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卖笑的姐儿似的。”私底下悄声对七娘子抱怨,“一声令下,就得满脸堆笑出去应酬。”
七娘子大笑。“你要是不愿去,就和三姐姐、四姐姐换吧!”
“三姐姐是要定亲的人,哪里用得着出来应酬。”六娘子不以为然,“四姐那木头一样的性子,就是我愿意换,太太都不许。”
四娘子在人际往来上是差了一点。
六娘子又问七娘子,“我也没来得及问你,在光福的时候,你是不是和许家表少爷闹了别扭?”
七娘子不免有些微微的诧异。
这事怎么好像人人都知道了似的。
“怎么?”她不动声色地反问。
六娘子不疑有他,“表少爷这几次和你碰面,不都恶狠狠地盯着你瞧?好像要把你活撕了一样,我想来想去,只记得在光福的时候,你好像和他在一块说了说话!”
七娘子不禁莞尔。“谁知道表少爷心底在想什么,或许是觉得一直没能捉弄过我,心底很不舒服吧。”
六娘子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颇有几分惆怅,“也不知道许夫人什么时候动身回去,表少爷在,我都不敢荡秋千了。”
对六娘子来说,最大的烦恼莫过于此了。
七娘子笑得眼睛弯弯。
每次和六娘子说话,她的心情总是不错。
“他现在多半都呆在五姐的院子里,倒很少到园子里去。”她安慰六娘子。
六娘子就抿着唇,露出了几分笑意,“表哥和五姐倒是要好!”
许凤佳和五娘子的确很有交情。
少了许夫人,最近又很少上课,五娘子就成天往余容苑跑,找许凤佳玩耍,连九哥都大受冷落。
许凤佳也经常到东偏院找五娘子说话。
两人俨然有几分青梅竹马的样子。
“他们两个年纪相近,又是嫡亲的表兄妹。”七娘子含蓄的说,“彼此亲近些,也没有什么。”
六娘子就只是笑,也不肯再说下去。
虽然年纪小,但有些话也是不能随便出口的。
许夫人对五娘子格外的疼爱……许凤佳和五娘子之间格外的默契,大太太对许凤佳的看重,都可以理解出好多重意思。
不过这种事,一天没有定下来,就算看出了端倪,最好也是装聋作哑,否则又是一场麻烦。
六娘子和七娘子都懂得这里头的道理。
正说闲话,正院又来人请两人去堂屋见来问好的王太太与张太太。
王家在江南经营多年,当然有族人在苏州生活,这位王太太的夫君排行十七,身属王家六房,和福建布政使王光勉所属的三房倒一向走得不是很近。十七老爷也未曾出仕,只是仗着祖上荫余的几百顷田地、少许生意并王家的名头,成日里风花雪月吟诗作赋,在江南倒也有些文名。和江南大儒张唯亭很有交情,两家常来常往,大有通家之好的意思,连上门拜访,都是联袂而至。
张唯亭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却是名满天下的江南才子,出身又很高贵,连大老爷都不敢怠慢,因此虽然这两位太太没有诰命,但大太太还是满面笑容,又亲自叫了五娘子、六娘子和七娘子出来拜见长辈,在下首陪坐说话。
王太太就捡起了方才的话题,“自从进了九月,广州一带就全都断了货,现在通江南也就是广西还有出产一些,也都不是好货色。”
大太太和张太太都听得很专心。
“合浦年年都要出几万两的货,今年却只听说珠王牛家出了三百两就再也没有了。”张太太也道,“想着以杨太太的性子,二娘子的嫁妆必定是早就备好了珍珠,不过是随便一提罢了。”
大太太含笑点了点头,“倒是几年前就在留意了,现在合浦珠年年都在涨价,倒是早买不如迟买。”
“杨太太精明。”王太太又沉吟,“也不知道平国公夫人身边缺不缺南珠……”
“三姐恰好也是今早从光福启程回府。”大太太就笑了,“怕是这前后也就到家了,到时候自然要见面说话,王太太不妨自己问她。”
王太太多少有些尴尬,就没有接大太太的话头,而是笑着打量了七娘子一眼,“这孩子倒是和杨太太身边的四少爷有几分相似。”
九哥其实行四,不熟悉的人家,都以四少爷呼之,只有李太太这样亲近的长辈才叫九哥。
王太太不知道七娘子是九哥的双生姐姐,所以才有这么一句。
大太太稍稍有些不自然,却仍是笑道,“这是九哥的双生姐姐,前几年一直在生养的姨娘身边侍疾,今年才进正院来养活。”
对外,大太太一直是这个说法。
王太太就夸大太太,“真是慈母。”又笑眯眯地问六娘子,“今年几岁了?”
五娘子脸上就露出了少少的不快。
张太太看在眼里,也就夸起了五娘子,“生得越来越明艳了。”
场面一时是一团和气,大太太也说了京里的见闻给两位太太听,又问张太太,“今年置办了多少田土?”
张太太笑眯眯地掩口,“见笑了,我家那口子一喝了酒,什么都做得出来,手里有些余钱,就要置办了田土把地契藏好了,才能安心。”又道,“不过是多置了四五十顷罢了,如今江苏的田土也贵,倒是福建一带,大有赚头。”
她们主母说起家里的事,自然都是一套一套的,女儿家们哪里听得进去,五娘子枯坐无聊,坐立不安的,大太太看在眼里倒不由好笑,温言道,“都下去吧!”
王太太还问大太太,“四少爷得闲了,也出来见一见,上次要见他,偏又病了,倒有一年没见了。还有三姑娘……听说也出挑得越发好了!”
“他在园子里玩呢,这就派人叫去。”大太太就好像没听到王太太的后一句话,“还有许家的表少爷也在家,请出来见见?”
王太太和张太太对视了一眼,王太太才要说话,五娘子却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就先起身给两位太太行礼。
六娘子和七娘子也只好跟着起身出了正屋。
六娘子就问五娘子,“姐姐做什么去?”
“表哥闲坐无聊,先到了我屋里和我打双陆,一局才打到一半呢!”五娘子的双陆却是打得好,又邀六娘子,“你也来打?”
六娘子转了转眼珠,道,“我打得不好,又有些倦了,还是回小香雪去睡一会吧。”
五娘子也不在意,便先进了东偏院,六娘子方才扯了七娘子,兴冲冲地道,“走,到小香雪荡秋千去!”
神采飞扬,顾盼有神,哪里还有丝毫倦意?
七娘子忍俊不禁,想着也有多日没进百芳园,就点头笑道,“悄悄的,别被五姐看到了,倒埋怨你推脱。”
六娘子转了转眼珠,不以为然,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身在正院,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两人进了百芳园,正好看到九哥身边新来服侍的小丫鬟从园子里出来,手里还拿了一捧菊花。
七娘子就随手拉了她笑道,“你去西偏院和白露姐姐说一声,就说我和六娘子进小香雪去荡秋千了,到晚饭时分再进院子里。”
小丫鬟忙福身应是,“这就去带话。”
六娘子看着她进了正院,才问七娘子,“是新提拔上来服侍九哥的?”
“嗯,也是正院执事的女儿。”七娘子点了点头。
九哥身边的差事,是杨家最好的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众人都争着送人进来,这丫鬟看着虽然普通,身后却说不定有好几个靠山。
六娘子就格外看了那小丫鬟一眼,“叫什么名字?——倒是和药妈妈有几分相似。”
“就是药妈妈的外孙女。”
两人一头说话,一头过了万花溪上的小桥。
迎面恰好遇到了三霞中的一个。
“哎,是六姑娘、七姑娘。”笑盈盈地招呼。“七姑娘难得进百芳园!”
七娘子留神打量,也没看出这是哪个霞,只好胡乱点了点头,笑着道,“进来荡秋千。”
“九哥也在里头采花。”三胞胎就指点给七娘子看,“就在朱赢台左近。”
正好先头那小丫鬟又进了园子,急匆匆地和七娘子对撞上了,“七娘子可曾看到九哥?大太太找。”
这下倒是撞上了,三胞胎笑着给小丫鬟指了方向,六娘子和七娘子一路说话,进了小香雪,你推我,我推你,荡起了秋千。
六娘子荡得高高的,上半身都出了院墙,银铃般的笑声洒遍了梅林。
半晌,两个小姑娘肩并肩坐在秋千上讲悄悄话。
“太太又派人给大姐姐送东西去了。”六娘子眉眼弯弯,“大姐姐也有七八个月的身子了吧!可惜不好过来送二姐出门子了。”
“太太看大姐倒真是如珠似宝。”七娘子不禁也有些感慨。
六娘子就含笑看了看七娘子。
“看你也不会差的!”她笑嘻嘻的道。
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
“不过,我倒宁愿在小香雪住着。”六娘子又自言自语,“虽然比不上正院,但小香雪也不差。”
七娘子就望向了倚着回廊,和丫鬟说话的七姨娘。
远远的,只能看着七姨娘的轮廓,她微微地低着头,秀丽的脸庞上一片笑意,在午后温煦的阳光里,透出了深深的静谧。
七娘子忽然就羡慕起了六娘子。
在深宅大院里,能拥有一块小香雪一样的地方,不能说没有福气。
她正要说话,就听到了远处传来了一声惊惶的叫。
倒像是三姐妹的声气。
七娘子和六娘子都怔住了。
浣纱坞的三姐妹,一向是安安静静。现在连小香雪都听到了她的声音……
七姨娘也站直了身子。
“去问问怎么回事。”院子里传出了七姨娘低柔的声音。
大雪就笑微微地出了小香雪,绕进了假山。
六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