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鸡血红的称红缟玛瑙。绿中带红点的称血点玛瑙,又叫血石。
玛瑙最著名的产地是中国。中国地域辽阔,玛瑙分布十分广泛。中国出
产玛瑙的著名省份包括:湖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山西。中国古时
候便发现了玛瑙,称玛瑙为琼,视为奇珍。又细又圆象珠子似的玛瑙中国先
民称之为璿珠、琼块。
中国许多可信的古老的史书都谈到过奇珍的玛瑙。史书说:天子之瑶,
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是也。还有史书记载了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有点神
乎其神。黄帝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只玛瑙瓮。尧在位时这只玛瑙瓮曾为尧
贮存过甘露。舜即位后,迁玛瑙瓮这只国宝到衡山,隐藏起来。舜南巡,将
玛瑙瓮迁到零陵。舜在南巡时去世,玛瑙翁突然间又自行消失,沉入地下。
秦始皇好大喜功,下令打通汨罗江为一条小溪,从长沙通过零陵。在零陵的
地下挖地时发现了一只赤玉瓮,但谁也不认识。汉代伶人东方朔广闻博识,
认得这只瓮就是当年的玛瑙瓮,又叫赤玉。故事虽然近乎神话,但玛瑙瓮确
实存在过。魏文帝曹丕曾著文说:玛瑙文理交错,有似马脑,盖言其文采也。
文帝曹丕所说的玛瑙有文采,文理交错,有些象马脑——玛瑙之名由此
而来。宋学者称:唐大臣裴行俭有玛瑙盘,广二尺,文采集然。有一次,军
士不小心将玛瑙盘摔碎,吓得浑身哆嗦,跪伏叩头请罪。裴行俭说,没关系,
你不是有意的。裴行俭面色依旧,十分平静,从容对待此事,士大夫无不佩
服。
公元八世纪时期,中国进入辉煌灿烂的盛唐时代。宫廷被奢侈之风所笼
罩,歌舞升平,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宫中有许多的玛瑙装饰品,许多来自中
西、西亚、南亚的珍稀玛瑙饰品争妍于豪华、开放的大唐宫廷,为美女们增
辉添色——其中一件镶金牛首的玛瑙杯在一九七○年时于中国西安南郊何家
村唐代窖中发掘,正是当时波斯或阿拉伯商人通过贸易带到长安的玛瑙奇
珍。
云南是中国出产玛瑙的素负盛名的地方。古代史书对此多有记载:今世
之所宝者,有猫儿眼、祖母绿、颠不刺、蜜腊、金鸦、石蜡子等类,然皆镶
嵌首饰之用;惟玛瑙、琥珀盛行于时,皆滇中产也。这是说当时人们已经认
识到猫睛石、祖母绿等都是奇珍,主要是用于装饰;奇珍中的玛瑙、琥珀则
以自身的价质,风行于世,而这些玛瑙、琥珀又都是产自云南。中国人欣赏
玛瑙的文采,常称玛瑙为文石。
明代末年,西洋进献了一些玛瑙给中国宫廷。中国宫廷中的产自中国的
玛瑙则主要还是云南玛瑙。中国史书有这样的记述:玛瑙西洋为贵,其出中
国者,则云南之永昌府;以色红者为上;红白相间者缠丝,品最下,制为酒
杯书镇之属;凡市骨董者,俱云宋作,盖本朝此石最少,故属之宋,以昂其
价;二十年西洋玛瑙遍行天下,其值不过玉之十一,而色之奇幻,质之莹润,
远胜旧物,闻出辽东宣府一带,每块至有重百斤者;按宋政和四年,当汝蔡
等州上言,石多变玛瑙,地石爱宝,圣瑞非常,乞下诏封禁,以供御用;后
数十年,果不复再见;今偶尔盛产,他时去绝,必更踊贵,亦理势使然也。
从上记述看,当时著名的玛瑙产自云南永昌府,以色玛瑙为上品,红白
相间玛瑙为下品。红玛瑙制成艺术品、装饰品,送进深宫。下品玛瑙制成酒
杯和镇书用的书镇。辽东、宣府也产色泽奇幻、质地莹润的玛瑙。可惜一发
现奇珍,地方官便以圣瑞非常,请求皇帝下诏封禁,以供御用,成为皇家的
专有物,谁也不许染指。
中国历朝历代的玛瑙制品十分丰富,其稀世之珍,精巧绝伦,巧夺天工,
令人瞠目。红玛瑙蟠桃洗是留传下来的传世玛瑙珍宝,洗深洗壁,底部平坦,
洗身是雕镂的一段树干,树干边沿浮雕着生动别致的树叶;蟠缠绕树身,转
到洗侧枝上结着一枚大桃;洗口缘有一只蝙蝠,蝙蝠很逼真,口里衔一枝灵
芝。红玛瑙蟠桃洗用红玛瑙精制而成,通体为红色,莹润纯正,而洗口缘的
蝙蝠为白色蝙蝠,红白辉映,美艳绝伦。还有一件传世的玛瑙奇珍便是用玛
瑙雕制而成的一套灰色间杂红黑斑点的磨圆式磨具,也是价值连城。
珍珠珍珠产自于蚌内。蚌、螺等河中动物身体构造很奇特,都是十分柔
软的身子外罩一个坚硬贝壳。贝壳分内层、中层、外层三层。内层是珍珠层,
由角质、石灰质的许多小簿片重叠而成,光洁度很好,很光亮润滑。中层是
贝壳最厚的部位,呈白颜色,由众多的角柱状碳酸钙组成,称棱柱层。外层
由很薄的有机物组成,称为角度层。这三层贝壳是由紧贴内层的上皮细胞分
泌液构成。珍珠便是在蚌内珍珠层中间产生的。
人类发现珍珠的历史十分久远。中国南海、波斯湾、东南亚、印度等都
是盛产珍珠的著名地区。远古的欧洲先民极好珍珠,许多珍贵异常的珍珠都
被收入深宫。两千多年以前,古罗马皇帝加里古拉宠爱一个美丽的妃子罗丽
亚·波里娜。罗丽亚美艳动人,对珠宝十分热心,尤其沉迷于珍珠,把玩终
日,爱不释手。罗丽亚不仅爱在深宫玩赏珍珠,还喜欢在一定公开场合佩戴
珍珠,容光焕发,丰采照人,令皇帝由衷倾倒。珍珠在罗马帝国广为风行,
衣服、帽冠、器用上到处能见到珍珠的身影。珍珠随着十字军东征而足迹踏
遍欧、亚、非,更为广泛地流行。这是珍珠风行的时代。
波斯湾出产大量的天然珍珠,产量之丰富,自古以来就令世人瞩目。巴
林群岛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珍珠产地,许许多多著名的天然珠便出自这里。
波斯湾、红海是世界出产珍珠极有名的地方,波斯湾被称为东方明珠,其天
然珠被称作东方珠。斯里兰卡的珍珠也很有名,其海湾盛产白色、奶白色和
略带蓝色、绿色、紫色的珍珠。其他著名珍珠包括:缅甸珍珠、澳洲珍珠、
俄罗斯珍珠等。
珍珠的形成对于古人来说是个不解之谜。十七世纪时一位生物学家提出
是沙粒进入蚌壳从而长成珍珠。两个世纪后,有科学家将珍珠剖开,发现其
中有无机化合物、寄生虫和寄生虫卵。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叶,法国科学家发
现:是寄生物进入蚌壳,产生珍珠。
实际上,珍珠在贝类、螺类动物体内的形成,主要是因疾病、受伤以及
寄生虫进入,导致壳内外套膜分泌液体,发生水泡,渐渐水泡液体凝固成胶
质状,因钙质的补充而日益变硬,天长日久,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一层层将
之包围,这便形成了珍珠——这种珍珠品质极佳,圆润、饱满,光泽极好,
但由于有水泡,因而常有很小的空心。
十七世纪科学家提出的沙粒进入蚌壳内形成珍珠的说法很有科学性,这
实际上也是形成珍珠的一个重要途径:沙粒之类的物体进入壳中的外套膜
内,使母体受到刺激,母体就用皮膜去挤、磨、擦这一外来入侵物,并分沁
珍珠质一层层将它包裹起来,以此减轻体内的痛苦,日久便形成珍珠——这
类珍珠是实心的,其形状和入侵的沙粒的形状一致;沙粒很少有正圆形的,
而是不规则的颗粒,珍珠便是不规则形状。
中国是出产珍珠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早在三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有关于
珍珠的文字记载,其最负盛名的地方便是广东合浦,不仅盛产珍珠,而且品
优质良,都是上乘珍珠。史书称,在汉代时人们便蜂涌到合浦开采珍珠。
广东合浦古属廉州,喜欢这里珍珠的人们便称这里的珍珠为廉珠。有的
则因广东在中国南部,称合浦珠为南珠。南珠实际上可指广东所产珍珠。廉
珠饱满结实,光泽鲜润,晶莹透彻,浑圆美丽,因而人称廉珠为世界珍珠之
王。廉珠的精美是易碎的洋珠、黯淡的东珠、西珠等珍珠所无法相比的。
中国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关于珍珠的记载。南朝史
学家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述了合浦盛产珍珠。唐学者房玄龄称合浦产珠而
不产粮食,居民用珍珠换取粮食等日常生活用品。由此可见合浦采珠业不仅
时间早,而且规模很大,使许多人能以此为生。但是,古时候开采技术十分
落后,工具简陋,珠民入海寻珠往往出生入死,异常艰辛:他们在腰间系一
根绳索,潜入大海深处,在岩石中寻找贝类动物;相伴而来的常常是凶残的
海鲨巨鲸,珠民因此而眨眼之间,葬身鱼腹。
死里逃生的珠民上岸以后又要逃避官府的拘捕和地痞恶霸的盘剥。珍珠
一直被视为奇珍,皇室据为己有,下令民间不许开采。许多奉旨而来的太监
严申珍珠禁令,不准百姓到珠池作业,同时对为官开采的珠民和私下开采的
珠民横征暴,恣意勒索,从中牟取暴利,许多珠民因之而丢掉了性命,家
破人亡,十分凄惨。史书称:明命内监分守珠池,雷州廉州遭空前大劫;嘉
靖八年,一次采珠珠民死以万计,而得珠仅仅八十两。
明代是中国开采珍珠最为繁荣的时代,尤其是明第九代皇帝孝宗朱祐樘
在位的弘治时期最为兴隆。弘治十二年,公元一四九九年,竟动用雷州、广
州、潮州各地帆船一千余艘,役使成千上万的珠民入海采珠,一年产珍珠达
二万八千两,悉数运送皇宫。廉州东南四十公里的白龙海域是明宫钦定的御
用珠池,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二十九年时,便已开始派遣心腹太监
坐镇这里,监督开采珍珠,人称其为珠池太监。这里的白龙城也称珍珠城,
它既拥有了无数稀世珍珠而光耀史册,也国有了这些珍珠而演出一幕幕血泪
斑斑的人间悲剧,令人感叹!
中国明代学者宋应星是位研究和探讨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宋应星字长
庚,江西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