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的愤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渌慷雍驮耸涑刀恿恕5谄咔嶙凹资褪且话压セ鞯募贰�

李默看完自己部队的事态,没有发现什么大的问题,进攻才几个小时,就挺进到波兰境内一百公里,还有一百多公里就是波兰首都华沙了。如此进展的速度,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其他部队的进展连一半都没有,这主要是李默的补给可以及时送到前线,庞大的运输车队作用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另一个就是李默的四号坦克,对于波兰陆军来说就是神级的存在,这跟杀鸡用牛刀差不多。突破“罗慈集团军“和波兰皇家骑兵部队可以说是毫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战术任务,当然德军航空师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全程护航,并为坦克部队扫清前进障碍,消灭波军的一切重火力,这些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不然李默的德军装甲部队哪能这么顺利,这完全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啊!不是那一个人。那一种部队可以办到了,荣誉属于德军第七装甲军的每一个人,荣誉属于所有参展的德军各军种。

李默看完自己的部队,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其他战线,沙盘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部队的进展情况,沙盘上面就用一个小小的军旗代替那只部队,小军旗上面写着那个部队的番号,这样就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整个波兰的战略局面。

德国三个方向同时进攻,李默的德军冲的最快,李默左边的德国国防军第8集团军正在与波兰“罗慈集团军”激战。还没有突破波军的防线。第4集团军(司令官克鲁格,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才是李默关注的重点,因为第4集团军也是从“波慈南集团军”与“波莫瑞集团军”的结合部突击,直奔波兰首都华沙。可惜的是古德里安的装甲19军被派去攻击“波莫瑞集团军”去了。第4集团军只能用一个装甲师来突破。所以第4集团军进展也不是很快,大约前进了六十公里。

如果第4集团军一旦和德军第七装甲军会师,哪么波兰的三个重兵集团军将被彻底合围并被歼灭。现在的问题是。李默的第七装甲的战斗位置十分突出,这样的战略事态,自己的部队到底有不有危险,李默开始沉思,开始分析。

为了保护自己的的运输线,隆美尔已经把自己的一个步兵团给派到了运输线上驻守,步兵团也有一些坦克,但是数量很少,其他武器到是齐全,两千守住已经占领的地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李默第七轻装甲师只管前进,再前进,突破,再突破,用截断敌军的退路来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反正后路有自己的老师隆美尔关心,隆美尔此时手中还有两个步兵团,一般情况下是够用,而李默的直接指挥的是一个坦克团,一个步兵团和师属炮兵团。

李默的装甲部队用于突击,隆美尔指挥步兵跟进和运输,还有左右两翼的防守,这样安排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只要李默坦克突击群,能顺利突破波军“普鲁士集团军”的防线,不使战场陷入绞着状态,波军是根本没有时间调动军队来合围自己的,波兰的空军就不用说了,德国的首次突击就是从空中开始的,波兰的大部分空军此时已经是不存在的了,波兰的所有机场更是被炸得千疮百孔。

分析完这些,李默又开始比划起来,比划了片刻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样,抬头就对身边的作战参谋说道:

“命令前线已经空载的卡车立即返回,然后到基地内装载上他前次运送的东西,再快速地返回到运输队去。”

李默的这条命令意思就是要保证运输队的各种物质供应,随时都是满载,不会出现等要打仗的时候,结果没有弹药什么的了,岂不是很悲催。

只要保证前线弹药等物质充足,李默相信自己的坦克突击群现在是没有什么部队能够挡的住,今后几年李默当然不敢说这话,但现在李默绝对有这个自信,特别是针对波兰的作战。

根据《白色方案》的计划,第十集团军在突破波军的防线后,就要派出一支部队,直接奔袭波兰首都华沙。既然要“闪击”华沙,李默也不在迟疑,立即开始对各部队下命令,其他部队防守前面部队攻击下来的阵地,重点放在保护交通线的方面。斯图姆中将带着第十五机械化军剩下的两个师跟进,这两个师就只能算是摩托化的步兵师了,每一个师有一个装甲营,分别是一个三号坦克连,两个半履带装甲连。

机械化第十五军的这两个师的装甲突击力量虽然不强,但是全师都是机械化,摩托化,运动能力极为快速,这也是第十集团军司令官赖歇瑙上将派出去攻击华沙的原因。

就算李默能突破罗慈市与拉多姆之间的防线,猛插到华沙去,如果其他部队的进攻迅速的话,机械化十五军就没有任何的危险,如果其他的部队不能按时到达,机械化十五军可是有点危险。

其实从德军制定的《白色方案》来看,德军一直十分的轻视对手,高估自己,对波兰这样的小国,到是没有什么,对上苏联这样的大国,那可是危险至极了。至于其他的李默无法去决定,这个《白色方案》是希特勒亲自敲定的,没有人能去改变,李默只能进攻就是了。

德军打算一举拿下华沙,占领敌人首都,瓦解整个波兰的军心,民心,尽快结束波兰战役,要知道德法边境的马其诺防线上可布置着几十个法军师,现在因为李默的穿越,把英国的给疼了,打怕了,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派出多少部队到法国来。

……

ps:感谢兄弟们的月票和打赏:

风中的奢华投了2票

偏爱明天投了1票

1132投了2票

第226章长驱直入(中)

还有希特勒动用了一些外交手段,给了英法一些廉价的承诺,算是暂时稳住了英法两国,万一德国与波兰的战争陷入绞着状态,谁敢保证已经对德宣战的英法不从德国背后插刀。

英法与波兰有盟约,帝国主义虽然不会为了别的国家去流血,但是背后插刀,痛打落水狗这可是他们的最爱。如果德国在波兰战役期间,表现平平,并且陷入泥潭,英法联军立马就会翻脸,并立即从马其诺防线进攻德国的莱因区和鲁尔工业区,两线作战的德国怕是危险的很了,要知道现在李默的德军也只一些先进装备,有的大杀器还没有生产出来。

这也是希特勒一边与英法虚与委蛇,然后又秘密联合苏联一起进攻波兰的原因,希特勒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击垮波兰。准备腾出手来对付英法联军,历史上是这样的,在希特勒占领波兰49%的领土后,即刻撤军回到西线的原因。

现在有李默这只蝴蝶,但是李默不打算去干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战役已经做得比较完美了,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这无法掩盖德国“闪电战”的巨大威力与成功,世界上一种全新的战争方式在这两场战役之中出现。

但是历史上的德国基本上是在用一己之力挑战整个世界,也不知道伟大的元首到底是军事天才还是军事白痴。希特勒在上军事独裁,与国防军貌合神离。以致后期换了很多致命的错误,李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希特勒的那些致命错误。

历史上也是等波兰政府开始流亡的时候,苏联才出兵攻击波兰,现在,李默要做的就是按照《白色方案》用最短的时间,最闪电的速度,拿下波兰首都,让波兰政府在法理上不复存在,哪么苏联出兵也就毫无顾忌了,苏联想要分赃。德国想要快速结束战争。德苏合作瓜分波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德军统帅部为什么敢这样压上长驱直入,孤注一掷地豪赌,还是经过许多参谋仔细分析了原因的。

德国完全掌握制空权,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撤退。主动权全部在德国一方。所以说李默完全不怕波兰军队会反包围自己。波兰军队的重武器基本上都是摆设。还没有射击就会被协助李默的航空师给摧毁,李默不用担心自己的坦克消耗太大。李默有庞大的补给车队,携带着大量的物质。最少可以满足全军半个月的作战需要。李默对自己的武器的自信,现在能真正威胁到四号坦克的武器很少,大口径火炮那个不算的话,就看反坦克火炮,波军很少装备50毫米的反坦克炮。

这样的情况下,李默为什么又不能进行战略冒险呢,因为这个险值得去冒,成功了能给德国赢得足够的时间,就算是失败了,李默也可以从容选择撤退还是去和别的部队会合。何况这是希特勒的命令,李默现在不打算去违抗希特勒的命令,至少在自己没有成为独当一面的元帅之前。

李默的指挥所就相当于前敌指挥部,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前敌指挥所”的巨大作用,第一线的情况也只有他们最了解,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调整部署,纠正错误,如果前线指挥官什么事就要等总指挥部的命令,那稍纵即逝的战机早就没有踪影了。打仗不能光靠命令,还需要“前敌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能力,及时作出最正确的部署,发出最及时的命令。

其实后世的实践经验也证明,这种在前线设立“前敌指挥部“的好处和作用是很大的,能大大提高部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也能针对战场局势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往往又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负。

很快李默就接到了军长和隆美尔联名发来的进攻命令,李默接到了军长和隆美尔命令后,没有立即下令部队进攻,而是站在沙盘前仔细思索起来,作为“前敌指挥官”,李默必须要看看总指挥部的命令适合不适合实行,必须要拥有独立的思维,绝对不能做那种盲从的昏庸指挥官。

李默既然决定了按照《白色方案》执行,当下也不在迟疑,很快就给自己指挥的三个团级部队下达了“闪电突击“的指令。李默要求卑斯麦组织力量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击,闪电突破波军防线,然后直接往华沙冲。至于左右两翼和后勤,那是隆美尔与军长的事情了,不管李默这个副师长的事情。

是不是立即进攻华沙,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