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匪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人的野心,难道齐王千岁与京师的万岁都不知道吗?”邱瑞仁的心理防线已经破了,其实跟吴家兄弟一样,空有一身学问的邱瑞仁也想好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也想有一番作为,也想造福一方百姓,名流青史。可如果不是真的逼到这份上,这些人还真难请动。
    “如果不是这次的蝗灾,再加上朝廷决意跟齐王翻脸,这个时候我应该正在指挥着大军与齐王的军队撕杀,我的为人还有我的野心,齐王清楚,朝霞公主也清楚,耿老将军、赵士梁、曾国栋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清楚。可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跟我合作,而我也很清楚他们的野心,大家似乎都是同类人。”
    说到底,天下群雄,那些每一个想要称霸天下的人,不管用的是什么手段,不管为人什么样?其实都是同类人,全都是野心十足,想要将所有权力集中到手上的人。
    邱瑞仁终于是屈服了,王千军打破了其内心最后的心理防线,多年的坚持永远等不到他所希望等到的正人君子,一个光明正大的主公。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在野心家之中选一个最起码对老百姓好的人,辅佐
    雄,总比辅佐一个笨蛋强,最起码在枭雄的统治下,能过上好日子。
    邱瑞仁被王千军从监狱中放出,原本很多人都认为,就算邱瑞仁是被王千军亲手放出来的,可以邱瑞仁的脾气,出来之后一定会大骂王千军,一点都不领情。赵士梁可是很期待着邱瑞仁河南读书士子来抵制王千军,这样对他收复河南失地就极为有用,可结果邱瑞仁一出来就用了一天的时间写了一份很长的文章,文章上写什么王千军没看,但具体内容却很清楚。
    邱瑞仁文章的大概内容就是号召河南读书人中想要一展才华者到王千军这边来,投效王千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造福一方百姓。文章中依旧是把王千军骂了一顿,骂王千军好战,骂王千军有野心,骂王千军内心狡诈,但最后邱瑞仁却指出,王千军再怎么坏,但对其统治下的百姓却是比其他地方的都要好,王千军并不注重人才的出身,是一个会真正接纳有才能的人,而不是靠出身与家族进行判断。最后邱瑞仁还在文章中希望,赵士梁与曾国栋这两位一方总督能够可怜河南百姓遭受战乱与蝗灾之苦,不要再让河南百姓遭受战火之苦了。
    邱瑞仁还是有些天真,似乎这个脾气是改不了了。看到邱瑞仁所写的这份文章,赵士梁很生气,他手下的文人们马上在赵士梁的命令下行动起来,快速地写文章责骂邱瑞仁,说邱瑞仁被王千军收买,贪生怕死,没有一个读书人的气概,要求所有河南士人唾弃邱瑞仁,结果河南的士人就这样在两种论调下分裂了。
    邱瑞仁与赵士梁的那些人要怎么吵王千军懒得去管,只要能够把有才识的河南读书人召集过来就行,不需要全部,也做不到全部,只需要一部分愿意投效自己的人就够了。要知道,在之前王千军连续打败河南总督的时候,河南地方上的读书人,那些还没有被豪门世家所利用的读书人,无论吴淳元写了多少封信,派了多少人,都不愿意出来投效王千军。
    小皇帝疯了,外戚们也跟着发疯,这就是京师百姓的感觉。为了能够打败齐王,小皇帝一道又一道的圣旨发了下来,外戚们按照圣旨的命令,一边尽量捞着自己的好处,一边尽量满足小皇帝的要求。二十五万大军就这样形成了!
    八万禁军,五万私兵,最后的十二万大军就是从河北可以控制的地方强征来的壮丁,京师之内有一半的壮丁就这样被抓走,扔到军营中,发给皮甲与长枪进行简单的训练,有些人甚至连皮甲都没有。总之小皇帝这一次把之前他的姐姐朝霞公主好不容易靠观花楼才积累起来的财富都用上了,这中间外戚们当然也捞了很多很多。
    打仗就是靠人多,这就是小皇帝所认为的,就算军中没有足够的装备;就算很多壮丁手中只是一杆简陋的长枪,连皮甲都没有;就算连需要在冬季所用到的冬衣连三成都不够;就算所有的粮食只能维持大军两个月的作战;小皇帝还有外戚们依旧认为他们会胜利。因为除了这二十五万大军之外,还有湖广总督与河南总督加起来超过十万的军队,如此一来就能够对外号称百万大军,百万大军讨伐齐王。
    曾国栋的大军开始北上,湖广这一次出兵六万,其中七千骑兵。不过这七千骑兵中,有将近四千人是骑骡子的,曾国栋手上也就只有三千匹战马,在之前的交易中他总共获得了四千匹战马,其中一千匹是没有阉割的战马,要留着做种马。曾国栋最大的自信就在于自己手上的这五万三千步兵,他们全都是跟随着曾国栋南征北战的精锐之士,这一次曾国栋就要靠着他们控制大半个河南。
    赵士梁出兵四万五千人,其中步兵三万人,骑兵一万五千人。赵士梁没有办法抽出太多的步兵出征,他的内部并不算稳固,但这一次他也拿出了自己的老本,五千属于自己的骑兵,剩下的那一万骑兵当然是高价雇佣来的游牧骑兵。
    两个死对头,两支大军就这样向着同一个目标,开封城进发!
    作者语:清明节我有四个地方要扫,都在一座山上,但却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两处是外公那一家的,两处是本家的,去一处就要浪费一下午的时间,回来还累个半死,对不起大家。现在还剩下最后一处要去,这几天,爬山的我是真的减肥了。
   
第六十四章 驻扎开封


    
    五万齐军整装待发,齐王还没到发动山东所有百姓的五万大军本来是为王千军所准备的,要攻打王千军的两淮,光这十五万大军其实也不够,齐王原本的计划还将再征召十万壮丁,加起来二十五万大军就是对付王千军的本钱。不过现在一切已经改变了,十万壮丁不用发动,齐王自信对付朝廷所谓的联军,十五万正规军足够了。
    百万大军,那是吓唬小老百姓和壮丁用的。把河北全省所有的男子,老的小的,残废的都集中起来,朝廷才凑得够百万大军。只需要一定的分析再加上探子的打探,齐王与手下的将军和官员们就能够清楚朝廷有多少军队了,不过这百万大军的名头,还真把齐王所控制的河北地方百姓与壮丁吓得够戗。
    河北之地是守不住了,那就干脆全部放弃,缩短后勤补给的路线,吸引敌人,拉长敌人的补给线,齐王很清楚朝廷有多少存粮,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个错误。齐王大军在齐王的命令下,快速地将河北地方上能带走的百姓、物资,特别是粮食全部撤回到了德州城。十万齐军在德州城外布阵,等待朝廷大军的到来。
    德州与河北吴桥县为邻。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扼守京杭大运河,是河北进入山东的军事重镇,齐王将十万大军集结于此,就是要吸引朝廷主力前来。德州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朝廷大军在这样的地形上不仅缺少高度优势,大军也很难快速地展开。齐王相信,只要他亲自坐镇德州,朝廷就一定会把所有军队都集中到德州城外。
    另外的五万齐军按照齐王的命令分散驻扎在山东西面与河南交界要地,用以防备赵士梁与曾国栋的联军,同时也是齐王为自己准备的预备役。齐王和王千军都不相信赵士梁与曾国栋这两人会同心协力,会全力支持朝廷,猛攻齐军。这两人所率领的军队其实都是在为两人之间的火拼做准备的,同时齐王还有王千军的协助,王千军的大军可是从侧翼威胁着赵士梁与曾国栋两人的背后。
    永,今年三十一岁,二十年前随父母逃难到高家村,二十年前的水患让淮西出现了大量的饥民,不过因为高家村靠近千里大山,有山中的食物可以维持,一小部分逃到高家村的难民都活了下来,灾荒过后隗永他们一家人就留在了高家村,隗永还娶了一名姓高的女人为妻。
    永是高家村的民壮出身,这些年一直跟随着高大壮四处征战,一个作战并不是太出色的人,指挥军队上也十分的谨慎,但隗永却有自己一个别人比不上的优点,那就是练兵!隗永最厉害的成绩就是指挥其训练三个月的新兵,在军中演习的过程中,让一千神策军军的老兵吃尽了苦头,虽然最后隗永所指挥的一千新兵还是失败了,但根据判罚,那一千老兵死伤超过六成。
    王千军眼前的这位隗永,神策军中的老将,高家村的女婿,就是高大壮推荐给王千军担任天字营的主将。在隗永的身边,则是江明扬所推荐出来的地字营主将人选,地道江南小豪门世家出身的林家齐,这个当日率两千人投降,献出石头山金陵城门户的投诚者。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个叛徒。
    江明扬这些日子可没少头疼,没少有压力。可江明扬也不笨,江明扬十分清楚,王千军表面上虽然不声不响,可一双眼睛却盯着所有人。随着王千军实力的不断扩大,王千军手上的生杀大权也越来越明显,就算是高大壮这个最早跟随王千军的人,在喝多的时候也会对别人说,他从内心害怕王千军。江明扬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江明扬对于地字营主将的人选可是做出了慎重的考虑。
    王千军组建天字营是为了加强两淮机动兵力,增加可调配的正规军人数。而地字营之所以组建,江明扬认为王千军还有其他的意思,如果真是要增加正规军人数的话,地字营的士兵就不会由江南地方上的卫戍军,也就是太平府的卫戍军与吴国降兵中的精锐来组建了。用的应当都是两淮卫戍军中的精锐。
    说到底,王千军组建地字营最大的目的就是想以江南本土的士兵来安定江南,稳固住江南这个新的后方。确认这一点后,江明扬
    就有底了,林家齐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江明扬选了
    对于林家齐这个人选,反对的声音大过了赞同的声音,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