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到成为大唐第一臣,欧阳兄弟们无不兴奋,这可是身为人臣的最高顶峰了,只要是不想着造反当皇帝,那么这就是这年代百姓的终极目标了
王平安嘿然道:“就算是第一臣又能如何,现在的长孙大人不就是么?可你们看看,他身为第一大臣,竟然被武媚娘一个小小的女子逼到了幽州来,寻求我的帮助,就算是第一大臣又能如何,只要让他见不着皇上,他就啥第一都不是了”
这可是大实话,事实就在眼前,没法反驳。别看长孙无忌在这里威风得很,接受突厥兵的欢呼,可只要是皇帝一不答理他,把他给贬斥了,那他就啥也不是,啥第一不第一的,突厥兵谁也不会对着他欢呼的,怒吼还差不多。
欧阳兄弟们心中都想:“看来当大臣,就算当到长孙无忌的位份,也是啥用没有啊,还得是听从皇帝的调遣。”一时之间,众兄弟都有些兴味索然,都不说话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所以说,还是把咱们自己的领地经营好,才是上上之策啊山高皇帝远,咱们自己的事,咱们自己作主,不用看人的脸sè,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强”
欧阳兄弟们一头,确实如此,如果能远离长安的权力斗争中心,那是再好不过的。
欧阳利问道:“主人,等这次战事结束,咱们能回折柳么?不要再让你进京吧,那时咱们不还得看人的脸sè么。如果以后又碰到象武媚娘这种女人,不让你见到皇上,那今日长孙大人所处的遭遇,岂不是要在你的身上重演?”
王平安咬了咬牙,道:“战事结束,班师回朝,我是一定要进京的。可进京之后,我打算跳出事外,长孙大人那里敷衍着,而武媚娘那里,和她好好说说,如果她能帮我离京,镇守领地,那她的事我就不管,随她和长孙大人去斗。如此她必定帮忙,那咱们去折柳的希望就会大很多”
欧阳利啊了声,道:“可这样岂不是要得罪长孙大人?嗯,没关系,他年纪这么大了,就算是掌权,就算是能折腾,也没几年好折腾的了,得罪他也不要紧。”
王平安唉了声,道:“火烧眉毛,且顾眼下吧,走一步算一步,只要能让咱们自己过得舒服些,xìng命无忧,朝里的争权夺利,随他们去吧,咱们不管,也管不着”
欧阳兄弟们一头,就眼前的事情发展来看,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这也是很好的一个发展趋势。如果没办法当上真皇帝,那有什么还比当土皇帝更好的呢?就算皇帝前面加了个土字,也好歹是个皇帝呀
他们这里说说谈谈,帐外却有人道:“王爷,长孙大人洗漱已毕,叫您过去呢”
王平安道:“我这就来。”他又对欧阳利等人道:“咱们的事,可不要泄lù给别人,人多嘴杂,要是传到了长孙大人的耳中,让他知道咱们想脚踩两只船,那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欧阳利等人齐声道:“属下省得”
王平安出了大帐,去见长孙无忌。他进了阿史那奇钵儿的汗帐,就见长孙无忌坐在案后,正在翻看帐册,幽州都督送来了大批的军备,都是开战后需要用的,长孙无忌不来则已,一来他就要掌兵权,而掌兵权自然得要喂饱兵将们的肚子,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把帐册抓到了手里。
王平安并不出声,坐在长孙无忌下首,等着长孙无忌和他说话,等了好半天,长孙无忌才抬起头来,道:“无病,此次出兵,看似仓促,其实各项事宜都已经准备好了,只不过是突厥兵提前出发而已,此战必胜。”
王平安忙道:“外甥也是这么认为的,估计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我大军就可以攻入高句丽,今年的新年怕是要在高句丽过了。”
长孙无忌道:“是啊。对了,晚上就不要开什么篝火晚会了,养足精神,明天一早就赶往营州,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毕竟京里还有事呢”
王平安道:“全听舅父大人的吩咐。”他当即传下令去,让阿史那奇钵儿做准备,明天一早就要出发,今天晚上就不开宴会了。
又说了些闲话,长孙无忌疲倦得很,和王平安一起吃了饭,他便早早休息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突厥大军拔营起寨,赶往营州。
大军驰骋,倒也没用几日,这日的傍晚,便进入了营州地界,在离城四十里处,王平安命令大军扎营,他派了信使,去营州见李恪,去试探一下李恪的反应
第九百零二章 李恪来见
直过了一个多时辰,派去的人仍未回来,不知营州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李恪是否还在营州。
阿史那奇钵儿的汗帐,已经成了长孙无忌专用的了。大帐之中,长孙无忌和王平安坐在地图前,对着营州地图,商量对策。
长孙无忌道:“按理说,史爱国早就到了营州,圣旨也早就给李恪宣了,如果李恪听话,那他此时就会在营州等着。可是,我大军行进,声势如此浩大,他怎么不派人来联系呢?”
王平安指着地图,道:“营州附近,地广人稀,城外几乎没有百姓居住,那么李恪不知道咱们到来,也是有可能的。”顿了顿,感到李恪不知朝廷大军到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他又道:“或许是他不想派人来联系,有点别的原因吧”
长孙无忌嗯了声,道:“李恪这个人,麻烦之极,这么多年了,不管老夫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把他铲除,而他自己也不消停,没事总想着给老夫找点事儿,实在可恶之极。无病,他不派人来联系,你说会有什么原因呢?”
王平安摇头道:“这个难说,史爱国在宫里失了势,心里肯定是不会痛快的,就算他不会和李恪谈什么具体的,但言语之中定会流露出不满之意,李恪要是看出其中意味,没准又会有什么新想法呢。李恪的心思,还真是难猜呀”
长孙无忌指着面前的地图,又道:“如果他有什么新想法,却要面对十万突厥兵,他的想法也不可能是别的,除了逃走,继续找地方逍遥之外,难不成他还敢起兵开战么无病,你看看,如果他要逃走,会逃到哪里去?”
王平安看着地图,想了想,道:“不太可能往东逃,东边是高句丽,虽然现在高句丽还是我大唐的敌国,可是高句丽的割据势力却是分成两派,有想要继续反抗我天朝的,也有盼着我大军入境,他们混水摸鱼的,心思并不一样。所以说如果李恪向东逃,那没准他还没等找到盟友呢,就得先被敌人给砍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老夫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如果往东北方向逃呢,那里部落林立,凶人遍地,象李恪这种身娇肉贵之人,可没那种胆子,去钻东北的老林子。如此,只剩下西北了”
他用手一划营州的西北,道:“好大一片土地啊,这里可是突厥人的地盘,而且还是没有归顺的突厥人的地盘。”
王平安嗯了声,道:“没有归顺的突厥人,看到了归顺突厥人的好日子,如果李恪要是逃到他们的土地上去,那十有**,得被突厥人给抓住,送到咱们的军中,以便换取好处。”
长孙无忌嘿了声,道:“如此说来,李恪是无处可去了?”
王平安笑道:“不错,只要他不傻到透腔的地步,只要他的谋士们还有那一丁点的脑子,那么李恪现在就哪都不会去,乖乖地留在营州,等着咱们去接他回长安。”
长孙无忌哈了一声,道:“这么说,他是绷架子呢,想让咱们去求见他呀”
王平安笑容消失,忽然道:“不对,这事怕是有蹊跷”
长孙无忌道:“什么蹊跷?嗯,老夫也觉得这事有蹊跷,可一时之间,实在想不出哪里不对劲儿”
王平安道:“我在云州待的时间可不短,舅父大人你从长安来是走的水路,时间也用了不少。而如果长安发生的事,是通过陆路报的信,那么营州的李恪,怕是早就知道武媚娘在长安起了妖娥子啦”
长孙无忌啊了声,道:“可是,武妖女的事和李恪有什么关系……啊,知道了,李恪必会想办法利用这件事的”
长孙无忌比王平安稍晚了一步,明白了此事的危险性
李恪为什么会这么消停?他身为“罪人”,却不主动来巴结王平安,因为他看到了长安的事故,知道他可以从中得到好处。浑水摸鱼,水不浑,如何摸鱼?
李恪再笨也会清楚,他不回长安是不行的,而回到长安后,一时半会儿,短时间内,李治是不会把他怎么样的,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得先把鸡蛋打碎了才成,打碎鸡蛋,然后在蛋黄蛋清里挑挑,那也是需要时间的呀
而长安出现了一个凶悍的宠妃,这个宠妃又和长孙无忌不对付,长安朝廷这汪水算是浑了,李恪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巴结成武媚娘,成为现在急需扩充势力的武媚娘的一名打手,专门来打长孙无忌,那武媚娘说什么也得保住他,他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患难之交”,绝对的同袍战友啊
武媚娘在几年之内,是肯定能保得住李恪的,李治不至于这么快就杀了他,而李恪在和长孙无忌的斗争中,就算不胜不负,打个平手,可他也能发展势力,抢皇位他是没指望了,可自保却是绝对没问题的
要是李恪能熬,把李治给先熬死了,那没准李治的儿子一登基,他还能当上摄政王呢,一下子就翻过身来了
朝廷上的战争,风云变幻,谁能说得清几年之后的事?别说几年之后,几个月之前,长孙无忌还不知道他会见不到皇帝,反被一个小小御女,给打发出长安呢
王平安一拍地图,道:“我想明白了,李恪现在根本不需要巴结我们,更不需要和我们搞好关系,他只要巴结好武媚娘就成了。而现在的武媚娘,是最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李恪要是写封奏章,给武媚娘作证,说她不是先帝的嫔妃,而且品貌端正,可以做贵妃,甚至可以做皇后,那武媚娘就算拼了命,也得保住他啊”
长孙无忌目瞪口呆,要放在以前,他是不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