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行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军械的生产改为流水线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一部分人负责生产军械的一部分,最后再由技术高超的匠人完成关键的流程和最后的步骤。这样不仅节约人力财力,还能提高保密性和生产效率。

第三,军粮采取配方制,为了达到远途奔袭等战略要求,军粮的生产必须提高要求,不仅要保证军粮不会变化,还得保证军粮的营养。最后,在许多匠人的合作下终于研究出可以将军粮弄熟后制成干粮,然后压缩支撑小块,再用专门的储物袋装着。

实际上跟以前的干粮没有区别。但是这次研究出的军粮保证了配给的合理性,而且每块军粮中肉和粮食的比例都恰到好处,最后用千斤铁块压缩,军粮的体积变的很小,方便携带。储存更加容易。

第四,大力研发弓弩,刀剑等实战兵器,尤其是对于冶铁炼钢,公孙续加大了投入,只有兵甲犀利,自己在跟敌人交手的时候才能占有更大的优势。

对于怎么炼钢,公孙续根据自己的记忆总结出不少建议,比如利用水力代替人力,采用煤作为燃料,同时,公孙续也派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寻找铁矿煤矿等矿类,只要发现并上报都重重有赏。

最后,公孙续决定在幽州每年举行演武大赛,并在幽州建造举荐堂,凡是有才能的人,不论出身,不论家境,都可来幽州发展。这也是公孙续发现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后人才反而显得稀少了,尤其是中间力量的人才,地方需要太多人去管理。

而现在举行考试的制度和举办学堂明显不合适,这天下还姓刘,公孙续暂时没有这个胆去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好在公孙续知道三国时期人才众多,尤其是寒门子弟,报国无门的人才太多了,关键就要靠自己去发现。

这项改革也深得郭嘉的赞许,同时,戏志才,贾诩,田丰,沮授和审配都写信来说希望公孙续早日建立举荐堂,因为很多事情都要他们自己去处理,都快忙不过来了。

公孙续也没有办法。好在自己本家公孙家联合了幽州几大家族都支持自己,能派出不少子弟来帮助自己处理事务,不然,公孙续也没有心情扩张领土啊。

安排好这一切后公孙续留下郭嘉主持改革的大局,他自己却率着甘宁和甘宁的部下来到了乐浪的一个港口,乐浪有一座军事基地,专门生产船只,这个军事基地早在徐庶攻下辽东的时候就开始组建。

由于辽东深林很多,有最好的建造船只的原料,公孙续就把自己的远航基础定在了这里。当甘宁看着还上漂着十七艘巨舰的时候,甘宁也呆了。

纵横长江这么多年,甘宁见过的最大的船只也就是荆州水师的巨龙战船。可是那些战船跟眼前的巨舰比起来简直差的太远。甘宁甚至都怀疑这等巨舰是不是神仙帮忙建造的。

得知甘宁的疑问后公孙续不得不做出耐心的解释,最后公孙续总结道:“这十七艘巨舰命名为幽战号战船,这是我这么多年耗尽人力财力在建造的战船,它们的威力和作用只有到大海上才能体现,兴霸,眼光要放远点,长江跟大海比起来不算什么。

我要你在三年内组建出海军,远洋航行到海外,我有很多理想要在海外才能实现,而且海外还能给我们提供金银,香料,优等战马等数不尽的物资。

等实力足够后,海军还能用于远程攻击,必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兴霸,我的海军大都督的位置可是一直为你而留,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甘宁听着公孙续描绘的蓝图,他自己也呆了,甘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出海,以前他觉得自己能成为长江霸主就行。现在,他发现自己的眼界真的是太狭隘了。

天下何其之大。自己真是浪费了这么多年光阴。但是甘宁知道责任重大,他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做到,当下,甘宁只得请求道:“主公,兴霸能力有限,而且我一个人也干不了这么多事,请主公为了指点迷津。”

公孙续看着海平面上即将沉落的太阳,轻声叹息道:“我知道这任务巨大,非你一人之力能完成。我给你半年时间招揽人才。后天,你就带着我的令牌回江东,荆州,那里英雄众多,你必能招揽到不少人才,到时候你们一起努力,必能早日组建出海军。”

甘宁领命后站在公孙续身后也看着夕阳。在别人眼中,夕阳是那么伤感,穷途末路而已。但在甘宁看来,今日沉下的夕阳,只为明日的升起而努力,自己已经遇到明主,不出三年,甘宁相信自己就能名动天下,到时候看还有谁会称呼自己为锦帆贼。甘宁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做到。

过了几天后,甘宁就在这公孙续的令牌和五十名得力手下离开了辽东,海军的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公孙续等了这么多年,他也不会着急这一时,而且,就目前来说,海军的实战价值还没有体现,只有等到从海外掠回大量物资,金银后,海军的价值才能被世人知道。到时候,公孙续相信自己必将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十四章:海军初建

甘宁离开后公孙续还呆在乐浪,正如公孙续对甘宁说过的,海军凝聚了公孙续全部的心血,现在好不容易有时间了,公孙续自然要全身心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理解公孙续为什么要在海军身上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要知道,公孙续的海军不是简单的水军,要建立一支成建制的海军还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

如果把这些人力物力投入到陆军中,起码可以再养十万精锐骑兵。公孙续麾下赵云颜良等将不止一次的建议公孙续放弃或暂停海军的建设,一向善于听取下属意见的公孙续少有的**独裁了一次,在海军建设上,公孙续绝不让步,为此,他的老丈人没少跟他闹脾气,最后公孙续都陪笑脸的向甄逸道歉,哄他花钱投资海军建设。

公孙续的海军现在初具规模,有大型战舰十七艘,船厂内还有三艘即将下水,海军目前人数有三万人,真正驾驶幽战号战舰出海过的海军也不过三千人,其余海军士兵还处于训练中,海军大都是从当年的黄巾俘虏和南边的流民中挑选出来的。幽州男儿本不擅水,地理条件限制,更别说在幽州组建海军。

最近,辽东大本营的将作营中出厂了一批巨弩,这是公孙续手下的匠人和从洛阳迁来后被公孙续留下的匠人一起用了四个月才研究出的巨弩。

他们参照公孙续提供的信息和画出的图纸,经过不断改进才有了巨弩的出现。其实公孙续的提供的图纸也是仿照前世看到的宋朝的八牛弩画出来的,之所以要改进,是因为公孙续强调这种巨弩不易操作,而且运输行动不便,公孙续要求使用滑轮组上弦,这样就能节约能力。

同时还要装上准心,这样能提高精准度。皇天不负苦心人,公孙续在投入了将近三万金后终于有成果了。这中射程可达八百步的巨弩被命名为破云弩,意思是这种朝天射击都可以达到云层的高度。

破云弩不仅射程远,而且可以一弩三箭,只需要三人同时操作,一人上箭,一人瞄准,一人辅助。第一批破云弩只有三百具,公孙续把这三百具破云弩装在了三艘幽战号战舰上,这个决定可让颜良等人眼红不少,这么好的东西,竟然不给陆军,真搞不懂公孙续怎么想的,装在那些大船上又不能上战场,完全是浪费啊。

三艘幽战好战舰装好破云巨弩后出海试航了几次后,三个舰长表明幽战号战舰现在可以用于实战了,公孙续决定自己要出海一次。这次出海,公孙续总共带领海军一万,分五艘幽战号战舰搭载,每艘战舰另外再配水手五百人。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孙续带着甄道就出海了。当五艘战舰的舰长问及这次出海是干嘛的时候,公孙续简单明了的回答说:“游玩,捕鱼。”

五个舰长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游玩能理解,你捕鱼竟然用这么大号的战舰,这只有脑子有病的人才会干这种蠢事吧。不过这种话在心里想想就行,还真没有人敢说出来,公孙续虽然不怎么严厉,但开玩笑的时候还是比较少的。

公孙续自然知道自己手下人怎么想的,不过公孙续不在意:“这群傻瓜知道什么叫鱼啊,平时在江河里打上一条几十斤重的鱼就兴奋的不得了,打上一条河豚之类的大家伙更是奉为神物,呵呵,一群见短浅的家伙,将军我就带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大鱼,不抓几条鲸鱼回去,你们是不会懂我的。”

公孙续站在船头甲板上意淫的时候,旁边的甄道时不时好奇的看着自己丈夫:“这人不会是脑子有病吧。”

在大海上航行三天后,公孙续的船队已经离乐浪海岸线几百里远。刚开始甄道还能因为初次见识大海而兴奋的睡不着觉,但是在还上航行了一天后甄道就兴奋不起来了,大海不想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温顺,时不时的,海上风浪总会摇动幽战号战船。

还好幽战号战船就是为了能在还上航行而打造的,所以,虽然甄道不适应大海的生活,但也还没有到晕船的地步。不过公孙续在还上观察了三天后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已经发现了鲸鱼的踪迹了。终于在继续追踪了半天后,公孙续的船队追上了自己的目标。

七天后,公孙续的船队回到了乐浪的港口,港口附近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公孙续出海前说过这次出海肯定能有大收获,到时候必能给众人带来惊喜。

本应远在草原的文丑也在港口等着,他之所以会来主要是因为颜良想向公孙续要一百具破云弩,颜良也知道公孙续不一定会答应,所以让文丑专门来要。

张飞赵云也来了乐浪,京城的暗线传来了一些消息,有些事情需要公孙续决定,贾诩专门写信让他们过来。所以,他们也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专门跑到乐浪等公孙续回来。

海面上传来一阵号角声,这是幽战号回港的号角声。远处终于出现了幽战号的影子,五艘战舰排成一条直线相隔一定的距离并排航行。每两艘船的中间都有一道渔网,这是公孙续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