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等到自己的建材厂弄好以后,就可以安心的建立电影院了,等到建立好电影院,这时间上至少也得往后拖上五年的时间,就这样,你还得说速度够快,有上面的绿灯开着,要不然,单单是建厂的审批,都得把你拖死在岸上。
而真要是把这些项目都做好了,李明豹压根就不用去建什么电影院,然后靠着电影发财,尼玛直接卖建筑材料,都会比电影更加赚钱,扩大电影院赚到的钱,绝对没有扩大水泥厂和钢材厂赚的钱多,甚至还可以顺带着做一把房地产开发商,自己的材料自己建,建好了楼房去换钱,尼玛,比李超人的大陆攻略都还要强大,又何必死缠烂打做电影呢?二十年的大陆房地产旺市,做这一行绝对要比做电影或者娱乐,更早的迈入亿万身家的行列。别和我说什么高科技的企业,和房地产的利润比起来,搞高科技的未必就能顶的过搞房地产的,这就像现在的大陆,搞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来钱快。
以上的全都是屁话,实际上李明豹真要这样搞,横在他面前的首先就是一个资金问题,别看李明豹的流动资金很多,甚至比绝大多数香港大老板的现金流都多,就算是银行都未必有他出彩。但在大陆这样大搞建设,就算是以他的资本,都未必能够把这个坑给填进去。一个两个电影院的资金还无所谓,一百个一千个电影院绝对能要李明豹的老命。
并且这样的不动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不会出现接盘侠,李明豹的资金流就得全都躺在那里,一个不小心,立马就能从高富帅变成穷二代。想要靠大陆的电影市场收回成本,没有一二十年,是想都不用想的,李明豹再脑残,也不会脑残到现在就要双向发展,搞电影还搞电影院,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难受。
所以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在了原点,靠大陆的院线系统放自己的电影不放心,自己搞又纯粹是作死。李明豹这时候也有点明白了六叔他们的心态。
他们不是看不到大陆市场的前景,真要那么废,六叔和邹文淮他们也就不会在香港有那么大的局面了。关键就在于大陆是块大蛋糕,但是想要把这个蛋糕开发出来,需要的资金是个天量,别说六叔单独一个人了,就算是六叔和邹文淮合起来,也没有这个底气,甚至把香港很多人都拉到大陆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都没有太大的可能。真要启动项目,到时候最应该出现的局面就是大家都在还没有赚到钱的时候,就被大陆的市场给拖死了,然后让别人捡便宜。
明白了六叔他们的心态,再想想自己现在,李明豹对于自己之前判断的不能短时间之内就在大陆搞电影市场有些佩服了。之前他并没有想到这么深入的一层,但是他却明白大陆的市场想要贪功冒进,只会让所有的人都悲剧。现在再看,果然是如此。
于是李明豹立马又对自己的哥哥说道:“搞电影,尤其是在大陆搞电影,绝对不能贪功冒进,只有和大陆本地的行业人士们达成一定的协议以后,才能够开发这个市场,现在来说,我们的能力远远不够。所以电影这个市场蛋糕虽然大,但我们却不能立马就进入。
这样一来,我觉得从周边产业入手,才是最为正确的解决方式。就像是迪士尼那样,他们开发周边产品的能力,绝对是世界一流,而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大陆建立自己的周边工厂,让这些东西真正的实际产生价值。
并且在开办周边工厂的同时,也要和大陆的相关人士打好交道,为我的电影产业,做出实际的行动。之后或许还能够在电视台上面,打打主意。要知道,央视的潜力可不小,十亿的观众,这样的潜力现在的央视压根就没有挖掘过。
真正能够快速的来资金,我觉得应该是和央视合作搞电视节目开发,或者说是做广告,这些东西投入的现金不需要很多,仅仅需要创意。而创意这种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不缺乏的。来钱快,并且容易,政治上也比较好有交代,比起其他任何地方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靠着央视这个平台,我相信我能做出的改变,绝对要比别的行业做出的改变,更加容易取得效果。”
“照你这个意思,就是说做三个方向,一个是周边产业建厂,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来创造价值。另外一个就是做老本行电影,先试水,然后慢慢的改变。最后一个方向就是借助央视这个平台,开发更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思路是不错,但是这样做你能忙得过来么?要知道你需要忙的地方可不仅仅只有大陆啊。”李明耀对于李明豹脑洞大开的想法,相当的无奈。
第三百五十章 清醒的头脑
要说才从老首长院子里面出来的时候,李明豹的整个脑子都还是晕晕乎乎的,毕竟他在老首长那里得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多得他随便一个点子,都能够赚到大钱。
比起香港那边累死累活的干还赚不到多少钱,好莱坞那边非得动脑子才能够把美元拿到。现在的大陆市场,无论是哪个方向,只要你敢下注,基本上就没有赔钱的道理,就算是你想要赔钱,当地政府也不能让你赔钱。
说实在话,现在的外资只要进入到大陆的,按规矩投资,并且不做别的事情,压根就没有赔钱的说法,政府都能够给你保驾护航,无论是你做什么行业,只要把东西生产出来了,像酒类,直接就能够成为政府招待用品,投资小,就是市级招待用品,投资大,就是省级招待用品,要是再来个天量的投资,未必不能把酒给弄到国宴上面去。
所以第一批到大陆投资的人,就算是你自己本钱不够厚,大陆政府也能把你的本钱给弄厚实,做成标杆,证明自己招商引资的成效。
李明豹不搞其他的玩意,单单是娱乐这一个行业,就够他搞上一辈子的时间。而娱乐行业牵连到的东西,并不是一星半点,可以下手的地方,基本上利润都相当的丰厚,可以说,这就是个大金矿,甚至某些个别的地方,利润还要超过金融。
这也就是为什么好莱坞那边能吸引很多华尔街投资人的眼光,因为他们的金融行业,在某些地方获利真心比不上娱乐产业。所以之后的很多年时间,好莱坞和华尔街的联系都变得紧密起来,除非遇到一些特别的情况,要不然娱乐这个产业怎么都不会衰落下去,就连战争时期,好莱坞的发展也没有停下来过。
越是了解这一行,就越是知道这里面的底蕴到底有多大。尤其是李明豹在获得了准入许可证以后,这样的感觉就越发的明显。要是大陆人口不够,利润或许没有多少,但即便是韩国那样的地方,人口几千万,也能创造出辉煌的成绩。就更别说大陆这样近乎于有无限潜力的地方,绝对是第一富矿。
在回来的路上,李明豹的脑子里面疯狂的转了无数个念头,每一个念头下面的计划,都能够给自己带来无比丰厚的回报。但等到自己和自己大哥谈话以后,李明豹原本狂热的内心却慢慢的冷静了下来,直到明白了大陆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六叔他们不屑一顾的真正原因,才明白大陆这个富矿,并不是那么容易开垦,一个不小心,自己这点家当赔进去都不够。
到这个时候,李明豹已经变得冷静起来,而冷静起来的李明豹,再加上那位大佬的经验,最终就做出了三个方面的努力,至于其他赚钱的娱乐行业,李明豹觉得先放一放,还是比较理智的。就比如和电影明星关系密切的歌星,或者说是歌唱领域,李明豹就认为这不是自己好介入的行业。
因为相比起电影播放大陆现在还没有合适的媒介,歌曲的传播,即便是在大陆,都不算是很困难。别人买不起录像机,难道还买不起收音机?能放磁带的收音机,在现在的大陆,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普及,但也不是少见的玩意。
尤其是对于歌曲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阶段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收音机普及率,要比其他波段年纪的人高上很多。最大的一个潜在购买群体并不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搞歌曲发行这一行,在大陆相当的没前途。
无论你多好听的歌曲,在磁带上一录,盗版磁带就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这年月大陆连专利法都没有,歌曲这种东西做盗版,真心没有什么难度,甚至就算是你抓到盗版的商人,都不知道改怎么处理。说他盗版你的歌曲?这理由倒是不错,在道德层面上,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儿,但你要说在法律层面上对这些人提起制裁,就算是闹到高院去,也没有谁能支持你的意见。因为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你能叫高院怎么判?就连罚款都不行,没那个条款。
就连国企内部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的局面,要是追究盗版的责任,李明豹立马就能在大陆变得不讨喜了,得罪的人,绝对海了去了,所以发行录音带在大陆绝对不是赚钱的买卖。
至于说靠开演唱会赚钱,这就更是扯蛋的提议,你在香港这样搞还可以,能够弄出校长和梅二十八,你在大陆搞演唱会,至少在这年月,是找死的表现。
先不说全国各地能有多少地方提供开演唱会的条件,毕竟你开演唱会至少也要在封闭的环境里面吧?要不然你怎么算门票?露天开的那都叫义演,看了你跳舞唱歌不给钱不说,还得劳烦你自己跑场地,这绝对是亏本的买卖。
好吧,就算是你把体育馆给弄下来了,有了开演唱会的条件,但这门票到底卖多少,也是一个大问题,就像现在国内最大的体育馆,一个体育馆里面最多也安排不了十万人,而这样的体育馆通常还带着政治任务,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申请到的,开流行音乐演唱会?这能把他们的馆长给弄下课,即便是你真正弄到了这样的好场地,到时候门票你是收一毛呢?还是收两毛呢?还别说你收一块钱,那样压根就没有人看好不。现在一块钱,即便是在京城也精贵,买肉都能够给你买上不少,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