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黄锦虽然是自己心腹,可实在是跪扈了些,宫中也需要有人能够制衡,这也是对他好。
皇帝的帝王心术张妃子自然不会明白,听到说毕云要做东厂厂公,张妃一脸颍然。
而陈后却大觉振奋:本宫夹袋中又多了一大臂助,真是天助我也!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二进考场
顾天府乡试的结果本身就是场笑话,皇帝登基以来所科在京师就弄出这么一场闹剧,换谁做这个皇帝都会恼火到透顶。
因此,当皇帝提出由自己亲任主考官,用一场定胜负的方式补考时。满朝文武都沉默下来,也默许这一不合体制的决定。
顺天府乡试舞弊案牵涉甚广,孙鹤年且不去说,单就落网的一百多个考生而言,有不少是公卿士大夫家的子弟,牵着藤带着叶,若深究下去。也不知道朝局要动荡成什么样子。
皇帝继位没几个耳,就目前而言还未同文官系统有什么大的冲突。明朝乃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小开国一百五十多年,君权和士大夫特权反复较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可以想象,等皇帝和大臣们彼此熟悉之后,会照例会如以前一样来一番较量。
大家都在观察,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妥协和忍让。
考试很快就在顺天府乡试案判决后的第五天举行,地点仍然是在北京贡院子。
看着北京贡院的大门,孙淡不觉有些感慨,这已经是他第二才来这个地方了。如果能够顺利地考中举人。参加明年的会试,他还要再来一次。
其实,他对古代的科举已经有些厌烦了,主要是考试的时间太长。比如乡试,先后三场,每场三天,先后凡九日,也不能提前交卷。孙淡本就靠抄袭后人的卷子一路过关,做起题来速度快得惊人,一个题目,最多半个小时搞定,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无所事事地坐在考场里发呆。
不像后世的高考,若你耍提前离场,只需在考场里呆满半个小时就可以了。而且,考完一科之后还可以回家吃饭睡觉。
最可恶的是,考试的时间还早,也就是北京时间早晨四点的模样。
孙淡对这次乡试是势在必得。从北衙出来之后就在家将脑中的题目都过了一遍,加深印象。他手握作弊利器。对这科考试也没什么可担心。老实说,封建社会用严酷的刑法打击考场作弊符合孙淡的切身
益。
特别是漏题,最是恶劣。大家都知道考试题目了,也显不出孙淡的手段。说起做八股时文,明朝的高手极多。孙淡手中的范文虽然经典。可若不符合考官口味,未必能取得好名次。现在重考对他来说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 一来,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考题,加上舞弊案的风波,很多考生状态下滑。二来,孙淡虽然也不知道考题,可到时候只要将范文一抄,怎么说也比那些仓促上阵的同年强上不少。
最最重要的是这次只考一题。一天时间,也不用在集场里无聊得想
。
等来到贡院门口时,考生的人数比上次要少了许多,只有三千来人。恰好站满了半个贡院考场。
孙淡觉得年怪,上次可有六七千人。这回怎么少了一半?
考场的官员们开始点名了,今天的考试因为皇帝亲任主考,时间又紧。京城各大衙门都派人过来协助。像礼部和顺天府,主要的官员都到场了。锦衣卫和东厂也派出大量人手过来维持秩序。
“顺天府孙淡。”点小名的官员眼睛一亮,嘴角禁不住漏出微微的笑容。生都用敬畏的目光看过来。
孙淡忙走上去:“孙淡在此日”再定睛看过去,灯笼的光线中,点名的官员正是老熟人杨慎。
孙淡觉得奇怪:“用修,你怎么亲自来了?”
听到亲自点名的官员是杨慎,骚动的声音更大,间或不是人在抽着
。
这二人一中一青,可谓大明朝两大才子,却不想竟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在大家面前。
孙淡笑着施礼:“晚生在此。”
杨慎笑着将他的手抓住:“你我平辈论交,就别晚生不晚生的了。老实说,我倒是想做这一科的座师。但可惜天子亲任主考,我总不可能跟他抢门生吧?”
孙淡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小问杨慎怎么来了,而这科的考生怎么少了一半。杨慎眉宇间带着一丝阴霾。回答说考期实在太紧,加上又是天子亲挂帅,不但顺天府学政衙门的人都过来了,连翰林院的人都被派过来审卷,看能不能在两天时间内将所有的卷子审完,再将名次定下来。
至于考生为什么少了一半,杨慎愤愤道:“上次之所以那么多人来考。大多是抱了一分侥幸。这次由天子做主考,翰林院审卷,那些试图蒙混过关的人也死心了。再加上舞弊案牵涉甚广,一百多个作弊考生固然要受重罚,连带着他们的同窗同学都被革除了功名。如此一来,一下子就少了三千多人。”
孙淡咋舌不已,他也没想到这件案子有这么大牵连。
孙淡虽然觉得这么问不妥,可还是忍不住问:“用修。也不知道孙府现在怎么样了。我这几天忙着备考。闭门读书,外面的情形是一概不知。”
杨慎叹息一声:“还能怎么样。鹤年死后,孙府也被查抄了。孙府中是下人们也散了个干净。只一百多主子和家生奴才挤在孙家家庙拳养庙中,每日以稀粥为生。本来,孙家人身上还藏了不少细软,按理也能活下去的。只可惜,那黄锦做事太绝,带人又抄了一次,将孙家舌了个精光。”
杨慎又道:“静远,你也是孙家人。我听说,鹤年在去世前有意将会昌侯的爵位传给你,如此一来,你就是孙家的族长了,按理,你应该看顾他们的。哎。鹤年也是一时糊涂,可惜了。”
孙淡:“那是,我是孙家人。这事自然是义不容辞。不过,得等我考完再说。”
二人说了半天话,后面排队的考生也没人敢不耐烦,都静静地等着。
杨慎这才醒过神来,“我们只顾着说话,把考试的事情都忘记了,快领了卷子进考场吧。”
第二百四十三章 秋帷
诀闱是个令所有读书人心向往!,又暗自胆寒的名词煦※
只有过了这一关,中了举人,才有做官的资格。才算是真正挤进了统治阶级。
可以说是,一登龙门身价百微
孙淡来这个时间已经很长时间了。从发愿读书做官起,无时无刻不想着进秋闱考场,得中举人那天。
可此刻,拿到卷子之后,他心中却是一片平静。无悲无喜。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期待。
考题实在没难度啊!
孙淡拿到的考卷共有十四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个字的空格。加起来,也就三千多字。也就是说,考试必须在这三千多字的篇幅中把文章写完。
今科的题自是《夫妇之愚》,出自《中庸》第十二章,原句是“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极其至矣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极其至矣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这里的“夫妇”二字并不是夫妻。而是直普通的男女即匹夫匹妇。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贸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话说,《中庸》本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科目,这一句又不生僻,换任何一个读书人来,也是耳熟能详,要以这句做文章,有的是一千种做法。
看样子,皇帝亲自住的这个题日也不想在考题上刁难考生,免得惹起不必耍的麻烦。考题越简单,才越能显示出君王的宽厚。
当然,降低考试难度让竞争更加激烈,这却不是皇帝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因为是大路货考题,孙淡的资料库中倒是有几十篇范文,就看他想抄哪一篇了。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抄明朝人的文章,毕竟都是同时代人,口味接近。中举的可能性也高了许多。
斟酌了半天,他选了诸樊与嘉靖十四年中进士时所做的那篇文章。嘉靖十四年距离现在也不过十五年,不管是风格还是格式都是明左体制。这篇文章连进士都能中,要想考个举人还不像喝水一样简单。
所以,孙淡心中也安稳下来。也不急着下笔,反四下看了看。却见对面的考舍中的几个考生也都是面露微笑,胸有成竹的样子,估计也为这种低难度的考题而欢喜。
孙淡心中好笑:水涨船高。难度越竞争越激烈,那才是要靠真本事说话的。若考题又冷又篇!若以前恰好作个这个题,或许还有侥幸过关的可能。
看了半天,等大家都低头作题后,孙淡觉得无聊,这才提起笔开始答卷。
“体物不尽于物,君子之道赞也!”
这是破题,概括、解释题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体察事物而不局限于事物本身,这就是君子所持的中庸之道的作用的广泛。
这一句倒写得中规中矩,却能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看样子,原作者也是老练的答题机器。
接下来应该是承题,承接破题所说出的意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盖道之费者,隐之为者也。夫妇有在。而圣人有所不在焉。其斯为费而隐乎?”
中庸之道的广泛作用来自与他精微的本身,普通人可以体会其中的作用,但圣人却不局限于此,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疑问句抛出,很自然地将上下文衔接在一起。
接下来就应该是起讲了,也就是论述这个道理。
孙淡也不停歇,顺手下下去:“且造化以显仁而涵藏用之机。君子以体道而合尽性之妙。故观于费者也,其道之隐可知矣!”
然后是起讲,接着是入题,紧接着是第一股,第二股,到第八股结束。
最后是收合:“道之费也,而可以行尽矣”。
孙淡将笔一扔,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