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娘娘早上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有涯之生,而行无尽之道,但只走好眼前的路罢了。


第115章 军事演习
  李定宸不光自己想通了,他还给远在家乡的王霄写了一封信,详细阐述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
  这封信他甚至连越罗都没给看,一度让越罗怀疑他是不是在信里写了某些会让人不愉快的内容,还劝他,“王先生年纪大了,陛下可别把人给气出个好歹来。”
  李定宸气结,“原来在阿罗眼中,朕便是这样的人?”
  “陛下本不是这样小气的人,只是遇上了王相,就不好说了。”从来李定宸对王霄是有一点心结的,即使变得再成熟稳重,一旦涉及到这位恩师,好像年纪都倒回去了。
  “便是有天大的气性,他都已经贬官回乡了,朕难道还过不去?”李定宸哼了一声,“到底是朕胜了,不至于连这一点气度都没有。”
  又解释道,“阿罗何不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还能收到京中的来信,就说明他虽然被贬,却也不是没有圣眷。那些拜高踩低的人见了,自然更客气,王先生乡居的日子也好过些。”
  这倒也是,于是越罗就让他将这封信发出去了。
  王霄很快回了信,表示他正在写一本书,希望将来能够留给后世人,对他们多少有些用处。至于李定宸的种种想法与做法,半个字都没有评价。
  李定宸对信沉默了一阵,摇头失笑,“王先生这还是心有忌讳。”但也没再说什么,将张德叫来,让他从秘书省那边挑一批用得上的书出来,让人翻印了,给王霄送去,权作参考。
  这一来一回之间,就到了年关。
  这一年风调雨顺,九边安泰,自然是个好年景。李定宸的贺表从正月初一收到正月初八,估计能装满两个麻袋。到正月初八这日,正逢天元节,李定宸便也开了宴席,携江太后、越罗和两个孩子出席,与群臣同贺。
  席上又收到了数不清的青词,这一回连江太后,越罗和两个孩子都有,种种太平词句,夸耀不尽。
  等文臣们尽了诗兴,李定宸朝武将们示意了一番,参谋部的官员们便起身上奏,言道经营和今年入京贺寿的江南路驻军为庆贺皇帝寿辰,准备了一场军事演习,请李定宸临场观看。
  这样的好日子,又是以祝寿的名义,就算文官们不喜这种做法,此刻也不好开口反对。
  于是銮舆起行,前往京郊大营,顺便还将女眷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并捎带上了。——带上冬生,是因为他毕竟是要当太子,将来当皇帝的,这种阵仗总该提前看看。以李定宸对女儿的偏爱,既带了他,就不可能将年年一个人丢在宫里,索性一并带上。
  其实从天泰十一年裁军,将各地驻军统统梳理过一遍之后,李定宸便下令每年都要召一路军队入京,既是检测他们日常训练的结果,也是展示天家恩宠。同时也可以让各地的驻军跟京营的官兵们演习较量一番。
  因为后来参谋部制定的军衔提升标准之中,演习成绩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军队对这件事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可有可无便成重视。去年和前年,都进行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习。
  可惜李定宸为了掩饰自己对军事的偏爱,也为了避免刺激到王霄,所以并没有前来观看,只让参谋部的官员负责此事。
  而今年,他终于可以亲眼看看这两年军中的变化了。
  说起来,虽然李定宸有个当将军的梦,对武事也一向比政事更偏爱,但这还是他头一遭进入军营。
  李定宸本以为自己会很激动,但不知道是不是期待的时间太长,所以感觉也淡了,真到这个时候,他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在意。能够检阅军队,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但并无自己期待的热血沸腾之感。
  尤其是他全程被文官们簇拥着站在台上,离着下头演习的两支队伍远远的,也就只能看个大概而已。
  京营就建筑在山上,所以演习场也是这一座山,两军抽签决定攻守,一支占据高地,一支发起冲击,正面作战,打得硝烟味十足。即使早知道是演习,旁边的江太后还是有些不安,“这不是真的打?哀家怎么瞧着有人倒下了?”
  “娘娘放心,用的都是没有箭簇,绑了白布沾了石灰的箭,不会伤到人的。只是射中要害,就得主动倒下,扮演尸体。”参谋部侍郎躺赢立刻低声解释道。
  他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了,跟后宫女眷说话,倒是没有那么多顾忌,因此陪侍在侧。
  解释完之后,见越罗盯着战场,看得目不转睛,怕她们看不懂,觉得无趣,便低声解说起来、离着那么远,他却是将战场上的局势说了个差不离,让越罗心下暗暗赞叹,果然参谋部在这件事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江太后虽然略略放下心,但眉头仍是皱着。越罗在一旁看了,心想如今只看演习就如此,将来若是知道陛下想要御驾亲征,怕不要直接吓晕了?也不知道李定宸到时候会不会后悔曾带了她来看这些。
  倒是年年胆子大,见着这阵势,非但不怕,还一直拍着巴掌喊,“打,打!”
  她刚学着吐字,有些含混不清,声音却十分响亮。李定宸在旁边听见,不由哈哈大笑,伸手把孩子接了过去,“不愧是朕的女儿,将来没准也能上战场当个女将军!”
  然后立刻因为口无遮拦被太后训斥了一顿。
  周围的朝臣们本来还打算劝谏几句,但江太后开了口,他们便也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都没看到了。
  京营本来因为久居京中没有任何战事差不多废了,但因为就在军中,距离太近,所以军改之后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又有参谋部的人时不时不是过来上课就是过来组织考试,如今精气神早已远非当日可比。而江南富庶安逸,因为人口稠密,又到处都是水网而没有山,所以也少有匪盗,太平安稳,军队自然也就没什么锐气。
  最终这一场演习,却是京营获胜。
  李定宸下令赏赐,又亲自见了几位参加演习的将官,勉励一番之后,銮驾才返回皇宫。
  到底被勾起了兴致,他一回宫就让众人散了,然后拉着越罗回了知政殿,让张德将山川地理图给翻了出来,兴致勃勃的在图上指点江山。哪里有大秦的军队,有多少人,哪里又是异族的地盘,形势如此,若打起仗来,结果会是什么。
  这种推演李定宸不是第一次做,但这一次,弄完了之后,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越罗,“如今天下太平,人心可用,军队也演练得差不多,也是时候拉出来检验一番了!”
  “陛下三思!”越罗吓了一跳,连忙道。
  李定宸摆手,“朕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提出来的,咱们一步一步来。”
  “一步一步来?”越罗有些怀疑的看着他,“陛下打算从哪里入手?”
  李定宸抬起手,在地图上的西南角点了一下,“这里。”
  越罗一看,心下不由稍安。
  其实说是天下太平,但大秦地域广袤,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每天都要为此奔忙。只不过事情都不大,对朝廷而言只是癣疥之患,因此不会被特意提出来说罢了。
  比如李定宸所指的这个地方,名叫安南,虽然是大秦的领土,但实际上生活在这里的却几乎都是当地土人。朝廷从一开始的册封土人首领到设置府县派遣官员,对当地的掌控不断加强。
  但这里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又有瘴疠阻隔,所以仍然有一大片土地并不在朝廷掌控之中。
  朝廷也不是没有想过清缴,但中原军队到了当地,很容易会因为瘴疠以及水土不服等原因而失去战斗力,也就一直很难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直到如今,这些山民土人还是经常跟当地官府乃至驻军发生冲突,但因为事情不大不小,朝廷也只能授意当地驻军自行处理。
  以此地为切入点,倒的确是个很好的想法。
  至少朝臣不至于强烈反对,毕竟对于朝廷而言,这种问题本就可大可小,若要一举清除后患,也算是一件好事。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李定宸的手指顺着地图往下一滑,然后勾了个圈,“安南、交趾、占城,因为气候炎热,作物可达一年三熟之多,自古便是产粮之地。可惜当地土人多不识耕作,荒废了土地。若是能够将之并入我大秦境内,则朕与阿罗担忧的许多事,也就都可解了。”
  他们现在有良种,有好的种植方法和肥料,若是再有这么一片广袤而肥沃,一年能收三季作物的土地,粮食的问题就将不再是问题。
  那么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也就可以加快脚步了。


第116章 新的开始
  第二天早上不用上朝,李定宸却还是一大早就起来,不知做什么去了。
  越罗睁开眼睛时,身边另一半属于他的位置已经不剩一点温度。她下了床,听见响动声,就有宫人掀了帘子进来。而后一招手,就有手捧各种洗漱用品的宫人鱼贯而入,静悄悄的服侍她盥洗。
  直到坐在梳妆台前梳头时,越罗才开口问,“陛下呢?”
  哪知这问题才刚出口,就恰好从镜子里看到李定宸大步从外间走入,面上带着意气风发的笑容,朝她道,“阿罗起来了?正好,用过早膳,朕带你去看一样好东西。”
  “什么东西?”宫女正在梳头,越罗不方便行动,只能从镜子里看着他问。
  李定宸走到她身后,扶着她的肩欣赏了一回妆容,这才含笑道,“暂时不能说。”
  越罗便不问了。
  李定宸让人送了椅子上来,在越罗身侧坐下,饶有兴致的替她挑选收拾,搭配衣裳,总算收拾得齐整了,才出去带着两个孩子用早膳。
  本来按照定例,皇帝的早餐是非常丰盛的,一餐有十几个菜,其中许多都是口味比较重的大菜。不过李定宸小时候,两宫太后提倡俭省,他的饭菜份例就降到了四菜一汤,而且多是清淡的素菜。越罗曾经替他向两位太后哭诉吃不饱,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