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浪》
作者:闪烁

    '巨浪 / 闪烁 著 '
     ;:/
 
    书籍介绍:
            战列舰,曾经主宰海洋数百年的海上巨无霸,曾经是国家实力象征的钢铁巨舰,曾经托起民族脊梁的钢铁长城。如果世界发生改变,飞机没有诞生,航母没有出现,当历史的车轮驶向1936年的时候,战列舰还会是海上的霸主,由战列舰为主导的海战还能决定国家的命运吗?
        一切皆不可知。
        一切皆可推导。
        在没有飞机,没有航母的海洋上,新一代海军官兵驾驭着手持巨炮,身披厚甲的战舰纵横驰骋,寻着祖辈的足迹,顶着敌人的炮火,为国家复兴,为民族崛起奔向五湖四海。
        最终,他们书写的不仅仅是个人英雄史,也不仅仅是光辉的海军史。
        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数百年来,数千年来不屈不挠,永不退缩的历史。
        他们创造的不仅仅是个人荣誉,也不是无畏的海军精神。
        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光明未来!
        让我们劈波斩浪,让我们纵横驰骋。
        海洋将在这一刻沸腾,世界将在这一刻改变!


 ………………章节内容开始…………………

    正文 序 不一样的历史(一)
     更新时间:2009…5…9 21:31:46 本章字数:5568

  永乐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421年12月25日),幔巴撒(现肯尼亚蒙巴萨)港。
  昔日宁静的港湾内停泊着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远洋帆船;码头上,一群身着锦衣卫服饰的海员正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将两头身高两丈,头上长着一对犄角,身着斑纹的“瑞兽”装进硕大的宝船。
  这是当地酋长献给远在万里之外,从未见过的大明皇帝的礼物——“麒麟”。
  实际上,它并不是东方传说中的“麒麟”,而是非洲大陆上极为常见的动物——长颈鹿。
  宝船船尾处,一名约莫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傲首而立,举目眺望着南面的大海。他就是这只船队的“司令官”,曾经救过现今皇上,六次率领船队远航的郑和!
  在他身旁,则是来自浙江绍兴的通事(翻译)马欢。
  码头上,在数十人的努力之下,两头桀骜不驯的“麒麟”被强行塞进了宝船的货舱。为了容下这两头“瑞兽”,还拆掉了货舱上方的两层甲板。不多时,一名身着正五品锦衣卫官服的中年人登上了船尾的平台。
  他就是这只船队的副史,曾经四次随同郑和远航的王景弘。
  “大人,货物都已备妥,船队随时可以出发。”
  随着呼呼的海风声,郑和转过身来,悠悠说道:“是啊,该回去了。”
  王景弘与马欢对视一眼,同时听出了郑和这番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并且感到一丝不安。
  来到幔巴撒已经半个月了,按照礼仪,他们拜访了当地酋长,并且赠送了从国内带来的丝绸、绫罗、麻绢、茶叶等礼品。酋长也在昨日前来拜会,并且赠送了“麒麟”,狮子,以及一箱珍贵的蓝宝石。
  在此之前,船队在大海上航行了足足八个半月,途径占城、彭亨、旧港、亚路、苏门答剌、南巫里、别罗里、溜山、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等地。
  相对于前五次,这次远航到达的地方最为遥远。
  可是,再向南的话,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阻挡着西行航线的大陆吗?
  想到这,郑和抬起头来,长长的出了口气。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王朝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是位于世界中央的帝国。可是,经过六次远航,郑和逐渐相信,大明朝并不位于世界的中央。或者说,这个世界并不一定拥有固定的中央。
  大明朝的东面,除了星罗棋布的岛屿,以及建立在这些岛屿上的琉球,日本等国之外,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南面则是更多的岛屿,只有向西,才能到达新的大陆,到达更多的国家。
  实际上,远在郑和率领船队远航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商人就打通了前往大西(欧洲)的陆上通道,将中原出产的丝绸、茶叶、陶瓷源源不断的送往大西,并且将大西的琉璃(玻璃)、调料等货物贩回中原。
  有没有一条能够到达大西的海上航路呢?
  向北,显然不可能。
  到达阿丹国的时候,郑和就得知,北面是挟裹在陆地之间的海湾,并没有通往大西的海上航线。
  唯有向南,才有可能到达大西。
  可是,西面的陆地到底有多广袤?需要向南航行多远,才能绕过陆地,转向北上?
  或许,根本没有通往大西的海上航道。
  越想,郑和越是感到不甘。
  自从十五年前第一次远航,郑和就意识到,大海并不是平的。因为,远方的船只靠近时,每每首先出现的都是高耸的桅杆,然后才是庞大的船身。快船远去的时候,每每首先消失的则是庞大的船身,最后才是高耸的桅杆。
  如果海是平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虽然郑和并没深究,甚至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却觉得,即便天地是无穷无尽的,陆地也不一定是无穷无尽的。
  至少,大明朝所在的陆地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向南,到达满剌加南面不远处,就是这块陆地的尽头了。
  那么,幔巴撒所在的这块陆地也是无穷无尽的吗?
  向南,难道没有一个尽头吗?
  “景弘,准备起航吧!”
  “是,大人!”王景弘暗暗吸了口气,终于要踏上回家的航程了。
  可是,没等他高兴起来,郑和又说道:“我们继续向南航行!”
  “大人,什……什么?”王景弘顿时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们继续南下!”郑和转过身来,面色坚定的说道,“幔巴撒并不是我们的终点,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将继续向南航行,直到这片大陆的尽头,直到另外一片广袤无垠的海洋!”
  “大人,可是……”王景弘迅速回过神来,急切切的说道,“我们所带物资所剩不多,而且前途未知,若贸然……”
  “我们哪一次远航是前途已知的?”郑和反问了一句。“另外,酋长进贡给皇上的那箱蓝宝石并不产自幔巴撒,而是来自南面一个如同大陆般的道路。也就是说,南面还有海洋,还有陆地,还有岛屿。那么,谁能否认,南面就没有前往大西的海上航道呢?”
  “可是……”
  “大人!”马欢双手一拱,抢在王景弘前面说道,“官兵出师九月有余,一路舟车劳顿,现在已归心似箭,若再向南航行,恐怕……”
  听到这,郑和也皱起了眉头。
  是啊,归心似箭,谁不是归心似箭呢?
  除了他,以及少数热爱大海的之外,船队里绝大部分海员都不太热衷探险。再说了,大部分海员都有家室,有妻小,父母也都健在,若不顾一切的向南航行,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哗变。
  怎么办?
  就这么放弃了吗?
  “大人!”王景弘再次抱起了拳头,“还请大人收回成命,下令返航吧!”
  长叹一声,郑和又仰起了头。
  难道,真的放弃了吗?
  茫茫之中,郑和似乎看到了大西,看到那条连接着大西的海上航线。前后十五载,毕生努力就这么结束了吗?
  郑和知道,也许再也没有远航的机会了。
  五十岁,人生能有多少个五十岁?而且现今皇上已六十有二,太子性格懦弱,今后还有出海的机会吗?
  不,不能就此作罢!
  想到这,郑和朝王景弘与马欢看了过去。
  顷刻间,王景弘与马欢都读出了那道目光中蕴涵的意思。
  “大人!”情急之下,马欢再次站了出来,“属下愿替大人率领分队南下探寻前往大西的航道!”
  此话说得非常及时,也说得非常关键。
  随同郑和四下西洋,马欢早就知道,除了前往圣地朝拜之外,郑和最大的心愿就是寻找前往大西的海上航道。不然的话,船队根本没有必要远赴重洋,来到幔巴撒,更没有必要前往忽鲁谟斯与阿丹。
  当然,派遣分队进行远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第四次远航的时候,就是马欢率领分队从苏门答剌出发到达了溜山国,随后北上,在忽鲁谟斯与郑和率领的主队会合。
  “大人,既然马通事愿意南下,我们……”
  郑和压了压手,目光落到了马欢的身上。王景弘的目光也落到了马欢的身上。
  三人都知道,经过长达九个月的远航之后,除了海员归心似箭之外,大部分船只都到了需要维修保养的程度,难以继续远航。距离幔巴撒最近的,可以为船队提供支持的港口是古里港。
  也就是说,以船队此时的情况来看,根本不适合远航。
  当然,这并不表示所有的船只都无法远航。
  “宗道,你真的愿意南下吗?”郑和问得很郑重。“宗道”是马欢的字。
  马欢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属下随同大人两下西洋,早就想探明前往大西的海上航道。如能得大人成全,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属下也万死不辞!”
  郑和微微点了点头,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五日后,在郑和与王景弘率领船队返航之前,马欢与志愿南下的三百一十八名海员乘坐三艘装满了淡水、食物、绿豆(极为重要的给养)、药材,以及绫罗绸缎、茶叶等贵重货物的战船离开了幔巴撒,踏上了南下探寻新航线的旅途。
  这是一次充满了危险的探险。
  这是一次充满了机遇的探险。
  这是一次改变了历史的探险。
  三个多月后,永乐二十年三月二十八日(公元1422年4月1日),马欢的船队到达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将该地命名为“大南角”(即现今的厄加勒斯角)。同日,船队离开印度洋,进入大西洋,并且沿着非洲大陆海岸线,开始向北探索航行。
  在此之前,马欢的船队到达了安吉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