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篇幅最大的正是关于葛氏裁缝店的介绍,也算是免费为葛氏裁缝店打了一个广告。
“这葛娘子不就是咱们那葛老头的儿媳吗?”张发目瞪口呆的听着,看着黄毅说不出话来。
黄毅也点头,道:“葛娘子向来好强,想不到竟然闯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听说葛老头还是户司参军的荣誉参军,每个月拿八两银子呢?”
“是啊,葛老头可是打粮食的好手啊。”张发对葛老头的八两银子却看得很淡:“要不是葛老爷子帮忙,咋两新开的地别说能打粮食,能不能长还是个问题呢?”
黄毅想起葛老头的好,也点头道:“确实,这抛秧就很不错,六亩地啊,平素哪里能来得及耕种,但葛老头发明的抛秧技术一下子就解决了。”
两人低声说话,伴随读报声,马车缓缓走向均州。
“嘘,”随着王磊一声,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往日走路需要两三个时辰的路程,竟然不用一个时辰就来到了均州。
此时,天已放亮,黄毅这才看到,然来王磊脚上受了伤,走路一歪一拐的,王磊看着黄毅,笑了笑,道:“奶奶的,老子真不服气,给鞑子弓箭咬了一口,不过老子也不亏,杀了好几个鞑子呢?”
“现在老子一个月拿着六两银子,比均州军那帮兔崽子还要多。”王磊自豪说道:“老子现在是不愁吃不愁喝,现在厢军开了马车行,还说要给老子算工钱呢?”
“六两银子。”黄毅想了片刻,自己现在有六亩地,秋粮收成应该会好起来,就算是一亩地收两旦粮食,当然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或许有三旦也不一定。
六亩地一共可以打十二旦粮食,二两银子一旦,也就是二十四两银子,半年能赚二十四两银子,算下来也就是四两银子一个月。
但如果是张发十亩地,算下来就有接近七两银子一个月了,不行,回去跟阿爹商量一下,咬咬牙再买几亩地,反正现在有葛老头的抛秧的方法,算下来也不是很辛苦,而且也快得很。
黄毅打定主意,然后与张发和王磊告辞后,朝着不远处的均州城走去。
“阿爹,好热闹啊。”刚走进均州直街,黄培忍不住叫了起来。
黄毅有点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周边,却也有不少百姓也是如自己东张西望,想必也是和自己一样初次进城。
黄毅和张发两人也不敢乱走,怕迷失了路,顺着均州直街慢慢往前走去。
走到半路,却发现一家铁器店铺生意非常好,人流把铁器店铺围得水泄不通,不过也很正常,来均州城的有不少都是乡下的百姓,他们不围着铁器难道去其他地方。
“均州铁器店。”黄培看着店铺上面的招牌:“爹,这正是那个均州小报上写的均州铁器。”
黄毅这才想起,当时听那个读书人读报时,不正是有读到这家店铺吗?于是也好奇的挤上去钱,只见店里的人拿着两把菜刀对砍着。
“过来看看,都过来瞧瞧,正宗的均州铁器。”一个小伙计吆喝着,手中两把菜刀对砍,两把刀“砰砰”响。
“叮”的一声,其中一把刀被砍出了一个缺口,小伙计挥了挥完好的菜刀,吆喝道:“都看好了,这把菜刀仅需300文,仅需300文。”
“小伙,你这刀也太贵了吧,别家菜刀才卖两百文呢?”其中一人吆喝道。
小伙计不慌不忙拿起缺了口的菜刀,道:“两百文的后果就是这样,孰赢孰软不是一眼可以看到吗?别说小子说坏话,俺们这把菜刀,用到您孙子也用不坏。”
第三十五章 生财有道(15)求收藏
黄毅看了一会,终于忍不住用500文钱买了一把锄头,而张发也看中了一把耙,这把制作精良锋利的耙用掉了他600文,但张发却觉得物有所值。
两人用稻草绑好,然后放在身后的背筐里,看了一下天气还算早,两人决定再走一会,但两人却不敢乱走,只是顺着直街一直往前走,却又看到一个人头涌涌的店铺。
“均州柴火店。”也不知道黄培怎么认识这几个字,黄毅和张发等人哪里见过这么热闹,也纷纷挤进去。
等黄毅满头大汗挤进去,却看到一个特别制造的炉具,里面放着一个奇怪的石炭,只见柴火店的掌柜提了一锅水,大声吆喝道:“乡亲们,都看好,这可是一锅冷水,绝对的冷水。”
“嗯,这位小哥,你摸一下。”黄毅好奇的看了一下掌柜,却发现掌柜正对着自己说话,于是不由自主伸手摸了一下锅,冷冷的。
“怎样,这位小哥。”掌柜脸上对着笑脸:“绝对是冷水吧。”
黄毅点点头,道:“不错,是冷水,是冷水。”
掌柜接下来,道:“诸位认为,若要烧开这么一大锅水,需要多长时间呢?”
黄毅想了片刻,提高声音道:“烧开这么一大壶水,只要也要两刻钟吧。”
身份的人也纷纷附和:“若是柴火好还能快点,碰到柴火不好时,别说两刻钟,就算是半个时辰都有可能。”
晕,半个时辰,汤也熬好了,你小子是托儿吧,也不用这么明显啊。
柴火店的掌柜拍了拍胸口道:“今日在下就非要让乡亲们见识一下,这壶水只需要一刻钟就烧得滚烫。”
“就凭着这几个石炭?”那个托儿大声吆喝。
掌柜肯定道:“不是几个,看好了,这是一个石炭,这种石炭只需要一文钱可以买到十个,也就是在下不用十分一文钱就可以烧开这壶水,而且还要有剩余。”
“掌柜的,你让大伙怎么相信你呢?掌柜的,烧吧。”托儿演戏演十足。
柴火店用手拿了拿炉具中的石炭,然后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表示这石炭也是没烧热,然后放了些引火在炉具里头,吆喝道:“乡亲们,都看好了,看好了哦。”
“啪”,随着引火迅速点燃,石炭也被引燃,还不到半刻钟,一股热浪把围在旁边的人冲开,那个托儿大声道:“好火力,好火力。”
身边的人自然也随和,事实上也真是这样,石炭烧开的热气再加上六月的天,众人热得满头大汗,大声喘气。
果然,还不到一刻钟,锅里的水“咕噜咕噜”的响了起来,托儿大声道:“开了,开了,真开了。”
“果然是神器啊,这一文钱可以买十个,那一贯钱不是可以买十个一千个石炭了,我的天啊,这得多少啊。”
柴火店掌柜大声道:“乡亲们,可否知道这种石炭如何称呼?”
“这石炭难道还有名字不成?”托儿尽职尽责,演得非常到位。
“不错,不错。”柴火店的掌柜大声道:“别家的石炭或许没名字,但咱家这石炭,还真有名字。”
“话说当年,哦,也就是上个月再上个月,咱们均州军张大人过来小店,看着这石炭沉思了一天一夜。”
“突然,那天夜里,一道金光在小店中升起,在下以为小店失火,拼命跑回去打算抢救,却看到矮张双手捧着一块石炭,傻兮兮笑道‘成了,成了’,却正是这石炭做出来了。”
“这石炭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柴火店的掌柜摇头道:“别说在下说不出来,就连张大人在此,也说不出一个究竟来。”
“这种石炭能够做出来,非人力而能为也。但张贵却是天上神仙托生,造出了这造福千家万户的石炭。”
“所以,这石炭,又叫张贵石炭。”掌柜惭愧道:“为了对矮张大人的辛劳略表歉意,在下决定,只要诸位买够一贯钱张贵石炭,在下就给均州书院捐赠十文钱。”
“诸位都是有孩子之人,”掌柜卖力推荐道:“要知道进入均州书院求学之学子,官府可曾收过一文钱,学舍、用餐,官府又可曾收过一文钱?”
“夫子、先生可收过一文钱?没有,都没有,而这一切都是官府免费,免费。”掌柜有点入戏,嘶声道:“所以,只要诸位买够一贯钱张贵石炭,在下便送一个特制的炉具,还捐赠十文钱给书院,以助我均州学子早日成才。”
“好,好,好,”托儿也感动了:“掌柜的大仁大义,给老子来两贯钱。”
黄毅也有些意动,只是摸了摸口袋的钱,却最终舍不得,摇了摇头走出。
“这炉具真不错,”张发可惜道:“只可惜携带不便,要不然我还真想买一个回去,不知道黄兄看到没有,这掌柜用手拿着这石炭,手竟然一点不脏。”
“嗯,确实是好东西。”黄毅点头,道:“张兄弟要是有意,不若问一下掌柜能不能送到青泥河?”
“这个,应该不会吧?”张发犹疑了片刻。
黄毅笑道:“不问一下又怎么知道?”
于是,张发与黄毅再次转回去,不一会儿响起了掌柜的吆喝声:“诸位乡亲,这是青泥河的张兄弟,青泥河知道吗?”
“离城里总有两三个时辰路程吧。”托儿没想到掌柜会来这招,只好继续配合。
掌柜点头,道:“正是,若是平素走路,至少三个时辰,当然现在有厢军的马车,但也至少需要一个时辰。”
“然而,正是这青泥河的张兄弟,要买一贯钱张贵石炭。”掌柜故作迟疑,大声吆喝,道:“这怎么办呢?”
“对啊,这么远的路程,这该怎么办呢?”众人为难道,有些路程比较远的百姓,也不由叹息。
掌柜目光转了一圈,大声道:“今日,在下承诺,只要诸位家在均州,在下就送上门,而且不多收诸位一分钱,不多收一分钱。”
“而且,因为张兄弟是第一个城外的客人,今日只收他一半,只收他一半。”掌柜挥手道:“也就是说张兄弟,只需要500文钱,就可以获得一贯钱的石炭,当然还有赠送的炉具。”
“除了这些外,还有什么?”掌柜显然是最好的主持。
“十文钱。”托儿喊了起来:“捐赠给书院的十文钱。”
留下来地址,张发终于能够脱身,两人出了一身冷汗。
“咦。”黄培好奇道:“这路边上怎么还挂着字呢?”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