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人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感慨的叹道,为自己主君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应对策略一直是胡庭芝这些天来对着各方情报苦苦思索的目标,但帝都风向似乎几日一变,让他颇为伤神,原本以为李无锋夺取了晋中已经占尽了优势,但西疆大都护府合法性和合理性一文一下子点燃了燎原的火种,一时间风雨大作,几乎所有人都跳出来或明或暗的指责李无锋的不臣之心,舆论导向几乎成为了指引帝都政治斗争的风向标,原本还有些倾向于与司徒泰和司徒玉霜联手,但现在似乎又不太合适了,司徒泰一旦大军进入帝都,那无论是政治资源还是经济支持都会得到极大提高,只要稍稍表现出一些强势,只怕那些贵族士绅们更是奉之若中兴之主,但这样一来对已方又有什么好处呢?只怕他不敢招惹李无锋,却会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若是再奉之为正统,只怕被整合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胡先生以为我们现在当如何?”司徒彪显然也对目前的局势有所察觉,无论是李无锋表现得抢眼还是自己兄长大出风头,其实都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他更希望双方能够直接发生冲突,而且最好能够一直冲突下去甚至发展为大战更好,但这种想法很明显不现实,无论是大哥还是李无锋现在都有些投鼠忌器,帝都内的反内战情绪有些抬头的模样,谁主动挑起战争,都会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失分,何况战争究竟该如何打,似乎双方都还没有个底,都还期待着这场聚会之后方能确定各自的发针,但自己又该采取何种策略呢?
  “殿下,说实话,我现在心中也没有底,现在看起来似乎很难确定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双方这样对峙下去对我们肯定更有利,如果他们能够一直这样相互制约着该有多好,可惜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我们需要抓住这段时间。”胡姓文士话语中充满了不确定,“一切都需要在这场聚会之后方能真正确定,这不过是一个大概性的原则和框架。”
  “你是指东边的成大猷?”司徒彪眼睛一亮,双腿忍不住一夹马腹,健马奔行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眼下也许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壮大自己的实力了,收回九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吧,殿下这一次聚会中还有很多变数,我总觉得十三公主似乎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也许她还有更多的手段没有使出来,我们不妨一面做好各种准备,一面静观其变。”胡姓文士苦笑着回答,现在没有更多的办法,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一次聚会,司徒朗几乎可以肯定不再适合担当皇帝身份了,帝都贵族们几乎无一例外的会支持司徒泰登上皇位,唯一的阻碍就是来自西疆,如果李无锋坚决反对皇位易人,只怕朝中所有大臣都会重新考虑,司徒泰要想坐上这个皇位只怕是难上加难,当然自己主君的希望也相当渺小,也许李无锋会支持,但没有相应的实力,坐上这个位置也顶多和司徒朗一样,那又有何意义,相信自己主君同样在考虑这个问题。 
 
 
 
  
第二篇气吞万里第五章 博弈 第三十四节 舆论与民意
 
  面对以《每日快讯》为首的各方舆论汹汹而来的攻势,在前期论战中保持低调的《帝国新闻》、《东方时报》也开始加入了进来,《帝国新闻》是帝都工商阶层的舆论阵地,向来控制在以帝都商人和作坊主为主的中上层阶层中,其主要股东高礼术更是早就和西疆站在一条战线上,前期并未发力的主要原因是西疆更希望一些中立系的媒体来打头阵,而《东方时报》却是一家新办报刊,他们是以东海和江南工商势力在两地经历战乱时西迁帝都的一部分人出资兴办的,但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发展成为帝都仅次于《每日快讯》和《帝国新闻》的第三大报刊,在中下层民众中更是颇有市场,他们也早就在廖其长的牵线下与西疆搭上线,这个时候却需要他们赤膊上阵了。
  《东方时报》首先打响了反击第一枪,一篇《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为名的文章历数皇室中某位成员,位高权重,却对外谄媚媾和,丧权辱国,丢土失地,对内却是威吓欺诈,掠夺民财,甚至挑起内战,大打出手,属于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如果让这种人掌握更大的权力,只会让帝国越发沉沦,再无回头之路。这篇报道不但在帝都引起极大反响,而且也在东南地区引发了抗议浪潮,尤其是在司徒泰控制地区的工商业阶层更是群情汹涌。
  那一句掠夺民财更是深得东南人心,在泉州司徒元控制下的《远洋商报》则是连篇累赎的发表以《东南之沉沦》为名的连载文章遥相呼应。两相对比东海和江南两地在五年前的繁盛景象和目下的萧条状况,以极其细腻的文笔和切实可靠的数据,客观分析了从财政税收到各行各业近况,从民众收入到社会治安状况,尤其着重分析了东海和江南成为帝国赋税重地的工商行业,从造船、制茶、制盐、酿酒、榨油、木材深加工、棉纺、丝绸、陶瓷、工艺品、奢侈品、造纸等制造性行业到各方流通性商业以及金融行业,逐行逐业的列举数据对比五年前的情况到目前的滑坡幅度,萎缩幅度从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二十不等。整个工商行业全面衰退,已经衰退到了不足五年前的七成,这样大的滑坡幅度可谓是整个东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导致东南工商严重衰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区实权控制者的变化,统治者只知道攫取,却不知道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照这种情况下去,东南破产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东南之沉沦》一文由泉州著名才子文徵明和《远洋商报》著名调查记者祝枝山共同执笔,其中祝枝山主要负责调查核实分析数据,而文徵明则主要负责对东南工商业繁盛来由和衰败原因进行阐述。重点放在了对东南工商业败落的原因的深层次探讨,尤其是对统治者面对东南这样一个富庶之地心理上的嫉妒以及在政治层面上的歧视作了相当细腻的刻画和分析,可谓针针见血,入木三分。虽然未曾点名,但即便是傻子也知道这是针对司徒泰的攻击性文章,文章最后提出,如果放任这种统治者当政,帝国和唐河民族都只会走向国将不国与沦落为二等民族的悲惨境地。
  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整个帝国工商业界的共鸣。连司徒泰的老巢燕云郡工商阶层虽然不敢明里表示支持,但燕云郡商会以及下属的各府商会中讨论这篇文章的气氛却是一天浓过一天,甚至连米兰、马哈德、安达科以及南洋联盟诸国的多家媒体也都转载了这一篇写实性的连载文章。而文徵明和祝枝山也凭借这篇文章一举奠定了二人在帝国新闻界的骄子地位,也为二人后来在辉煌帝国中新闻界占据一席之地打响了头炮。
  紧随《东方时报》发动反击的则是《帝国新闻》和《商业周刊》两家媒体。
  《帝国新闻》以一篇《帝国之荣耀》为李无锋正名。文章叙述从李无锋在庆阳力挽狂澜击溃罗卑侵略者开始,用华丽的词藻和炫情的文风历数李无锋在西疆如何击败帝国西北最大外患游牧民族,如何将一直游离于帝国版图之外的银川、西域收复,使得帝国西北边患终得消除,如何殚精竭虑为帝国荡平最大内患太平乱党。终使中原腹地縻烂的局势得以控制,同时也高度评价李无锋在就任西疆大都护府都护期间为了平抑帝都粮价,更是将西疆储备用粮运入帝都,极大缓解了帝都的粮食危机,让普通民众终能渡过这一难关,最后又在面对帝国最大的敌人利伯亚人入侵一战中不畏艰险奋力搏击最终击败利伯亚人,大扬唐河民族之志气,更迫使卡曼人退出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帝国要塞嘉峪关,这种种丰功伟绩堪称帝国立国以来的绝世空前的。
  这一番明显有些是替李无锋歌功颂德的文章却赢得了帝都广大中下层民众的交口称赞,尤其是在青年一代中,李无锋的创业史更是成为了一种不可逾越的传奇神话,连带着李无锋的画像和着装风范也随着西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传入帝都,引得无数青年疯狂模仿,成就一代追星热潮。而这篇文章由于其华丽的文风也使得这篇文章成为后来宫廷御用文人用来赞颂某人的典范文章。
  与《帝国新闻》针对的中下层民众不同,《商业周刊》作为帝都乃至帝国中上层精英中的带有一定专业口味的首选读物,其涵盖的对象并不仅仅是帝都的工商阶层,而早已经浸透到了帝都士绅贵族中,《商业周刊》以《西疆经济发展走向系列之XXX》为题发布了一系列专题报道,从西疆各个不同特色的经济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多方面阐述西疆经济从一穷二白到蒸蒸日上的发展过程,并着重介绍了西疆经济发展给西疆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当然作为商业性的刊物,《商业周刊》不可避免的是以经济内容为主,它更多是介绍了西疆目前控制的十个郡级地区具有的优势经济以及目前西疆采取的鼓励发展工商业的各项政策。
  这一系列文章,不但从西疆目前采取的政策措施上向帝国中上层人士诠释了西疆取得目前经济成就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也为由于帝国内地经济处于急剧衰退期而焦头烂额的工商阶层尤其是中小工商业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融资投资地。这一系列文章不但为西疆在帝都工商业阶层中赢得了不少分,而且也在一直属于司徒泰势力范围的帝都金融行业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尤其是那篇《西疆经济发展走向系列之金融篇》不但详细的介绍了西疆银行的前身西北银行的诞生经过,也介绍了诸如大通钱庄、万丰钱庄、金陵钱庄和江南钱庄等民营金融机构在西疆各地的经营情况,还介绍了如南方第一工商银行、关西商业银行、半岛工商银行等外地内迁工商势力和本土工商势力筹资自建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