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是政和前的,我们看一个政和后期,就是韩世忠的官职变化:
韩世忠从小兵做起,始补进义副尉,这个是没有品的低级武官,至藏底河,斩三级,转进勇副尉,这个还是没有品,擒方腊之后,韩世忠转承节郎,这个是从九品,比狄青的右班殿直要低;后来世忠积功转武节郎,这个已经是从七品了,阶次为38。因世忠挥戈力战,转武节大夫,还是从七品,但阶次为30。后来升河北总管司辟选锋军统制。再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这个是从五品官职。然后升为嘉州防御使,从五品。初建御营,为左军统制。建炎二年,升定**承宣使,这个是正四品的大官了。
所以,水浒传里面,有很多官职是错误的,如鲁达的提辖,本身就是从五品大官,老实说,杀一个屠户,实在不算什么;而在许多地方,水浒显然把团练使当作一个普通职官对待,地位还远在总管之下,这显然不妥。至于里面出现许多都统制,统制,也是不正确的。
宋史职官七记载“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其后,神武五军及川陕宣抚司、都督府、枢密院皆置。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
既然是建炎初前“未为官称也”,显然在北宋,就不可能有这些都统制、统制作为地方官存在。要知道,童贯伐辽,以种师道为都统制,作为全军之首,这些相当于司令一级,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可比。作为地方武官,出战的是总管、钤辖、都巡检、都监之类。同时,由于王安石实行了将兵法,还应该有正将、副将、预备将这类的职官出现,这些才是作战武官。
水浒结尾的时候,是这样封官的:
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副先锋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豹授御营兵马指挥使。
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
首先,关胜和吴用的官职,是正确,总管是职官,能搭配从五品的阶官;而承宣使则是正四品的大官了,而安抚使是职官,但不常设,宋史职官七记载“旧制,安抚总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太中大夫以上,或曾历侍从乃得之,品卑者止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一般来说,安抚使起码是掌管某路,而不是某州的安抚,应该是“知楚州,淮南东路经略安抚使”,而且,作为阶官,武德大夫和武功大夫这两个阶官太低,武功大夫和武德大夫都是从七品的中等阶官,与从五品的总管和从四品的承宣使无法比,何况武功大夫的排位,还在武德大夫之上呢,这里显然又是一个错误。至于都统制之类,在北宋更是不能随便授予。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阶官,对于武将来说,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
例如,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从五品的官员,而是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
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
政和新官政和之前旧官官品阶次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正二品1
通侍大夫内客省使正五品2
正侍大夫延福宫使正五品3
宣正大夫履正大夫正五品4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正五品5
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6
中亮大夫客省使从五品7
中卫大夫引进使从五品8
翊卫大夫从五品9
亲卫大夫从五品10
中缺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正六品12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阶官,对于武将来说,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
例如,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从五品的官员,而是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
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
政和新官政和之前旧官官品阶次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正二品1
通侍大夫内客省使正五品2
正侍大夫延福宫使正五品3
宣正大夫履正大夫正五品4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正五品5
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6
中亮大夫客省使从五品7
中卫大夫引进使从五品8
翊卫大夫从五品9
亲卫大夫从五品10
中缺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正六品12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武节大夫庄宅、六宅、文思使从七品30
武略大夫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从七品31
武经大夫西京左藏库使从七品32
武义大夫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从七品33
武翼大夫供备库使从七品34
武功郎皇城副使从七品35
武德郎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从七品36
武德郎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从七品37
武节郎庄宅、六宅、文思副使从七品38
武略郎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从七品39
武经郎西京左藏库副使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