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澈的河水,在微风中泛起粼粼细碎的波纹,在夕阳下宛若梦中见到般的满河金星。荡漾的波纹一圈一圈,扩散到岸边时,那些挺高胸膛的青草便接过了波纹,一荡一荡,在风下,分不清是水纹,还是草纹。

最妙的,是这个时候的蚊子还算少。所以,那怕是几千人,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倒卧在蒿草中。稍离开50步,便再也看不见身影了。

如此安宁祥和的景象,如果说是一场战斗的序幕,您会不会觉得有些残忍?但军人的职责就是如此,为了将这美景留下来,唯一的法子就是赢得战争。是现如今的社会文明程度下,唯一的选择。

吴襄没心情欣赏美景,也没心思琢磨如何战斗,他现在的脑子里,除了一连串的苦恼之外,别无他念。

出来寻狙击之机,已经十三天了,但偌大的草原上,除了草还是草,除了自己人的身影外,就是后金的传令兵都没抓到。吴襄心里这份苦就甭提了。这是第一个苦恼。

儿子三桂又领着人去打探消息去了,世袭军户,军户世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就是这打仗的命。吴襄早他妈烦了,他不是一个太合格的将军,所以这种苦恼就更深。

年前,皇上颁布恩旨,军户之中,每一代只要保证一位男丁当兵,就算过关。

其余的男丁,如果愿意,可任意就业。想考状元就考状元,想考武举也可以,只要能获得名次,也照样可以当兵。

这就是说,皇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取消了军户世袭制度。但这份旨意太迟了,儿子三桂早早就武举扬名了,也就不得不成为军人,尽管本已落袋的冠军郎变成了效节郎,吴襄也依然满意的。

吴三桂是吴襄正妻祖氏所生,所以吴襄一直担心儿子走上和自己一样的刀头舔血的老路,所以他跟三桂的亲舅舅早就商量好了,老哥俩立的功劳,一定要分一部分留给三桂。只要三桂能尽快提拔,以后战场送命的机会就少了一些。但这个计划却被一个他们得罪不起的人给否了。这个人是皇上。

济雪连星堡盖了不少藏兵堡,由于朝廷重视,所以每个堡的堡主都可以挂游击将军的军衔,这军职已经不小了。

所以吴襄在年初跟祖大寿商量后,决定让三桂,借着获得武举效节的机会,在靠近长城的一座连星堡,当几天总兵堡主,这样年底三桂就可以调回山海关当总兵了。到时候他吴襄就退下来,好应对大家的口实。

这份计划,连袁督师都认可,并明确的表示理解他们舔犊之情。还特意写私信恳请孙阁老在临致休前,跟梁本兵交待一番。瞧瞧多顺?天地线全打通了。

偏偏这个时候,皇上翻查济雪连星堡各堡主的名册时,竟然大怒,亲自拟旨将三桂的堡主一职给免去了,虽说游击将军衔仍保留下来,但吴襄还是比较伤心。

吴祖两家为了辽东,可以说是搭上了几代人的性命,单由他吴家子弟亲属组成的亲兵就达三千人。正因为吴祖两家在辽东的影响力,袁崇焕提出了‘辽人守辽土’的指导政策,毛文龙收了一大堆的干儿子,用以拓展自己的势力。可见这两个家族在辽东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一点点的作弊行为都不允许吗?偏偏三桂是个傻瓜、笨蛋,接到这个专门写给他的圣旨反倒很高兴,说什么:

“原来皇上还是看重我吴三桂的啊!哈哈哈!”

真是个孽障啊!吴襄每每想起这事,都很苦恼。

平常时日里,他们辽东军系的几个老朋友,曾经探讨这件事。大家都很奇怪,按常理,如果被皇上得知这种集体徇私的行为后,那可是要牵连一堆的人啊,罢官、治罪甚至丢性命,都算正常。

但奇怪的是,皇上亲自下旨跟三桂说明原委,又开恩保留了游击将军衔,剩下的事儿和人,就都没再提及。这也就证明,皇上对他们这种徇私舞弊的行为,没太在意。既然不在意,那为什么不做个人情?

大家商议的结果只有一个:这一切都是东江那边搞的鬼,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已经独当一面了,自然不希望辽东这边的第二代抢去小毛的风头。

皇上不得以的情况下,才免去三桂堡主一职。但又顾及孙阁老、袁督师的情面,又故意擢拔三桂当游击将军,只是这样以来,三桂先是丢掉了冠军郎的荣誉,接着又失去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了。

“妈的!”吴襄心中怒骂,“偏偏这次,老子还得跟东江的这群王八蛋一起出征。”

想到此,吴襄苦恼的脑袋似乎炸裂开来。他甩着脑袋,斜眼看了看耿仲明,鼻子里狠狠的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一旁的耿仲明莫名其妙的看了看这个糊涂将军,心说了:

‘你他娘的不琢磨怎么完成军务,有事儿没事儿的老冲我哼哼干什么?’想到此,耿仲明很有抻头儿的拱了拱手,却不想,这讨好的举动,却换来吴襄的一个硕大的大白眼,耿仲明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东江军系和辽东军系的恩怨纠缠,这天底下是个人就都清楚。正因为如此,两家合兵时,一堆的人中,才挑选了他来做配合。因为他的优点是城府深,能忍常人所不能。选择吴襄也是如此,吴襄的能力,在整个辽东军系中,属于从后面数的。但他脾气好,人缘好,十几代下来的吴家兵,战力又确实强悍,这才让他们两个搭档配合的。

但耿仲明这两天已经快突破忍耐的极限了,因为他总是莫名其妙的遭到吴襄的白眼。耿仲明心中时常暗暗的念叨:

‘这家伙以前不这样啊?我又没得罪你,你有事儿没事儿的就给我一个白眼,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冲我哼一声,想干嘛啊?我怎么你了?没完没了是怎么的?’

耿仲明紧了紧手中的穆刀刀柄,闭上双眼,徐徐的吸气、徐徐的呼气,想尽一切办法来压制自己的火气。

他们今天又是一无所获,晚上按例归他值夜,他只好拼命强迫自己养精蓄锐,千万别吵架,千万别招惹吴襄。毕竟吴襄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上下级的关系还是要保持的。

正在这各怀心腹事呢!前面草丛一片晃动,显见得是有人过来。耿仲明立刻半蹲起身子,一手火铳,一手穆刀,警惕的盯着来人的方向。

“哼!”

一旁的吴襄又再次冷哼出声,他从声音就判断出,是自己的儿子三桂回来了。

眼见果真是吴三桂领着20个人回来,耿仲明心中大怒,但面上却不得不表现的非常平静,只是双手略颤的,收拾好自己的火铳和穆刀。大家别误会,他不是吓的,而是气得手直颤。

“父帅,鞑子镶蓝旗4000、整蓝旗2000人马,自广宁城出援兴隆山,儿子抓到了他们的舌头,特来禀报。”

“哦!”吴襄无精打采的又哼了一声,他临阵指挥的最大毛病,就是决断太慢,但他了解儿子的能力,所以就等着吴三桂提出计划了。

“哼!”

一旁的耿仲明,总算逮到这个机会,神清气爽的哼了一声之后,开口询问。

“吴将军,鞑子大部现在那里了?”

“回叔将军,据小侄刚才窥探,今夜他们已安营在70里外,明早才会动身。”

吴三桂还是比较懂礼貌的,耿仲明的辈份又确实高,叫一声叔叔也不过分。虽说年龄上不是很大。

“噢?那吴帅,咱们是否今夜偷营?”

经吴三桂这么一捧,耿仲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连忙也用敬语询问吴襄的部署。

“偷营?”吴襄气的一跳,知子莫如父,吴三桂想偷营的计划,早跟他提过,但现在是耿仲明率先公开说了出来,因此,吴襄气恼的,是自己儿子的创意被对头抢走了。一怒之下,吴襄索性出言反对:

“这旷野之中,两边都是骑兵,偷营一事,风险太大。”

“是啊,叔将军,现在草长的太高,战马偃行,很难做到不发出声音,因此,小侄儿想……。”

吴三桂也是从小在军中混出来的,军功叙用上的个中微妙,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因此,见耿仲明和父亲抢起战功了,他当然要站在父亲这边,再说了,他现在已经有新的想法了!

看见儿子这般‘聪明’,吴襄很欣慰的和颜悦色的问道:

“三桂,有话你说便是。”

“是父帅,三桂想,那名舌头今夜不归,鞑子军必然起警惕之心,偷营确实难以做到。索性咱们也安心休息,等到明日一早,先派小股人马前去迎敌,后续大军再迂回包抄,一口气吃了他们。”

“嗯!为何不做伏击,而要先派小股去呢?”

吴襄误会了,他以为三桂要担当这个小股先军的统领。父亲是永远都会担心儿子的。但他真的误会了。

“回父帅,鞑子此行,乃是出援兴隆山,今夜闻警之后,定然小心戒备,明日一早,如果看不到大明的军马,定然绕道疾走,因为他们会担心这边有埋伏。所以,必须先派小股部队前去接战,好缠住他们。鞑子们眼见人数不多,也会恋战不走。这样,有利咱们布好口袋。”

“呃!”

吴襄没词了。但耿仲明可是有词了。

“小吴将军果真是少年英雄,此计果真妙极,只是明日引战时,切忌小心啊。我这边的水师鹰嘴铳,散弹面积大,你们回头多装备几支吧。”

“呵呵,小侄多谢叔将军宽爱,但小侄的方略,明日引军之人,并不是小侄。”吴三桂很理智的微笑着。

“什么?嘿嘿,也罢,我东江镇的人马,多与鞑子有血海之仇,明日引兵之战,不会叫你们父子失望的。”耿仲明咬着后槽牙,艰难的说着。

“哼!”吴襄冷冷一哼,心中很是鄙夷的骂一句‘胆小鬼’。

吴三桂看着他们两位,仍旧是理智的微笑着。这微笑,很有高深莫测的感觉,以至于吴襄和耿仲明,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吴襄能力不高,但并不是笨蛋,他终于有些明白过来。

“三桂,难不成你是让为父,来担当明晨的引战之人?”

吴三桂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个小兔崽子,亏你,亏你!”

吴襄剩下的话无法说出口,因为旁边还有耿仲明呢,如果自己再说下去,就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