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业十一年,七月十七,阳平公主奉召回京。
天色渐明的时候,她终于看到了长安宫威严的屋宇,她驾着马,一路碾过要拦下她的禁军,在半刻钟之后到了崇政殿的大门前。
“翎儿,宿宿来了,宿宿回来了。”
她翻身下马,飞快的爬上崇政殿前的九十九阶。
“宣····”
第一次,刘宿在千篇一律的公鸭嗓中听出凄厉的味道,在七月的时候,她突然觉得彻骨的寒冷,那种感觉让她觉得毛骨悚然。
“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刘宿站在丹阶上,步子僵住,看着那个出来报丧的太监,痴痴的,打了个寒颤,突然冲进崇政殿。
她的眼里看不进嘤嘤哭泣的妃嫔,看不进要来拦住她的林太妃,她所能见到的,唯有静静躺在那里的刘翎。
他闭着眼睛,就好像睡着了一样,他在那里,分明还活着。
“翎儿!翎儿···”
她唤着他的名字,扑倒在他身上,才发现他身上冷得彻骨。她伸手去抓他的手,片刻就难受的发狂,谁能告诉,为什么!她离开中都的时候,她的翎儿还是鲜活健康,她不过走了三个月,她的翎儿就瘦得一层皮包着骨头了?
她一遍一遍的抚摸着刘翎的手和脸,一遍一遍的唤着翎儿,好像一个绝望的母亲,明知道孩子已经死去,却还是不肯死心。
反而是刘翎的生母,静静站在一旁的林太妃,冷静自持。
“哭什么哭!都给本宫闭嘴!”
死寂一般的沉默,那些伏在地上的妃嫔立刻噤了声,跪得远一些的大臣也得了眼色,头伏得更低,不敢言语。
“翎儿···”
她依旧低低,凄凄的唤着。
忽然的,她站起来,左右张望,好像在人群中寻找什么,眼锋扫到一处,匍匐在地上的妃嫔一惊,头愈发的不敢抬起。
刘宿踢开挡着路的妃嫔,一把将影妃拉到刘翎的床前。
“啊···”
林关影被刘宿抓得疼,吃痛的叫了一声,抬眼却见到刘宿的那双眼睛,平日里妩媚勾人的凤眼红得好似泣血,面色如厉鬼。
“你要干什么?皇上已经去了···”
刘宿将她甩到地上,手一抖袖中的短剑就滑到手里,她看着刘翎死气的脸,瘦得几乎不成人形的尸体,十指俱颤,冷冷切切的说:“本宫说过,谁也不准给翎儿吃神仙散。”
她的手一挥,小剑轻摇,便斩下了林关影的右手三指。
她提着小剑,也不管剑身上的鲜血滴了一地,看着那些惊恐得瘫软在地上的妃嫔,疯癫的笑出了声,“呵呵。”
“如今翎儿死了,你们可又与谁争宠去?”
刘宿的目光森冷似乎恨不得将她们生吞活剥,她的剑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翎儿死了,你们也别想快活···哈哈···”
她拖着剑,步态蹒跚的走到皇后的面前,她的手指抚摸着林关葭的脸,生生的在她的脸上刮出了一条条血痕,林关葭护住腹部,强作镇定的说:“阳平公主,你闹够了吗!皇上已经驾崩了,现在本宫怀有龙子,这会是皇上唯一的孩子,你竟敢如此放肆!”
“你便是想着你会有个儿子,便能登上太后之位!”
雪白的皓齿此刻却如森森白骨,加上冰冷的语气,眼前的阳平公主好像是从阿鼻地狱爬出来的恶鬼。
刘宿回到刘翎的床前,静静的看着刘翎的脸,慢慢的唇间浮出一种古怪的阴毒的或者又可以看做忧伤的绝望的笑容,她语无伦次的喃喃自语:“没有··再也没有···你们做梦···翎儿···”
“阳平公主,皇儿已经去了,让他安息吧。”
“滚出去,”刘宿狠狠的骂道:“你算什么东西,你看着她们怎么害死翎儿的,你算是母亲,你也配叫他一声皇儿?!”
林太妃张了张嘴,又气又怒的骂了一句:“疯子!”她自是不愿再理会这一堆烂摊子,当先便一甩袖子回了德昌宫。
林太妃一带头,林关葭便也借口养胎跟着回去了,满殿的人,或这样或那样飞快而又谨慎的奔出崇政殿。
那些一走,整间殿也就空了。
刘宿抱着僵硬冰冷的刘翎,一遍又一遍的搓着他的手。
你为什么就是不听话,你答应我不吃那东西的。
我走时就和你说好的,再难受也不吃的,宿宿陪着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看看你这副样子,这么瘦,这么丑,我都认不出来你了。
你张开眼睛,你看我一眼,我起了整整三天三夜的马,我腿都被磨破了,我就想你看看我。
“啊···”
凄厉绝望的尖叫声从崇政殿里传出来,在长安宫整个上空盘旋,那一日,所有的人都低垂着头,不敢言语,只怕那个在崇政殿里哀不欲生的阳平公主要拉人殉葬。
北昭从开国就没有殉葬的规矩,可阳平公主悲痛到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会不会找人为她心爱的弟弟殉葬,这个可没人能说得准。
索性如今的阳平公主悲伤得过了头,自从那日赶回来,便一直呆在崇政殿,抱着皇帝那具因为服食神仙散过多而干枯脱水的尸体,静静的痴痴地不问世事。
整个中都城都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与恐惧中,长安宫的灯火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在点起,站在这座空旷凄冷的宫殿里,屏气凝神,静静的侧耳去听,便可听见从那座帝都最高处的崇政殿里传来的,阳平公主似鬼泣似仙乐的歌唱声。
那个美丽的少女,继承了她的母亲动听的歌喉,可惜她所唱的歌,未曾有一首是欢天喜地的,她似乎生来便是目睹所爱之人一个接一个离去的。
在她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反复哭泣哀唱声中,整个中都城都开始流传这首阳平公主为皇帝所做的挽歌。
国丧期间,举共同哀,贵族不行歌舞,便常常邀三两名士,坐在廊前,听乐姬弹唱这首耗尽阳平公主心血的挽歌。
噫吁戏,登彼南山,石何栾栾。
但见蔓草缠枯枝,不见荒径起人烟。
冬春易谢,寒暑易转。
芳期难相继,旧貌隔重泉。
出庐怀其人,步归思其愿。
天家苟富贵,私寝独幽咽。
华殿朝沐辉,近晚失圣焕。
流光星同黯,望舒月难圆。
怅恍忽在侧,低眉笑萦然。
晏晏唤阿姊,梦觉露晞干。
如彼栖林鸟,骤失挽旅伴。
如彼沉渊鱼,蓦别故尾澜。
秋风骞促起,拂衣凉意满。
忧我泉下客,慊慊不得安。
刘宿悠悠醒转,睁开眼时不由得心头又是一痛,眼泪唰唰的又流下来了。
一双手捧着她的脸,轻轻的为她擦去眼泪,刘宿抿着唇,缓了好久才舒出一口气,低声问道:“该进宫了?”
今日召集了朝中大臣以及地位超然的极为皇亲,意欲选定下一任皇帝,而她的翎儿都已经驾崩快有小半个月了。
刘宿在酒舒的搀扶下登上马车,车厢之中,薛雁随早就在里面等候她了,刘宿此时心情郁郁,并没有发现薛雁随也是消瘦得厉害,自从刘宿失踪,弄得他虚惊一场,薛雁随也是大病了一场,又拖延着病情分心派人去寻找刘宿,一时间也是虚空了身子。
第十章
刘宿趴在薛雁随的大腿上,马车刚刚一启程,她便闭上了眼睛,不知走了多长一段路,马车行到了闹市区的时候,马车外突然传来一阵小儿传唱的歌谣。
稚子其音朗朗,宛如是天籁一般,刘宿听在耳中,泪水连珠子沾湿衣衫。
“晏晏唤阿姊,梦觉露晞干。
如彼栖林鸟,骤失挽旅伴。
如彼沉渊鱼,蓦别故尾澜。
秋风骞促起,拂衣凉意满。
忧我泉下客,慊慊不得安。”
那些三岁小儿们口口相传唱的便是这首挽歌,刘宿抱着薛雁随的腿,趴在他的膝上,嘤嘤的哭泣。
薛雁随静静的看着她,伸手抚着她的背,如同安慰一个受伤的孤儿一样,沉默的,不厌其烦的安抚着她的悲伤。
“我们到了,公主。”
刘宿挣扎着坐起来,仰着脸任薛雁随轻手将她脸上的泪痕擦干,又由他仔细的抹了一层胭脂,待收拾妥当了,才倾身抱着薛雁随走出马车。
马车外文武百官都已经在一旁等候,刘宿此时脸上已经寻不到悲伤的颜色,面容冷硬,眼神坚毅,她整个人都变了一番模样,倒是刀枪不入一般。
“阿姐···”
刘宿一呆,偏过头看见是刘行的时候,才又回过神来,淡漠的点头,随即将薛雁随抱上轮椅,推着他进入大殿。
身后的百官鱼贯而入,殿内是已经等候多时的妃嫔已经一些皇族。
刘行跟在刘宿的身侧,目光如炬的看着身边的人,他面上带着薄薄的笑意,不甚明显却又恰到好处。
过了虚礼之后,便有急不可耐的人提出了继位的人选,毫无疑问的,刘行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依旧有些人将目光放向了高处皇后微微拱起的腹部,随后坚持的提出,林关葭腹中的才是真正的国之血脉。
这些人本心里并不是在关心皇室血统是否混淆,他们只是看到现在的林家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能够将没有母族支持的皇后控制在手中,将未来的小皇帝教导得亲近自己,说不一定又有一位新的摄政王出现。
在他们眼里,宁肯去赌一把,也不愿意选择这个看上去亲薛派的先皇四子刘行。
几番争执不出结果,两方的人马各执己见,闹了一块一天了,一直静静在一旁的阳平公主突然站了起来。
自从她当着后妃百官的面砍下了影妃的手指,杀星的名号便传开了,再加上皇帝新丧,谁都知道她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一时间全都安静了下来,无人敢触她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