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正所谓发展越快、矛盾越多!
大家不要忘记,大明现在施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也就是杨嗣昌的《新细之论》,以五大台吉为首的蒙古各部,都被称为新族,也就是中华大家族的新成员。这些新兄弟既帮助汉家打赢了宰桑泊战役,又起着稳定新疆局势的作用。因此他们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人嘛,人类的天性就是喜欢安逸,贪图享乐。
原本蒙古人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农田里地劳苦耕种,对于天性豪放的蒙古人来说,是非常别扭的一种生活。所以大量的工作,还是由内地迁移过来的汉民完成!
但汉民不仅拥有文化技术优势,更有几大军事重火力点:
天山紫云堡的青骢伯贺赞。其军旗浮云翼马,其卒皆腰横铁笛。每遇冲锋。必叠音张势,震摄人心。
归宁城守广盛侯高昌国公高杰,其徽金羽玄鹞,用兵诡道,来去如风。~大、擅兵之人。守备年来,无一日莫不枕戈听瓮,闻警出击。
有了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国内的移民。自然也不愿意太过劳累。更何况,这些百姓早在国内就被分成好多队组,每组大把头,官称掌柜的。俗称就是大哥大。这些人地背景,都是好吃懒做的国内巨富所聘请地商务代理。
既有超强的自信,又有无上的军容。更兼俯视夷族的傲慢,于是一件令整个民族蒙羞的历史大倒退,出现在西域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汉民是老大哥,瓦剌蒙古不可能对老大哥呼三喝四,吆五唤六!而繁重的农活,既非蒙人所喜欢,也不再被汉人所情愿,那么劳动力从何而来?
答案是:南疆正在闹黑山、白山之争的叶儿羌国。
叶尔羌伊斯梅尔汗卓萨迪,面对来势汹涌的教派分裂,束手无策。因为按他们此时的文化传统,面对言论地对立面,屠杀是唯一手段。然而宗教的力量,恰恰是越屠杀越蓬勃,越屠杀越执着。
不得以的情况下,在太子阿不都拉的建议下,卓萨迪向蒙古人寻求帮助。并且鉴于《新细之政》地影响力,他们也想当新族!面对这样小小的请求,承天府方面并没有及时上报,目前各个边地都有匪患,就权当一次剿匪了。于是在汉、蒙、黑山三家的联手之下,攻伐白山派地战斗开始了。
这个小规模的地区战争,无论是量级、规模,还是历时,都不能影响天朝上国的决策,承天府只是给兵部做了一个文字上的备案,寥寥数语,内容草草。战争的进展和目的,都跟没说一样。
但战争的结果,却绝对震撼:获得农田劳作的奴隶。
贺赞、孙诚、唐栋这三位年轻的将领,现在都属于勋贵官僚阶层,保证农田的收益,就是保证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年宰桑泊战役,又同各大台吉建立了亲密的战友情谊;最后再加上《新细之论》是国策!
所以他们对于通过战争获得劳动力的行为,采取了认可和默许的态度。
甚至,因为孙诚的夫人小蔷,兼管着青海湖农场的经营任务,所以在开战之前,各大台吉就同卓萨迪约定,起码要保证青海湖农场获得2名奴隶。
瞧瞧,瞧瞧,这种令人汗颜的奴隶战争,就这样发生并很快结束了。白山派数以十万计的教众沦落为奴隶,他们被刺青编号,带着镣铐,整日的劳作在汉、蒙两家共同经营的农场中,没日没夜的工作着,换来的,仅仅是中午和晚上下发的食物,总共四个烤和两碗清水。
农场主,农场大掌柜,农场正式工,农场的守卫士兵,农场的技术指导,等等等等,无论汉、蒙,只要是平民身份的人,都可以随时打骂折辱他们。甚至可是任意杀死他们。
当杀人的代价,仅仅是赔偿农场主一头牛或者四只羊的时候,人类的罪恶,就全然曝晒在阳光之下。整整五年。
这五年来地新疆,无疑是黑暗的五年,因为奴隶制这个罪恶之花,竟然如此茁壮的生根发芽,人们不禁要问,杨嗣昌的新细之论,究竟是对还是错?
没有答案。因为历史的进展,就是最好的答案!
每个民族危亡之时,上天总会赐予一名拯救者,白山派也不例外,阿帕克和卓,出现了。
作为先知穆圣的二十五世圣裔,他的辈份甚至高过了元代咸阳王:赛义德。阿亚尔。塞萨尔丁。奥马尔。阿拉伯语赛义德的意思指圣裔。也就是说,这位中国的咸阳王赛义德,乃是先知穆圣地三十一世后裔。当然他也是中国许多回族家庭的祖先。而阿帕克和卓是二十五世圣裔,这辈份可得有多太高!
阿帕克和卓眼见自家教派的冲突悲剧。作为一名伟大的穆斯林,毅然决然的踏上了真理之路。
他首先去拉萨找五世达赖。虽说大明施行的是诸教并举政策,但因为黄教教义的先天优点,使得五世达赖的威望,还是达到了顶峰。并且隐隐有成为藏教主流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不丹、尼泊尔非要联合拉达克王国一起出兵的原因。
随同阿帕克和卓一起到达拉萨地,还有另外一位穆斯林,来自克什米尔的辟尔。亚古博阿。请注意一点:阿帕克和卓是逊尼派,亚古博阿是什叶派。
他们来到拉萨地目的各不相同,阿帕克和卓是希望达赖出面,向大明天子求告。能够帮助南疆穆斯林脱离苦海!亚古博阿的目的,则是希望达赖能够求告大明,出兵推翻森格南吉对拉达克王国的统治。
历史在这里首次出现交汇点,拉达克王国境内存在两种宗教。红教和什叶派伊斯兰。什叶派追求宗教超越政治,这点对于红教教徒的国王森格南吉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拉达克国内针对什叶派的压制。非常恐怖。
这就是为什么什叶派穆斯林,忽然要求助达赖的原因:因为上师身边的近臣,曾经跟古格王朝地遗族,私下通过消息,并且拍着胸脯保证:
只要答应割地赔款,上师一定援手。
果然,面对这同宗同源的两大教派的不同请求,五世达赖采取了一个借花献佛的手段:
1。先是亲自在拉萨西郊射箭赐地,分别赐给两位真主地使者,各五个射程方圆的面积作为赏赐;
2。随后,他们的要求,五世达赖欣然接受,并且三方约定,一旦推翻南吉家族地统治,白山派占据北部地区,什叶派占据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归中国(其实就是上师自己)所有;
3。新细族群进行重新划分,南吉家族将成为细民。
4。白山、什叶,都将成为新族,奉天朝为宗主。
这个计划,以正常程序上报到承天府那边。
孙诚接到了这份报告后,眉头皱了皱,他连忙命令手下:
“去,把唐栋叫来,本官有要事相商!”
本官?是的,孙诚考中特用榜进士后,他的职位就产生了变化,承天府府丞,正四品。承天府的军权统一归唐栋所有。但因为二人关系非常好,同时孙诚也是带兵的将领出身,所以平时唐栋的办公地点,仍然在双陵湖城堡。
也就是说,从孙诚接到五世达赖的信函,到唐栋过来议事,时间居然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现在是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三(44。04。09。
“小成,找我什么事儿?”
“啊!”孙诚愣了愣神,他还真给忘了。
……??
第十二卷:第五章:定方决断
承天府尹薛宇亮虽说文武双全,剑法轻灵,但毕竟这个地界的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太过纠缠,离开强力军人的支持,任你是王猛再世,也不起任何作用。所以很大一部分实权,都在孙诚手中。
而孙诚虽说人才、能力、性情,都是当世翘楚,不过他有个先天的弱点:性子太肉。
他年轻时很穷,很苦,能有今天,全靠拼命换得。现在可谓是满堂富贵,妹夫是上海府尹马世奇,大姨子是礼妃阿萝,尽管被幽禁了,毕竟定王还在,所以贵戚的身份是不会变了。老丈人家富可敌国,虽说算不上独霸南洋,但也是数一数二。他自己既是征西六将,又是承天府丞,好朋友、好兄弟都是独当一面的当世名将,这样的现状,试问还有谁会不满意!
所以他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然而越珍惜,就越害怕失去,以至于整个人丧失了一些进取的锐气,并且活得非常被动。
在汉、蒙两家强掳‘白山奴隶’事件中,孙诚就始终在逃避现实。而贺赞这样的贵族将领,高杰这样的豪侠巨匪,在对待最底层群众时,存在着先天蔑视,如今强夺奴隶以供养自身,奴隶对象又是夷族,所以孙、贺、高三人,不是帮凶,也算主谋。
唐栋非常反感这种伤天害理的行为,因为顿月多吉踩着奴隶脊背走路,他就一直对白利土司不理不睬,现在好了,自家兄弟居然也干起这种事儿了。唐栋险些翻脸。但就因为孙诚不好意思同老战友起争执,而默许了这个恶行,唐栋也只得认下。
所以唐栋的弱点,就是对情义过于看重。
但问题始终存在,逃避不是办法,事情如此棘手,继续拖下去已经是非分之想,五世达赖的信函,足以证明一点:白山奴隶风波,已经盖不住了。
杨嗣昌的《新细之政》。虽说奉行民族歧视政策,但再压迫,也不能把人往死里整啊!再加上青海湖牧场中也有数千名白山奴隶,承天府治下地四员战将,都将面临问责。
等到唐栋问起,孙诚才切实感觉出问题的严重性,再有,五世达赖的信函,他还没转递礼部呢。按照正常程序,五世达赖的奏本。只是通过承天府转交一下,因为国家在青藏的驿路邮政。是以承天府作为最后的中转站。
但为了表达对征西军的尊重,五世达赖的每一封信,都以不封口形式送交这里,由孙诚或者薛宇亮批阅后,再统一配送。
信件内容很简单:叶尔羌也是大明的国土,但现在麻烦就麻烦在黑山、白山之争,属于教派冲突。刚刚从红教、黄教争锋中走过来的上师,自然清楚这种冲突地危险性。因此上师建议国家,不如仿造瓦剌蒙古的土尔扈特部旧事,让白山派西迁吧。
而这次的西迁。绝对要处于大明的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