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派遣这些人出去,初期要打着劳工的名头,几十万人,分布到海外各处,不显山不漏水!
  这些人,与明祖朱元璋的军户,差不许多,咱们的百姓能生养,云贵川藏的这些武庄人员,哪一家不是七八口人,最多的甚至是二三十口子一家,最初的分配到各地的只是几千、几万人,十年之后呢?
  就人口来说,世界上哪一国比得上大清呢?咱们的人员输出是源源不断的,不用十年,这些人三五年就能成气候,到时候再雇佣一批当地人,即使海战不利,陆战的人数优势咱们还是有的。
  欧美各国的列强,初期在这些地方,都是欠下了血债的,只要咱们适当的示好,就能拉拢一批人,欧美各国对煤铁的需求,都是刚性的,只要咱们在初期打好了基础。
  他们想要翻盘,也要考校一下实力的,美洲与澳洲,与他们的本土都是远隔重洋的,支撑几万人,甚至十几万的大战,后勤的压力太大,而且对于武庄人员的战斗力,我也是相信的,即使有几处失败了,对咱们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损失一部分战斗人口,对咱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这些国家的商人,损失了在大湾船厂的股份,可是连本上仓的。”
  老泰山所担忧的问题,杨猛却并不担心,全球化这样的论调,是受制于生产力的,不用现场观看,杨猛也知道美洲、澳洲的各处矿场,对机械的应用度绝对是高不了的,而这个恰恰是大湾船厂具有的优势之一。
  世界规模第一的大船厂,若是不能建造数千吨的大型海船,那就是个笑话了;大湾船厂在美洲、澳洲的规模,也会吸引没有入股船厂的洋商介入,到时候进口矿产、出口机械,这个市场也是无比巨大的。
  等列强各国回味的时候,大湾的基业已经成了,到那时再扼杀,列强各国还要问一问,占据大湾船厂主导权的杨猛同不同意呢!
  “话虽如此,但其中的风险依旧是不小呢!”
  “呵呵……老泰山,您这岁数大了。火气也小了。富贵从来险中求。这话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唉……出生牛犊不畏虎呐!看来我真是老了!”
  望着野心勃勃的爱婿,对于这门当初半强迫的亲事,潘仕成也觉得极端的庆幸,好在当初没有对上自己这位爱婿,不然潘氏造就绝灭了吧?
  “到了办正事儿的时候了,老泰山,您可要拿出一省巡抚的傲气出来,不然这些犊子怎么会麻痹大意呢?”
  海船顿了几下。杨猛知道到地方了,披荆斩棘,才刚刚开始呐!
  下船、上岸,在大湾码头上等待杨猛的不是别人,正是港督宝灵与公使巴夏礼。
  “哟……你们两位不请自来,可是不合礼数啊!老子之前的话已经撂下了,你们是耳聋了,没听到?还是脑子不好使,记不住呢?”
  扫了扫江面,并无英吉利的战船。只有一艘不大的轮船,看来这两位为了表示诚意。还是做了不少文章的。
  英吉利的婉约,这些天商业调查团那边也从港岛送来了消息,问题还真是出在了英吉利的内阁上,对外强势的巴麦尊为了谋求连任,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上做出让步。
  上一任期之内,英吉利不止是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印度的战争也在其中,长时间的穷兵黩武,国内必然有反对的声音。
  几十年前,最初打印度、打缅甸,英军都付出了庞大的军费和不小的伤亡,如今的印度失而未得,虽说英军在印度进展顺利,但是这个时候,主动与亚洲最大的国家清国开战,巴麦尊内阁还是不敢的。
  巴麦尊不敢主动挑起战端,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在华利益,大清是个巨大的市场,由大清挑起战端,对巴麦尊连任还是极有好处的,毕竟是巴麦尊内阁主导了克里米亚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与大清开战,巴麦尊的连任也就成了必然。
  前期宝灵态度坚决,也是出于对这个政策的精准解读,但英吉利商人给他的压力太大,能在大清这边经商的大商家,在英吉利国内的势力也是恐怖的,主导巴麦尊内阁,这些人的后台不是不能办到的。
  就大湾船厂一事,宝灵可以确认,这位新上任的清国南洋大臣,即使放在欧美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绝对是一个极难战胜的敌人。
  在军力与国力上,清国与大英帝国有相当的差距,而这位杨部堂却用商业手段,在平衡这种差距,如果他长时间的任职南洋大臣,对英吉利来说就是一个灾难了。
  面对语言放肆、态度傲慢的杨部堂,宝灵心里虽说有怒火,却被他强行的压了下去,这只是表象,一旦,英商入股大湾船厂的事情,因为他这个港督的缘故遭到拒绝,倒霉的可不是他一个人,弄不好国内的首相,都要跟着倒台,这样的灾难,既然预见了,宝灵就不想让他发生。
  给了巴夏礼一个眼色,这位港督又接茬给了杨猛一个极端勉强的笑容,和一个极为别扭的鞠躬。
  “杨部堂,这次我们是来道歉的,当日会面之时,我与总督大人喝多了,说话放肆了一些,还请部堂大人谅解。”
  当着众多欧美商人、清国官员,无奈的给杨猛鞠躬道歉,这两位也是使足了气力的。
  “你们两位,一个是中国通,一个会说粤语,这华夏的问话博大精深,别只学着说人话不做人事儿,有些时候,跟着我们学学怎么做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利益优先,鉴于英商的踊跃态度,你们俩的事情,老子大气一些就不与你们计较了,但是这改变不了,老子对你们的坏印象,一起来吧!”
  杨猛的高姿态,差点气歪了两人的鼻子,但谈判场就是这样,得势的人怎么侮辱失势的都不过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呐!
  几十个主要人物,在码头聚齐之后,又登上了开放式的驳船,贴着河岸沿着大湾岛转了半圈,包括各国公使在内的人员,都相信了杨猛之前斥资千万两的说法。
  正在挖掘的船坞雏形,可不是杨猛最初所说的一百座,有些有心人仔细的数了数,沿着河岸已经挖好的深坑足有两百多,正在挖掘的也有两百多,这些都是大型的船坞,建成之后,在这些船坞之中,要建造、维修什么样的船舶,自然有随行的专业人员给洋商和公使们解释。
  大湾岛附近还有一个名为沙仔的小岛,杨猛也在这准备了一场大戏,数十艘外侧漆黑的大小船只,在驳船到达的时候,被缓缓的沉入江中,一个时辰不到,一个水坝的雏形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沉船截江的速度很快,只要船只足够,装上土石之后,截江的水坝几天之内就能有个大概,将近十天的时间,在广州这个水陆码头,丁泰辰收拢几百上千艘民船,还是轻而易举的。
  这河坝的作用,杨猛并没有解说,看完了这场大戏之后,驳船在杨猛的指挥下,又驶向了大湾岛的另一侧,这边的水坝已经成型了,接近十余里的支流入海的一侧,已经被水坝截住了,东西两条珠江的支流被截断,整个大湾船厂的雏形也就有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国船厂(七)

  江面上的大戏看完了,驳船回到码头,众人改乘马车,沿着早先修好的道路,开始在岛上巡视,大湾岛在地图与海图上的面积,只有一点点,到了实地方圆数十里的大湾岛,面积还是不小的。
  一群群的大清百姓,正在平整土地,看完了这一幕幕,杨猛在众洋商的心里,也留下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印象。
  杨猛上任的时间不过一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他谋划大湾船厂的时间,虽说大湾岛之前就有个不大不小的船厂,但这个船厂造的全部都是木制的帆船,而且还是清国的木制帆船,这样的造船厂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大伙心里都有数。
  杨猛新布局的大湾船厂,即使在洋商们带来的造船专家眼中,也是相当专业的一个船厂雏形,或许洋商们难以理解那两道水坝的作用,但这些欧美的造船专家很清楚。
  这两道水坝,只是一个开始,最难的工程是另外两侧的水坝,四道水坝建好之后,就该是河道的清淤、加深了,完工之后,这个大湾船厂,就是一个可以躲避风浪的优良船厂,虽说基础的部分,工程量大了一些,但岛上数量庞大的民夫,却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这样的工程,或许时间还会更短一些。
  有了船坞和水道,建好了蒸汽烘干房,只要从海上运来木料,这个船厂就可以制造大型的海船了,最长一年时间,大湾船厂就可以开工造船。这样的投产速度无疑是很快的。
  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一个清理过的木制工棚之中。杨猛伸手示意众人就坐。看着一张张稍带急躁的脸庞,他清了清嗓就开始钓鱼了。
  “诸位,你们身边想必是带着造船专家的,我先说一句话,大湾船厂主要的目标就是建造铁壳船舶,木制船舶的建造数量不会太多,诸位先交流一下吧!”
  杨猛的话经蒂凡尼翻译之后,一个个大小团伙变出现在了下方。论人数无疑是英吉利的团伙最大,论团结则是壬雷斯的米利坚团伙了,毫无疑问壬雷斯在米利坚团伙之中,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先是小团伙之间的交流,之后是团伙与团伙的交流,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一个西方的大团伙出现在了杨猛的面前,而那些造船专家,则成了这个团伙的幕僚团。
  在团伙之间的交流中,杨猛也大体确定了欧美各国之间的关系。英法商家明显的有些不对付,德商则与英商的交际更为密切。看来法兰西在欧洲不怎么受待见呐!至于壬雷斯的米利坚团伙,则是更为亲近法兰西,有些事儿也很微妙呐!
  “看来诸位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有人对入股大湾船厂有意见吗?如果有意见,请提前说!”
  一边说话,一边扫视下面的商家与公使,在巴夏礼的脸上,杨猛明显的发现了敌意,敌人也终归是敌人呐!
  场下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