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叛军也没有准备进攻赛格德,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奥匈帝国的指挥系统瘫痪的同时也牵制住这里的千余士兵。可一个巧合的机会让他知道拉格纳中将突围出去,大胆之下叛军直接选择进攻。
毫无疑问,这一次的赌博他们获得最终的胜利,赛格德的千余士兵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量就被消灭一大半,而剩下的包括指挥部这里也都是苟延残喘罢了。
谁也没有想到奥匈一方会翻盘,可事实就是如此,现在叛军迈进进退两难的境界,撤退不得、进攻也开始疲弱。这些叛军是真正的叛军,除去高层军官之外,平民出身的他们战斗力可想而知!
2000余士兵已经在指挥部这里损失500,其余部分现在已经聚拢不起来,赛格德的财富已经让他们忘记自己还有长官,叛军就是叛军终究不能同正规军相提并论。
本来进攻指挥部就只有800士兵左右,现在剩下的根本不足以攻陷指挥部,即便指挥部现在剩下的战斗人员不过10余,算上文职参谋加起来也超过30人。
一架机枪、两名狙击手、四名射击不错的步枪手,这些才是真正让叛军攻打不下来的主要原因,那些文职参谋就是打酱油的角色同叛军的战斗力也就是半斤八两。
“将军,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如果可以叛军负责人也想找人问一问,可这里他还能够依靠谁?指挥部就如同鸡肋一般,让他几乎完美的计划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可以,现在他很想下命令撤退,可上面的命令还没有下来,此时撤退……他如何交代?
进攻赛格德的命令是他下达的,上面给他的命令可仅仅是牵制住这里就足矣,如果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整个战局也许都有改变的可能。
就在叛军负责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士兵的到来让他下定决心……郊区2公里处出现奥匈帝国旗帜的士兵,不出意外应该是来自苏博蒂察的援军。
正一正自己没有任何标志的军帽,最后再深深看一眼始终没有拿下的赛格德指挥部,叛军指挥官、来自塞尔维亚的准将率先朝苏博蒂察援军到来相反的方向撤去。
叛军的动作指挥部的众人第一时间发现,参谋们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这很有可能是拉格纳中将带来援军导致,此时如果能够牵制住对方……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他们的人数太少,而且谁能够保证这不是一个骗局?
敌人撤退,指挥部的参谋和士兵们瞬间瘫软在地上,他们已经持续战斗4个多小时,滴水未进不说而且还集中全部精力,现在估计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好好的喝口水然后睡一觉。这里面自然是不包括恩斯特,年龄、身份摆在那里,一直恩斯特都呆在一个小房间里,食物、水都不缺少,甚至还有一位卫士贴身保护、照顾。
拉格纳中将带着援军迅速来到赛格德,看到破损严重但明显还没有沦陷的指挥部大松一口气,援军能够到来、影响他未来的不是战局只是那一位不过七岁的小娃娃而已。恩斯特无事他顶多就是免职,如果恩斯特出现意外,即便他的功劳再多斐迪南大公也不能轻易的饶恕他。
交接的过程中参谋们不免提到重机枪的事情,为此拉格纳中将很是疑惑,他可很清楚自己的指挥部里没有这东西。
准备问问恩斯特却被科西莫阻止,声称重机枪就是自己携带而来,不过现在恩斯特已经睡觉,有什么事情可以明日再说。
恩斯特的行礼拉格纳中将并不是很清楚,虽然有些奇怪恩斯特身边带着重机枪干什么,但想起贵族们的各种奇葩爱好拉格纳中将也就不再继续追问。
拉格纳中将到来时参谋们都没有跟在身边,如果再说一说那一箱箱的弹药,那恩斯特的事情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还好……这件事此事就算告一段落。
也并非都没有疑惑,科西莫无疑就是其中之一,恩斯特的行礼都是他打包、谎话也是他来说,那一箱箱的弹药暂且不说根本装不到那几个小行李箱中,就是能够装起来他整理的行礼里面有什么东西他不清楚?可科西莫的身份让他只能把这些疑惑藏在心里,甚至也许这一辈子都只能隐藏在内心最深处。
第一百十八章伏伊伏丁那(六)
赛格德的危机已经解除,火车轨道正在紧急抢修当中,这里恩斯特自然不会继续待下去,只等火车开通立即就离开。
随着叛军的撤离,拉格纳中将开始重整军事部署,借用斐迪南大公赋予的权力,拉格纳中将在没有维也纳援军的情况下硬是凑起5000余士兵,额外还有8000余青年正在短期培训之中,大约3周左右他们就要紧随其后奔向战场。
13000名士兵的战斗力暂且不说,但如果把他们安置到伏伊伏丁那的战场上无疑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塞尔维亚王国不动手的情况下平息叛乱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通讯已经彻底被阻断,有关于安德烈的消息恩斯特也不清楚,可他不能继续留在赛格德,安德烈如何只能默默的等待。
而就在恩斯特即将离开赛格德的时候,安德烈已经从容的和先前撤走的泰格参谋长一行人会和,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摆放在安德烈的面前。
好消息是贝切伊市并没有沦陷,这里的负责人是警察局一位副局长,30余警察和500组织起来的青年维持整个城市的秩序。
贝切伊是伏伊伏丁那地区的城市,伏伊伏丁那原是塞尔维亚王国的领土,这里的决策层自然不是本地贵族而是奥匈帝国任命的市长。可倒霉的是叛乱那一天贝切伊也没有能避免,并且十分不幸的被一名暴徒冲进会议室,市长连同助理等一众高层全部死在会议室内。
说起来这位警察局的副局长也是很有能力之人,做事果决的他在没有高层命令的情况下直接接管城市的防务,并安排警察扣下火车站的一批运往边防的军事物资。
如果不是做事如此的果决,估计此时贝切伊也已经沦陷于叛军之手,大股的叛军暂时没有精力理会贝切伊而小股……500武装起来的青年已经足以保证这里的安全。
泰格参谋长带着千余士兵来到这里明显让副局长很高兴,再有能力也不能避免他只是一位警察局局长,防务的事情实在是让他太过忧愁。
安德烈来到这里的时候摩拉维亚陆军团已经接管整个城市,缺额的编制也补充回来并把数量提高到3500,不过相应战斗力也削减不少。
整顿防务、训练士兵,一时之间贝切伊有回到战前的感觉,但那只是暂时,很快一则消息就由逃亡的平民传递过来,一股由伏伊伏丁那前贵族组建起来的叛军正在接近这里,目标不言而喻。
叛军的数量大约在3000左右,按照逃亡而来的平民讲他们大部分都装备精良看起来并非是那种乌合之众。
得到消息的当时安德烈就同泰格互视一眼,很明显这也是打着叛军幌子的塞尔维亚军官组建起来的半正规军。
为什么说是半正规军?因为其中大部分的军官都是正规军校毕业,即便士兵都是临时拼凑起来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一丝正规军的味道,对于这样的军队安德烈称呼为半正规军。
实际上这个时候伏伊伏丁那遍地都是这样的半正规军,塞尔维亚王国派遣来上百位指挥军官,用星火燎原之势形成伏伊伏丁那现在的局势,同时说服边防军军官,搞乱整个伏伊伏丁那局势的同时也让塞尔维亚王国随时可以收复这里。
现在塞尔维亚王国还没有动静主要原因有两个,俄罗斯帝国会不会全心全意的支持他们、能不能短时间内收复伏伊伏丁那并同奥匈帝国进行谈判。
如果没有摩拉维亚陆军团的突然到来,也许一切都随着塞尔维亚王国的计划进行,虽然未来他们会遭受奥匈帝国更强有力的报复,可起码他们收复伏伊伏丁那地区,但现在……
“可以一战!”
这是安德烈的话,如果单单是3000半正规军的话那他并不畏惧,可泰格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如果自己获得胜利之后如何。
“输掉的结果不用多说,贝切伊沦陷我们战死或俘虏,可打退这支叛军我们应该去哪里?”
一旦击溃这支大规模的叛军,那么接下来他们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贝切伊自然死守不得,可他们不在这里又能够去哪里?回奥匈帝国境内也不现实,太遥远而且路上的变数也太多。
泰格的话让安德烈也沉默起来,不过谈论中的两人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想要离开刚刚征召的青年们愿不愿意,毕竟这里才是他们的家。
贝切伊的战争一触即发,而这个时候恩斯特已经乘坐上前往维也纳的火车,但恩斯特不会在维也纳驻足太长时间而是看望一下索菲亚女大公就直接回摩拉维亚。
此时已经1902年的2月,东方即将开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春节,但估计今年的满清皇室没有那么好的心情来欢庆。
满清皇室于1902年2月1日宣布一条让满清帝国足以坠落深渊的政策——允许满汉通婚,这无疑是一种妥协、一种对帝国开始失去掌控的起始。
除去这一条政策之外,编练新军、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这也看起来都是兴国之策,可同时也是让满清帝国走向灭亡的前奏。
东方的事情看起来同奥匈帝国毫无关系,实则不然!俄罗斯帝国为什么会突然加大对塞尔维亚王国的支持?无非就是东面战线因为英日的联盟而让他不得寸进,而一旦空余出机会,单凭一个塞尔维亚王国如何是奥匈帝国的对手?
2月9日,奥匈帝国摩拉维亚陆军团副团长安德烈中校连同3565名士兵死守贝切伊,当日击溃叛军,其中叛军伤亡600有余且超过1000叛军被俘。
安德烈本意是击溃叛军之后转战其他地方,但因为贝切伊政府临时负责人的强烈抗议,最终只能留守贝切伊。
这个时候恩斯特已经回到摩拉维亚,有关于安德烈的消息也随着那一次胜利传递到恩斯特的耳中,得知摩拉维亚陆军团无大碍恩斯特也暂时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