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各村和镇里就有大批闲散劳力来报名了,罗东亲自主持了这项工作,他这也是接着这机会想招收一些个有能力的工匠,几天功夫,来报名打零工的竟然有上千人,这让他也十足的意外,史观清报告的两个镇子下面的人丁也不过三万多人,一下子竟然冒出来这么些劳力。
    询问了一些来报名的护村队的队员,才知道现在农田的活还不算忙,家里女人和老人也足够应付,现在正是最缺粮食的季节,一个月能挣几十斤粮食,还少一张吃饭的嘴,对于一户人家那可是大大的好处。
    不过这次来应征的工匠不多,那些个勉强算学徒的工匠全部加在一起,也就三十几个人,对于如何建一座木寨子罗东还有些新的,这造一座小城,那还得靠这些手艺人,不过很快这个问题就有了解决方案。
    三天后,从陡山的来的队伍终于慢悠悠的晃到了涛洛镇,他们比魏安要早几日出发,竟然晚到了五天,不过对于这点罗东丝毫没有介意,因为队伍里来了他最希望看到的工匠营,还有陡山韩书办和沂南的方书办。
    崔平手下的工匠营在沂南并没有被解散,这自然是赵紫真的关照,而且崔平还在沂南忠实的执行着罗东的命令,从流民中又吸纳了十多位各类工匠,现在工匠营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三人,其中有弓弩匠5人,铁匠十多人,还有几个木匠,这让罗东着实开心了一会,把崔平好好的表扬的一番。
    这建造城堡之事,罗东就交给崔平去办理,自己亲自挂帅负责调度,让所有工匠奇怪的是,这位罗将军第一时间就召集了所有工匠,发布了任务,由工匠营的工匠牵头,崔平作为总体指导,组成了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城堡的四面建造。
    若是有技术问题,由崔平出面协调各组工匠来解决,若是出了攻城纰漏,则要追究每组的责任,轻则罚没酬劳,严重的罗东没具体说,不过他严肃的口气还是让所有人都赶到骨子里的寒意。
    重责之外,自然有重赏,工匠营的工匠完成相关攻城后将获得酬劳的提升,那那些工匠也依据完工情况给予额外的奖励,这让他们也充满了干劲,不过在了解到工匠营的待遇后,不少本地的工匠已经私下找崔平打听如何加入的问题了。
    这时代城保还是主要依靠开采山石建造,看到这个情况,罗东有些奇怪,找来崔平一问,才知道这时代烧制砖块竟然还是一项官办的产业,促使了青砖的价格高高在上,而县城里也都有大批泥墙的房子,纯青砖的房屋,那也是大富之家和为官的人家才能住上的。
    这让罗东暗暗好笑,这等低门槛的活也成了官办的营生,自己到边疆部队学习的时候,那里的建筑材料大多是自产的,没想到还能用上这知识,马上召集工匠在旁边的山岭下开挖了十几处砖窑。
    这时代石灰烧制已经是成熟工艺,黄粘土只要挖山,随处可以找到,很快工匠们在罗东的指导下,第一批红砖就被烧制出来了,看到这质量丝毫不逊于青砖的红砖,工匠们有些抓狂,要知道城里面那青砖都卖到几文钱一块,学到这么手艺那可是大本事啊,众人对于这位罗将军的见识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以至于都有人谣传罗东的技术是来自鲁班大师,因为除了这等不着边际的猜想,实在是没有办法解释一个军将能懂工匠的手艺。
    砖块的粘合剂自然是用石灰和粘土烧制的伪水泥,这玩意还比不上现代标准水泥,不过想比这时代用的粘土混合糯米的粘合剂效果差不多,而且成本算起来那是天差地别。
    罗东给出的设计图纸是西方棱堡的模样,四四方方的城堡的各处突出了一部分尖角,形成无数个凹形,对于这奇怪的城墙,工匠们到有人私下提出过异议,立刻被其他人一通说辞给鄙视下去了。
    “罗将军那学的是鲁大师的本事,你就会盖个大宅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
    这边施工的进展到是飞快,十天左右,地基基本打好了,砖窑和伪水泥窑的运作也上正轨了,这让罗东十分满意,而韩书办和方书办两个人的到来,也算正是把涛洛镇的管理系统搭建起来了。
    方书办跟随魏安到陡山后,对于罗东短时间内竟然在这山区开辟的这么一片基地颇为惊讶,在碰到韩当后,很自然两人就私下有些较劲的意思,不过韩当胜在对陡山这边情况的熟悉,方书办暂时插不上手。
    不过看到韩当的勤勉,他本身也不是个懒惰之人,自然变的更加勤快,结果相处一段时间,两人倒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都是秀才身份,倒也变得有些个知己的意思。
    汪海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赣榆跟莒南县令唐凯的生意实在是规模不小,这赣榆陈县令终于也嗅到一些味道,竟然直接派人搭上了去送货的汪海,王海在赣榆那边对时局还是有些了解的,目前为止,涛洛镇这边的情况,赣榆根本不了解,主要还是日照这边盖的牢牢的,出去的公文都只报有小股匪徒而已。
    他倒是有些胆识,便约了对方的人谈这盐货生意,谈下来双发都觉得可以交易,赣榆陈县令是他本家兄弟在操办这事,赣榆拿的海州盐,不过那边的价钱比罗东这里的稍贵,他们的盐货主要是走淮南路到宿迁、徐州那边的,倒也跟莒南的没什么大冲突,这样的话,汪海跟他们达成了2两一担的契约。
    何六子那边有了日照的新消息,日照的莒州副将萧离开始招兵了,他的手下已经成功的混进去五个人,其中两个都当上了火长,谋克查哈利那边没有招兵,估计是日照青壮严重不足所致。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何六子带着人马化装成做小买卖的商人去了陈家岛,确实在哪里找到了史观清所说的船厂,不过那里的青壮据说都被征发到通州去了,只有些个年纪大的,不过何六子倒是多了心眼,花了些银子给里面管事的几个老军。
    才打听到,这修船厂本来就是胶南官办的,里面匠户都是以前给宋军水师修船的,金国占领后,却不怎么看中这海上,自然就没什么活计,大多数手头有活的工匠都在镇上自己找活干,打零工也好过在船厂里饿死嘛。
    何六子许下了每人每月半贯工钱,干活管饭,条件是要跟着到涛洛镇来,这些老军倒是从镇上立刻给找了十几个壮汉子,说都是这船厂以前的好把式,现在这些人正在准备往涛洛镇搬迁,好在都是些穷汉子,也没什么家当,估摸着十几天后就能到。
    除了这些好消息外,何六子那边传来一个让罗东颇为惊讶的情况,据说密州、莒州正在大范围征兵,日照的胥吏成平那里也打听到一些零碎的消息,据说南京来了消息,皇帝要调发各路谋克猛安部族,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丁一律加入军籍,听候调遣,称之为阿里喜军。
    这是为攻击南宋做前期准备啊,罗东立刻想明白了,这绝对不是谣传,海陵王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发动了。
    这大范围的征发壮丁,一定会引起汉民的反抗,罗东立刻下令各军加大训练力度,凡是达到战兵要求的士兵,补贴提升50%,现在盐货生意做的不错,是应该让士兵们手头活络点的时候了。
    第二条命令是,允许成为战兵的士兵在哪些暂时被限制自由的猛安、谋克、土豪的侍女、家眷、村镇中的良家女子中自由下聘,只要女方同意,就被允许结婚,成婚的士兵将在新的城堡里获得一间平房,在城堡外围获得田地十亩。
    对于这条命令,罗东也是和各营指挥、王书办、韩书办商议后的结果,哪些女人被关押后又不方便管理,而且还要供应饭食,这些女人本来都是富贵日子过惯的,史观清根本腾不出人手来管理。
    而把他们婚配给士兵,一是提高了士兵的热情,二是罗东提出的有家的士兵更有战斗力,这观点让两个书办琢磨了半天,林云开这些憨货自然不会觉得这是坏事,也就一致默认同意了。
    不过罗东提出的,军将都不参与这场婚配,这让几个老爷们有些郁闷,不过对于罗东的命令,他们现在丝毫不敢违抗,也明白罗东这么安排有深意,都一丝不扣的执行下去。
    结果之后的十来天,军营就忙着两件事,结婚和搭临时房,辎重营的士兵打了这么些胜仗,都有些积蓄,倒是大大带动了涛洛镇的经济。
    虽然不少士兵请一两天假结婚,但是整个队伍的训练热情却想泼油的烈火般的燃烧起来了,看到那些战兵娶上媳妇和拿到更多的补贴,新兵蛋子都一个个跟打鸡血似的兴奋。训练确实达到了预计的成果。
    短短大半个月,辎重营的士兵规模应为陡山人马的加入膨胀到了4500人,但是战兵比例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分之一,而其他人虽然没有到达到战兵标准,那也是相距不远,罗东的方阵训练也达到了基本成型的要求。
    罗东召集了各营指挥,指着地图上日照的位置,“兄弟们,向日照进军!”
    '  '
第131章 日照之战(一)
    这次战斗,除了在涛洛镇留守300人外,几乎是倾巢出动,涛洛镇到日照那还是有大段的道路,好在现在民政方面的人手已经整合完成了,涛洛镇的事务由方书办和史观清共同打理,史观清为主,方书办辅助。
    方书办那也有办事精干的人,不过对于罗东在陡山搞的那一套还是很了解,现在也是个熟悉的过程,韩当则负责罗东军中的事务调配,毕竟有太多事务不是那些武夫能管理的过来的,粮秣辎重的统计分发,兵器损耗等等都需要个能用笔的。
    完颜瑶来了几日,罗东这些时候忙着练兵和民政,倒也没见她几面,听杨毅说,小丫头这几日从亲兵营里借了几匹马,在涛洛镇四周游玩,杨毅特别拨了个可靠手下和十个亲兵去保护,这让罗东有些皱眉头,不过想想也就算了,毕竟还是个小丫头,自己那时代小女生都是旅游狂啊。
    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