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时人家在修养生息,更何况原本防御这三个方向的魏国屯兵正在秦军的重压之下,此刻调动武卒回援说不定还会自乱阵脚,大军一旦溃散,仅凭这三万疲惫至极的精锐武卒也是无法抗衡白栋十几万大军的,这场战斗只会更快结束!
“传令下去,武卒向东移动,背靠。。。。。。鸿沟扎营,北西南三面大军边战边撤,万万不可自乱阵脚。”
“将主,背水扎营,是兵家大忌!”庞云不觉摇头。
“还有更好的办法麽?白栋早有算计,咱们被他坑了!现在敌强我弱,武卒士气已衰,突围是不成了,临水扎营虽然不妥,好在这毕竟是在魏国的土地上,大梁距此不过两百里,常辕距离我们也不过十几日路程,魏申如果提大军来援,最多二十日就能到达。。。。。。哼哼,白栋自以为聪明,难道真的以为我庞葱是如此好打的?十日打不下我,我魏国大军必可反围秦军,到时我庞葱仍是第一大功!”
“将主要以身为饵,此古今名将方有之义也,末将敢不追随?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庞葱看了庞云一眼,心中甚是不解。
“可是我军本就是轻装而来,携带的粮草有限,恐怕。。。。。。恐怕是支持不到十天的。。。。。。”
“什么!”
***
计毒不过绝粮!
两军交战断敌粮草是后世军事家常用的策略。不过在春秋战国时代还真是很少有人使用。春秋时打仗也是要讲究礼仪的。大家脸皮都薄得很。断人粮草这种卑鄙的事情自然是想都不会想;到了战国时期,战斗规模越来越大,战斗也越来越是残酷,兵家、纵横家各出奇谋,却也没有几个人会去用这种‘下~流’的战术。
秦国白子是当代文宗、天下人景仰的大人物,当然也不会行此无耻之事;不过若是敌人自己犯了错误,带的粮食不够,白子就算心胸再怎样仁慈宽广。也没理由送粮食给敌人对不对?
所以魏军粮食不够,庞葱也只能怪自己太过大意了。
为了快速驰援大梁打击秦军,魏军携带的粮食只够支持十天左右,这本来不算什么问题,庞葱算计到白栋或会迎战、或会继续展开那劳什子运动战,却当真没有算计到白栋会有如此大的手笔,竟然真要围歼他的大军!
大梁距离这里不过两百里,常辕的大军更是只有十几日路程,无论怎么看,白栋围困魏军都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一旦围而难歼、反被来援魏军包围,秦国就要损失半国之军。老秦能不能安然立国都很难说了。可这位秦国白子硬是这样做了,而且是铁了心要围歼他!
站在仓促建成的大营中,庞葱亲自登高瞭望秦军阵地,越看心中就越是气愤,白栋太恶毒了。
三面都是秦军的黑色旗帜,比起自己仓促立下的军营,人家是做足了准备,立营用的都是一人抱的硬松木,外面还堆起了防备火攻的麻布沙包。这还不算,居然还从鸿沟引来水,在寨墙外又拉了一条三丈宽的护营河。秦军士兵正把一麻袋一麻袋的古怪东西往河里倒,虽不知是什么东西,估计离不开阴人害命的路数。
不要以为直接就能到达人家的护营河,在护营河外,秦人还弄出了五十丈宽的危险地带,到处都是如鹿角般交叉的铁铜器,一半埋如土中、一半露出地面,看那锋利的角尖就知道,这东西千万不能碰。魏武卒方阵若想在该地带展开,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命来清理这些障碍。
光是这些也就罢了,若真不惜死伤的决心突围,大不了豁出人命去填就是,可当看到自己派出的试探军队距离秦军大营还有五六十丈远,寨墙上便突然冒出了上千名秦军,人人手持一种样式奇怪的弩箭,看着也不似大弩,更不是日间作战时用过的那种恐怖巨弩,不过六七尺长,一人就可把握,却在眨眼间就能连续发出数千只弩箭,而且射距远达五十丈外!准头是差了些,却胜在密集快速,他派去试探秦人防御的数百魏军在这一轮急射下硬是折损了近半,有些人甚至连盾牌都来不及举起!
这是什么弩,是公输家的杰作还是那位白子又有了什么新发明?
庞葱险些将钢牙咬碎,幸亏他不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否则真要大骂白栋无耻了!连诸葛连弩这种黑科技都搞出来了,这还要脸不要了?
庞葱这回是彻底死心了,突围是不成的,只能固守,万一援军不至,那也只能冒着天大的风险从鸿沟撤军,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八万大军能逃出一半人就得底伟大的战略转移。。。。。。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粮草不够,换了叔叔庞涓来也是不成。
“信鸽飞不出去,就固守待援,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均不得出战,违令者斩!”
望了一眼满天飞舞的秦国猎鹰,庞葱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传不出求援的信息了;现在只能期待常辕和魏申不是白痴,如果他们反应够快,这次自己被困鸿沟反会成为歼灭白栋主力的好机会。
第三百八十二章【挥泪斩将】
庞葱有八万大军,如果不惜伤亡拼命突围,就算白栋建起一座钢铁城堡也不敢说一定能困住魏军,毕竟大梁还要留下一部分军队,公子少官一军也还要留为机动,算起来他用来围困庞葱的军队也不过十万人而已,就算有充分准备和诸葛连弩这种黑科技,其实也还是打狼的那根麻杆儿,稍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
好在庞葱太过大意,魏军携带的粮草不多,这就给了白栋大把的机会;而且从魏军被困后的举动看来,庞葱不但没有努力突围或者试图从鸿沟冒险撤军,反倒表现的极为平静,日日加固营寨,摆出了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架势,这是要学后世那个悲剧将军张~灵甫啊?以身为饵妄图吸引秦军,等待魏军来一个漂亮的反包围?
有时历史真的很奇妙,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经历了一个有一个轮回,人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交集点在这些轮回中暗中凸现,有时会从人们眼前悄悄溜走,有时却会让人恍然大悟,感叹造物者的神奇。
本以为要经历几场大战的白栋不觉失笑,不得不说庞葱就像后世那位黄~埔精英一般很有想法,思路稍微转换,原本是被动包围,就变成了主动诱敌、说不定还能成为魏国的英雄?天才!可惜天才往往是天真的,不懂政治的天才就更是个悲剧。
根据白栋掌握的情报,魏申与庞涓一系早就有了矛盾;关键在这种矛盾并不是简单的小人嫉恨,庞涓是狠人可不是小人,魏申再如何不堪。放在后世王朝也绝对是个有开拓精神和足够能力的贤明之君。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完全是一种价值观的碰撞而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根据白栋收集到的情报,魏申、公子昂和庞涓之间的矛盾属于‘君子’之争。小人之间的争执其实是最容易化解的,因为多半源于利益,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可以让两个互为仇敌的小人变成基~情满满的一对壁人。君子之争可就不同了,双方都是基于‘大义’而争,既是为国为民的君子,又怎麽可能为了一点利益放争夺呢?只要有机会,君子加害起君子来绝对比小人对付小人更残忍十倍百倍。
这是站在政治高度看问题。庞葱这个军伍粗胚看不到,常辕这个魏申的嫡系也看不太清楚;在庞葱被围三日后,慢吞吞的魏国斥候终于带回了这一震撼消息,此时魏申的军令还未及下达,常辕便已发出军令,全军加快速度驰援庞葱,原本一日行军六十里、如今要改为一日行军百里!常将军从来都是个有底线的人,而且也是个聪明人,哪怕是魏申的嫡系、对庞家向来没什么好感,却也知道当此危急关头应该坚持的是国家大义!更看出庞葱以身诱敌的大节大义。他如果晚到一步,只怕会成为魏国的罪人!
为怕自己军力不够。在疾援庞葱的同时,常辕还放出无数传令信鸽和轻骑斥候,向魏申陈述厉害,提出了大军北上、聚歼秦军的战略意图。他相信世子一定会放下成见、与庞家共赴国难。大败白栋的机会到了,世子应该比他看得更清楚,断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魏申很快就回信了,飞书上传来的命令却让常辕险些吐血‘庞将军所领乃我军精锐,岂是秦军可破?此定为白栋运动之策,若我大军被他调动,空隙一生,立遭变数!将军切切不可中计,大军应就地休整,待机而动,切切!”
“放屁!”
常辕的副将至今也无法忘记常将军那一刻是如何暴怒,撕碎了书信还不解气,居然要人将送信来的鸽子整只炖了与他下酒,然后边喝酒边大骂世子不顾大义,要害死庞将军才肯罢休,有如此世子,魏国危矣!副将很想提醒常辕,咱们可是世子的人!可看到常辕双目喷会的愤怒表情,终究没有敢开口,否则常辕真的会砍下他的脑袋!
从精武卒中被魏申一手提拔成为将军的常辕第一次违反了魏申的命令,不但没有停下休整,反而催促大军火速行军,结果在距离庞葱大军不过百里的林郡附近被公子少官率领的精锐骑兵突袭,仅有一万武卒的常辕军战斗力明显不足,公子少官这个只会冲杀的莽夫和精研两翼突破战数的秦观简直就是常辕军的克星,一战之下常辕军大败,损失超过八千人,辎重粮草丢弃无数,幸亏公子少官兵力不足,否则他就是第二个庞葱。
稍做休整的常辕等来的不是魏申的勉慰而是面容冷漠的军法队,这只军法队可是每人三匹马的赔本,一日夜疾行四百里追来得,军法官已经累得想要吐血,这份怨气不发在他的头上才是怪事了。按照魏申的将令,常辕被临阵撤换,押去承匡受审,常辕一军暂由魏图兼领,后撤三百里去承匡休整。按魏**规,战时不听将令的,斩无赦。
魏申对常辕的凌厉手段震慑了军中所有将领,之前还有佩服庞葱、同情常辕的人现在都聪明地闭起了嘴巴。接得到情报后,白栋也不免感叹,历史竟会是如此相似,经此一事后,庞葱只怕是再也等不来援兵了,鸿沟将会变成孟良崮,庞葱就是悲剧的张~灵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