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毅当然知道不是,可他不想戳破,继续装傻道:“小弟实在是想不出我有什么可取之处,值得七爷大动干戈。”

周硕摆了摆手,恼道:“小兄弟,别跟我装蒜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倭寇的事情,圣上很震怒。”

“哦?”唐毅忍不住问道:“陛下不是将朱志良下狱,又派遣王忬大人提督军务,王崇古大人接手苏州,难道还不够吗?”

“哼,你当圣上是傻瓜,我们锦衣卫是吃素的?”周硕冷笑道:“倭寇突然袭击嘉定,稳、准、狠,一击得手,饱掠而去,还捣毁了堤防,淹没农田,十几万人流离失所。这么大的事情,没有内鬼,能做得出来吗?告诉你,陛下得到密报的当晚大发雷霆,都,都伤了龙体!”周硕压低声音道。

“啊,气得吐血了?”唐毅不由得吃惊道。

周硕嘿嘿一笑,“那倒没有,是踢小太监踢断了脚趾盖,流了好些龙血哩!”

那是他脚趾盖太长了,还龙血呢,除了重金属超标之外,嘉靖的血液没啥特殊的,做毛血旺都腥气!

周硕满心忠义,哪有唐毅这么叛逆,心有余悸说道:“陛下震怒,让锦衣卫派人调查,弄清楚勾结倭寇的原委。怎么样,小兄弟有什么线索?”

线索唐毅倒是有些,只是不能随便说出来。

“七爷,这一个多月以来,我的全部心力都用在了难民身上,实在是无暇他顾,要让七爷失望了。”

唐毅语气诚恳,周硕没听出异样,点头说道:“小兄弟,你手下有好几万难民,他们之中一定有人知道什么,还请小兄弟能多留心。”

“没说的。”唐毅笑道:“乐意效劳。”

“好,我要赶着去嘉定,告辞。”周硕走到了门口,又掉转头,说道:“把酒准备好了,等查明白的时候,我再来痛饮!”

……

夜色朦胧,唐秀才缓缓向火炉填上银丝碳,铸铁壶里水花翻滚,火候差不多了,用抹布垫着,抓起茶壶,给爷俩的碗里满上了热水。

明前的狮峰龙井缓缓舒展开,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堪称茶中极品。唐秀才托着茶碗,缓缓吟诵道:“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呵呵,可不是为父奢侈,今年的新茶要下来了,去年的要是不喝光就浪费了。”

对老爹的解释唐毅向来不感冒,想喝好茶就说呗,反正又不是喝不起。

唐毅猛灌了一口,砸吧砸吧嘴,不由得说道:“没啥感觉,还不如茉莉花茶好呢!”

“哼,焚琴煮鹤,煞风景,大大煞风景!”唐秀才气得扭过头,独自品味,缓缓咽下,如此三次,茶香缭绕舌尖,简直飘飘欲仙。

不过唐毅的一句话,把唐秀才从仙境就拉了回来。

“爹,锦衣卫来了。”

噗,唐秀才咳嗽了几声,差点呛到,唐毅拿起手巾,帮着老爹擦衣服。唐秀才却没了心思,问道:“刚刚来的是锦衣卫?”

“嗯,就是上次的周硕,他说了皇上要彻查倭寇的事情,找出内鬼。”

“好啊!早该这样了!”唐秀才一拍大腿,说道:“你不是怀疑沈良勾结倭寇吗,赶快告发,让锦衣卫动手,把恶贼除掉,还百姓的公道。”

唐秀才说的高兴,却发现儿子把脑袋埋在胸口,根本没听进去。

“怎么,你爹说的有错?”

“哎!”唐毅长长叹口气,苦笑道:“爹,您可是要当官的人,怎么让孩儿放心?”

“找打!”唐秀才瞪了儿子一眼,他的脑袋也凉快下来,如果真要彻查,早该派专门的钦差,协调各方,通力办案。如今只派了锦衣卫,还是秘密前来,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毅儿,那你说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说?”

唐秀才沉下来说道:“还有你小子不知道的事情?”

“爹,我又不是万事通,不过,我说的是皇上自己也说不清!”

第94章不得安宁

“胡说八道,还有人说不清自己的想法,聪明莫过帝王家啊?”

“聪明人才容易想得多。”唐毅叹口气。

说实话,嘉靖皇帝绝对称得起是聪明绝顶的家伙,十五岁继承大统,比唐毅也大不了两岁,尤其还不是穿越者,愣是借着大礼议,靠张璁等几个官场小菜鸟的支持,击败了三朝元老,定策重臣杨廷和,杀得六部九卿落花流水,不聪明能行吗?

即位之初,扫清正德朝弊政,宇内澄清,竟有中兴迹象。就是这样一位被人寄予厚望的皇帝,却渐渐变得宠信奸佞,任用贪官污吏,发展到了后来,干脆躲在西苑,一心玄修,不理朝政。

如果把嘉靖的种种作为和崇祯对比起来,会发现嘉靖更像是亡国之君,可偏偏嘉靖朝虽然危机四伏,可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化险为夷,大权稳稳操纵着皇帝的手里。

聪明人可以装傻,傻瓜却永远变不成聪明人。

透过纷繁的表象,唐毅无比确定一点,嘉靖聪明,而且聪明到了极点!很可惜,他的聪明没用在治国上,没用在发愤图强上面。而是变得自私自利,刚愎自用。

他是因为正德无后,才凭着藩王之子入继打通,皇位对他来说,就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正因为来得容易,嘉靖才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对他来说,小车不倒往前推,能维持大略就不错了。

剩下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修道,把命修得和三皇五帝一般,好好享受无上的权柄,逍遥快活。

但是龙有逆鳞,嘉靖处处以中兴之主自居,最看重的就是面子。

北面蒙古的俺答汗时时入寇,甚至杀到京城脚下,可毕竟蒙古人和大明斗了上百年,就算成祖都没法消灭蒙古人,受点窝囊,忍忍就过去了。可倭寇不一样,蕞尔小国,海外蛮夷,竟然跑到大明烧杀抢掠,把他嘉靖不当一回事儿。

道君皇帝的自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权威受到了挑衅,必须要有人承担皇帝陛下的怒火,派遣锦衣卫前来调查,绝对是意料之中。甚至来的都有些晚了。

“毅儿,既然陛下要出气,还有什么难说的?”

“症结就在这里。”唐毅说道:“陛下不傻,锦衣卫也不是饭桶,他们一定知道东南有人和倭寇勾结,可是如果牵连到内廷,牵连到陛下自己,那又该如何呢?”

“织造局!”唐秀才不由得惊呼起来,他总算明白过来,沈良背后是织造局,是内廷,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和倭寇有联系,太监是皇帝的家奴,屎盆子就会扣到嘉靖的头上。面子大如天的皇帝陛下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这么说陛下是既想弄清楚真相,又不想伤损圣明。想两全其美,说起来难度不小,也并非不可能,毅儿你是不是太悲观了?”唐秀才迟疑地问道。

唐毅依旧摇摇头,“如果光是陛下一个人做主,或许能行,可是太多神仙想用东南的事情做文章,互相掣肘之下,又怎么乐观得起来?”

织造局背后是东厂是司礼监,周硕是陆炳的人,两大特务机构对抗:王忬是徐阶推荐的,南直隶官场大半是严嵩的人,严党和徐党也在明争暗斗。上面如此,东南的士绅商人同样严重分裂,以沈良为代表,顶尖的豪商世家想利用勾结倭寇,大赚国难财,而相对中下层的商人士绅渴望安宁和平。从宫中到朝堂,再到地方,上上下下,都充满了矛盾。

听完儿子的解释,唐秀才脑袋一阵阵膨胀,偏偏还有些不服气,争辩道:“毅儿,倘若陛下真的有心彻查呢?徐阁老还有朝廷的忠贞之士联合起来,利用东南的事情,把严党扳倒,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

“不可能,陛下没有这个心思。”

“你怎么知道?”唐秀才红着眼睛问道。

“因为他派了王忬,就是存心要委屈南直隶的百姓!”

轰!

唐秀才彻底傻眼了,没错,王忬是太仓人,按照道理是没法监管苏松等地的,但是嘉靖偏偏就派他过来。不就是预备着查出的结果,百姓一旦不满意,就用他的身份堵百姓的嘴吗?

看看,是你们太仓老乡调查的,还有什么不相信的。显然,嘉靖是准备包庇织造局了,毕竟那是宫里最重要的钱袋子,赚来的大头儿还都是孝敬了皇帝陛下。修道炼丹可是相当消耗银子的,老百姓和修道大业哪头重要,嘉靖心里清楚,唐毅也清楚。

“陛下自己就在矛盾之中,而所谓的忠贞之士就没有问题吗,徐家近些年大肆兼并土地,手上桑田万亩,前些日子徐玑还跳出来捣乱,能说他们家和沈良没有串通?错综复杂,乱成了一团麻,想查出什么结果,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经过一番分析,唐秀才总算是有了头绪,可同时也陷入了迷茫之中。天地君亲师,皇帝陛下是万民的君父,是江山的主人,子民受害,竟然不替子民讨回公道,还包庇恶人,颠倒乾坤,还有天理吗?

君王昏庸,满朝文武看似清浊分开,忠奸对立,实则遇到了“利”字,又勾结在一起,蛇鼠一窝,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唐秀才从小苦读诗书,盼着能蟾宫折桂,造福苍生。虽然科举不顺,但至少眼下坐上了巡检,多少能给百姓做点事情。可君王如此,大臣如此,做芝麻绿豆大的巡检,又能有什么用?

不知不觉间,唐秀才手里的茶水冰凉,他就像木雕泥塑一般,傻愣愣坐着,仿佛被抽掉了灵魂。

半晌,唐秀才长叹一声,痛苦说道:“毅儿,你说这样的朝廷还保它做什么?”

唐毅同样在不断拷问自己的心,朝廷就是大粪坑,大泥潭!何必踏进去呢,凭着自己的本事,经营一些势力,捞足够的银子,找一处海外荒岛,做自己的草头王,该多舒心?

听到老爹提问,猛然想起来心学门人最熟悉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公不是不知道世道险恶,不是不知道做事艰难,还是毅然站出来,只手擎天,高托红日,不计毁誉,保江山,安社稷。人终归不是草木,只图自己的安乐。多一个有良知的好官,多替百姓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