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知府插嘴道:“萧将军不亲自去?”
萧将军回道:“我既答应了萧安要护着公子的安危,自然就以公子的安危为重。我手下副手,也是萧家人,其母受先魏夫人大恩。”
所以这个人比他还要可信,因其中有恩义在。
铁矿之事萧家真的清白吗?
太孙在自己心中自问,然后也明白过来,他对萧家的不信任,并非只是因萧安与萧家关系冷淡,更多的缘由还是在铁矿之事到底有没有萧家插手这里。
他不相信萧家没有插手,而萧安一来只是个姑娘,二来与萧家从小就不亲近,他们牺牲掉萧安起来,不会有半分的不舍。
他不想要冒这个险,所以正正是萧家人跑来说主动运送军粮,才让他不放心下来。
好在太孙的犹豫也没多久,杨三爷与南魏魏九重从将军府到了府衙。
太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稚嫩,在看到了杨三爷和南魏魏九重那一刻,他在萧安与魏氏几人离开后便吊起来的心才落定了下来。
太孙将萧安带着三千兵马前往一台关,简知府所说的押送粮草之事说了出来,与杨三爷及魏九重道:“还不知舅公与魏先生有何看法?”
杨三爷不说了,就魏九重还是萧安的舅舅,南魏还要给北魏翻案的,这两个人都要比萧家的人来得可靠。
杨三爷沉吟一番,看向了魏九重。
魏九重却是叹气道:“公子,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不该萧安多管闲事的。三关有三关的规矩,她带着六关里的人,怎能贸贸然前往?”
杨三爷才跟着道:“是啊,三关就算是刘希庭死了,副将还在,哪有让她带兵去的道理?”
两人心里都明白,肯定是跟三关里的副将没能勾兑好,然后被人给欺负了,粮草跟不上。但是读书人也要讲个明事理,萧安这明显就是不讲规矩。
没规矩,不成方圆。怎么看,萧安此举,都是要被狠狠批判才行。这明晃晃的是在往三关副将手里□□。
两人话这么一对,就让太孙觉得有些不是滋味,觉得所有人之中,竟是只有萧安一个人在为他着想。
萧安为何要领兵前往的缘由,太孙也不想多说,“不论如何,人已经走了,三千精兵的粮草却是半点差错都出不得。否则,此事该如何收尾?”
“萧将军之前正说到想让自己的副手运送粮草前往,也不知是否妥当。舅公与魏先生阅历深厚,见多识广,还望指点一二。”太孙十分客气地再请问了一回。
太孙心里终于明白萧安为何也不太喜欢杨三爷和南魏的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上)他们确实不是一路人,萧安比坐着的这两个人都要耿介利落许多,就是魏氏于柳贞张公公等人,也没他们这么端着的。
其实也不是魏九重不够利落,实在是被萧安做的这事儿给吓到了。
蛮夷来袭,刘希庭被张公公给弄死了,不论刘希庭是罪有应得还是无辜丧命,一个合格的副将,都要先将蛮夷入侵之事为重。
太孙的身份,当然是代表天家血脉,然而军事上最好还是要闭嘴为好,三关里的军事,只有三关里的将士更为清楚,没听过对着一地一无所知还能打胜仗的。
可萧安偏偏把这事儿从三关副将手里枪过来了,让太孙一个毛都没长齐的,也没在边关里呆过,对三关毫无所知的太孙来当此事的主导。
这不是坏事儿是什么?
他倒是想说呢,可萧安还是自己的侄女,他该老实说还是护着自己侄女?
杨三爷也是个王八蛋,尽推在了他身上!
他要早知道萧安要借机在三关里抢军权,他就先把萧安的腿给打断了!
=========================================================================================
唉,杨三爷跟南魏的魏九重呢,还是没有多把男主看在眼里,就算是石奎也来插一手了。太孙之前的小心思在他们这种人这里完全行不通,毕竟这些才是太孙以后要打交道的人,跟魏氏柳贞他们这些完全不一样,心思多去了,也会挤兑人多去了。怜爱男主30S,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今天下雪了,但是没积雪~~~~
第104章 099|
魏九重先是在心里把萧安抱怨了一番,然后才看向萧将军,南阳侯那个蠢货,他是不喜欢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萧家那个老祖宗也个人物,分得清主次轻重,他倒不担心萧家敢暗算萧安。
“三关商会事涉兵铁案,南阳侯府的林姨娘乃是南阳侯的继室,又是三关商会的主谋者,如此萧家满族生死如今全都压在萧安身上,用萧家人再合适不过。”魏九重当着萧家人的面就把这事儿挑了个明白。
萧家这个小将,背着副将来见太孙,不也因是这个缘由,否则也不会来趟这个浑水。整个三关,怕也只有萧家的人盼着萧安能胜,好能来个将功赎罪,让萧家免于一难。
萧安抢三关的兵权,的确是不地道,不讲规矩,不过对萧家而言,却是巴不得了,正好趁机能把萧安拉到三关的萧家军里面来,正大光明的把军权重新揽入萧家人的手中。
萧安再不喜欢萧家,也不可能送萧家全族去死,她自己还是萧家女,总会受到牵连。因此,萧将军心中是极为放心萧安的。
太孙听魏九重这般说,心中踏实许多,就问杨三爷道:“舅公以为呢?”
杨三爷当然也觉得萧安不该去插手三关里的军事,但这会儿管也管了,也只得顺着魏九重的话道:“魏兄弟说得有理。萧安无论如何也是萧家人,谁坑她,萧家的人也不该坑。”
这话要是被萧安听到,少不得要拿宁家祖上的事儿说话了,来表示她跟萧家真没感情那么深,坑不坑的,跟陌生人也没区别,该坑的时候萧家人也未必会手软。
不过此时萧安不在,最后就由此决定了。
本太孙想的人选是去谷阳的程锦安,她跟萧安交好,最为令他放心,然而程锦安这一来一去需得好几日,根本就来不及,只得如此安排。
前往三重关夜奔路上的魏氏也问到萧安,“粮草之事,你可觉得无遗漏?”
萧安道:“简知府要想保住一族,就不会出错。萧家被林氏连累,不想死,就得按照女儿安排的来。之前我让姓萧的护卫太孙,他答应了就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要是他领你的情,但又不想回报于你,你又当如何?”魏氏再问。
萧安烦了,就是亲娘这么喋喋不休,她也没客气,“那你就当没生我这个女儿吧!管他们怎么算计,我总不能让公子出事!”
魏氏怒了,“你脑子里就不能少装点他?”
萧安心想简直就是废话,要不是为了太孙,她回头跟常家混去,不也一样能掌兵,当然能拿到三关的兵权,这个诱惑更大就是了。
魏氏也知道萧安的安排其实已经算是万全,就是有意外,那也活该是他们一行倒霉。
萧安许久没说话,到后来还是蹦了一句出来,“三重关里不还有个姓宁的,让宁叔去给陪个不是,就算我们一时半会儿差粮食,找他们借一借也不是没机会。”
她并不是没想过萧家要背后捅她刀子她该怎么办,就算自己不怕死,还带着三千多人,她总是要顾及的。
到底是她亲娘,她还是不能随便发火的,免不得还要说软话哄一哄,别跟自己置气。
魏氏心里也明白,萧安并非是没有内秀的人,只是她身为萧安的母亲,对孩子总是有诸多的不放心,担心孩子走了弯路,吃多了亏。
柳贞在一旁听得心中得意,萧安可是自己教出来的孩子,虽然平时不靠谱了点,但在大事儿上还是带着脑子想事的,就将马赶到魏氏的一头,与她道:“小安心里都有数的,魏娘子也不用操心。”
魏氏看了柳贞一眼,道:“不是你孩子,你当然不心疼。”
这话可冤枉人了,柳贞忙道:“魏娘子可是误会我了,我潦倒半生,只得萧安这么一个晚辈,从来都是当亲儿子看的,就是教导她,也从未有藏私,亲儿子也不过于此了。”
魏氏看着柳贞一笑,在灯火下的神情有些看不清楚。
柳贞却是看得心里一跳,面具下的脸有些微红。
精兵夜行,到葫芦口之时,按着天上的星星与月亮方位来看,离天亮最多一个多时辰,萧安传令下去,“就地歇息,天亮后吃了饭继续赶路。”
从风吼城到三重关,就是急行军也要两日,出了葫芦口,他们还需得赶路一日才能到达。
一个多时辰的休息时间并不长,但赶了这么久的路,不说是人,就是马也要歇一歇才行。
萧安等人穿着一身兵甲,里面夹着一层薄棉袄,然在半夜里也冷得紧,在这时候去捡柴来起火并不现实,大多都是让马寻了地方歇息,然后靠着马睡了过去。
萧安不敢睡,跟魏氏与柳贞道:“娘你跟柳叔先休息一下,我年轻,能熬夜,就我守夜了。”
又传令让那些轮值守夜的半个时辰换一班,务必每一个人都得休息上。
魏氏从小过的都是优渥的日子,就是以前在战场上去过,但也没倒在城池外过夜的地步,如今三十好几了,却要睡在风嚎嚎的野外里,以大地为床,星为被,怎么看都有些睡不下,就道:“我陪你一道守着。”
萧安劝道:“我知道委屈娘了,实在不行就抱着柳叔睡好了,让他给你当人肉毯子。娘你都一把年纪了,不休息怎么行?”
才三十几,本也是个窈窕少妇的魏氏还要说话,萧安就接着道:“明日还要赶一天的路,天黑才能到三重关,到时候要睡着了,从马背上摔下来,谁留下来给娘你当护卫?你一个娇滴滴的娘子,谁放心把你丢给那些粗人!”
柳贞在旁边听得无语,虽然觉得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