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友芝医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

1957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曾选出古代中医名著出版。1984年又再版。其中就有先祖陈言的生平事迹:

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能预测结果。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探究医道要术,建立〃三因极一〃学说。宋淳熙元年{1174}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书名载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近24万字,共18卷,分180门类,录医方1050余道,包括内',外,五官,妇,儿各科病症。在分论各症之前,首叙医学总论,其中关于病因的〃三因〃学说,为全书理论重点。《辞海》〃三因〃条目释文:三因,中医学名词,病因分类方法之一。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总称。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以寒,暑,燥,湿,风,热{一般作'火'}'六淫'之邪为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过度为内因;其他如饥饱,劳倦,跌仆,压溺,金疮及虫兽所伤等统称为不内外因。〃三因〃说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已经提出,但陈言在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阐明。大大发展了病因理论,为后世病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四库全书》总目评论此书〃每类有论有方,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賅,非他家鄙俚冗杂之比。〃

陈氏宗谱记载,第六世祖陈融的长子陈中立行医济世,在瓯江、括苍山地域美名远扬,南宋嘉定年间,有一日出诊返回时,看见二个当差的捆绑一位少年坐渡船,询问原委系欠富人的债无力偿还,就慷慨解囊为少年还清,也不问问少年姓名地址。这一天晚上梦见一位神仙手持节牌向他宣读,奉上帝之命,说积金积书还不如积阴德,以蟠龙山相赠。第二天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果然有母子二人用木盘盛着一张契书,契书所写在山口镇小令乡南木岩有一块山地,正东至葵提宫垅脊水,南至三都双坑口,西至大济头锺潭上,北至头车为界,计三十六亩。其母说儿子姓金名贤,昨日承蒙救命之恩,山地系祖传所留,据说这蟠龙山是造墓的风水宝地,诚心酬谢恩公。恰巧陈中立之父陈融仙逝进棺尚未落土为安,即携带其子入山察看。南木岩背靠洞宫山脉,西临佛教圣地清真堂(1984年赵扑初手书〃清真禅寺〃匾额)小令溪水弯弯曲曲流向瓯江。这一日从县城出发,经山口,仁庄乡到小令乡下船,沿途花香鸟语,山清水秀,古树参天,名贵药材金银花,天门冬,灵芝草,绞股兰,山茱萸,神仙对座草,牛夕,杜仲,随处可见,果然是人间仙境,与梦中所见相符。陈中立博览群书,天文地理,阴阳术数,无不通晓,察看蟠龙山为火局阳龙上贵之图,祖山发脉火星为禄,坐山火星为官,朝山木星为印,关帐层层,左右都关栏砂水,穴地有虾须蟹眼,内外堂之水俱来朝抱,

各水会合出于戌方,有禽兽华表镇守门户,穿珠结穴具财官相印齐全,是大富大贵之局。就亲自圈定龙脉墓址,并按价挨家付给地银,把蟠龙山改名为大蟠龙山,次年丁丑年父棺从温州运到大蟠龙山,入圹时雷声大作,众人说是吉祥的好兆头,自此以后就定居在青田县城和义坊。

吉人自有天相,积金积书不如积阴德,陈中立为青田第一世祖,位居贵赠朝请大夫,再赠通奉大夫,第二世祖陈升赠朝议大夫,第二世祖陈景行(1256年)宝佑四年丙辰科,父子居国子监丞。殿中待御史兼礼部待郎。浙东安抚史;第三世祖陈适孙官职两淮节度使; 第四世祖陈瑞仁任医学教谕;第五世祖陈茂祖任缙云县医学录名医;第六世祖陈公恕任平阳医学录名医;第七世祖陈宗泽任医学教谕,陈宗理先以荐名医与朝太医院;第八世祖陈定(明初?…1443年)字以静,精医术,明洪武二十三、二十七年,青田疫厉流行,求医者满门。考摭张仲景、刘河间、李知先医学著作,撰《伤寒铃领》〈〈小儿痘症歌诀〉〉人身肖天地图行;第八世陈宓任医学训科;第九世祖陈赐任医学训科;第十世祖陈洪任医学训科~~排到我父亲辈份已经是望族五房派第廿四世了。先祖儒医济世,代代相传。坐堂开方间或出诊,著奇方以传世。开药店注重药材质量,挑拣,浸润,切轧,各承家传。自制丸、散、膏、丹名闻乡里,运销云和、景宁、遂昌、松阳、永嘉等县。常施药济贫。不计报酬。经济困难的可以赊销。制良药以救人,居白鹤之乡至今传为佳话。

朱国基民国20年毕业于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曾任青田、金华、杭州市第一医院院长,与我父亲是世交好友,三十年代创办青田第一所西医诊所。曾对我父亲说:〃你们是中医世家,会后继有人。〃1983年其夫人患胃癌请我去诊疗时说:〃我早讲过陈家后继有人,你继承祖业是祖宗积德传世啊!〃我投身于中医事业,冥冥之中其实也是祖上遗风。今年春节,我赴乐清寻根,在雁荡山大龙湫触景生情,吟诗一首:

龙湫瀑布天地连,

霓虹盘绕一瞬间。

积金积书积阴德,

山绿水清遗千年。

(附)陈氏宗谱记载

据颖川陈氏宗谱记载:〃考余陈氏,始於嫣,封于虞,迨汉朝有蕃。公暨弟实,公受敕颖川郡城,至真定间,迁光之固,再迁闽之长溪。有讳彪公五代,时奉旨南巡,莅温郡之乐清,遂家焉嗣。*六世祖讳中立公,儒医济世,名彰瓯括。宋嘉定间,就青邑城,施医济药,累仁尚行。得石郭大盤龙…穴,计卅六亩,遂卜亲柩於该山。此为青田一世始迁祖也。厥后二世景行公,父子官居浙之东西按抚,三世适孙公职膺两淮节度使,处至济传。公由训科,

授本邑县尹,历任九载,古今罕匹。且均精岐黄术,世世以法,祖相遗故。前有抚择言,公著三因谕,后有定公以静作伤寒铃,领痘疹歌诀,及人身肖天地图,皆盛行於世,详载邑志。语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吾祖等庶几,近之至若,游庠食(),明经发甲,代多其人,或隐而不仕者有之,或仕而退隐者亦有之,何以知之?曰谱也。

第二篇

拜师学医

一、先生生平

我的恩师毛达文先生1902生于浙江杭州。自幼聪颖好学,十五时拜当时浙江著名中医王香岩先生门下,随师侍诊。悉心钻研,精读经典。两年后考入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继续深造,同期仍在王师处临床实践,经五年刻苦勤学。先生通晓《金匮》《伤寒》《内径》尤擅温病学说。1923年,先生毕业于专校,旋于浙江慈溪大隐镇悬壶开业。1925年回杭在马市街开办诊所。毛氏承王氏之训,积几十年之临床经验,精干内,儿诸科,善治温热病,对脾胃病诊疗也有独到之处。毛氏门诊日以百计,影响很广。至五十年代杭州艮山笕桥一带常留行〃吸咽要吸哈德门,看病要看毛达文〃之俚语。

1952年,先生率先与何任,陈桐丰加入杭州广兴联合中医院(市中医院前身)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力于为病人服务。先生为人正直,专研好学,因学验丰富,治病救危,疗效显著。名著浙杭,于1957年被浙江省卫生厅授于〃省级名中医〃称号。于1972年退休。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中心环节,又是诊断和治疗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先生在辨证施治中既借鉴前人的立方之法,又结合当时病情灵活应用。审证求因,治病求本,重视气候变化(六淫)和精神因素(七情)对人体的影响。根据三问、四诊、八纲的归纳和处理把辨证论证治法体现在理法方药之中。在立法用药上〃汗而毋伤,下而毋损,凉而毋凝,湿而毋燥,补而毋滞,消而毋伐〃,配方严谨,剂量小,药味少(每张处方一般八、九味药)价格廉,见效快,求诊者纷至沓来,至今口碑载道,赞颂未绝。

毛达文先生于1990年逝世,至今已十二年了,他为中医事业奉献了一生,有二个儿(烈士)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捐献了生命。在其晚年收授我为关门弟子,寄予厚望,幸登高令,在其膝下陪伴22年,深得恩师青睐,教学有方,精心点拨,深得精华,医道日进,昔日谆谆教诲,耳濡目染,终身难忘。先生所授医术为我医学生涯奠定基石,把治病救人的春风甘露洒向人间。

二、指点门径

毛达文先生长生广颡,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两眉清秀,双目炯炯有神,蕴藏着洞察一切的慈祥之光。言行间总给人有道骨仙风的岐黄圣手之威。行医50多年医术精湛,在中医界德高望重,有幸身为关门子弟,得以真传。踏进了医学门槛。实现了上承祖业,治病行善的愿望。

先生的家住在马市街黄醋园1号,登门拜师的那一天,早上七点钟已走进先生的客厅里,师母为我上了茶,满脸笑容的说:〃坐、坐。〃先生正在书房打坐。

书房的供桌上燃着三支香,满屋清香缭绕,先生双目似闭非闭,双手相合,手心朝上放在脐下,双膝盘起内坐。他闻听了我们的声响,就起坐走出书房,我上前向先生一拜,先生赶忙把我扶起,笑眯眯地说:〃坐下来,今天我们师徒好好谈一谈,人事科跟我说,为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使杏林各医的宝贵临床经验为更多的大夫所掌握,并发扬光大,领导决定你们几位退伍军人由我们老中医带教,并一一作了介绍。先由我挑,你在退伍军人中文化最高,只有你是高中毕业生,学军中学第一期毕业生,学中医最好文化高一点,悟性高才学的好,你在中药房已经工作了三年,药店倌是半个郎中,药性熟是基础,平时你工作积极,肯吃苦,因此我挑中你。〃先生突然停了一下,感叹地说:〃我以前带的几个徒弟,因成份不好都下放到乡下去了,我的几个儿子一个在铁道部,另一个在上海民政局,还有二个牺牲了,毛家没有人接我的班,我们师徒是缘分。我年纪老了,争取在退休前尽快把你带出来,努力啊!友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