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还要好几个。月”慕容诺昌钵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将军自小在长安长大,能否抽空给我讲讲长安的情况,还有一些礼节,在下以往听父亲讲过,但从父亲嘴里讲出来的,与将军所了解的肯定又是不一样的,免的到时失了礼节”
“那好吧”李业诩更郁闷,自己也才到长安这么几年,一些礼节什么的,还真不太清楚,慕容诺昌钵找自己问这个,不是找错人了么?
“哦,还有,李将军马上功夫高超,当日制服这匹烈马的情景,在下还是记忆犹新,我的族人中,也没有看到过比将军更好骑术的人”慕容诺昌钵说话间又露出与当日相似的神情,有些崇拜,“在下自小颠沛流离,在草原上呆的时间并不多,与族人相比,马上的功夫差的太多,也想与将军学学马术,不知是否可以?”
“郡王,大军行进中,这不太好吧?”慕容诺昌钵说话间都自称在下,并没以郡王自称,让李业诩对这个少年人都少了些提防,只是为何要向自己学马术,让李业诩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等到了长安,再教我也可以”慕容诺葛钵露出一些企求的神色,“还有,听闻将军一身武艺非常了得,到时能否指点一二?”
“那好吧”李业诩有些无法拒绝。李业诩这才明白过来,慕容诺昌钵是在想和自己套近乎,难道是看上自己是李靖孙儿的缘故?
“将军,在下并不是因此想向将军套近乎,只觉得将军非凡人,是个可以结交的朋友”慕容诺昌钵竟然把李业诩的心思都说了出来,让李业诩吃了一惊,又盯着身边相伴而行的这个少年郎看了又看。
这般年岁,有如此心思。很不简单。
“那好吧”李业诩笑了笑。
“那一言为定”慕容诺葛钵露出顽皮的笑容。
这笑容天真无邪,让李业诩又以为自己想错了。
慕容诺葛钵又似自言自语地说道,“其实,我真的不想再回到这片草原上来…”
“郡王,为何?”李业诩不明白,这位小同志的老爸被扣在长安多年,这个当儿子的,难道也想学老子那样。长住长安?
“待以后,我和你讲讲我小时候的事,你就会明白了”慕容诺局钵脸上又是一副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
“那末将就先告退了,一会耍安营休息了,有事可以使人传我”李业诩发现慕容诺昌钵的几名侍卫不停地看着自己,觉得有些异样,也就准备离开。
“好吧,明日我会来找你聊天的”慕容诺昌钵再次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李业诩网回到自己的队列中,行进的队伍就停了下来,天色将晚,大军准备安营休息了。
晚餐还算丰富,有淫鱼烧的鱼汤,但主要还是大锅煮的牛羊肉。现在已经不是淫鱼的产卵期,各河道中的澶鱼并不多,士兵们所捕获的数量也少了,军中所带的粮食也差不多已经吃完,剩余的都只是供应给高级将领们食用。士兵们现在食用的都是缴获的牛羊等牲畜肉,每天这样的肉食,让许多士兵都没有胃口了,连李业诩也对这些肉失去了兴趣。所带的干菜、腔菜类都快吃完了,只剩下不多的一些,李业诩都把他留给了李靖,怕自己的祖父天天吃肉,到了胃口,影响身体。
所幸李靖已过花甲之年的身体,却还是硬朗着,在高原上奔跑了大半年,也没出现什么不适,到底是常年练武之人。
“妹夫,这涅鱼味道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郑仁泰把一块鱼肉丢进嘴里大嚼着,和李业诩说笑。
“老弟,有鱼肉吃就不错了。你看看将士们,都只是吃牛羊肉,那味儿,闻着就饱了”苏定芳把一条一斤来重的谊鱼啃得只剩下一根鱼么。拍拍郑仁泰的肩膀说道。
“待回了长安,你说皇上会不会给我们放个假,休养几天,几年了都没好好休假过了。若有个假,我们兄弟几个到天香阁,好好地吃一顿,我都想狠狠地吃一餐青菜萝卜,还有馒头包子,其他都不想吃,一辈子不吃肉都没有关系了”郑仁泰有些苦着脸说道。
“大冬天的,你想吃青菜心乞不上,不过好好吃上一顿,这主意不错,那总是要我们的李将军请客了”苏定芳笑嘻嘻地说道,“我们的李将军喜得贵子,都没请我们喝过酒呢。”
“没问题,待回了长安,我们兄弟几个,好好地喝顿酒,不醉不归”正闷头吃的李业诩被这两位亲如兄弟的手下说得有些心痒痒的,到长安几年,都没好好地上酒店喝过酒,也没好好地逛过几次街,整天呆在军中,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真有些失败。
正说着,门外的亲卫来报,契芯何力来访。
“李大哥”契芯何力一阵风似得跑进帐内,看到苏定芳和郑仁泰也在,一愣,有些讪讪,“见过苏将军,见过郑将军”
“何力兄弟,不必如此客气,这几位也都是我的兄弟”李业诩笑笑道,“有事儿吗?”
自上次契芯何力和执失思力到帐内找李业诩后,李业诩和契苍何力都未曾有过什么交谈,今日不知契芯何力有何事儿,跑到李业诩帐内来了。
“没事,想和李大哥聊聊天”契恋何力有些扭捏。
“何力兄弟,来,我们一”苏定芳和郑仁泰也都对这个勇猛异常的胡将有挺多的好感,当下也没什么客气,“待到了长安,还要让我们的业诩兄弟请客,上长安最好的天仙阁,大吃一顿才行”
契芯何力稍稍的有些不自然后,也是一起坐下,几个人大吃起来。
从伏俟城出发,经过十多天的行进,到达曼头城,留驻青海附近的诸部,在此补充给养,进行休整。余部继续往都州进发,
第五十五章 再抵鄯州
二扑作为陇右道的治所,是大唐西北边防重镇。抵御面北。四游牧民族军事进攻的前哨和堡垒,也是往西域而去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相比较周边的诸城,及陇右道的其他城池,都州治下人口是最多,城廓面积最大,城墙也是建得异常雄伟高大。
自唐建立以来,历任都州军政长官皆以此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军事屯田,不仅解决了当地驻军大部分的粮食需求,省却内地长途运输之劳,而且也使都州一带农业生产水平、耕种技术提到发展和提高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因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使得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与往年情景大不一样的是,在贞观七年里,都州来往的人员及物资特别多,里里外外都是一副忙碌的景色,部州城外,都是连绵不断运送物资的人员和车辆,日夜不息。
作为都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刺史李玄运,这一年里忙得焦头烂额。
都州是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总后勤基地,出征大军所需的粮草等物资,都是在部州集散。朝廷筹集的物资,先从长安和其他州府运送到都州,运抵都州后,全都是李玄运领着州府的大小官吏接收,登记造册后再转运,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当不在少数。自大军从都州出发往吐谷浑境内进军后,所需的粮食插重等都是李玄运带人分放押送。李玄运一剪都没有闲过,连上个茅厕都是屁颠颠地跑着来回。
曼头山战役后,李靖率大军分兵追击吐谷浑人,虽然大军行进的距离更长,但所需物品反尔急剧地下降,到后来,基本没什么需求了,在吐谷浑境内的军队都是以缴获的牛羊等牲畜作为军粮,而战马的草料,青海边满地都是,李玄运想着终于可以空闲几天。
但还没让李玄运喘口气,大批的战俘已经从前线送到都州来,都州的大小官员又忙着接收安置俘虏。先是库山一战的一万多吐谷浑俘虏,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战俘,着实让李玄运犯了难。州兵数量虽多,李靖也有一部分负责粮草的士兵留下来协助李玄运,但物资要许多人保护,并随时准备运送到前线。如今还要分兵出来看管俘虏,且俘虏营的设置和守卫也是个难题。不过经过李玄运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
但源源不断的俘虏从青海边送过来,接着是更多的牛心堆、曼头止。战役的战俘,让李玄运有些傻眼。以前与吐谷浑的战争打了不少,吐谷浑人腿脚很利索,跑得飞快,俘虏是很少抓住,最多几百上年人而已,从来没为关押俘虏的事犯过愁。没想到这次战役俘虏却是几万人,这也让所有都州的官吏都目瞪口呆,难道李靖所率的大军,比吐谷浑人腿长得更长,跑得更快?还是吐谷浑人都蹲在那里,就等着唐军去抓的?
这么多的吐谷浑俘虏被送来,部州的官员在震惊之下更是异常兴奋,这些以前老是忍不妨来骚扰都州的吐谷浑人,终于没机会再蹦达了。但高兴之余,作为刺史的李玄运又犯难了,都州已经安置了不少的俘虏,后面送来的俘虏已经无处安置了,没法,李玄运只得急报长安,转送一批俘虏到兰州去。
朝廷同意了押送俘虏到兰州的提议,李玄运也把最早的一批俘虏派兵押到兰州。到后来,兰州也吃不消接收了。兰州刺史更傻眼,哪里来这么多的俘虏,难不成吐谷浑人全都哭着喊着往唐军阵前跑,请求投降的吗?
幸好朝廷也派遣了一些官员来协助处理战事,让两地的官员减轻了一些负担。
两地好不容易把俘虏的事情处理好,后面再没有多少俘虏送过来了,前线送来的通传是,随着战事的进展。被俘虏的吐谷浑人都是被大军带着走了,李玄运这才松了口气。
眼看战事已经快结束了,却没让李玄运有空下来的时候,又从长安和其他地方运来大量的物资,要其转送到曼头城一带。
李玄运动员州里所有的官吏,又忙了几个月,动用了数万民工,才把这批物资全部运送到曼头城。
事情快处理完了,天气也寒冷了,又从长安送来大批的冬衣这些是给班师的大军穿的。
这批物资还没处理好,接到李靖的传报,大军即将班师,要在部州休整,让李玄运做好准备。
自从开战后已经瘦了十几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