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朝廷大臣每见到伯荣的车驾驶来,都要屈身行礼。

在一朝又一朝基本相似的格局中,一代一代的皇子们在深深的宫院中出
生、成长。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得出宫城的大门一步。他们看不到日出海面、
日落西山,看不到遥远的地平线,抬头看到的是高大的、只有飞鸟才能越过
的城墙,雄伟肃穆的宫殿。白天和深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静悄悄的,只有黎
明和傍晚从宫门传来钟、鼓声,更衬托出内廷的寂寞。这种寂寞,皇子和宫
女们、受冷落的嫔妃们是一同体验的。皇子们很少见到父亲,也不能天天生
活在母亲身边。皇子们的心灵极为孤寂、脆弱,虚弱的身体也难以经得住疾
病和惊吓的打击。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三岁时卧病在床,服侍他的宫女
进屋时不小心踢倒了一只金炉,金炉发出响声,赵旉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
惊吓,病情加剧,不久便重病而死。在那种违逆天性,隔绝人与自然的生存
环境中,宫女、嫔妃们难享天年,皇子们夭折也是常有的事。宋真宗六个皇
子,最后只剩下仁宗一个;宋神宗十四个皇子,有八个夭折。如果开有一份
中国历代皇子死亡率的表格来,比例数定会十分惊人。皇子们成活下来是幸
运的,被选立为太子,更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诸皇子当中只有一个最后成为
皇帝,其它的皇子便有可能成为新皇帝猜忌的对象,至此他们只希望平安地
度过此生。


二、东宫生涯

太子册立

除清代以外(不包括清前期),我国古代各朝都有预立太子的制度。每
一个在位的皇帝都要确立一名自己的继承人。预立太子,对于政局的稳定有
密切关系。古人甚至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定,方可言他事。气
势磅礴的秦王朝,就是在太子问题上没有早定根本,最后铸成大错。秦始皇
过于相信长生不老术,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巡游的路上。临死前,秦始皇才
想到皇位继承人还没有定下来,遂用最后一丝气力,叫丞相李斯、中书令宦
官赵高拟定并发下诏书,命扶苏继承皇位。秦始皇一死,赵高便与始皇幼子
胡亥共谋篡改诏书,由胡亥即位。结果,秦王朝的江山便落在奸佞赵高及其
所控制的冥玩无知的胡亥手中,只三、四年时间,王朝的命脉便被异姓枭雄
斩断了。

鉴于秦的失误,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预立太子。帝王们大多广置嫔妃,
因此子嗣众多,不少皇帝生育皇子多至数十个。在大量的子嗣中,如何选择
一名将来继承皇位的太子,是帝王们最头痛的一件事。根据周代以来的礼法,
立太子应该遵照“立嫡立长”的原则。“立嫡”就是要辨明嫡庶之分,嫡是
指皇子的生母具有正宫的地位,即皇后;相对来说,庶子便是身份较低的女
人所生的皇子。庶子中,宫女所生的皇子比嫔妃所生的皇子,地位更低。“立
长”就是要辨明长幼之分,在众多的皇子中,长兄的地位高于诸弟。嫡与长
的身份兼具的嫡长子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但事实上,要选中一位嫡
长子很难,历史上大部分皇太子都不具有嫡长子的身份。除了其它原因外,
主要是由于皇帝喜好的偏颇。皇帝对他所生的数名乃至数十名皇子并不是个
个宠爱的,皇子们有得宠的,也有失宠的。皇帝周围的人,特别是他的至亲,
得宠与否是其荣辱兴衰的决定因素。即使身为嫡长子,也往往得不到父皇的
宠爱,而立谁为太子又是由皇帝最后独断的。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在立储的问题上比较谨慎并恪守章法。汉高祖刘邦
立嫡长子刘盈为太子。刘邦在个人偏好与正统原则之间徘徊多年,内心充满
痛苦。刘邦钟情于戚夫人并十分喜爱戚夫人所生的如意,打算废掉刘盈,改
立如意。但终于拗不过吕后和大臣们的坚决反对,未能遂愿。当然最后做主
的还是他自己,刘邦深感江山得之不易,不能在立接班人的问题上失足。嫡
长子在古代家族意识中,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也恪守立嫡长子的原则,立李建成为太子。李渊
将这一原则高擎于具体现实之外,没料到酿成一场惨祸。二儿子李世民发动
夺嫡兵变,结果不仅太子被杀,李渊也被迫退居太上皇。

最可怜的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即帝位的同时,立嫡长子朱标为太
子。二十五年后太子病故。本来皇长子死,使可依次立二儿子,但朱元璋却
执意地立皇长孙为皇太孙,把江山传给了这个头骨发育畸形的少年。年幼的
皇孙如何控制得了拥兵自重的皇叔们,朱元璋生前始终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
答案。

大多数皇帝在立储上除了分辨长幼以外,都要考虑德与才。小皇子聪颖
与否是皇帝们十分注意的,而皇子的聪颖也常常能得到显露的机会。皇帝经
常用各种方式试验皇子哪个机智、哪个愚钝。例如晋元帝司马绍年方数岁时,
父皇将他抱在膝上,问他太阳与长安哪个远?司马绍回答说:太阳远。没听


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由此可知。元帝对他的机智很惊异,第二天召集群臣
宴会,告诉大家这件事,并当着群臣,再问一遍。晋元帝如是提问,而司马
绍却冷不防回答说:太阳近。晋元帝顿时脸色就不自然了,他怕儿子在群臣
面前出丑,忙问:你怎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司马绍镇静地说:抬头能见太
阳却看不见长安。晋元帝和群臣大为叹服。司马绍十八岁时被立为太子。

又如梁元帝萧绎五岁时,梁武帝问他:你读什么书?萧绎说:能背诵《曲
礼》。武帝说:试试看。萧绎随即背诵了上篇。梁武帝左右的侍从发出惊叹
声,武帝亦十分欣喜。

唐玄宗童年时,也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
一次,武则天召诸皇孙坐于殿上,将西国的贡品玉、环、剑、盘列于皇孙们
的前后,让他们随意拿取,以观其志。只见众皇孙争相抢夺,纷纷将宝物抓
到自己手里,唯独李隆基端坐,丝毫不为所动。武则天见李隆基如此奇异,
拍着他的背说:“此儿当为太平天子。”

仁、孝也是确定皇太子人选的条件。宋高宗时,由于皇子夭折,高宗决
定选立一名太祖的后裔(宋太宗以弟承兄位,北宋皇帝皆是太宗子孙)。宋
高宗从太祖一千六百多名传孙中,选七岁以下的儿童,又经淘汰,最后剩两
名,其中一名较为瘦小的,名叫伯琮,便是后来的宋孝宗。高宗开始打算把
瘦小的伯琮淘汰掉,留下另一位稍壮实的儿童。这个想法刚一产生便收回了,
高宗想仔细观察这两个孩子,他让两人垂手站着,这时一只猫偶然从两个孩
子身旁走过,伯琮一动不动,而另一个孩子则伸脚踢了一下猫。高宗见状,
看出两人中一个稳重、一个轻狂,遂留下瘦弱的伯琮,把另一个打发走了。
伯琮留在宫中养育,但没有马上册封。

几年后,伯琮又遇见一位也作为太子候选人的伯玖,二人都封了王,高
宗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又拿不定主意了。苦思之后,高宗想出了一个办法
测试二人。某日,高宗各赐给他们十名宫女,几天以后,高宗又将宫女召回,
验身。结果,凡赐给伯琮的十名宫女仍是处女,而赐给伯玖的都已不是处女
了。

赵伯琮(立为太子时改名赵旉)在德行上胜过了其他的候选人,赢得了
高宗的信任,被立为太子。高宗晚年又将皇位禅让与他。

由于仁孝德行也是选立太子的条件,历史上便出现了伪装操行,争夺太
子位者,这种手段也能够奏效。隋炀帝杨广就是用此法夺得太子位的。

本来,隋文帝已将长子杨勇立为太子。杨勇不拘小节,在一些事情上引
起隋文帝及独孤皇后的不快。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觉得有机可乘,便利用
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操行高于杨勇。节俭是一项美德,杨广便伪装节俭,
车马侍从一概朴素、简单;谦恭是一项美德,杨广每遇见大臣,总显出谦和、
恭敬的样子,对于父母派到晋王府办事的宫官、婢女,也都以礼相待。进出
都要迎送。在私生活方面,杨广也表现出不好色、不纵乐,只有一个嫡妃,
丝竹也落满了灰尘。以上这些,身为太子的杨勇都没有注意到。至于孝顺更
是操行的首要方面,杨广就任扬州总管前,与父母辞别,装出一副依依不舍
的样子,眼里噙着泪水。结果,杨广以伪善取得了父皇母后的赏识,夺得了
太子位。其兄杨勇被废为庶人。

册立仪式

立太子是朝廷的一件大事。礼仪繁缛的中国古代宫廷,册立太子的仪式
是一项重大的仪式。


汉代册立皇太子的仪式是这样的:

当日,百官朝集于宫中大殿。负责宫中礼仪引导的谒者引皇太子到皇帝
御座前,向北面封御座,司空(三公之一,居相位)立于太子西北处,面向
东,宣读皇帝的策书。读毕,中常侍手持太子的玺绶郑重地交与太子,太子
再拜三稽首。接着,谒者高声赞道:“皇太子臣某(太子名字)。”另一位
赞礼官中谒者应声曰:“可”。册立太子的仪式进入高潮,三公升阶上贺皇
帝万岁,皇帝宣布大赦天下。明代册立太子的仪式可以说是历代最为繁琐的。
且看明初的一整套仪式:

在册立前一日,宦官在奉天殿(即清太和殿)陈设御座香案,在御座前
的大殿正中,安放诏书案、册案、宝案。丹陛之东设临时的册宝亭一座。

参加册太子典礼的赞礼官、百官及其他各色人物都要在前一天排演仪
式。授册宝官站于皇太子之东,西向,读册宝官位于授册宝官之北,西向,
捧进册宝官位于读册宝官之南,西向。受册宝官内使两人位于皇太子之西,
舁册宝亭内官八人位于丹陛册宝亭之东,承制官位于殿内之西,宣制官位于
殿门外东北,赞礼两人位于丹陛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