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行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刘辩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搞不好会成为傀儡。思虑再三后,汉灵帝决定在自己死前把皇位安全的传到刘协手上。

汉灵帝目前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张让,他相信张让不会骗自己,另外一个则是公孙续,公孙续从幼年开始就出现在汉灵帝面前,不仅屡立战功,而且还曾一日狂奔一千二百里来救驾。

如果公孙续在洛阳,汉灵帝肯定会托孤于公孙续,毕竟公孙续手上有兵权,他是唯一能跟何进叫板的人。迫不得已,汉灵帝下了道密诏给公孙续,让他带兵火速来京,同时,汉灵帝多次召见典韦和张颌,要他们把那五千骁骑营和一万御林军的军权牢牢控制住,不能再被何进给钻了空子。

加上西园八校的军力,汉灵帝目前手上能调动的军队有五万人,这也是何进现在还不敢乱来的原因,西园八校的有五校控制在蹇硕手中,而蹇硕是个小黄门,他的身家性命都跟汉灵帝挂钩,所以,他也希望汉灵帝能顺利把皇位交接出去。

密诏送出去后,汉灵帝又找来张让,商议如何将皇位传给二子刘协。

至于何进的大将军府中,何进和他手下的谋臣都在讨论如何才能扶持刘辩登基。何进倾向于召外藩入京,因为洛阳中的兵力他只占两万人不到,而自己剩下的几万人都被刻意安排在洛阳城外二十里的地方。

一旦发生政变,城外的军队肯定派不上用场,所以,何进不得不召外藩进京。

何进麾下袁绍也赞同召外藩进京,但是他强烈建议道:“大将军欲召外藩入京,我袁绍第一个同意,但是只能下诏给西凉董卓和并州丁原,因为这两人跟将军有很深厚的交情,到时候很好控制,再加上西凉和并州都是苦寒之地,到时候只要控制住他们的粮草,他们不得不听命于将军。

至于幽州公孙瓒父子,那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到洛阳来,否则,陛下手上将又会多出不少兵力。”

何进深表同意的点点头说道:“本初之言甚合我意,我这这就连夜下诏给董卓和丁原,另外,派人在前往幽州的各条道路上严加封锁,不准许皇帝向幽州发出救援。”

众人都在恭维何进英明的时候,曹操反而眉头紧锁,似乎心事很重的样子。但这时候没有谁顾及得到他。

双方都在想方设法的争夺皇位。只要汉灵帝能再拖上一两个月,皇位肯定能顺利传给刘协,到时候,有公孙续作为托孤大臣,刘协的位子也能坐的很稳,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宏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终于,在中平六年四月的一个深夜,刘宏倒下了。

刘宏的死只有张让和蹇硕等几个宦官知道。汉灵帝的死也以为着他们最大的靠山倒了,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隐瞒住皇帝的死讯,然后想办法杀掉何进,再扶持刘协登上皇位,最后,等幽州援军来,与公孙续一起做这个托孤大臣。

经过商议后,张让等人决定假传圣旨把何进骗入宫中,然后秘密杀掉。

深夜,何进还搂着自己的歌姬睡觉。但他还是被下人的敲门声吵醒,当听说汉灵帝召他入宫的时候,何进也不敢怠慢,马上穿戴整齐后赶往宫中。何进来到宫门,司马潘隐报告:“不可进宫,蹇硕要杀害你。”

何进急忙回府,连夜召来众臣,表示要杀尽宦官。典军校尉曹操说:“宦官在朝廷中势力极大,怎么能杀尽若是泄露机密,就会祸灭九族。”

何进斥责说:“你是后生小辈,懂个什么”正说着,潘隐赶来报告:“皇上已驾崩,十常侍秘不发丧,要杀了何国舅,立皇子刘协为帝。”

话音未落,钦差来到,宣何进入宫。曹操建议先正君位,然后讨贼。司隶校尉袁绍愿领兵讨贼。何进就让袁绍带五千御林军,保护他和三十多位大臣入宫,在灵帝的棺材前立太子刘辩登上帝位。袁绍去抓蹇硕,蹇硕逃到御花园,被同党郭胜杀死。

蹇硕死后,西园八校就全部落入到何进手中,但是典韦和张颌手上还有一万五千御林军,他们虽然不参与政治,但是汉灵帝临死前下令他们要抓好兵权,保护好刘协。

何进现在在洛阳的兵力虽然达到五万多人,但是他还不敢直接解除典韦和张颌的军权,何进心里明白,一旦两军发生冲突,吃亏的肯定是自己,这一万五千御林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典韦和张颌本是公孙续的部下,何进就更不敢乱来了。

在刘辩登上皇位后,张颌也知道自己无法扭转局势,于是他马上和典韦商议过后就写信给何进说支持刘辩登基,但是军权绝不放手,没有公孙续的命令,谁也不能解除他们的军权。何进无耐,只得同意,再加上他们手上只有一万五千人,也不会引起太大麻烦,何进就没有继续跟张颌和典韦争论军权的事情。其实,何进不知道的是,如果连上辎重兵在内,张颌的骑兵有七千人,而典韦的步兵有一万五千人,当然,这些事情,也只有典韦,张颌和公孙续知道。毕竟,按照人们的传统思想,辎重兵只能算民夫,算不得士兵。

在稳定洛阳的局势后,何进有点飘飘然了。但是袁绍向何进说:“应乘此机会把宦官斩草除根。”张让等宦官赶到后宫,哀求何皇后:“谋害大将军是蹇硕一人,与我们无关,请娘娘救命。”

何皇后当初进宫时也受过张让不少恩惠,因此他也不愿赶尽杀绝。于是何皇后宣来何进,为众宦官讲情。何进宣布不准乱杀宦官。袁绍说:“要不乘机斩草除根,就是杀身大祸的根本。”何进不听,众官散去。袁绍也气呼呼的回去了。

第二天,何皇后对哥哥和大臣加官晋爵。董太后不服气,找张让密谋,张让说:“娘娘可垂帘听政,封皇子刘协为王,国舅董重为大官,掌握军权,重用我们,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次日董太后上朝,封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宦官辅佐朝政。何皇后宴请董太后,借高祖时吕后专权最后遭灭门之祸劝她不要干预朝政。董太后就骂何后歹毒,药死王美人,让自己的儿子当皇上,扬言要让董重斩了何进。两宫吵骂不休,被张让劝开了。

就在洛阳城内争斗不休的时候,正在训鹰公孙续也接到了父亲公孙瓒的军令和信件,信上说汉灵帝又密诏传来,必须尽快赶回右北平。其实公孙续早就通过自己在洛阳的暗线接到了汉灵帝病死的消息。

公孙续马上召集赵云张飞关羽,又把海军的事情交给了鲁肃和甘宁,安排好一切后,立马率着五千亲兵回右北平去了。在回右北平前,公孙续分别给郭嘉,戏志才等人写信道:“恪守本职,大乱已致。”

第五十九章:洛阳动乱

洛阳,皇宫内明争暗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哪怕是汉灵帝刚死不久。刘辩虽然也有十多岁了,但他还是不能接受最近的变化,一眨眼,他就成了皇帝。

刘辩现在反而不想当这个皇帝了,太累了,累的自己都想逃避,这才当了几天。这时候的刘辩很希望公孙续能够出现,他相信如果公孙续在的话,他肯定能帮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公孙续现在不可能出现在他身边。

自从上次何皇后跟董太后吵过架后何皇后就怀恨在心,在跟何进商量后,他们决定除掉董太后,终于,在一个早朝上,何进就宣布贬董太后出宫,迁到河间府。接着又命人包围董重府,董重只好自杀。

张让等宦官见董家完了,用金银珠宝讨好何进的弟弟何苗和母亲舞阳君,对何皇后百依百顺,又得到宠幸。六月,何进派人到河间府毒死董太后。袁绍劝何进立即杀尽宦官,何进却犹豫不决。

张让买通何苗,何苗对何皇后说哥哥又要杀十常侍。何进来到,说要杀十常侍,何后不准。袁绍要调四方英雄进京,讨伐宦官。主簿陈琳认为只要大将军作出决定,不愁消灭不了宦官,让各路人马来京,只能使天下大乱。

何进斥责了陈琳,采纳了袁绍的建议,曹操却说:“这件事很容易办,只要把他们逮住,下到狱里不就行了!要召外兵,事情就会泄露,必定失败。”因为曹操和宦官曹节是亲戚,何进就骂曹操怀有私心。曹操出了何府,叹道:“扰乱天下的,必定是何进!”

当初和公孙续联手大败黄巾军的董卓,因为这些年巴结了张让等人,又和何进的关系保持的非常好,所以这些年他的官途也相当顺通。在送出大量金银财宝后,董卓被封为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

他接到何进的假圣旨,觉得正好趁机实现野心,于是董卓就带领二十万大军向洛阳进发。兵到陕西,他让女婿牛辅领兵十万守陕西,以保障退路,而后董卓继续进军洛阳,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董卓决定率三千铁甲亲兵先行。

这时候精明的李儒说:“我们是奉诏进京,其中还有不明不白的地方。不如派人先报告皇上,就名正言顺了。”何进接到董卓的表章,侍御史郑泰与卢植等认为董卓如同豺狼,不应让他入京。何进不听,郑泰、卢植和多半大臣辞了官职。

张让等得知消息,知道自己再不下手就晚了,与其任人宰割,还不如放手一搏。张让等人在皇宫中混迹了这么多年,早就成了心狠手辣之辈,于是张让等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杀了何进再说。

张让等人预先在长乐宫嘉德门埋伏下五十名刀斧手,然后去求何皇后救命。何皇后让他们去向何进请罪,他们却让何皇后把何进请进宫。何进准备去,陈琳劝他不能去,去了必为十常侍杀害,何进不听。

曹操让何进先把十常侍调出宫,然后再去,何进仍不听。袁绍就跟曹操各选五百精兵,让袁绍的弟弟袁术领着。袁术把军队列在青琐门外,袁绍和曹操保护何进来到长乐宫外,黄门传旨只准何进一人入内。

何进来到嘉德殿门,张让、段珪等率人把他围住,刀斧手冲出来,把他砍为两段。张让隔墙扔出何进的头,说:“何进谋反,已被杀死,其余的人是胁从,一概赦免。”

袁绍见到何进的首级,知道今天事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