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廷是以特殊的家庭形式,存在于社会的顶层。社会上的各种习俗,即民俗、
民族风尚,在宫中也有保持的必要,事实上构成宫中习俗的主要内容。

皇帝居于家和国之上。每逢重要年节,皇帝要以家、国之主的身份,代
表人间的当政者,恭祀天、地、祖先等各种神灵。皇帝从事的这些只有皇帝
才具资格完成的活动,无疑是反复证明他的唯一性、神圣性。这些活动被编
入国家的典章制度,列为皇帝最重要的政事。这似不能归入帝王宫廷(后宫)
生活的内容,不过对皇帝来说,家事国事统而御之,并无严格的区分。朝廷
的各种年节规则、定例,也被典制所容纳,皇帝以至宦官、宫女都不能怠慢。
所以,宫中习俗又与民俗不同,自成一统。

夏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岁之首、时之首、月
之首,无论贫富贵贱都要以最隆重的方式贺岁。

宫中岁首朝贺,起自于汉高祖,是日举行君臣大朝会,行礼作乐,并筵
请外藩使节。元正大会的仪式在外朝的正殿举行,皇帝身着衮冕,郑重出席
仪式。届时,设仪仗,备太常雅乐,百官在御前列队(北宋俗称“排正仗”),
太子、王公、宰相代表百官向皇帝贺岁、执酒上寿,诸国使臣献礼朝贺。然
后赐宴,上演乐舞、百戏。

明代大朝会的仪式规定为:“先一日,尚宝司设宝案于座之东,鸿胪寺
设表案于殿东中门外,主客司设外藩贡方物案于丹陛左右,钦天监设定时鼓
于文楼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设大乐于皇极门内东西,俱北向。
至期,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丹陛丹墀东西,设羽扇于殿内东西,陈车辂步辇
于皇极门丹墀中道,北向。金吾等卫列甲士军仗于皇极门外、午门外丹墀东
西,旗手卫设金鼓于午门、皇极门外,御马监设仗马,锦衣卫设驯象于文武
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报时位于丹陛之东。鼓初严(天未明,四刻捶一
鼓为一严),百官朝服列班午门外。鼓次严,百官次第由左右掖门入,谐丹
墀序立,鸣鞭卷帘。鼓三严,导驾官前导,尚宝司捧宝前行,乐作,奏‘飞
龙引’之曲,上衮冕升座。外赞排班,班齐鞠躬。大乐作,奏‘风云会’之
曲,再奏‘庆皇都’之乐,三奏‘喜升平’之乐。赞摚司瞎璧福薰虺
山呼,赞出笏,俯伏四拜兴。礼毕鸣鞭,奏‘贺圣明’之乐,驾兴。尚宝司
捧宝,导驾官前导至中和殿,驾还宫。”

在出席大朝会之前,皇帝先在明堂和祖庙祭告。例如清代元旦一早,皇
帝到堂子(祭祖之所)行礼,然后出席大朝会。外廷仪式结束后,回内廷,
接受皇后率领嫔妃行礼、皇子皇孙行礼。

清雍正始行元旦明窗开笔之典。元旦的子夜在养心殿(寝殿),开笔濡
染翰墨,先用硃笔书字,再提墨笔,书吉语,以祈一岁之政和事理。乾隆每
年元旦,例行抄写《心经》一册。

明宫内,正月初一五更,穿着葫芦景补子和蟒衣的宫眷、宦官们焚香放
炮。这一日内廷跳荡着一片欣喜气氛,人们将门闩或木槓向空中抛掷,以三
次为度,称为“跌千金”。与民间一样,互相拜祝,贺新年。食物丰盛而特
殊,饮椒栢酒,吃水点心,叫做吃“扁食”,其实就是水饺。扁食中暗包银
钱一、二于内,吃到的人便会认为一年吉利。食物还有百果,“百事大吉盒
儿”中装着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还有吃驴肉之习,也用小盒装


驴肉,民间俗称驴为鬼,宫中也是同样,于是吃驴肉就叫做“嚼鬼”。

清代沿自关外的习俗,在元旦当日,皇帝与外藩王、贝勒、辅臣、六部
正卿吃祭神肉,又称跳神肉。肉中以髀体为贵,皇帝用御刀切割肉骨,然后
自奉。王和大臣们分别吃各自盘上的肉。元旦的例餐水饺,清宫叫“煮饽饽”,
饽饽中也有包藏银锞的,皇帝御膳中的饽饽,碗面上的一、两个便是此馅,
皇帝自然会吃到,以此为喜。元旦的团圆饼是清宫的特色,饼以淀粉制作,
内裹肉馅。有时皇帝以团圆饼赏赐大臣,以示恩宠。

立春,在元旦的稍前或稍后时,是为古人的春节。春天将万物生发,阳
气上升,一片绿色,所以在立春来临时,有迎春、迎气的习俗。东汉时,迎
春的使者打着青幡,头裹青帻,到东郊迎春。在此之前先把一位童男装扮成
春天的象征,一身青色衣,青巾罩头,藏于东郊外的田野中。迎春使者至,
童男在田野中出现,使者拜之,把“春天”带回。明代宫中派出的迎春使者,
到东直门外迎春。汉、唐时,皇帝要亲自前往东郊迎气,祭祀青帝。清代皇
帝在宫中延庆殿九叩迎春,为民祈福。

以农业为民生之本的古代中国,立春一到,就要准备春耕。在立春时节,
京城的地方官要向朝廷进献春牛,以示劝农。例如北宋由开封府造进大春牛,
南宋由临安府造进,明清由顺天府造进。春牛用土制成,又称土牛。在内廷,
宦官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宋代)或由进献春牛的顺天府尹击牛(明清),民
间这种仪式叫做“打春”。明清进春牛的同时还要进春山(明代称春花),
春山用金银珠翠等物制成。

宋代,立春日皇帝赐给京官和仆从各色幡胜,幡胜是用金银箔罗作成的
彩色装饰物,唐宋时盛行。宫中的风俗食品是春盘,上盛烹豚、白熟饼、大
环饼及糖果,以生菜萝卜为装饰。明代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食春饼,
春饼即簿饼,夹菜肴卷成筒状而食。宫中除吃春饼外,以“咬春”为名吃萝
卜。

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社会分工,深居皇宫中的帝、后每年都要象征性
地耕田、采桑,在大礼中称为藉田礼、亲蚕礼。

耕藉在孟春时节举行,皇帝在三公、诸王、尚书等大员的陪同下,来到
祀先农之所。庄重地祭祀先农之后,皇帝按照繁密的礼仪规定,站到耕位上,

面向南。侍中从司农卿手中接过耒,奉进给皇帝。皇帝抓耒,耕三推,侍
中再接过耒,交司农卿收回。陪同仪式的三公诸王耕五推,尚书、卿耕九

推,以符古礼。然而皇帝为了显示谙凉农耕之辛苦,常常逾礼多耕,如唐玄
宗就曾一直耕完一垅。

皇后于季春时节举行亲蚕礼。在此之前,先行斋戒,陪同亲蚕的有命妇、
嫔妃、公主等。亲蚕地点在后苑或宫外的先蚕坛,清代的先蚕坛在西苑之东
北隅。皇后先按照复杂细密的规则祭祀先蚕氏。之后,在女官的引导下来到
采桑处,从女官手中接过钩,按规定采下三条桑叶,另有女官拿着筐接住皇
后采下的桑叶。皇后采完,把钩交还女官,命妇、嫔妃等开始采。皇后采下
的桑叶被拿到蚕室,由负责养蚕的妇女饲蚕,有时皇后亲自饲蚕。在“礼毕”
声中,皇后返回。


二、上元灯火

正月十五日是古代的上元节,亦称灯节。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元宵赏灯始于汉祠太乙。西汉朝廷在正月望日(十五日)祀太乙神,祭
祀过程从当日天黑到第二日天明,灯火燃一整夜,此后形成正月望日夜游观
灯的习俗。然而,在上元节以灯为主要形式庆元宵,唐以前并不常见。

以前,除了张灯歌舞宴乐外,此日还有登高之习,北方朝廷较重视。石
虎在邺都曾设正月十五日登高之会。隋文帝常在此日与近臣登高。有次登高
时,文帝发觉元胄没有跟随,派人驰马召来。见到元胄,文帝说:“公与外
人登高,未若就朕也”。登高后,赐宴欢饮。

在北朝登高的同时,南朝张灯庆元宵之风渐盛。隋时,民间正月十五日
夜欢闹通宵,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带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竞此
一时。

唐朝开始,京城正月十五日前后三夜解除夜行之禁,于是寺观街巷,灯
明若画,山棚高百余尺,神龙(唐中宗年号)以后复加严饰。士女无不夜游,
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唐代以宫廷为引导的上元灯火极盛。
唐玄宗曾在东都洛阳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
炬,连属不绝。巧匠毛顺,做缯彩灯楼三十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
微风一至,锵然成韵。灯呈龙凤虎豹腾跃之状,时人惊叹非人力所能为。早
在登基的第二年,唐玄宗意气高扬,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夜,于京
城安福门外设置高二十丈的灯轮,灯轮披挂锦绮,饰以金银,错杂五万盏灯,
灯轮如万花开放的巨树。宫女上千人,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
又从长安、万年两县少女、少妇中挑选千余人,在灯轮下踏歌,三夜纵欢,
这是古人少见的狂欢场景。为装点这盛大的场面,唐廷耗费巨赀,一花冠,
一中帔,价值万钱,场中每一个女艺人的装费就达三百贯,民间少女少妇的
衣服、花钗、媚子也都由朝廷支出。

宋代上元观灯成为固定习俗,前后五日城中张灯,皇宫正门结彩为山楼
影灯,设置路、台,教坊陈百戏。徽宗在位时,元宵之盛在北宋空前。正月
初,彩山已经搭好,灯光与彩丝相配,金碧交射。宫门前设三大牌坊,彩结
为饰,金书大牌,中间是“都门道”,左右是“左右禁卫之门”,最上面的
大牌上写着“宣和与民同乐”。彩山之沓上画着神仙故事。山的左右是传神
的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每位的指或爪各涌出五条水道,而且还不停地
摇动。灯山的高处有一水箱,用辘辘绞水上去,贮于箱内,水从上喷下,如
同瀑布,又构成一景。用草编成的戏龙卧于左右门上,用青幕遮笼,草上密
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前面的大街,约百余
丈的地方,有一个用棘刺围起来的演出场所,内设两长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