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这人是在朝鲜发迹的,据说还和他父亲反目了,这一次庆军来广西,他也带兵来了广西,只是现在庆军突然失去了踪迹,现在还没有消息,制宪,这吴辰在朝鲜编练新军,倒是有了几分模样,据说连日本人都忌惮他三分,他与英国人的关系很好,此人虽然年轻,却不可小觑啊说话的是孙翼谋,孙翼谋算是左宗棠的幕僚,原是道光二十年考中的举人,后改名孙翼谋,屡考进士不第,口年后,才考中了恩科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当庶吉士,又改讲官,因丁忧归乡。后补御史,遇事敢于站出来说话,曾上《筹国家大局》一疏,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之心,因此声名远播。
    不久,孙翼谋出任安徽宁国府知府。宁国府经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后,乡村破败,满目疮疲。孙翼谋招集流亡农民回乡耕种,生产逐步起色。改调安徽安庆知府,不久升两淮盐运司,转淅江按察使。第二年,升湖南布政使,并代理按察使职务。
    这孙翼谋特别善于判案。每审判一名囚犯,都虚心体察,不搞刑、逼、供,因而他手上从来没有冤案。
    比如,有龙图团五鼎和油坊枪杀六命案,案犯都已诬服了,但孙翼谋经过认真审理,发现破绽,将已定的这桩六命案平反了,在当地留下了极好的官声。
    也正是如此,孙翼谋深受左宗棠信任,这一次入关系,左宗棠便向朝廷要了孙翼谋。
    “嗯,此人确实不简单,从前许多人都说他是浪荡子,一个愣头青,想不到左某竟小看了他左宗棠若有所思:“不过这份报捷的奏疏若是报上去,恐怕朝廷又要大大的头疼了,若他只是个总兵、参将,倒还好说话,偏偏他已贵为总督,。这就有些应了个极人臣的话,哎,不是好兆头啊了
    孙翼谋微微一笑:“这个可不好说,朝鲜与其他地方不同,那里朝廷根本就不愿意腾出手  更何况在朝鲜的南部还有日本人,朝廷也只能任用他在朝鲜镇着,现在还不是卸磨杀驴的时候,再说现在朝廷四处都是焦头烂额,比不得太平军、捻军覆没文正公的时候了,再凭着他与英国人干系,恐怕朝廷是不会过份的。制宪大人,孙某倒是认为这一次吴辰的表现可能会成为朝廷编练新式陆军的契机,朝鲜新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朝廷既不能压住吴辰,若是按照以往的办法,朝廷应该会到了练新军的时候,这样倒也是不错的,现在的八旗和绿营已经烂到了骨子里,早前的湘勇现在也不成了,看看那潘鼎新、黄桂兰,哎
    淮军虽是中流砥柱,却大费力气放在了水师上,依我看,编练新军,并没有什么不好。”
    左宗棠颌首点头:“练新军不走动动嘴皮子就成的,现在哪里都要钱,国库早就空空如也,恐怕就算要练,也拨不出款项来,无钱万事难,恐怕到了后来最多也只是变成空壳罢了。”
    孙翼谋眼眸中闪过一丝黯然:“朝廷的新军变成空壳只是早晚的事,可是一旦朝廷开练新军,各地的督抚难道不会跟风吗?北方的督抚大多都揭不开锅,可是南方的嘛依孙某看,此风一涨,南方各省的新军应当能尽快练起来,还有李中堂,淮军亦极有可能编制新军,这样一来,岂不是变成了朝廷暗弱、督抚势强的局面?制宪大人,孙某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朝廷或许没有意识到,可是这早晚有一日,三国的纷乱局面就要来了。”
    左宗棠也是幕僚出身,善于将某件事分析出后果,细细一想,现在的大清朝与东汉的末年岂不也是一样的,东汉时有黄巾起义,刘姓政权不得不将军权分发出去,以剿灭各处的动乱。大清朝前些年爆发的是太平军、捻军的起义,亦沉重的打击了朝廷的威望,为了剿匪,朝廷不得不四处授权地方豪强编练团练,后来太平军覆灭,大多数团练的军权表面上似乎是收拢了回去,可是左宗棠却明白,现在督抚一级的官员已经有了更多的独立性,有的甚至连老佛爷的懿旨都可以撇开不论,阳奉阴违。若是再编练出个新军来,恐怕只会让督抚们更加坐大,最后与朝廷形成鼎足之势了。
    左宗棠沉默了片刻:“翼谋,这件事不要像外人提起,更不要上疏陈事,以免引来灾祸,你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让该操心的人去操心罢。”
    孙翼谋知道左宗棠隐喻的是李鸿章,李鸿章这些年来一直在壮大淮军的声势,北洋水师、江南制造局、招商局,这些命脉都紧紧的握在他的手里,这一次若是编练新军,李鸿章必然会十分热心,若是他孙翼谋去陈言练新军的弊端,极有可能会引来李中堂的不悦,这对于孙翼谋的仕途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
    左宗棠原本是个这个目空一切的人,他的缺点是喜爱别人恭维,偏激自负。但他雄才大略,用兵打仗是第一好手。待人耿直,廉沽自守,又是少见的廉吏,可是如今数十年的宦海沉浮,已经让他的秉性收敛了不少,此时担心孙翼谋轻狂,才特意提醒。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算是曾国藩提携出来的,算是同出一门,只是二人的私交并不多,政见也是各异,尤其是剿灭捻军之后,李鸿章另起炉灶,将淮军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原先的湘系将领全部废弃,转而开始培育自己的势力,譬如丁汝昌,丁汝昌虽为李鸿章器重的干将,但既非经天纬地之才,也并没有多少新式舰船的知识,只算是个旧吏而已。他早年参加太平军,当看到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刁后来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
    没有海军秆班出身,没有正规海上练,只因为是“李鸿章的人”所以淮系丁汝昌从陆军转行直接来领导海军。丁汝昌对李鸿章言听计从,其依赖之重,达到了没有主见的程度,哪里还有海军统帅的半点自信,俨然如李鸿章家丁一般。海军统帅不求战功,走的是“人身依附”的升迁之路,北洋海军在丁汝昌的领导下,其实已经婶变为一支“家丁部队”
    丁汝昌虽有长江水师的背景,但对于新式海军的咱练却是懵然无知。基本上是斤小“旱鸭子水战”经历几无,何况是耗费了无数银子缔造出来的北洋水师先进战舰。
    丁汝昌的品性虽然尚可,人也还算敦厚,对于水师来说却实在是斤小庸才,实属无能之辈,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早就看在眼里提醒于口,但是李鸿章思来想去还是重用了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出身“淮系”是自己的人。
    丁本人不谙海军事物,可他属下各舰管带中大多出身于左宗棠、沈荐祯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生。这些人倒是有着专业的知识,可是对于李鸿章来说,这些人并不属于淮系,这其中的摩擦和矛盾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淮系压制湘系,而湘系亦看不起淮系,虽然李鸿章、左宗棠并未现身交恶,可是这芥蒂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且李鸿章与左宗棠虽走的都是洋务的路子,可是政见却是相异,李鸿章小心谨慎,对外只求和稀泥,尽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算是洋人如何蛮横,他亦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而脾气。而左宗棠却不同,在他看来,洋人外表虽然凶狠,却并非没有打败的可能,两个人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各自都有支持和反对的官员乡伸,这梁子若是不能结下,那才出鬼了。
    孙翼谋是左宗棠的心腹,自然明白左宗棠话语中的意思,默默点了点头:“孙某明白。”
    第二章四千三百字送到,关于练新军以及左李的矛盾说多了一些,但也是为了为后文铺垫,嗯,算是将新军提并了,也既是说在将来翻版的武昌起义也会提前,嗯嗯,不多说。!~!
    ..
第一百七十六章:局势扭转 。 。
    ……天辰的底细已经被法国人全部打探了出来。wwW。河内的法口,讥构已是一片混乱,原因就在这个吴辰身上,吴辰与英国人的关系非常好,可以用如漆似胶来形容,香港港督甚至与吴辰签署了一份备忘录,算是确认了英国远东方面与吴辰的正式盟约,盟约或许不重要,但是英国人的意图却有些清晰了,英国不希望法国在印度支那进一步的扩张,否则吴辰带兵前来抗击法军为什么没有遭到英国人的阻挠?为什么吴辰抵达广西之后英国人方面没有通知河内当局?这一切的一切看来,使法国人噢到了一丝英国人的气味。
    英法是世仇,直到克里米亚战争才走到了一起,联合起来反对俄国人的西扩,随着德国的崛起,英国人意识到遏制德国人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才加深了与法国人的合作,英法开始进入蜜月期,可是现在看来,英国人同样还有着自己的打算。
    英国人一向是挖陷阱的高手,法国人在这方面已经吃过不少的亏,如今又被英国人摆了一道打手  并且咄咄逼人质问,英国公使的态度菱模两可,选择了沉默。这种指责英国人见得多了,挖陷阱让人跳原本就是要挨骂的,而英国人脸皮厚,基本上任何国家都被他坑了一遍,法国更是坑了上百年,脸皮早就厚了。
    消息传到法国,茹费理内阁遭受弹劾,群情激奋,茹费理已是穷途末路,支持率一路狂跌,堂堂法国陆军居然被东方人像猴子一样耍了,茹费理总理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连忙发电殖民当局,不管采取什么手段,法国必须严惩凶手吴辰,并且在一个月之内取得扭转性的胜利。殖民当局亦觉得事态严重。河内方面的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中将决心孤注一掷,从南越、河内方面抽调出一切可以调用的军队北上。近五千名法军士兵开始集结,打算实施一次新的、带有摧毁报复性质的战役,这不但是给英国人报以颜色,好好棒打英国人的走狗,此外对于法国的政局,亦是一副解药。
    而在此刻,李鸿章方面亦感受到了法国人的怒火,报捷奏疏仿佛成了报丧的白帖子,李鸿章大惊失色,原本以为让法国人占去了越北息事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