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李治这人性子有些软弱,遇到问题,并不想着去解决,而是往往能躲就躲,他今天看到了好诗,正是开心之际,怕坏了兴致,怕王平安是个恃才傲物的人,他很讨厌这种人,刚才米小苗进来通报时,他就有些犹豫,该不该现在就见。
    身为宦官察言观色是基本功,这宦官便借着出来送诗的由头,来看看王平安。如果他给王平安手巾,王平安要是象别的士子那样,又是推辞。又是感谢,又是说这是太子的手巾,草民可不能乱用啊,罗罗嗦嗦一大通。那他直接就会回去,劝太子改日再见吧,也不急在一时,别打扰了今天的好兴致。
    可一见王平安很随和,没那么多的臭毛病,而且相当地会做人,这宦官心中欢喜,这种人物正对太子殿下的胃口,不招人烦,而且更对他自己的胃口,只要是黄白之物,便统统对他的胃口。
    屋里,米小苗正口沫横飞地说着他在徐州的见闻,什么他为了太子着想。要去试试王平安的本事,又怎么精心挑选,特地找了一个有疑难杂症的病人,生的是对口大疮,然后王平安又是怎么治的,徐州百姓又是如何的修理自己,足尺加十的说了出来,竭尽全力地把自己说成个小丑儿!
    他越贬低自己,李治越爱听,听的哈哈大安。心情更好了,指着米小苗道:“你呀,你呀,真是个狗才,这般的喜欢自作聪明,丢人了不是。你以后非得被人当笑话讲不可。人家一提起王平安,便会也提起你这个狗才!”
    米小苗要的是什么,他要的就是这个!装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道:“谁说不是呢,奴婢这次丢人可丢大发了,为给了殿下办好差,把奴婢那仅有的一点点小脸面,都给丢光了!”
    李治嗯了声,道:“你虽是个狗才,对孤却是忠心的。下去吧,这一路辛苦了,好生休息几天,再来当差。”
    米小苗大是感动,满脸即将要痛哭流涕的表情,很用力地“忍住”不哭出声,躬身行礼,道:“奴婢不辛苦,只要是为殿下办事,就算含了这条狗命,奴婢也在所不惜!”
    这话要是对皇帝说,皇帝肯定会不耐烦,可对李治说,李治却很爱听。而且还信了,道:“下去领二十贯钱。好生休息,去吧,去吧!”
    米小苗到退出殿,正好碰到那回来的宦官,连忙将身子俯低,满脸陪笑。这宦官只微微冲他点了下头,便来到了李治的跟前。宦官轻声道!”殿下,奴婢再才出夫,看到了外面的心双哎呀,这王平安竟给奴婢一种感觉,似曾相识啊!”
    “哦,似曾相识?。李治笑道:“你怎么会见过他?。
    这宦官一脸的茫然,道:“看见他,有种以前看秦府十八学生的感觉,但他到底和哪个学士相近。奴婢老了,脑子糊涂,竟想不起来了”。
    王平安的性情与杜如晦极其相似,尉迟恭早就说过,往来书信也提过,宫里哪有秘密,这宦官当然知道,他拿了王平安的好处,自然就要说上几句好话。
    果然,李治笑道:“原来你也有这种感觉,早听尉迟爱卿说过,他象克明公。
    很好,传他进来,孤要见他”。
    尉迟恭说过一万遍也没有用,他不见得能想得起来,可身边人只提一句,他立时就记起这回事了,他跟谁熟,就信谁的话。
    这宦官连忙出去,笑着将王平安引了起来,偷偷对王平安道:“行礼之前,先看一下殿下
    王平安轻轻点了点头,这是在指点我啊,看来黄金没白给!
    进大殿,王平安目不斜视。先看向书案后的太子李治,就见这位以窝囊之名,名垂史册的大唐高宗,全无半点史的病态。面色红润,相貌英俊,年纪不过二十出头,正双手放在案上,笑眯眯的看着
    己!
    王平安上前一步,撩起衣襟跪倒,道:“草民王平安,叩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治心中却想:“咦。他看我,举止平和,一点不象别的士子。倒头便拜,颤颤怯怯的样子!”他的性子也很温和,抬手虚扶,道:“免礼,王爱卿不必多礼”。
    王平安却仍旧将大礼行完。这才挺直身子,又看向李治!
    李治心中大喜,他又看我。他果然和别的士子不一样,真的和克明公相似啊!
    其实,李治并没有和杜如晦有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杜如晦去世时,他还是个幼儿,对于杜如晦的一切,都是听的传闻,但恰恰是听的传闻,而非真的接触过,没了真实的比较对象,所以他才会大喜!
    杜如晦见李世民时,那时时唐政权还刚刚建立,敌国强大,唐政权能不能长久的存在,还是个未知数,而李世民的年纪和现在的李治差不多,又非长子,地位并不巩固。在当时的情况来讲,并非是最好的投靠对象!
    但杜如晦那时却很有名了。他来见李世民,属于双向选择,在李世民选他的同时,他也在选择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他先看看李世民,就很正常了,是稳重的表现。没有上来就磕头,大叫臣以后就跟着殿下你混了,定要保殿下成为一代英主!李世民对于这种稳重,是非常欣赏的!
    至于日后,李世民当了皇帝。而杜如晦当了宰相,别人便将他俩当初见面的事,生搬硬套地编成了名臣遇明主的佳话,越传越离谱儿,说得多了,自然也就成真事儿了!而李治听到的,就是这种走了样儿的传!
    李世民是李治终生的榜样。无时无刻不想着学习父皇,虽然别人学得比他还象,以至于他把老婆当成了爹,乖得不得了,可现在他还是有样学样,努力向李世民学习的!
    王平安看自己,这岂不是历史重演,自己就是年轻时的父皇,而王平安就是年轻时的杜如晦啊!
    李治从书案后转了出来,大尖来到王平安的跟前,将他拉起,满脸笑容地道:“王爱卿,你就是孤的克明公啊!”他一兴奋,便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李治心里是明白的,但王平安却听得莫名其妙,太子怎么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他哪里知道尉迟恭替他使劲地吹嘘,而米小苗使劲地证明他有事。就在刚刚那大宦官还替他“提醒”了李治,前后如此多的铺垫,李治有这么一句话就不奇怪了!
    李治拍着他的手,把王平安想象成一代名相,而自己就是英明的父皇,他笑道:“孤听说你要考医科?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你必须考进士,孤日后的左膀右臂。岂能不走进士出身”。
    王平安差点把嘴咧开。茫然不知所措,实是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
    那宦官陪着笑脸小声道:“无病的赈灾新法确走了得,奴婢听说,皇上已经下旨,以后就要按此例实行了”。又提醒了一下李治。
    李治笑道:“无病,这个字就是父皇给你取的啊,连父皇都夸过你呢”。他越看王平安越顺眼,忽然问道:“无病,你会写诗吗?”   

第一百七十五章插草标卖身
    平安听李治问起写忙道!”草民小一时体弱多病心户后家中便没有再请过老师,所以只会写写打油诗,对于诗词歌赋倒是没有过多的研究。”
    这话说得既有谦虚之意,又无傲慢之态,既说自己会写诗,又说没有深究,如果李治当场考较,没准他能蒙出一首来,如果蒙不出来,也不丢人,没深究过嘛!
    打油诗,可也不见的就是人人都写得出的,就象后世的三句半,写出来不叫本事,能把人逗笑了才叫能耐!
    谁知,李治却一愣。道:“打油诗,是打油时念的诗吗?你却念一首来给孤荐听!”
    打油诗便是唐朝时产生的一种新的诗体,但这时候还没产生出来,并非是打油时念的诗。王平安搞错了年份,提前说了出来!
    还真的考较我啊!王平安没办法,只好顺着李治的话。往下说道:“草民小时候没受过什么太好的教育,不太会写诗,有一次家中门前有个卖油郎路过,草民突发奇想,便胡乱做了首诗,诗体很是直白。难登大雅之堂!”
    李治哦了声,很惊讶的道:“你自创诗体,那该叫平安诗才对啊,这名字可有多吉利,何苦叫打油诗呢!,
    他转身在殿内看了一圈。见不远处的墙上挂着一幅画,远山近水,水面结冰,岸边有条小船。船顶尽是积雪,而船边站着位渔夫,似乎正在为不能打渣发愁,手里拿着根大棍,象是要开冰捕鱼,渣夫身边跟着两条老狗,都饿得瘦骨噢响,摇摇晃晃地跟在主人的身边。
    这是一幅大写意,告诫统治者,这挥时候百姓衣食无着,需耍你们的关心,崇贤馆里这种寓意的画很多。
    指着画,李治便道:“就以此画为题,你做首诗出来听听吧”。
    王平安心里叫苦,早知如此,我就说不会写诗。只会开药方了,看来刚才还是不够谦虚啊,竟然被命题作诗!
    他嗯了声,咬了咬嘴唇。道:“这斤,嗯,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命题作诗,难度太大,他只能想出这首了。
    李治一愣,看了看旁边的那宦官,那宦官也是一愣,他俩都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诗,以前闻所未闻!
    只愣得片刻,李治哈哈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嘎嘎有声,全无太子殿下的体统,那宦官也是看着王平安,想憋住,却又憋不住笑,呵呵几声,却又咳嗽起来!
    李治笑道:“不成想。今天孤竟然听到两首好诗,无病你的这首诗,足可以开山立派,名垂后世了!”
    那宦官笑道:“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倒也押韵,就是太过直白了些!”
    李治又笑了一会儿。拉着王平安坐下,正想让他再做一首,门外却有小宦官来报,说是皇上要见李治。
    听父皇见召,李治笑容顿失,很有些害怕,问那宦官道:“爱国,你说父皇此时召孤。会有什么事呢?”
    那宦官道:“回殿下的话,此时天色近午,估计皇上是要用膳了,招殿下相陪,顺便问下您的功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