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莲雾大喜,忙接过方子,冲王平安灿笑道:“谢公子信任。”却听王平安又道:“不过你要将方子上的字教给丹若,药理我和你们说,但识字要你教她,她要是学不会,以后方子我就不给你了!”
柯莲雾灿笑立消,瞪了一眼丁丹若,见丁丹若脸上倒露出灿笑了,她委屈地道:“她会故意学不会的!”
“那你就想办法教会她!”王平安不再理会她们,又给病人看病。
丁丹若得意洋洋,在少爷心中,到底还是自己份量重些。她小小声地对柯莲雾道:“以后要管我叫姐姐,如敢再叫我妹妹,哼,哼,哼!你自己想去!”
咸同书院。
邱亭轩拿出手帕替邱问普擦去鼻血,他道:“父亲大人,你这是怎么了,可是服了桂枝汤的缘故?”
邱问普并不说话,过了好一阵子,鼻血才止住,闭眼想了会,伸手去翻《伤寒论》,摇头道:“仲景之方岂能有错,莫非为父患的不是风寒?”
邱亭轩打了个冷战,不是风寒,那可不太妙啊,父亲虽然保养得好,但年纪大了,谁能保证没点别的毛病,如果是其它病症……想到这里他不敢往下想,急道:“父亲大人,儿子这便去给你请医生来,我看先找成济生吧,如果他不行,那我立即派人快马去洛阳请人!”
“不要慌张,为父平日里教你的风度哪里去了!”邱问普轻轻斥责了一声,摆手道:“我再翻翻医书,如果还是不行,你再去请成济生来。你先出去吧,好生读书,不要分散精力。”
邱亭轩有心不走,可看父亲挥手,他从小听话听惯了,只好低头出了房间,回了书院。可回到书院后,却无法再安下心读书,在屋里不停地转圈子。
忽有仆人来报,说哈米提来访,求见山主。
邱亭轩一向看不起胡人,平常和哈米提来往不多,但哈米提是大商人,特别会为人处世,不管邱亭轩有多烦他,他都能厚着脸皮往前凑,日子久了,虽没交下邱亭轩,倒是讨到了邱问普的欢心,常常以邱问普的知心老友自居,逢人便吹自己和老山主关系多好,多受欢迎。
邱亭轩心情正烦着呢,哪有功夫去应酬哈米提,对仆人道:“你去和他说,山主今日不方便见客,请他改日再来。”
仆人道:“哈老爷带来不少的礼物,是否留下?”
“请他都带回去,不要啰嗦。”邱亭轩不耐烦地道。
仆人答应一声,出来见等在书院外的哈米提,道:“哈老爷,我家山主今天不方便见客,你改日再来吧!”
哈米提今天来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王平安的事,听闻邱问普不见客,他想了想,道:“老山主待我向来亲厚,不可能不见的,你问的是邱公子吧?”
仆人一笑,心想:“你还真明白事儿,一猜就中。”
哈米提递上一串铜钱,笑道:“老山主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说来给我听听?”
仆人看了眼铜钱,却不接,但也没刻意为难,只是道:“山主身子不适,我家公子正为此事烦心,得罪勿怪,哈老爷改日再来吧!”说着就要回去。
哈米提忽道:“身子不适?哎呀,有病就找平安小神医,徐州城里人人都知道啊!”他说话声音响亮,可在说到平安小神医几个字时,却含糊不清。
仆人停下脚步,问道:“找谁?”
哈米提又含含糊糊地说了句,仆人还是没听清,走到近前,道:“哈老爷你说有病要找谁?”
“平安小神医!”哈米提说道,声音响亮,咬字清楚。
仆人揉了揉耳朵,这回他听清了,而且记得更清,耳朵差点震聋,想记不住也难。
哈米提不做任何解释,留下礼物,转身上了马车便走。仆人在后面叫道:“哈老爷,这礼物……走得还真快!”
回到书房,仆人道:“公子,那哈老爷把礼物强留下了,人走了。”
邱亭轩嗯了声,见仆人站着还不走,问道:“还有事儿?”
“哈老爷走时,说了句话,说有病就找平安小神医,徐州城里人人都知道该找他!”仆人如实回答。
邱亭轩一皱眉头,平安小神医?这人是谁,没听说过。他哼了声,道:“你派人去济生堂,看看成医生在不在,如果在的话,就请他来一趟,如果不在,就守在那里,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请他来这里!”
他想了半天,觉得还是请医生来给父亲看病较好,俗话说自家人不给自家人看病,虽然父亲医术不弱,但自己给自己看病,没准儿会有些偏差,还是请成济生来一次比较好。
仆人答应一声,出门去了。
-----
附:再次感谢书友我是小小蛇的打赏,感谢你对本书的支持,多谢多谢。
如果书友见本书还能看,请加入书架慢慢阅读,如果手里有推荐票,还请顺手一投,平安在这里先行谢过,多谢多谢!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有,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半绿豆沙,铺均匀,撤上乌梅、生地,中间铺一层豆沙,再将其余的绿豆沙铺上,揿结实,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块。
功效:滋阴清热,解毒敛疮。
用法:作点心吃。
第四十四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医
王福生放下锄头,看着眼前的田地,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他心中也是欢喜,只要今年不出现大灾,秋后收成必好。庄稼汉,不关心地里的收成,还能关心啥。
正看着庄稼,他媳妇儿来了,离得老远就叫道:“当家的,我给你送好吃的来了!”提着饭篮子,走了过来。
王福生看了眼媳妇儿,笑了笑,大声回道:“这几天尽吃好东西了,都长胖了!”
“胖了好啊,有福。”福生媳妇儿来到近前,夫妻俩坐到田边小路旁。
王福生见妻子从篮子里拿出几个白面馒头,又拿出一碗蒸蛋,他道:“怎地这般不节俭,又吃白面馒头,又吃蒸蛋,昨天不是吃过了吗!”
福生媳妇儿道:“少东家给你送来的,让你这几天好好补补,你就吃吧,少东家给的不少,够你连着吃上半个月了!”
王福生叹了口气,道:“少东家是好人啊,等过几天闲下来,我去林子里打几只野物,给少东家送去。”拿起馒头吃了起来。
小路上走来两人,一对夫妻抱着个小孩儿,男子走到近前,问王福生道:“敢问这大哥,五里村的王老爷家怎么走啊?”
他妻子哄着怀中的小孩儿,小孩儿不大,长得有些瘦小,在母亲的怀里怯怯地看着王福生夫妻俩。
王福生一指远处的村子,道:“进村就能找到,好找得很,你见最大的房子,还有门前围一堆的人,那就是王老爷的家。”
福生媳妇儿站起身,问道:“你们是找王老爷,还是王少爷?要是找王少爷,那就是看病的,对吧?”
男子连忙点头,道:“对对,正是找王少爷。有病就找平安小神医,这是别人告诉我的。”
王福生嗯嗯两声,他嘴笨,对于陌生人,不太会说话,只是不停地点头:“对对,我们少东家看病厉害,找他准没错!”
福生媳妇儿却道:“走走,我带你们去。当家的,我先送他们去见少东家,回头再来拿篮子。”后一句是对王福生说的。
这对夫妇被福生媳妇儿带进了村子,离得老远,就见一座大宅的门口或坐或立,围着不少人,情知这便是王家大宅了。
有病就找平安小神医,果然不错,上门求医的人这么多,不正好说明小神医的医术高明吗!夫妇谢过福生媳妇儿,抱着孩子快步进了人群。
咸同书院。
一大清早,成济生便赶到了书院,先见过邱亭轩,问过病情之后,再去了小院,给邱问普号过脉后,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风寒罢了,这种小病根本用不着急着请自己来,邱问普自己就能解决。
邱亭轩在向成济生描述病情时,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父亲开错了药,吃得流鼻血的事,只是把发病时的症状说清,而邱问普虽无考较成济生之意,但也没说他服过桂枝汤了。
成济生在桌上铺好纸,提笔想写药方,忽然想到,这是什么地方,面前的又是谁,何必开什么药方,我只一说人家就明白了。他笑道:“山主患的乃是小恙,不过区区风寒而已,用成方即可,桂枝汤,无需加减,真接使用,一剂见效!”
说完这句话,成济生忽然有种不妙的感觉,桂枝汤乃是汉代医圣张仲景留下来的经典成方,莫要说天下行医者人人皆知,当然如果连这种名方都不知道,那还当什么医生,就连稍懂医术的人都知道这个方子。如果这剂汤药能治得了邱问普的小小风寒,那人家还请自己来干吗?闲得没事做吗!
果然,这种不妙的感觉,立时就得到了印证,就听邱亭轩说道:“错了!”
成济生一时没反应过来,转头对他道:“邱公子这是说得哪里话来,医圣之方,乃是经过千锤百炼,无数人辨证过的……哦,你是说药不对症!”只一愣神的功夫,他便明白邱亭轩的意思了,心想:“不对啊,明明就是风寒,难道我连风寒都能看错,岂有此理!”
邱问普并不多说什么,又伸手让成济生再次号脉。过了一会儿,成济生道:“确定无疑,就是风寒。脉浮大而缓,又佐其它症状,明显风寒中症,用桂枝汤绝对无错!”
他的医术虽然在王平安面前受过挫,但多年来神医之名可不是白得的,风寒之症如果都能看错,还称什么神医,连庸医都够不上格了。所以这话他说得斩钉截铁,半点都不犹豫。
邱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