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州协领八旗旗户是421户,原本有时间走脱的,但是,毛有德、毛仲明同时在金州工和梁房口登陆,他们二人不敢直接攻打城池,转而在周边纵火烧杀,当得知金州已经得手后,二人竟然放弃事先约定好的计划,南下奔金州而来,路上正好遇见迁家的复州旗户,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这421户计2000多人,均被斩首于旷野之中。随后,这些个杀人魔王,又各自分封,毛可喜守镇海关、毛有德守归服堡,毛仲明守黄骨岛堡,刘兴祚几兄弟分守金州、复州府衙。随后,于海上联络毛文龙。问下一步打算、

“打算?屁个打算,你们这些人是不是疯了?金、复二州对于后金,不过是疥疮小痛,梁房口、金州工,方才是后金的心腹要害。如果这两个地方,没有咱镇海水师的人在,他们广宁那边的围,能解吗?”

毛文龙气急败坏的说着。

“爹爹,可喜和兴祚等人都有伤在身,实在不适合守城,我们也是为了巩固金复二州,才不得已为之啊!况且,平白巴巴的赶着解广宁那边,于咱们镇海也无益啊?”

“你懂个屁!”毛文龙啐了一口唾沫,冲着刘兴沛怒喝:

“大凌河一战,是大明于辽东的点睛一战,如若事败,则辽东危矣。国家花钱喂养你我,不就是为了安邦定国吗?当兵为国,当兵为国。此时一定要接济辽东,这是国事,不是私仇。”

说道后来,毛文龙的语气中,已经充满情感,直把刘兴沛感动的颤抖起来。刘小六的腰杆也更加笔直起来。

“更何况,辽东倒了,咱们镇海就要顶上,生意也别想做了。明白了?”

“明白!”

“好了,你们现在就呆在各自的城池不要乱动了。赶紧加固城防,你们可以连夜拿下镇海关,人家后金也一样可以,这些城池如果守不住,别说袁崇焕放不过你们,我老毛也没有办法。至于盖州那边,我另有安排就是。听懂了没有?”

“听懂了,听懂了!”

“听懂了还不快滚!”

随后,毛文龙原地转了两圈,冲着身边的传令官说道:“传本帅令,着陆继盛接替毛有德进兵梁房口,着毛承禄接替毛仲明进兵金州工。此时后金定有防范,但他们仍要给老子打出点动静出来,务必要使后金分兵,否则,提头来见。”

“是!”传令兵迅速出去传令去了。

此时大帐之中,只剩下毛文龙一个人,老毛原地踱着步子,他还是很在意这次战斗的,如果广宁的围是自己解的,他就可以在袁蛮子面前挣回些面子。将来铁山、东江、金州、复州这些地带,加上海上诸岛,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边疆一镇了。原先的东江镇,不过是朝廷优赏而已,但当这些地方站稳了脚跟,自己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同袁崇焕平起平坐了。如果加上朝鲜、东瀛的海贸,威海卫卢象升和自己的关系还算可以,他老毛就超过袁蛮子了,哈哈!

想到这里,毛文龙哈哈笑了起来。朝鲜的攻略,他根本不操心,有朝鲜国王李?在那里号召王兵呢,他要做的,就是提供充足的弹药就够了,剩下来的,就是接收铁山而已。朝鲜手中的火铳火炮,都是各军淘汰下来的,自己手中,单凭飞鸟铳,就可以横扫朝鲜,到时候,还怕朝鲜不答应?皇上对自己很优容,孙承宗对自己也不错,这次作战计划中的三个目的,金、复二州已经达到了,朝鲜那里已经动手了,成功不成功都会起到牵制作用,不过就是时间长短而已。

现在唯独梁房口、金州工一带比较烫手,他也明白,在这两个地方,动静小了没用,动静大了危险,毛有德、毛仲明这两个滑头,定是贪生怕死才往南跑的。

所以,老毛也没太生气,毕竟什么样的将军,什么样的兵。毛有德二人他很了解,硬要撵鸭子上架,不出事情才怪。所以,他才临时调换了陆继盛和毛承禄过去。这两个人,他很放心,尤其自己的儿子,亲生的儿子毛承禄,老毛时常自豪的想:

“袁蛮子,老子就算比不过你,但儿子上,可比你强的多。哼哼,你儿子都是书生,可你看看老子的儿子,书生有承祷,将军有承禄,哈!”

※※※

注:本章原有题目:大凌河皇太极无功而返!

镇海关刘兴祚巧取豪夺!



第十一章:皇商论

本节探讨大明经济模式,从总体上感觉必要重要以及需要。但若觉得枯燥,可直接翻看最后两段(分割符三个‘※’下面的文字),为补偿,今天下午更新第十二章:奇技淫巧。

大凌河战事趋于平稳之后,小朱也开始了偷懒行动。大臣们也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所以,近几天,有关辽东那边的军务,全由孙承宗处理了。

“皇上,皇上!”

是张彝宪的声音,他这些年一直在外面疯跑,不是下到田地里负责红白薯种植,就是满世界的乱跑,将收成上来的红白薯分配到各个地方。再就是回到浣衣局,安排好各个方面清退人员的安置问题。可以说,内宫之中的诸大臣,张彝宪最是忙碌,当然,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一个。

现在大明帝国内的红白薯种植,是国家行为。首先,由国家出钱收购种蔓秧苗,然后连同薪金发放到张彝宪那里。张彝宪这个团队一共24个人,通常会提前在十二月到二月份,就将新年的播种计划制定出来,等到国家下拨时,便按照事先做好的计划书,直接划转到各个地方。北地四十六个县的县衙,在薯疏的问题上,都要听从张彝宪的安排。

开春之后一直到秋收,张彝宪会来回各地的游走,一方面监督劳作耕种的情况,一方面从各地县衙之中闹点好处出来。同时,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地情况,制定详细的秋收计划。

先将预计的收成,上报到户部和内阁那里,皇帝会同内阁讨论之后,会下达批复。等到实物收割完毕,户部会同皇商杜宏门对这些粮食作物进行联合收购,各地在保留口粮之外,所有作物都要销售出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农业社会里,整个国家北方的物价将受到严格控制。试想,北地一年的产粮之中,高达60%都销售给国家,那么,即便有奸商想哄抬物价,也和找死、找破产差不多了。整个收购的银两是包含税赋在里面的,因此,国家的收购价格要比皇商的收购价格略高一些出来。

但不论是户部的银两,还是皇商的银两,这些现钱都先是存放在各地的县衙之内,然后三司会审,当着各地推荐义师、鸿儒的面,将这部分银钱,那些是税银,需要上缴;那些是民银,需要发放;那些提留份例,需要留存。分成几个仓库存放。

老百姓和户部的税官,在义师和三司的小吏的指引下,按照当初交粮时得到的告契,各自领取自己应得的银钱。由于之前张彝宪就已经上报过粮计划册,所以,银钱会提前就送达县衙,因此,大部分的农民会在交粮的同时,便拿到了银钱。这其中,因为有部分银子需要从市场中兑换铜钱的环节,各地县衙,还有一个‘兑耗’的份例可拿。

因为皇商和户部的收购价格不同,因此这个制度最初刚刚开始时,很多农民都希望买给户部,而不是皇商。这样,在头一年里,张彝宪的‘决策’便十分重要。但是很快,各地县官和义师联名写了一份疏奏,希望能统一收购价格,但为了保证皇商的利益,内阁不得以,提出了‘价差归公’的概念,就是改由县衙统一价格收购,然后再和户部、皇商进行内部协商,这样,农民拿到手的银钱,便固定下来。至于其中的价格差,则依靠国家粮税的降低来弥补。

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里,粮食价格,基本等同于指导性物价机制。依靠国家力量于秋收时进行收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全年的经济走势。现在大明的白银过多,已经造成白银贬值的现象。

户部收购上来的粮食,同样根据各地提前在上年年末报的用银度册,直接划转到各级官吏手中,作为薪俸发放和国库积存。因为实物计薪,已经沿习数百年,各级官吏在领到这些‘薪俸’后,都轻车熟路,该存储的存储,该贩卖的贩卖。加上都是足额发放,大家倒也没什么怨言。

皇商将这些粮食在来年上半年对外销售时,通常是按照户部收购价格来销售,这样既保证了皇商的利润,又在整个一年的开始时间里,便消化了因为秋收价差的因素。

这样是为了保证给各级官吏发放的薪俸水平,不让他们的薪俸打了折扣。

在天启之前,各部尚书全年的俸银只有152两;七品知县的年薪为90石大米。折合月薪,分别是13两和7。5两白银。如果按吴思先生的换算比例:

中央部长的月薪是3800元人民币,县长的月薪是2250元人民币。哇靠,这点工资连白领都算不上吧?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单职工家庭,家里的老老少少都要靠这些月薪生活的。确实太少了。

虽说以道德约束行为,以法制约束现象,是明代通行的做法。但在这些年里,国家还是不断提高了薪酬水平,现在的年薪是之前的四倍到五倍之间。提高薪金之后,谁要是再贪污就不应该了。不但国法绝不相容,就是亲族之间,也不会同意了。呵呵。

皇商对外销售时,结算时的货币比例是白银四成,铜钱四成、实物两成。因为现在直接生产粮食的农民、大户越来越少,分离出来的这些土地所有者,都进行了制造、种茶、种桑、种棉、种香料、种麻、养殖畜牧等经济转型,这些人的口粮,将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也就是从皇商杜宏门那里按户部收购价格来购买。连续两年下来,就等于将国家民间储藏的白银两缩减了1成。

那么这些转型了的土地所有者,手中的白银是从那里来的呢?答案是‘出口创汇’,呵呵,这就牵扯出皇商结构的问题来:

1。皇商:

田弘遇:陕西人,礼贵妃生父,染料、药材、南洋诸岛香料。

舒烨稷:蒙古混血儿,山西北三关马市。

施复:苏州人,绫罗纱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