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浑身上下又羞又臊,泪水扑扑扑的顺着指缝往下流。身后似乎还有人追着她起哄,她一头钻进帐子,扑在一个皮垫子上,莫名其妙的就放声大哭了起来。
马上便听到脚步匆匆,赵孟清赶了进来,拉着她一只手,连声安慰:“奉书,奉书……你怎么了?没关系,他们、他们没有恶意……你别往心里去……”
奉书突然一阵焦躁,毫不客气地呜咽起来:“你以为我和你一样厚脸皮吗?”
赵孟清连忙摇头,“不,当然不……那,我去让他们……给你赔礼道歉?”
好像还嫌方才不够丢人似的!奉书任凭他将自己的手摇来晃去,反而哭得更大声了。
“好好,是我不好,都怪我,我没想到……你别伤心啦,我任凭处置,好不好?别哭啊……”
奉书抽抽噎噎地说:“我没哭……”她心里面隐隐约约地知道,自己的泪水里固然有八分害臊,却还有着两分别的东西。似乎是在生气,但是生谁的气,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她抬起头,看到赵孟清的神色又是慌张,又是心焦,好像比自己还要委屈似的。她心里一下子软了,收住哭声,囔着鼻子说:“那好,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四周看了一看,指着小几上的一把新摘得的莲蓬,撒娇般地说:“给我剥一把莲子吃,就原谅你。”
赵孟清没想到她居然给了他一个这么容易下的台阶,当即喜出望外,跑到外面管勤务兵要了一个小盘子,坐在一个披了马皮的树桩上,认认真真地开始剥了起来。
奉书坐在旁边看着他剥,看了一小会儿,就破涕为笑:“你会不会剥莲子?要把莲子肉掐开,拨出里面的苦芯儿来,才能吃,要不然,整个莲子就糟蹋啦。”
赵孟清一怔,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多谢指点。”
可是他又没留指甲,一颗莲子始终掐不成两半,试了又试,最后干脆拔出匕首来,一粒一粒地将莲子剖开,仔仔细细地去掉里面的苦芯儿,再半个半个的递到奉书手里。
奉书坦然而受,吃了一会儿,忽然笑道:“对了,你知不知道,这种大小的莲子,最适合做暗器……”
眼前蓦地闪现出了一幅无比鲜活的画面: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简单活泼的红头绳,干干净净的旧棉衫,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桌上堆着一大把清香肥厚的莲蓬,底下还连着一大截白藕,简直把她的小脑袋都挡住了。一缕阳光洒进屋子里,把桌上的莲子壳和碗里的莲子肉都照得白花花的。一边剥,一边忍不住往嘴里送,满口生馨。
然后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带着笑的声音:“留几个别剥。这几个莲子晒干了,大小轻重都合适,正好给你练习用。”
正出神间,忽然胳膊上被捅了一捅,赵孟清笑问:“喂,接着说啊,我都催了好几遍了。”说毕,又是一小把白嫩嫩的莲子塞到了她手里。
奉书讪讪笑道:“没什么,是我想岔啦。”转头看看,又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他:“赵大哥,你还没告诉我,这一次抗蒙大功,你又得了多少封赏?要雇多少人,才能把各种宝贝抬回升龙?”
赵孟清微微一笑,“我的那点功劳,比起兴道王他们,那是望尘莫及……”
“得了,你别谦虚啦。那些越南的士兵见了你的毕恭毕敬,你见了兴道王从来没跪过,你当我看不出来吗?”
赵孟清脸红了,“那是……因为我是宗室子弟,收编的流亡宋人便推举我为首。兴道王他们看在这些兄弟的面子上,这才对我另眼相看的,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大能耐……”
“那么看在这些宋人兄弟的面子上,他们也必定不会亏待你……”
正说着,几个身着宋兵服饰的汉子喝着酒,唱着歌,踱到他们跟前。奉书连忙坐远了些,把手中的莲子一把全丢进嘴里。
这些人明白了个大概,却也不臊她,而是大声笑道:“老大,四处寻你不见,原来你却在这儿躲清静!快去中军帐里,去给那些越南王公敬个酒!他们等着呢!”
赵孟清头也不抬,笑道:“怎的你们不自己去?”
“嘿,你的番话说得最好,当仁不让,就别谦虚了,哈哈哈!”
等这些人都走远了,奉书才嘻嘻笑着说:“嘿,你看看,这就来啦!快去领赏啊。快去,这些莲蓬壳我来收拾。”一边说,一边抢过他手上剩下的莲子,另一只手推他,把他推了起来。
赵孟清又是无奈,又是温柔地看了她一眼,说:“那好,你在这儿等我。”说毕,微微俯下身,似乎是想亲她一亲,但终究没敢,只是伸手拍了拍她肩膀,大步离开了。
奉书见他走远,忽然想:“宋人接受外国封赏,到底该是怎么个礼节?我方才可是稀里糊涂地下跪了,不知赵大哥会不会下跪?我也要去瞧瞧热闹。”一溜烟也跟了上去,
到了中军大帐,便远远地看到那里围了一圈人,有越人、有宋人。赵孟清跪在一块羊皮垫子上,正在听旨。
奉书心中悄悄松了口气:“原来他也是要下跪的,我方才总算是没丢份。”
一个宫装使者正捧着一张黄纸,宣布着对他的赏赐。那纸上用金银粉绘龙云纹,背面则是青龙、玄武、朱雀、麒麟,极尽华丽。她远远看到,四周围观的人众全都面带兴奋之色,小声地议论着什么。可赵孟清的神情却算不上高兴,甚至有着一点点迷惘。
奉书忍不住好奇,上前又走了几步。那使者口中说的越南话,大概是文绉绉的骈四俪六,她一个字也不懂,可那使者手中捧的黄纸,上面写的却是语句通顺的汉字,她借着出众的眼力,只瞟了一眼,就一目了然。
作者有话要说: 猜猜圣旨写了啥?今天下注,明天开奖~
‘
赵孟清V发表朋友圈:给兄弟们一个忠告,妹子和你感情好的话,该亲的时候就果断亲,用不着提前问,否则很容易就没有然后了……额,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第194章 0142
·此身未知归定处,不料蹉跎愧故人·
“诏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朕惟人臣许国之忠勇,朝廷奖善之功勋。今平定省定象承务郎赵孟清军前勇武,全忠秉义,护国有功,敕授右武郎散骑常侍兼四厢都指挥使,赐金龙腰牌壹。另闻弱冠之年而无室,朕妹安姿公主少而婉顺,行合礼经,与汝德行相配。可赠驸马,宜令所司,择日册尚。钦哉。”
起初奉书以为自己看岔了,揉揉眼,伸长了脖子,又仔细分辨了一会儿,这才确认无误,一下子懵了。
金龙腰牌,奉书倒听说过是什么。那是上皇亲自颁发的战功奖章,全越南恐怕也找不出一百个来,有点类似于中原的丹书铁券,佩了它,就算是在升龙城内胡作非为、杀人放火,也多半能享有豁免的权利,实际便等于是特权的象征。陈国峻腰上便一直佩着一枚。如今赵孟清战功显赫,得一枚金龙牌,的确是实至名归。
然而那另一件赐给他的……
周围几个汉人士兵的议论传到她耳朵里。有人隐藏不住的艳羡,说:“陈朝的公主从来不适外姓,今天居然破了例啦,据说这小子是让公主一眼就看上了,啧啧,这就叫做直上青云……”
另一人道:“这有什么?赵孟清祖上好歹也是大宋的皇亲国戚,这叫做门当户对……”
还有人微微冷笑:“大宋现在连个鬼影都没了,还门当户对?兴道王是想要收编咱们汉军,这才要拉拢咱们头儿,让他死心塌地留下,以后好再为他们陈朝卖命!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这群孤魂野鬼,不留在这儿,怕是也没别的出路啦,唉!”
奉书正呆着,忽然觉得有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接着是压低了的一句话:“可是这位……这个汉人小姑娘……”
回话的人声音更低,“标致是标致,可身份上怎么也压不过公主啊。不过,她也就是个平头百姓,就算是以后做个小,也是麻雀变凤凰,十足十的划算……”
“嘘!别说了!”有人朝她努努嘴,“别惹人家伤心……”
奉书听着周围嗡嗡嗡的人声,脑海中反复出现的,居然是安姿公主那张纯净天真的脸蛋。刚刚见到她时,她还是一个情窦未开的小丫头;是自己劝她赶紧找一个意中人嫁了,免得再被当成政治的砝码。后来她果真红着脸承认,已经求她皇兄安排嫁人。可她口中的那个意中人,难道就是赵孟清不成?
奉书这才意识到自己大约全都误解了。安姿公主听到赵孟清的名字会脸红,会看着自己捂嘴笑,哪里是在打趣臊自己,分明就是她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只可惜两个女孩子语言不太通,从来都是连比带划地交流,也就从来没有追根究底地问过对方的真实想法。
也许安姿公主也察觉到了赵孟清对自己这个汉人姑娘的情意,可是以她的年纪和阅历,定然来不及学会妒忌和算计。这一道赐婚圣旨的背后,大约是这个十四岁少女第一次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努力。
奉书觉得自己应该伤心,应该悲痛欲绝。前一刻还是良辰美景,白头之约,下一刻,就被一道圣旨碾了个粉碎。她觉得自己变成了戏文里的那些命运凄苦的女角,此时应该来一段凄惨悲切的唱段,最好是出自关汉卿之手,将台下的看客感染得涕泪交流,才算合适。
可是她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应有的哀伤,反而,反而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应有的释然。
心里面暗暗催他:“快磕头啊,磕头谢恩。他们已经把你当一家人啦,以后你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兴道王现在是你的姻亲长辈,朝他磕个头,没什么丢人的。”
可是赵孟清却挺直了背,迟迟不低头。直到周围人兴奋的议论变成了迟疑的催促,他才小声说:“多谢上皇错爱,在下粉身难报,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