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定会按时辞官!”

唐毅面对着所有的知县,认真说道:“从嘉靖年间算起,前后二十多年,宦海生涯。唐某深知恋栈不去,贪图权位,会带来多少严重的后果!隆庆变法以来,改的东西很多,而最关键的就是吏治。吏治改革的核心就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官吏的培养、考核、升迁、一直到致仕退休,都要有严格的规程,能者上,庸者下,保证选拔的人才能够真正负担责任。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做事,而有幸扛起重担的人,也要知道进退。长时间处在高位,与底层隔绝,不懂老百姓想什么,不知道天下情况的变化,就难免会出错误。从隆庆二年入阁,十几年的光阴,该做的事情,我都已经做了,有些已经完成了,有些正在关键时刻,还有很多刚刚开了个头儿。”

“隆庆新政,并非是唐某一个人的,而是集合了无数人的心血,未来的朝堂,也绝非某一个人的,而是所有官吏百姓的。你们每一个人肩上都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有人说知县是芝麻官,当年我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知县,这个官职可不小,治下几万,十几万的百姓,无人不仰望,他们的福祸就系在青天大老爷的一念之间。”

“你们做官,要首先对得起治下的百姓,要对议政会议保持足够的尊重,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议政会议来自民间,他们是民意的体现,只有引导遵循民意,把百姓的福祉装在心头,才能做好父母官。”

“大明朝很大,可以说是地大物博,可实际上,真正富庶的地方并不多,哪怕最繁荣的浙直两省,也有太多贫穷的百姓。光靠着大明的土地,是无法供养这么多百姓的。尤其是自从万历元年开始,大明的户口就在快速增长,我们必须为了百姓找到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的粮食。”

“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昂首阔步走出去,在对外扩展空间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碰撞摩擦,究竟该如何选择,考验着当政者的智慧?我认为应该寻求双赢,最好的目标是大家都获益,可是坦白讲,实际的事务,和我们的理想是有冲突的。我以为作为一个大明的官员,一个接受百姓供养的官吏,必须为了大明的百姓而奋斗,这是做官的基本要求,他枉顾大明子民的利益,就应该受到惩罚。”

……

唐毅前后花了三天时间,同各省的县令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里面有进士出身,心学的门下,也有多年的老吏,没有新政,他们一辈子也当不了县令,还有很多国子监生,经过多年培训历练,成为了一方百里侯。

大家经历各异,出身也很不相同。但是唐毅对每个人都是和蔼可亲,同大家谈论政务,往往一针见血,话不多,却让每一个人拨云见日,获益匪浅。

“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富民,要让百姓有生计,有钱赚儿。每一个县都要发挥优势,寻找产业项目,扩大贸易交流,互通有无。不能光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邻近的区域要整合,要沟通,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三天的会议结束了,数千个县令却获益匪浅,他们和大明的传奇面对面。唐毅的和蔼,唐毅的睿智,让他们大开眼界。

尤其是唐毅秉承一颗公心,实在是让人动容。

以往做事艰难,主要是因为不论做什么,都有一些人在旁边掣肘,拉后腿,添麻烦,当搅屎棍子。

官场规范之后,什么都有了规矩,就能减少内斗,把心力都用到一起。

只要大明自己不乱,就没人能够撼动我们!

毫不夸张地说,唐毅和所有县令畅谈,彻底扫除了新政的障碍,哪怕保皇党再上蹿下跳,也无济于事。

整个大的趋势已经彻底落到了唐毅的手里,万历任何折腾都显得可笑非常。

万历九年,按照唐毅的设想,从上到下,一场声势浩大的京察大计展开,不合格的官吏被撤换,年老昏庸的被淘汰。

任期和年龄,越发成为选用官吏的重要因素,皇帝的权威被完全排除在外。

一转眼,万历十年到了。

唐毅依照自己的约定,请辞首辅大学士,并且辞掉了太师衔,一品大员,变成了普通百姓。

在唐毅的安排之下,内阁完成了改选。

唐毅、曹大章、谭纶、魏学曾、吕调阳、许国六位阁老一起致仕。

申时行晋位建极殿大学士,接替首辅一职,次辅落到了陆光祖的手里,至于保皇党硕果仅存的一位阁老,王家屏仅仅是三辅而已。

六位阁老致仕,又重新递补了四位阁老,使得内阁维持在七个人,这四位阁老分别是陶大临、王锡爵、罗万化、沈一贯!

清一色的唐党干将,光是唐毅的学生,就占了三个名额。

消息一出,保皇党上下都气疯了,尤其是万历,更是怒不可遏。他本以为赶走了唐毅,就铲除了最大的对手,天平就会向他倾斜。只要没了唐毅这个妖孽,就再也没人能压制皇权了。

可是哪里想得到,唐毅这个魂淡,在最后竟然全部辞掉官职,连荣衔都不留。

他走的干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直到此刻,人们终于相信唐毅的承诺,在台上的时候,唐毅受到百般猜忌,有许多人怀疑他。说他独揽大权,图谋不轨,还说他对不起隆庆皇帝,要阴谋篡位,居心叵测……

种种指责,在唐毅辞官的一刹那,全都停止了,销声匿迹。唐毅用行动证明了那些都是中伤,没有一个字是真的。

如今的大明朝,只剩下对唐毅的赞美和不舍。

人们追忆这十年的种种变化,东南的百姓能吃上肉了,中原的百姓能吃饱肚子了,而且十年间,人口增加了三千万不止,没有灾荒,没有大片饿死人,没有了横征暴敛的小吏……多了学堂,多了医院,多了平坦的道路,多了希望……

百姓们成群结队,前往相府,远远望一望,又满怀激动离开了,他们舍不得打扰唐毅的安宁。

“长安宦游,也该结束了。”

唐毅亲手翻腾着种种的物件,收拾着书籍衣物,见申时行到来。

“汝默,为师要走了,接下来的任务就要靠着你了!”唐毅拍了拍申时行的肩头,申时行咧着嘴苦笑道:“师相,弟子人小力薄,关键时候,还要师相帮忙才是!”

“嗯,天下人都会支持你的!”

第1118章老仇人

唐毅在交接了所有政务之后,没有任何留恋,只带着家人,装了两大车的书籍,从京城离开。

唐毅出京的那一天,还是半夜三更,京城到处出现了无数的火把,一个接着一个,慢慢的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了红光之中。

这一刻,万历也没有睡觉,他站在了宫中的最高处,举目眺望着,每一点火光,就好像一粒炭火,落到了心头,渐渐的把他的一颗心烧焦了,烤熟了。

万历烦躁地走来走去,暴跳如雷,他愤怒,惶恐,却又无可奈何。

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出现了,虽然之前有过估计,可是真正当唐毅辞官,飘然离去的时候,产生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

从这一刻开始,唐毅就是真正的道德完人,再也无可挑剔。

立功,唐毅南北奔忙二十几年,柄国十五载,开疆拓土,刷新吏治,挽救威望,如今的大明盛世,皆是唐毅的一己之功。

立言,唐毅著唐学三书,发表《总体战》,主持编修《大明会计纪要》,撰写《逻辑学》,重新阐释心学,不敢说著作等身,但是每一部书籍,都开创了一个学科。而且唐毅将数学引入了各级衙门的管理之中。考评官吏不再是靠着风评,靠着士林清议,而是真正看经济的成长,百姓的收入,治安情况,国策落实,教育发展。虽然说数字出官,未必尽善尽美,但是至少这是一套相对合理的考评体系,文官之间,越发认同,而考评的合理,也极大限制了掌权者肆意胡为。

立德,功成身退,辞去一切职务,毫不恋栈。唐毅不是那些嘴上嚷嚷着视功名为粪土,却满心想着发迹成名的虚伪文人。他真正走到了权力的顶峰,甚至有资格行废立之举。可是十年光景,唐毅严守职分。从没有大权独揽,事事以内阁集体意见为主,不论是用人,还是推行新政,全都开诚布公,让人无可挑剔。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这是圣人的标准!

纵览大明朝二百年,最接近的人物就是王阳明,再向前推,理学宗师朱熹,他的学说统治了几百年,可本人德行太烂,加上他在政治上没什么建树,实际离着圣人的标准很远。

再说的过分一点,孔孟二圣如何?他们也不过是周游列国,兜售治国理念,可是到头来一事无成,不过是写了几本书,到了几百年后,才被尊奉为圣贤。真正在世的时候,鲜有功绩。

唐毅可不同,他不但有著书,还有实践,而且还真正开创了一代盛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此刻,唐毅正式超越了王阳明,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标杆,一座无法企及的高峰!

京城百姓,扶老携幼,文武百官,士农工商,甚至聚集在京城的各国使者,天下的商贾,纷纷走上了大街。

年幼的孩童依偎在父辈的身边,听着他们讲述着,这一座市场是唐毅做顺天府尹的时候,修建起来的,这条水泥路面是唐毅在隆庆二年建造的,那一栋高楼是万历二年修的,那一座学堂是元辅拨款建造的……

一件件,如数家珍,大家此刻才猛然发现,这十几年的光景,大明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唐毅一手主导的隆万新政。

何其幸运,他们见证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何其幸运,他们能见证历史的一刻!

“元辅的马车到了!”

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大家第二卷。望去,果然一阵马蹄声,护卫队在前面开路,唐毅的马车从后面相随。

所过之处,百姓深深作揖——唐毅在五年前已经正式要求废除跪拜礼,可是从元朝开始,通行了几百年的跪拜,哪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在世间还广泛存在着跪拜,甚至有人叫嚣,不下跪磕头,要此膝盖何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