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

李自成豪气干云的仰天大笑,猿臂一攀,左手做个请,把熊文灿强拉了进去。熊文灿一介书生,骨头再硬,也抗不住闯王的神力。被李自成给带了进去。

熊全、郑芝豹也不说话,直愣愣的就往里面走。旁边有义军出手拦截,被一旁的可天飞可制止了。可天飞、九条龙一人看一个,领着这两位也走了进去。

……

“昔年汉朝刘邦在开江的峨城山屯过兵,故此,历代善于治军之人,都会屯兵于此鱼米宝地,闯王见识果然是不同凡响呀!”

熊文灿姿态有时很高,有时又很低,口口声声的闯王,旁征博引的攀谈,着实是将李自成忽悠的很高兴。但是,双方很默契的一直没谈招抚的具体条件。

“熊都督果真是才高八斗,在下佩服,来,小生敬熊大人一杯。”

宋献策乐呵呵的跟着熊文灿的话口说。大家其实都是心照不宣,就等着对方先开口,谁先开口,谁落下风。这道理很简单。

这次晚宴,李自成的夫人刑氏也列席了。

李自成的老婆,虽年将四十,又未打扮,但看行为举止犹有青春火焰的余辉,高挑显出了身段,细细的腰衬出了丰腴的臀。熊文灿心中感叹:‘连叛匪头目都有如此的好福气!米脂果真是美女如云啊!’

想着想着,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一旁的李自成见熊文灿忽然笑了,连忙停杯笑问:

“熊先生因何发笑啊?”

“呵呵,我笑将军,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知珍惜。明明有这良辰美景、佳人贵友,却不知维护,今日之风光,不知明日可还会再来啊!”

“哈哈哈!”李自成得意大笑,心说‘你小子终于引正题了。’

“熊大人说话好是风趣,本王山中享受岁月,那理会俗世中的烦恼,来来来,愿吾等今日之快事,年年复复,岁岁朝朝。”

说完,李自成海碗一举,喝了下去。喝完,将海碗冲着郑芝豹一照,那边那个郑芝豹,高高兴兴的把酒就给干了。李自成知道这杯酒,熊文灿是绝对不会喝的,所以他刻意找到了大愣子。

熊文灿微微一笑,也不理会郑芝豹,忽然站起身,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摆摆手,示意熊全和郑芝豹起身。

“闯王豪迈,文灿心下感佩莫名,只望来日沙场相逢,闯王能念及今日之情谊,放文灿一条生路。文灿告辞!”

说完冲着不冲李自成,却冲可天飞拱拱手,作势离开。

此时,按李自成的想法‘你走?嘿嘿,你要舍得走出三步,我李自成就佩服你。我非不出声,我看你怎么下这个台阶!’

然而,呵呵,然而,可天飞被熊文灿这一拱手,竟然迷迷怔怔的,站起了身子。

“熊大人且慢?据你所言,难道朝廷那边要换您来攻打我们了吗?”

熊文灿闻听此言,双手一背,先是得意的瞥了一眼李自成,然后才慢慢的来到可天飞面前。

“闯王乃当世英豪,他日想来定当挥军全国,征讨天下,熊文灿不过南海一隅,又岂能躲的过去呢?”

李自成与宋献策对视一眼,均暗叹一声可惜。郑芝豹被李自成耍,可天飞被熊文灿耍,这一来一往,又是平局。

但熊文灿这番话,却又占据了上风。此言明是褒奖,实在是讥讽李自成,纵使天纵英才,也不过是一个山谷的山大王,又与全国为敌。不接受招抚,又能怎样?难道你真能凭借现在的万余兵马,横扫天下吗?

其实,即便历史上,李自成也没这个机会的,只不过占了一个便宜,或者两个。鼠疫和辽东。

……

尽管可天飞和九条龙是李自成军中的二当家和三当家,但李自成对于他们两个,并不很重视。在闯王心中,人才的等级划分,是这样划分的:上阵杀敌是下等,应变指挥是中等,运筹帷幄才是上等。而符合上等之才的人,恰恰不是三位带兵的主将。而是

李进是名落魄书生,宋献策是个算命先生,牛金星是个犯罪秀才。他们三个人的头脑,加上李自成的雄才,构筑了民变军的大脑。

此刻,四个主脑正在帐中议事。

“闯王,那熊文灿巧舌如簧,却不过是一名贪官。与其信他的话,不如信洪屠手的。”这是牛金星。

“呵呵!”李自成笑了笑,没说话。一旁的李进,连忙拱拱手,开口言道:

“今者大明局势,止一个乱字可言。辽东镇与东江镇,恩怨纠缠,争斗连延数代。而后金建酋,因多年来朝廷的筑篱成障的战略布置下,于今早现疲态。这疲惫的后金,就像两个孩童手中争抢的玩具一般,谁都想抢先下手,以在朝堂之上,获得功名。因此,无论袁崇焕想不想和,不论朝廷想不想打,后金战局,都不可避免。此乃避无可避之战。”

“蒙古,额哲汗年少即位,土谢图南迁归化,蒙古已四分五裂,科尔沁、喀尔喀、鞑靼、插汗四部之间,早晚会有一战。况且,扶植额哲以攻伐其余三面蒙古,乃是国策。蒙古,豺狼桀骜、鹰隼狰狞,与其让他们成为铁板一块,不如叫他们相互厮杀,因此,蒙古之局,乃不得不打之战。”

“现如今,青海、西域,虽为汉唐旧土,但势同鸡肋,收之无益,弃之可惜,当今天子,年少气盛,好大喜功,招安吾等之后,即刻派兵出西北,虽有防备吾等之意,实乃仓促意气之战。”

避无可避之战、不得不打之战、仓促意气之战,均非意中之战,有此三战,国力势必被拖累至匮瘠窘困之局。有此三战,国家精锐之兵,势必牺牲殆尽。四面罴狈番夷,势必剪除干净。

而吾等闯军,借西北战局,可积功,可累名,可募兵,可培元。到时候,义旗再帜,各路群雄势必蜂拥响应,天下必尽归闯王之手。

此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局啊!

……

三天后,熊文灿带着一份《招安初议》下山了。这份虽说是初议,但以熊文灿来看,皇上那边绝对不会反对。招安条件是这样的:

晋李自成开江侯,或者陕西那边的宜县侯,麾下配闯军,定员三营。可天飞、九条龙、宋献策,分别为这三营的总兵。李自成的侯爵性质是流爵,就是不能世袭。但李自成的儿子,可以继承为开江伯或者宜县伯,那么这个伯爵的性质,就世袭罔替了。

他的夫人,皇帝钦赐恭人诰命。

他手下一万兄弟,分配入三营中,国家不取,并且这些人获得当然的军户身份。

并赐田产,十万亩。赏银,172万两白银。

同时约定,现在国家要三面出征,李自成如果愿意,可报名随同征西军参加远征。如果李自成不愿意打仗,那么闯军的三营人马,也最好由国家安排出征任务,可天飞、九条龙、宋献策三人,也是这个规矩。

因为有张献忠的例子,李自成他们知道,自己几人的性命和富贵,都是可以保全的。但底下兄弟,如果被国家安排出征,则很可能重蹈洪承畴暗夜追杀的覆辙。

所以,这条基本上就是逼迫李自成等人,要么自己保自己,要么,就领着这些兄弟去为国家建功立业。

李自成之所以答应这条,似乎是得到了熊文灿的一个指点:西域各国,未见得都要保留,打下一个小番国后,朝廷必然留人看管,而看管之人,不就隐隐成为一方霸主,享郡王级别了吗?

郡王,还能掌管一个小国家,虽说地方离中原远了点儿,但天高皇帝远,国家只要你一个恭顺的态度,其余,在本国内,你愿意干什么都成,国家不会管了。

这才是真正的诱饵!当然,以李自成的本事,这个诱饵也不算太难得到。

这个真正的诱饵,事先连朝廷那边都不知道,偏偏熊文灿敢提出来,因为熊文灿实在太了解当今皇上的秉性了,也就拥有了这份自信。

……

李自成的打算,外人是不知道的,朝廷这边的盘算,也是很超然。自崇祯五年到现在崇祯十年,整整五年的血腥镇压,曾经浩浩荡荡的4百万变民,于今只剩下李自成山寨中的1万来人了。

当然,国家也因为剿匪而获益匪浅:

首先,就是财政的改善,国家为了缓解赤字,而提出了皇商概念,在短期内便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现在的国库之中,储备的白银数目已经高达3600万两之多。

其次,一口气强行减少了5百万的人口,这些人口又属于高消耗粮食的青壮人口,对国家来说,等于减轻了一块非常非常重的负担。

那么这个5百万的数字是怎么出来的?

变民军最多的时候,人数高达数百万之众,当年荥阳大会,十三家头领,七十二营好汉,单单一线作战人数就有21。6万人之多。

由此暂按7%的比例倒推,21。6万人的军队背后,起码有308万的人口基数,再算上这个时代并没有计划生育的说法,那么这个人数就会达到460万左右。

而洪承畴的‘屠手’外号,就足以证明他在杀人的时候,是绝对不皱眉头的。洪承畴上调入阁之后,接力的杨嗣昌等人,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因为洪承畴杀的最早,也就杀出来名声,所以后续的人再怎么杀,也不会在名声上遭受损失。大家都把这笔血债记在了洪承畴的头上。呵呵!

但依然可以这么说,剿匪的代价是惨重的,因为‘剿’字的背后,是将近5百万条人命啊!5百万的数字中,除了杀的变民,还包括阵亡将士。

但也可以这么说,剿匪,使得国家减去了一个大包袱。

第三个好处:现在国家的外战有些拖沓,甚至刻意停滞。而将精力摆放在了国内备战和剿匪上面。这就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战争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国家机器得到了充分开动的机会。

等到皇帝和内阁九卿,一起探讨了熊文灿起草的《招安初议》。大家争论了几天之后,由崇祯皇帝亲自拍板,稍稍做个微调,就同意批复了。

稍稍做的更改是:李自成他们的封地和驻地,不能在陕西,也不能在他们现在的开林,要向东迁移到广水、大梧一带,就是大别山以西500里的地方。那个地方穷山恶水,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