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国的灾民”所以,真耍论起来,我齐国倒是不缺粮食
北宫陀叹息:“田氏一个家族的存在,已经使齐国不缺粮了 那么晋国有了赵氏,还有与赵氏关系密切的韩氏,加上尾随其后的智氏、魏氏”,这几介。家族,想必也与赵武子一同采用了新式耕作方法以及新物种。那么细论起来,晋国也不应该缺粮食?
这场战争越打越没有尽头,赵武子当政以来,虽然不怎么劳烦诸侯国的军队,但他按舌物资的本领,可比凶猛十倍,我们卫国损失了那么多的国十,如今哪有嚓耳竹洪养晋国人。现在,推究起来,晋国人自身不应该缺粮,却频繁的要求我们这些小国替他们供应军粮,晏卿。这次去新田城“听成”希望你能帮助我们卫国说一声,帮我们减免部分粮食额度,让我们卫国喘一口气。”
晏婴好奇的问:“我听说赵武子正在逐年减少你们征税的额度,难道他要求你们交纳的粮食。不在征税额度之内?”
北宫陀老实的点点头:“论起来,赵武子远比范自守规矩,他确实每年在减少我们的征税额度,我们应该缴纳的粮草也是用征税额度抵偿的。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们小国,每年“听成。的时候是在年底 但去年底粮食是什么价格?当时,粮食折价换算成征税。我们卫国看似不吃亏,然而今年旱情严重,粮价涨得厉害,再用去年的价格换算,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我们卫国又不像你们齐国一如今我们只剩下了一城之地,原本地少人少,如今国内青壮又多随国君南下作战,我们田里耕作的只剩下妇女与老人了,大旱之年,我们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但叔舟那头却坚持说:规矩不能坏,去年确定的粮食数目,一颗谷粒都不能减少。
我们国君为了足额纳税,把自家的乐器都拿出去卖了,才能补得上缺额”晏卿,今年我们算是应付过去了,但明年呢,我们国君已经把自家的乐器卖了,每年我们上哪里找钱。以弥补那份缺额呢?。
晏婴想了想,诧异的问:“我经过鲁国的时候,见到鲁国的武士都在兴高采烈的清点自己南下的战利品。怎么,卫国南下作战,没有获得相应的战利品吗?”
北宫陀很尴尬:“这份战利品我们倒是获得了, 凭心而论,赵武子做事非常公正,该我们享受的战利品,他一颗谷粒都没有苛扣,但我们卫国的情况不同啊,我们只剩下一城之地,要那么多俘虏做什么?另外,南下的道路漫长,我们卫国国即使要一块南下的领地,以我们的国力该怎么来看守?怎么去经营?”
北宫陀说到这,晏婴吃了一惊:“怎么?南下占领的土地,各国也有份瓜分?。 北宫陀点点头:“我刚才说了,赵武子确实做事公正,他命令宋、郑两国将自己的领地南移,在北方原先的宋国土地上,空置出几片领土。用于封赏参战各国。如今各个小国都在南方分了一块土地,但这块土地大家要它都没用,因为宋国与郑国将土地置换出来的时候,不约而同的迁光了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所以那片领地只是一片空空荡荡的
田。
虽然那些农田开发很完善,但即使开发再完善的土地,也需要人口来耕作,而且,耕作的收获则要万里迢迢的运回国内,,我们卫国国。哪有力量兼顾那么遥远的土地。所以我们国君正在发愁,卿大夫们也想不出好主意
晏婴偷偷一乐,出主意说:“其实你们可以把那片土地卖了 你们国君不是连自家的乐器都卖了吗?那片土地也可以卖,卖了之后折算成粮食,或者部分钱财,用以搞赏参战武士,顺便养活国内百姓
北宫陀笑的很难看:“领地终究是领地,国君不肯放弃!”
说完,北宫陀赶紧又补充:“我卫国丧失了很多土地,那块新获的的领地终究是让我卫再扩张了领土,所以卿大夫们也议论纷纷,不肯轻易放弃。”
晏婴微微一笑:“已经拿到手的不肯舍弃,没有付出怎么能有收获?”算了,你刚才反复说赵武子是个讲道理的人,今年粮价涨成这样了,明年的征税一定不会以去年的价格进行折算,你们卫国的征税额度,如果以今年的粮价折算,明年你们应该交纳的粮食,也许连一百辆马车都装不满
北宫陀思索了一下,承认说:“没错。如果晋国肯这样做,明年我们卫国的负担确实就轻松了。我听说南方的土地很肥沃,雨水充分,稻谷两年三熟,如果那片土地耕作好了。足以养活帝丘附近所有的百姓。”
晏婴微笑的反问:“那你还愁什么?”
北宫陀恳切的望着晏婴:“如果晋国不肯以今年的粮价折算明年的征税,晏卿一定要帮我们卫国好好说说
晏婴目光一闪,好心的提醒:“其实你们卫国有个人跟赵武子很熟。而且我听说此人现在是晋国执政府的第二把手,专门负责管理晋国的市场经营 他好歹曾经是卫国人。你们卫国如果肯放下身段,我想他无论如何会帮卫国一把的。
晏婴说的是过去的卫国执政孙林父。现在晋国执政府“商务大夫”戚林父。
北宫陀脑袋摇的像拨浪鼓:“这个人,再也不要提!我们国君杀了他最宠爱的小儿子,逼迫他逃亡晋国,他现在待在晋国,从不见任何我们求到他门下,事情只会更 “※
这事儿,要怪只能怪卫国国君、卫献公做事太不地道了 除了戚林父之外,卫国还有一位著名的贤人,那就是替卫献公的承诺做担保左的子鲜,如今子鲜流亡在赵氏领地,却无论坐卧,绝不不面朝卫国方向。而且终生不食卫粟,以表示与卫国的决裂。
卫国如果为了本国的事情。求到这两个人面前,子鲜也许还好一点,他最多无视卫国的请求,但不会去害卫国,而戚林父这个人,只要能不让卫献公不快乐,他就很快乐。
稍后,晏婴与北宫陀一起动身,两人渡河黄河来到了许国。
这片地方说是许国,其实严格的算起来,它只能被称的“许县。了。自从前一任许国国君病世后,虽然许国的百姓又推举了一位新国君。但这位新国君一直没有获得晋国赵武的承认,,当然,晋国也没有剪意的虐待他,只是坚决不肯让这位新国君搬入原先国君居住的
城。
除此之外,这位国君倒是在自己家中,完全享受了国君的待遇,家臣的恭维一样不缺,出行时小国君的仪仗也样样不少。
只是经过这么多年渗透,这位许国国君已经没有什么政务需要处理了。许国的所有政务都由赵城学宫出来的官吏一手把持,这些新官吏做事的时候,没有向新国君请示汇报的觉悟。如今,他们对许君的礼貌。只剩下道路上相逢这位新国君时,还保持对待一位国君的应有礼,仪,比如避到道路两旁,让这位新君的车驾先行。
但仅此而已。
这位新国君是百姓自发拥立的。拥立这位国君的百姓们自觉自愿的向新君纳税,但这些百姓不是许国的全部 许国还有几位公子被分封在中山国境内,不过,这些许国公子已经失去了回国继位的兴趣,他们在自己的独立领地里,过着俨然如国君的日子,除了在日常规格待遇上不是国君其他的,在自己领地享受的权力,已如一位国君相同。
近十年过去了,这些公子已经习惯了中山国的生活,习惯了附属于赵氏的日子。此时,再让他们回国去继任国君的位置,虽然依旧是附属于赵氏之下,但身为一个国君,规矩多了,兼顾的事情多了,却未必有在自己的领地为所欲为,于是小这群许国公子都失去了回国继任的兴趣”
当然,他们也不愿意在自己头上又多一位国君,那样,他们不免要再交纳一份征税。于是,大多数许国公子无视了新君的存在,他们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只是少了一份需要向本国国君交纳的征税 这种日子比以前要轻松。
因为新任许国国君这种不尴不尬的身份,晏婴与北宫陀等人也没有在白天接见这位新君,等到夜晚,太阳落下去了,新任许国国君悄悄的来了、
晏婴与北宫陀倒是以觐见国君的礼节拜见了这位新君,双方落座之后,晏婴抬头端许着新君,很好奇的问:“君上,我听说你没有住进宫城。但在我记忆里,许国的先君服饰似乎还没有你华丽?”
许国新君态度恭敬:“先君去世后,赵武子倒是将先君遗留下的东西移交给我了,也因此我具备了继位的资格,但执政却不明确表态,以至于我迟迟不能入住宫城,两位上卿这是去新田“听成,吧,恳请两位上卿在霸主面前说说,早晚给我一个答复,免得我这样不尴不尬。”
北宫陀回答的很快 卫国现在已经老实多了,他们实在不敢惹事,当然,只剩下一个城市的卫国也惹不起事来:“这件事我们卫国恐怕帮不上忙。我听说赵武子没有限制你的出入,如果你有时间,怎么不亲自去新田向赵武子请求?”
新君恭顺的回答:“此地管理的主官是师偃长子伯州平,他是赵氏家臣的心腹,我曾求见伯州平。把该请求的事情跟他说了,但伯州平回答:君位继承需要许国正卿的拥戴,以及许国列个公子的认可,,现如今,我的几位兄弟远在中山国,我屡次送信前去,他们都置之不理,所以我想请求伯国出面,要求兄弟们作出答复。” 晏婴再度答非所问:“君上,我看你的生活不错嘛,许国的先君穿的也没有你华丽。”
新君低头回答:“许国其实很富 此地沟通黄河南岸,而且自从侯晋在沿海之滨开发盐田,捕获巨鲸之后,许国这块地方成了各类物资的中转地。如今我们许国,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