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师(出书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杏奇道:“不是说昌王已经攻下西京了么?莫非姑娘不信?”
  我笑道:“那种军报,论理不该让我这个外人听到。还是小心些好。”
  银杏撇一撇嘴:“钜哥哥的公主妹妹在睿王府中,什么消息听不到?只怕不等姑娘吩咐,他的公主妹妹就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他。”说罢扶我坐下,一面命人上了新茶,一面若无其事地剥了两颗荔枝。我这才发觉高旸竟然将他的折扇落在了地上。
  银杏与刘钜朝夕相处五年之久,却不及华阳长公主数面之缘,也难怪她心中不平。然而他们之间的情事,我实在不便插口,于是默默将她剥好的荔枝吃了几颗。好一会儿,银杏深吸一口气,仿佛收敛情思,笑问道:“才刚何事引得信王如此暴怒?奴婢老远就听见了,好像要把桌子都敲碎了。”
  我笑道:“前几日进宫,我见濮阳郡王境遇不好,便向信王提了两句,他就气成那个样子。”
  银杏双肩一耸,掩口笑道:“姑娘为太宗的儿子说话,也难怪信王暴跳如雷。姑娘在太宗身边多年,出了宫也不肯嫁人,信王当然不痛快。这可是信王的心病。”
  我叹道:“幸好他没有恶待晅儿。”
  银杏道:“东阳郡王是婉太妃生的,信王顾念旧情,想必不会为难他。”
  我摇头道:“信王还没有放下对我的疑心,只是皇太后挺身出来,他暂且不追究。我若再做几件坏事,日后一并追究,可就难说了。”
  银杏捏着小银勺的手一颤,顿在青瓷碟子边,发出叮的一声。她半是试探,半是劝解:“姑娘已经惩治了真凶,哪里还有‘几件坏事’让姑娘做?有太宗和先帝的忠臣在,还有昌王殿下,姑娘何不歇歇?信王的成败,就交给天意裁决好了。只当……是为了婉太妃和东阳郡王。”
  杀朱云,废柔桑,我确是煞费苦心,然而没有扳倒信王,我仍觉远远不够。我正色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107'‘天人祐助之际,必先履行’'108'。总要先尽人事,才能扭转天意。”
  银杏低了头道:“姑娘息怒,奴婢不该说那样的话。”我也不知该说什么,于是她剥荔枝,我吃荔枝,又沉默下来。好一会儿,方见她抿嘴偷笑。
  我拿纨扇一拍她的肩头:“嘴上认错,心里却在笑我。”
  银杏笑道:“奴婢可不敢笑姑娘,只是想起了别的事,觉得好笑。”说着唇角一扬,微含娇羞,“姑娘不怪罪奴婢放肆,奴婢才敢说。”
  我没好气道:“想说就说,不说我也不爱听。”
  银杏忙道:“奴婢瞧信王十分流连忘返,还以为他今夜要赖着不走。幸而两封紧急军报摄走了他,不然姑娘可就为难了。”说罢低了头,眼珠子转了两转,想抬眼瞧却又不敢。
  我一怔,随即转头嗤的一笑。银杏顿时松了一口气,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姑娘笑什么?”
  信王若真的要留宿,又有什么为难?事到如今,难道我还会顾念这一己之身么?只是这话却不便说出口。我展开高旸的折扇,慢条斯理地晃了两晃:“你说得很有道理,看来我要好好防备着才是。你说,当如何防备呢?”目光透过飞舞的青莲,一瞬不瞬地落在银杏脸上。
  银杏被我瞧得满脸通红:“奴婢如何知道?好在昌王已攻下长安,信王不得不回城去。”停一停,又问道,“昌王倒是不负姑娘所托。只是拿下长安后,后面又当如何?”
  我笑道:“昌王虽兵精粮足,到底只有三万人。倘若我是他,便乘胜直进,攻取京城。”
  银杏咋舌道:“京城城池坚固,哪里能拿得下?”
  城中有的是不服信王的人,都可以做昌王的内应,信王防不胜防。我笑道:“如何拿下长安,就能如何拿下京城。”
  银杏好奇道:“昌王究竟是如何拿下长安的?”
  我笑道:“泾州太守裘玉郎夜半杀了主将,开了城门,引昌王入城。”
  银杏赞叹了一番,道:“奴婢记得裘大人是在先帝遇刺后外放去泾州的,一个外放的文官,竟杀了信王的宿将,如此倒是信王失策了。”
  我笑道:“信王将裘大人外放西北,或是为了让他远离腹地,或是为了一举歼灭,或是为了让常乐看管、牵制,甚至杀掉,不想裘大人竟反客为主了。怨不得信王说常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呢。”
  银杏笑道:“信王何不一开始就杀了裘大人?岂不爽快?”
  我摇头道:“信王一心想让皇太后禅位于他,若先帝一崩逝,便迫不及待地剪除先帝的心腹旧臣,那还如何赢得百官万民的心?若不是为了民心与后世的名声,又何至于要迫不及待地杀了朱云,废去曹氏,赐死高氏?再残暴的人,也不能把面子都撕烂了。”
  银杏道:“恕奴婢直言,昌王起兵,只怕也有野心。”
  我冷笑道:“谁反不是一样!至少昌王没有弑君。”
  银杏叹道:“可惜,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位王爷分出胜负来。”说罢又将荔枝核丢入水中,一只蛙被惊得跳上了荷叶,又一头扎入叶底密布的浮萍中。水光滉荡,荷叶翻如风波。
  眼睁睁看着?那也不见得。
  天刚亮,李威便候在门口了。村居闲适,我起得迟,累他等了好一会儿。于是请进来,一面吩咐上茶。李威忙道:“君侯不必忙。信王着小人传几句话,这就走。”
  我也不与他客套,笑吟吟道:“信王殿下是要出征了么?”
  李威道:“王爷正是明日午后出征,来不及与君侯道别,特遣小人前来致意。”
  我笑道:“信王殿下果然雷厉风行,我还以为安排朝政事宜,总归需要两日。”
  李威道:“政事上有苏司政,王爷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威不但知道苏令是忠于信王的,并且不惮在我面前明言,倒也大胆。只是高旸特意遣人来告诉我他要出征,我却吝啬说出“凯旋”二字。相对沉默,颇为尴尬。良久,我淡淡道:“知道了。”
  李威又道:“还有一事,王府也是今早才得知的,王爷命小人也告诉君侯一声。景灵宫娘娘昨天夜里小产了。”
  大块大块的阳光落在院落中的青石砖上,泛起不平的光。沟壑愈深,苍苔愈冷。我微微眩晕,一时想不来这“景灵宫娘娘”究竟是谁。李威忙又道:“便是曹娘娘。”
  我一怔,心头莫名一痛:“曹氏不是已经怀孕六个月了么,好端端的怎么会小产?”
  李威道:“女医说,虽然饮食无缺,但心情郁郁,致使胎死腹中。听说是个男胎,王爷听了,很是可惜。”
  孽子不能出世,论理我当高兴才是。我抚一抚胸口,想要摸清楚那一阵莫名其妙的痛楚是从何处而来。那孩子是柔桑对母亲的顺从,也是柔桑对宿命的反抗,是朱云罪恶的血脉,也是朱云倔强的留存,是熙平遗下的母爱,也是熙平垂死的挣扎。他就这样无声无息死在母腹之中,我所有关于如何面对这孩子的设想,都落了空。孩子没有了,我对柔桑的恨意仿佛也掏空了大半。我叹道:“知道了。”
  李威呆站了片刻,见我无话,只得躬身告退。
  银杏目送小钱与李威走出院子,忍不住微笑道:“奴婢看他眼巴巴地看着姑娘,姑娘就是不肯关心一下信王。七尺男儿,真是可怜又好笑。”
  我哼了一声:“信王凯旋,不就是昌王兵败么?这话我怎么说得出口?”
  银杏笑道:“曹氏病了,姑娘可要去景灵宫?”
  为了让柔桑母子活下来,熙平长公主不惜抛出举家十七条性命。那孩子还未出世,便已是周身血污。想来不堪重负,所以自行离去。“曹氏没了孩子,也甚是可怜,毕竟是故主,去瞧一瞧好了。备车,现在就去。”
  银杏忙道:“奴婢以为姑娘还是过两日去的好。曹氏刚刚小产,恐怕信王妃也是这会儿去探望。信王妃正恼着姑娘,若碰上了,只怕不好。”
  我笑道:“我死且不怕,还会怕信王妃么?”
  车从后门入景灵宫,才行了一箭之地,便听对面有车驶来。道路狭窄,我命人避让道旁。对面的车却停了下来,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问道:“是谁进宫来?”
  银杏连忙下车行礼,恭恭敬敬道:“新平侯进宫来看望曹娘娘。”
  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笑道:“原来是玉机妹妹。”接着便听银杏朗声道:“奴婢参见信王妃。”
  我只得下车,深深行了一礼。启春权势滔天,却与我一样,单车入宫,身边的从人也只有两个丫头,一个内官,一个车夫而已。她亲自下车扶我起身,又还了一礼:“许久不见妹妹了,妹妹一切可好?”
  启春绾着螺髻,只戴了一对素银簪子。淡石青色的纱衣,透出衣襟上用银丝绣成的云凤纹,益发显得飘逸而凝练。相比之下,我的白衣显得乏味而造作。
  我笑道:“一切都好,谢王妃关怀。”
  启春笑意亲和:“表妹是妹妹的旧主,素来待妹妹亲厚,我听说,她还亲自去仁和屯看望过妹妹。信王曾数次让妹妹来景灵宫看望表妹,妹妹今日才来,可真是无情。”
  我只得道:“王妃所言甚是。”
  启春笑道:“妹妹进去吧,我也该走了。”彼此行过礼,启春登车而去。我望着她的车出了宫门,这才打发车马出去,带着银杏步行入宫。
  甫一转身,银杏便迫不及待道:“信王妃知道曹娘娘去过仁和屯也就罢了,又是如何知道信王曾让姑娘来景灵宫的?”
  我笑道:“昨夜我曾向信王提及,曹氏未入宫前,曾来过仁和屯。信王也曾好几次命我看望曹氏。”
  银杏蹙眉不平:“信王怎能将与姑娘说的话,转头说给王妃听?”
  我不以为然道:“你还没有明白么?信王与王妃是结发夫妻,患难爱侣,情分非比寻常,自来是无话不说。夫妇之间,说便说了,有何出奇?王妃还曾劝我嫁给信王呢。若不是那日一时动了歪念想杀我,信王对她的话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