马马尚,这里是李牧,两人虽是相距千里之遥,若是我们围住了司马尚,他象当年长平大战廉颇一样,坚壁不战,则对我军来说将是大麻烦。”周冲指着地图,开始剖析,道:“周冲大胆妄测,司马尚与李牧关系好,是好友,而司马尚统领西线也是李牧所荐,李牧必是要司马尚坚守,等待他从北地赶来。”
    秦王点头道:“周先生此虑极是,此事不可不防啊。李牧要是赶来,虽是千里之遥,人困马乏,也会给我们增加很多麻烦。若是两人对进,很有可能撕开一道口子,司马尚溃围而出,两人合兵一处,整军再战。
    “此战,我军不仅仅是要灭掉赵国,更在于要一举而荡平魏齐燕,所以节省使用兵力,不能让将士们过于疲劳将是一个大任务。要是做不到这点,即使灭了赵国,也无力再战,只有休整了,就会错失良机。”
    王翦点头赞同道:“王上所言极是。周先生所虑,不得不防。王以为,可以派一支军队前出,前去阻拦李牧,迟滞他的行动,为围歼司马尚争得时间。”
    “王上,王将军所言,臣也赞成。”蒙武附和。
    秦王沉思道:“派一支军队前出,可是可以,但是这支军队的压力会很大,要独立面对李牧大军,那可是赵国的精锐所在,能不能拦得住还成问题。再说了,李牧要的是时间,要是他不与这支军队正面交锋,而是派出少量军队缠住这支军队,然后他本人却率领主力西进,与司马尚合兵,这又该如何处理?”
    精明是秦王的一大美德,这话说出了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实,而不是危言耸听。
    锐气的王贲,道:“王上,臣愿领军缠住李牧。”
    蒙恬也不甘落后,道:“王上,臣也愿往。”
    “好!”秦王赞赏道:“韩非以为如何?”
    韩非结巴道:“王上,何不问问周先生。”
    秦王看着周冲问道:“周先生成竹在胸了,快讲吧。”
    周冲应一声,接着道:“王上,臣也以为应该派出一支军队前出,但是这支军队不是去拦截李牧,而是应该去这里。”右手按在地图上。
    “!”众人齐声叫起来,赞道:“此计大妙啊!”
    秦王更是兴奋得搓手,道:“赵之都城,一旦落入我大秦手里,纵然李牧司马尚合兵,又能做什么呢?要是再把赵王抓住,则李牧将是不战自溃。”
    尉缭接着往下剖析道:“我军兵临的话,李牧得到消息他不会赶去西线与司马尚合兵,必然是赶往。他这是劳师远征,疲于奔命。计策是好计,只是邯郸重地,赵国必有重兵,要如何才能做到一举而下邯?”
    他这话可问到众人心里去了,都看着周冲,等他给出答案。
    周冲说出自己的想法,道:“王上知道,赵国最锐利者是骑兵。骑兵的机动能力强,便于快速穿插,大纵深包抄,特别便于袭扰交通线、补给辎重。但是,赵国的骑兵若是与我的车阵对上的话,又难以冲乱我车阵,原因主要在于赵国的骑兵没有马镫,腰力使不上,威力大减。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之民虽是善于骑射,可是他们的弓不够劲,射出来的箭矢不够多,难以撼动车阵。
    “周冲的意思是说,王上何不把大秦的骑兵集中起来,组成一支尖刀部队,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在赵国做出反应之前,直插郸。”
    不用说,周冲的主意绝对是个好主意,一幅美妙的图画给他勾勒出来了,不过问题就在于单用骑兵攻打,风险太大。武灵王用骑兵拓地千里,那也是在北方,胡人没有城廓这些守战器具,骑兵对骑兵的野战,要是遇到这样的坚城,很难有所作为。更不用说,还有重兵,一旦失败,后果会非常严重。
    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能力,打野战绝对有优势,对上坚固的大城市,问题就大了。这道理非常明显,尉缭他们也不敢轻易表态赞成周冲的构想,沉思起来。
    秦王皱着眉头来回踱步,很明显他也拿不准。周冲知道一个理,未来的战争走势必然向以骑兵为
    向发展,骑兵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是趁此机会,使骑兵一战成名,便于秦王大规模发展骑兵,决心说服秦王,道:“王上,周冲以为这支骑兵可以配以马镫,专用的马刀,以及连弩。轻装简从,昼行夜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退一步来讲,即使不能拿下,也可以起到调到李牧回援,为歼灭司马尚争取时间。”
    这问题实在是太大了,秦王一时难决,问道:“你们以为如何?王,你说说看。”
    王翦皱着眉头,道:“王上,这事难度太大,臣还没想好。”他是个持重之人,没想好不会乱回答。
    秦王望着蒙武他们,都紧闭嘴唇,思索不已。
    “缭子先生,韩非,你们以为怎么样?”秦王问道。
    尉缭道:“王上,此举的利害关系,周先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是可行不可行的问题,是如何行的问题。”他是赞成。
    韩非充分展示了他的睿智,道:“国之盛,在于君;军之胜,在于将。王上选定一员良将即可。”
    利害关系,周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能否成功现在无法判断,关键在于将领的才能了,韩非真的是切中要害了。
    秦王长声笑道:“这行动很大胆,风险很大,话又说回来,成功的好处也大,无论如何都要去做。至于将领嘛,寡人已选好了。周先生,这计策由你提出来,这支军队就由你去统领,由你为寡人拿下郸。”
    周冲只是论计,并没有想到自己带兵打仗,更何况自己根本就没有带兵经验,吓了一大跳,道:“王上,万万不可,周冲无实战经验,恐有辱王命,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没有经验,又怎么了?”秦王反问,道:“寡人还是第一回当王上呢,这不是当得好好的吗?你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韩地还不是给你治理得有声有色,欣欣向荣?你这人有巧思,不能以常理猜度,就你去最合适。周先生,可愿为寡人辛苦一趟?”
    这就是秦王,敢用别人所不敢用之人,用郑国是这样,用甘罗是这样,用周冲也是这样。
    周冲略一思索,心想自己熟知后世那么多战法,要是此战打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