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明画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誉,同时也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文采风流。这样极致的赞誉下来。市井之中不知哪一名穷秀才,见仪华生父是智勇兼备的名将徐达,竟由此为仪华取了一个雅名 “女诸葛”,久而久之此名也就盛传一时。
    当然以上皆是后话,且说十月初一暖炉会这日,官府一张贴出雇民淘沟、砌石铺路的公文,激愤的城民一袭之间得到了安抚。
    是日晚间,朱棣得到了消息,见收效如此之快,惊讶之余更是高兴。当下就去找了仪华,将一切说了出来,不过话里话外却有几分感慨:百姓竟这般好安抚。
    彼时仪华正坐在梳妆台前卸发髻,听了朱棣的话,转头向他一笑:“百姓求得简单,多为丰衣足食、家宅平安。如今官府雇佣一些闲散之人,让他们赚些钱财度日,商户们又眼见开市能做买卖,当然皆大欢喜。”
    朱棣点头,暗道一切不过利益钱财使然。这样一想,不觉存了轻视之心,很快地喜悦便去。又将心思放在了去京献策上。他一想到朱元璋听到他说出纳哈出扎营的地方,再看到他拿出的当地地形图,朱元璋龙颜大悦的样子,朱棣觉得他浑身的血脉都在沸腾。其实这之下,在朱棣心中隐隐的还有一种期盼:朱元璋见到他提出的攻打纳哈出的计谋,会不会直接任命他为主帅出兵漠北?
    仪华见朱棣突然沉默不语,她本还想说些什么,也就咽了话不提。
    这时阿秋、迎春两人从外间走了进来,手里端了一碗山药乌鸡汤。这汤是仪华每日临睡前喝的补汤一种,用以养气补血固胎之用。
    进到里间屋,两人见朱棣在,忙去给他行了礼,才悄步无声走到仪华跟前。
    迎春托着漆盘立在一旁,阿秋转身捧起热腾腾的汤碗,小心翼翼的放在梳妆台上。她看了一眼对面炕上坐着的朱棣,附耳小声道:“王妃喝了补汤就早些歇下,明儿是小王子的周岁,少不得要应酬一番,您可得注意着,毕竟您是双身子的人了。”
    “应酬”二字,阿秋含在口里,紧咬了一咬。
    仪华任由身后的盼夏为她梳理发丝,她将目光往红木梳妆台上一看,只见尺口大的白细瓷碗里盛了一碗去了食的鸡汤,汤微微泛着淡黄,倒是清澈不见油渍。仪华拧眉瞅了一眼,轻轻叹了一声气,持起精致的小勺,低头略抿了一口。才抬头看向阿秋,扯了扯嘴角,似笑非笑道:“我知道。”说罢,低头喝汤。
    阿秋看着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便低下了头去。
    一个成亲多年的女子,一个不受宠的正室,这在大户之家稀疏平常,但仪华却成了一名例外。她时隔七八年再次产下一子已是让人啧啧称奇,而后此子生下不到半年又有身子,这在后宅内府里意味着什么?众人心里都是个个透亮——正室当宠!
    此般情形下,为朱棣生下仅有两个儿子的仪华,如何不让所有人记在心里?这所有人中除了王府女眷、侍人,也包括北平城的贵胄圈子里。
    仪华回府不到十日,府中上下人心浮动,府外诸人递贴求见比比皆是。可仪华却谁人不见,就连众妃妾的晨昏定省,也以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暂时取消,以至今日能见仪华的妃妾除了郭软玉,再无其他人。也因此,府中各种臆测不断,可仪华却放任不管,这是为了什么?
    阿秋不解的想着。等想到明日一下见到这多人,她不由略抬起头,目中尽是担忧的看向仪华。余光却见朱棣从炕那边走过来,忙又屏气敛息的低头侍立。
    朱棣走过来,手搭在仪华的肩上。梳发的迎春飞快的看了朱棣一眼,忙退到一边让出位置。
    朱棣略动一步,两手都放在仪华的肩上,感到她身上不自然的僵了一下,尽管只是微微的一瞬,甚至僵硬的也是那般察觉不出,却仍较朱棣敏感的发现了这一点。他皱了皱眉头。怪异的瞥了一眼此时转头看着自己、脸颊微红的仪华。
    他说:“明日朱曦周岁过了,本王差不多五日之内,就会启程去京师。”说话时,朱棣微微俯身,目光平视着镜中人。
    仪华觉得镜中朱棣的眼睛太深,蕴藏的东西多而杂,她便微仰头道:“这么急,您才和臣妾说了没两日……”顿了顿,微蹙眉心,低声说:“而且时间如此短,行礼什么可收拾妥了。”
    说话之间,阿秋收拾了碗筷,带着屋内侍人全数退下。
    朱棣是被阿秋刚会说的话触动才走过来,这会儿见一屋子侍人都退下,倒没有抹不开面子的话,放在她肩上的手顺着手臂往下移,然后从后圈住仪华,手笼在了高高隆起的小腹上,一边摩挲一边下颌抵在仪华的头顶,低头说道:“你现在是双身子,本王本不该留你独自在府。”
    仪华听出朱棣语气中含着淡淡的歉意,她思绪顿时飞转,难道朱棣不会在府中过年?
    正想着,只听朱棣又道:“去一趟京师,一来一回要去两月。本王估计去了,可能赶不会北平。所以府中过年什么的,可能要你操持。”说着,话中又迟疑了一下:“可是你临盆就是新年期间……”
    一路快马加鞭,又岂会用上两月,若真要赶回来,必是来得及!
    仪华听着没有插嘴,等朱棣后面话中隐有不放心,她忽然想起从蒙古妇人那抢了车、吃食后那段路,朱棣不声不响的拣柴做饭,尽可能的迁就她。
    恍惚了这一刹,仪华定了定心神,温和的笑了:“正事要紧。王爷您放心去京师,臣妾会好好打理王府。”说到这,仪华心中一动,唇边笑意扩大:“其实,王爷真是不用担心,有郭妹妹在一旁帮着臣妾,倒没什么累的。”
    朱棣紧了眉心,略想了一会:“你说的是郭氏?”语气里微含些许的不确定。
    仪华听了心中一叹,朱棣竟一时没想起郭软玉。不过,面上仪华自是笑容不变,点头道:“恩,昨日王爷也见了,曦儿的周岁宴都是她在忙。”
    朱棣闻言往回一想,他想起昨日郭软玉一板一眼的模样,语气淡漠了几分:“性子倒是沉稳,又是大郡主的养母,在一旁帮衬你倒也衬得上。”
    听完,仪华笑了,笑容一直扩散到眼里。
    朱棣松开仪华立起身,扶着她到了榻上去。两人又继续说了些话,大抵是朱棣交代了些走后的事。而后一直说到快三更天的时候,他们才各自睡觉。
    。
    (明日会在晚上10点之前上传,很有写朱明的感觉。希望大家继续看,咳,居然在有推荐的时候,掉收藏。咕~~(╯﹏╰)b)
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岁(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岁(上)
    第二天,大开盛宴,为曦儿庆周岁生辰。
    这日一早,五更天刚到,朱棣像平常一样醒了,在黑漆漆的屋子里独自起身。仪华现在有孕本就嗜睡,却又浅眠的很,稍微一丁点的动静,她便迷迷糊糊的醒了。朱棣见了没停下穿鞋的动作,坐在床沿边回头说道:“时辰尚早,你继续睡。”
    仪华听着又闭上了眼,口里却像含了一块软糕,声音黏糊不清:“唤德公公进来伺候,再让阿秋点了灯进来,臣妾这便起身……”说完话声音也跟着低了下去,却仍一动不动地躺着,看样子是又睡着了。
    朱棣讶异的发现仪华这般能睡,他立起身盯着她看了一会,记忆里在搜寻她怀曦儿的时候也是这样吗?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于是只当孕妇就该如此,便披了件外袍走出了寝室,在外间让陈德海他们伺候了洗漱,就去了府前院处理政事。
    朱棣走后,仪华一直睡到日上三竿。等在寝室里梳洗了,又简单用了些吃食,到正殿内堂时,朱棣已从前院回来了,并换了一身稍隆重的蟒袍、红玛瑙腰带,坐在炕上一边饮茶一边看着曦儿让陈德海扶上学走路。
    曦儿人小骨头软,走上一两步跌上一跤,却乐此不疲,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陈德海人老骨头硬,躬背架住曦儿的腋下,走上一两步就大口喘气,又不敢停下歇一会,还得勉强维持着一张笑脸,殊不知满脸的皱纹都挤在了一块,却是笑比哭难看。
    仪华让阿秋扶着,站在门栏口好一阵子,见侍人发现自己纷纷行礼,她才走上前笑着叫了一声“曦儿”。曦儿年纪小却能辩声,这一听就转了脑袋,“蹭蹭”地在地毯上磨出声响,向仪华扑去。
    陈德海忙一脸苦相的跟着,口里却还是说着吉祥话:“小的给王妃请安了。这母子连心的话一点不假,小王子一见您就同见了王爷一样,心急的很。”仪华听陈德海这样说,眉眼一带,往朱棣那瞟过,就见朱棣脸上笑意多了那么一分。
    这一眼的功夫,曦儿已经蹭了过来,一把抓住了仪华的褥裙,兴奋的叫着:“曦——儿——曦!”
    仪华立即低下头,看着儿子欢喜的手舞足蹈,她脸上的笑变得极温柔,一双明眸柔得似能滴水了。可何奈身子重,连摸一下儿子的头,都是吃力的事!
    “陈德海你抱住朱曦,别让他太匪!”朱棣一旁见仪华挺着个大肚子,还想往下弯腰,不由正色阻止道:“王妃,你过来坐吧。”说着朝对几的方向瞥了一眼。
    仪华笑着应了一声,走到朱棣对面坐下,又与他说了两回话,逗了一会儿曦儿,见时辰差不多了,才向今日的设宴大厅去。
    设宴的大厅,按照原来的意思是要大办,定是摆在承运殿,男女宾客满席。不过临时决定从简,也只请了朱棣亲信属下三、四家的内眷,相熟的四品以上的七、八户人家的内眷。于是,就将宴厅摆在了后花园挨着戏台的一处院落——枫园。
    枫园不大不奢华,在前朝元宫改的王府里,实在只算作一般。但院子里有几株盘枝的枫树、黄栌以及乌桕,虽不很大,已经高出屋脊;每逢入秋以后,满院红叶遍染,成为一大亮色。
    仪华到了枫园大厅里,该来的差不多都在,厅里因此挤满了人。王蓉儿带着二郡主坐在左面下首的第一个位上,身后有两个伺候她的婢女、一个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