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贵更喜,嘴都差点儿合不拢,连声道:“承蒙吉言,承蒙吉言。”
    黄来福道:“来来来,让我们共唱《友谊地久天长》。”不久,黄来福和麻贵的大军来到了石沟城下。石沟城,是一个驿站,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沟驿在灵州城东南九十里,“石沟城:即石沟驿。北至大沙井六十里,南至盐池七十里。城周边三百步。驻军113名,百户一员领之。”
    这个地方,不说眼前一片荒凉,就是在后世,此处地周边,也仍是多沙地草滩,不过却有一个千万吨级矿井群的采煤公司入驻,每年采煤无数。
    不过由于宁夏乱起,石沟城位于从下马关到灵州城地重要粮饷要道,经常有粮队经过这里,休憩喝水,因此这个荒凉的地方,一下子重要了许多,驻军也增强到了数百,由一把总领之。
    此时,黄来福坐在马上,任由风沙扫过自己的脸庞,眯着眼睛打量前方不远处的石沟城,一片的平原荒草沙地中,这座以夯土堆砌地驿城显得颇为的高大醒目,城上飘着大明地日月旗和苍龙旗。不过好象是久无修缮的缘故,城头己是多处坍塌。
    城垛上,一些大明军士正在张望,看旗号是大明军队,再说,不久前,五寨堡军队的探马早己通知石沟城守将,他们应该知道自己这只军队的来历。
    果然不久,东城门大开,守城的杨把总带了几个军士们迎了出来。
    “石沟城把总杨建仁,见过两位将
    黄来福抬手道:“免了,杨把总,你可见过虏人踪迹。”
    杨把总单膝跪在地上,恭敬地回道:“回两位将军,末将曾接烽火讯息,又闻塘马回报,虏贼大部,前往下马关,末将己令守军严加戒备,不过还末曾见到虏人踪迹。”
    黄来福和麻贵互视一眼,麻贵摸着脸上浓密的胡子,沉吟道:“算算日子,他们应该靠近石沟城了,他们现在到哪了呢?”
    黄来福道:“不管他们到哪里了,先让将士们休息再说。”
    麻贵点了点头。
    很快,中军位置的各个锣手敲响了铜锣,听那到铜锣的声音,大军中,立时不论是前军,中军,后军,大家都是一屁股坐了下来,喝水休息。同时金边响起,黄来福手下军队及麻贵手下军队的探马,也是了一队一队地奔向各方,侦察戒备。
    休息后,黄来福手下的军队还保持着安静,只是就着军葫芦安静地喝水,吃点干粮,或是给军马喝水,喝养粮食草料等,辎重队地军士们,更是忙着给骡马放松马肚。而麻贵标下地人马,则是一下子热闹无比,喧腾声一片。看得麻贵皱眉不己,两军的差距真是一眼可以看得出,他手下地家丁们,虽说装备及精锐度,可以比得上五寨堡军队普通的士兵们,但整体而言,却是远远不如。
    那石沟城把总杨建仁,也是久经军伍,自然可以一眼看出黄来福手下军队的精锐程度,再看黄来福这么年轻,他内心暗暗诧异,面上却是恭敬地道:“两位将军,城内己是备下酒菜,两位将军可否要进城歇息?”
    麻贵扬了扬手道:“不必了,我军歇息片刻就走。”
    黄来福温言道:“杨把总,此地己无事,你回城去,小心戒备。”
    那杨把总领命回去,关好城门。
    正休息中,忽然听到东北方向传来火铳的声音,黄来福和麻贵都是脸色一变,大军也骚动起来。跟着更是听到尖锐的鸣镝声响,黄来福和麻贵互视一眼,心中都是想:“蒙古人来了。”
    采用鸣镝通知大队人马的方法是游牧民族的老方法了,从汉时的匈奴之乱,一直到明时的蒙古人,都是使用这种手法。他们的大队出动之前,都是斥候队四出,遇到对手,能吃就吃,不能吃就缠,并用鸣镝通知大队人马前来。可以肯定,鸣镝之后,蒙古人的大队人马就要前来了。
    黄来福一阵热血***,终于找到这股蒙古人,可以和他们作战了。
    黄来福猛地站了起来,喝道:“传令下去,全军整队,披甲!”
    中军位置尖厉的孛罗声响起,各军士们纷纷起身,各人都从马骡上拿出自己的盔甲穿戴起来。很快,五寨堡军队这边,一片铁甲的海洋,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看得麻贵手下的将士们,个个都是羡慕不己。这些五寨堡军士,人人有强壮的马匹骑用不说,连每个普通的小兵,竟然也都拥有铁甲。反观己方,除了家丁们和骑兵有铁甲外,余者,只有皮甲或是单衣。这人和人,真是不能比。
    不过说实在的,虽然五寨堡军队,从军官到小兵,人人都拥有铁甲,看起来光鲜,但却是有苦自己知。眼下仍是炎热,穿着单衣都是汗流浃背,更不要说再披上几十斤重的铁甲了,真是如笼罩在笼中一般。不过保命要紧,有铁甲没铁甲,关系到自己生命的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
    众人正在整队,只见远处五寨堡探马急摇小黄旗,看旗号,敌人来了约有万人之多,正是打正率领的那只万人蒙古大队,他们从花马池沙湃口攻入后,己经到了石沟城了。接着更是听到地面隐隐的颤动,似乎有劈天盖地地骑兵前来。看样子,蒙古人离这不远了。





    正文 第136章 石沟血战、宁夏平(2)
     更新时间:2009…6…22 18:06:47 本章字数:3704


    随着探马一队队的回报,蒙古人的态势,更为的清楚起来。他们的探马队,与大明军队方面的探马队,不停地撕杀缠斗着,他们的大队人马,也越来越靠近。
    事情己经很清楚,所以黄来福和麻贵经过短暂的商议后,就下令大军背靠石沟城,摆起了迎敌阵势。大军近万人,分为左部、右部和中部。左部、右部组成外围,中部组成内围中军。
    这其中,左部地势稍为起伏,冲击有点不易,在这里,由麻贵的部下马孔英及麻承诏,领三千步兵,摆在这里。麻贵部下的装备中,除了弓箭、长枪、藤牌、刀斧外,就是多三眼铳,很少有鸟铳,因为他们的鸟铳质量不过关,军士们普遍不喜。而三眼铳虽然射程没有鸟铳远,但胜在铳膛短,粗大,至少不会炸膛。而且为了更好地战斗,他们的三眼铳中普遍都装上长长的木柄,最后还可以安上矛头,这样在三眼铳施放后可用以与敌进行格斗。
    不过他们军中,却没有狼筅这个军种,这是因为5米长的狼筅非常沉重,需要的人都是身高马大,身体素质要求非常过硬,麻贵军中,能达到这样要求的人很少。此外,和五寨堡军队不同的是,他们军中每队中设有手,每名钯手都配有火箭三十枝,一起配合弓箭手作战。大至上他们装备与五寨堡军队差不了多少,除了装甲外。这些麻贵部下的步兵们,除了一些军官们有铁甲或是皮甲外,其余的步兵们,都是身上仅着鸳鸯战袄。不象五寨堡军队,从军官到士兵,每人都身披铁甲。
    在右部这个方位,地势平坦,黄来福估计蒙古人主攻的方位就是这里。所以黄来福投下了自己的二千名五寨堡士兵,每人身披重甲。手持冷热兵器,防守这里。
    余下就是中军了,旗手杂流,锣手摔钹医士,还有黄来福的家丁们,麻贵的家丁们。还有他们的一千多骑兵,还有两军的辎兵们,都是聚在这里,组成内围。内围各人中,都是全体下马,把马拴好。
    中军的喇叭号令声一阵阵传来,还有旗帜不住扬动,左部和右部,慢慢展开。分成了无数个小队,每个小队间相距一丈,摆成一个正面约二百多丈。纵深十六排地横阵。
    阵势慢慢展开后,一声锣响,最后众军士们都是一屁股坐了下来,手握兵器,随时准备起身迎敌。当然了,在军阵的最外围,还有战车围成圆阵,以作为防守。
    此次黄来福和麻贵,从总督叶梦熊那儿要来了一百多辆炮车。由甘肃镇一个千总领之。每辆炮车中,都有佛郎机2架,每车配有炮手军士几人。叶梦熊的这些战车,由于都是轻车式样,行军时,推挽只需两人,所以一路过来,登山涉水,都非常方便。此时可说是派上大用场。
    考虑到麻贵部下的左部战力较弱些,所以他们那边配有的炮车会多些,有六十多辆,黄来福这边,配有炮车为四十多辆。不过此次黄来福来宁夏镇,还带来了四十多门虎蹲炮,此时也一起用上,摆在己方军阵每旗前面离人一丈远的地方。
    在中军位置上,一根中军大纛。显目地飘扬在这里。表明中军地位置。不论是左部和右部,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军的旗令。当然。这个地方,也是敌方斩将夺旗,取主将首级的重要目标。
    中军位置中。也是展开了众多地小队。黄来福地家丁们牵着马匹站在一边。麻贵地家丁们及骑兵们为一边。各人都是神情凝重。只是看着远方。在最中间。了个简单地高台。在台上。黄来福还有麻贵两人。都是站在这里向前方眺望。极目观察着远方地动静。
    隐隐似乎看出东北方向一片黑压压地潮水而来。显然。那就是蒙古人地大队骑兵越来越近了。看到这里。黄来福很想念以世地望远镜。有了这个东西。远处地东西。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哪象现在只能用目光简单地目测。
    敌人虽然越来越近。但黄来福却很安心。己方地军阵摆成滴水不漏。只等着对方来攻了。在他地麻贵两人地布置中。己方人马只摆成三面。在后方。因为靠近石沟城。可以有效地得到城上地炮火箭雨支援。所以只有麻贵部下少量地骑兵游骋在城下。
    黄来福也不担心自己军阵牢固。而导致蒙古人不攻。他们是入境作战。不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对他们不利。今天不攻。明天他们要不要攻。后天呢?对质下去。他们有那么地粮草补给吗?这可不是在草原上。茫茫千里。他们可以远远避开。等中原军队久疲力尽时。再过来反咬一口。
    在大明境内。如果一直有一只万人大军缠着他们。等境内地大明军队合围。后路又被断了。他们就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