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绣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四弟,一别多年,你还似当年神武。”
  “堂姐也越发显得年轻了。”朱棣难得嘴甜,而男人对于女人外貌上的夸赞,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庆成郡主的脸上已经堆起了笑意,“难得听见四弟的夸奖。为姐今日前来……”
  “堂姐,外头沙土飞扬,日头又紧的很,咱们去里头坐下谈,只是烦劳堂姐走几步了。”朱棣没等庆成郡主说完,便打断她。
  庆成郡主脸上一僵,连忙点头道,“四弟说的是,说的是。”
  因她裹着小脚,走起这段路,倒是很不易,又兼体态丰腴,不由得拿出罗帕擦拭,随身带着的一个小丫头瘦瘦小小,搀扶她也显得有些吃力。我便走到她身边,伸出手道,“公主小心脚下。”
  庆成郡主这才抬头看了看我,脸上现出些惊讶,“我倒没有想到军中还有女子。“说完便笑笑,很是和气的准备将手搭到我胳膊上。
  朱棣一把拉开了我,对着庆成郡主道,“堂姐,这不是丫头。”
  庆成郡主脸色一变,慢慢的红了起来,她方才大概以为我是朱棣随身携带的丫鬟,朱棣这么一说,她便也猜出我的身份,不由为自己的鲁莽羞愧起来。我趁着她不注意,瞪了朱棣一眼,怪他多事,朱棣却只是促狭一笑。到了帐篷内,庆成郡主已经站不住,我连忙将她带到一张椅子前,“公主,快坐。营地肯定比不得王府和皇宫,地也是烂的,辛苦您了。”
  庆成郡主此时已经对我十分客气,对我点了点头道,“难为你倒是在军中呆着,四弟好福气。”
  朱棣的脸色这才好了些,对着我宠溺的一笑,这才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桀骜态度问道,“堂姐这个时候来本王的大营,一定不会只是想来看看我这个小老弟,恐怕所为不简单吧?”
  庆成郡主听朱棣这么说,还没坐稳,便站起了身来,对朱棣道,“四弟,我跟你就不绕弯子了,是皇上派我来劝你的。”
  “哦?劝本王什么?”朱棣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庆成郡主的脸上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道,“你不是一路靖难从北平到应天来了吗?咱们的朝廷文成武将一片祥和,大明百姓更也是安居乐业,正是国泰民安的好日子,哪里需要靖难呢?更何况,当今皇上乃是你我的亲侄儿,太祖的亲孙子,都是咱们眼瞅着长大的,为人处世都是咱们知道的,切不可骨如相残啊!”
  朱棣点了点头,“堂姐说的很对。”
  庆成郡主听朱棣这么说,似乎看到了希望,脸上也不再是一片黯淡,终于现出了一些光亮,再也撑不住,便坐到了椅子上,笑眯眯的说道,“皇上让我传达给你,只要你退兵,便任你挑一方封王,更赏黄金一万两,享粮五千單每年。”
  朱棣一边听一边点头,庆成郡主越发起劲了,“皇上最是仁慈的,对自己的亲叔叔,岂能亏待,四弟啊,你听姐姐的劝,皇上一定既往不咎,待你如初,答应你所有的要求。”
  朱棣这才慢悠悠的说道,“本王没有别的要求,这次起兵,只是要为父皇报仇,诛灭奸臣,仿效当年的周公辅政足矣,如果皇上所言不虚,便这个要求罢了。”


第250章。70。进京

  庆成郡主废了半天口水,但见朱棣态度谦逊,表情恭和,对自己又是礼尚有佳,本以为自己大任已经完成,刚松了一口气,谁料到朱棣只是表面和善,态度依旧这样坚决!那富态的脸庞又开始了苍白,贵族的气度让她在这种时候也并没有太过失态,只是脸上的恐惧和失望显而易见,“四弟,你的意思是……”
  “本王没有什么意思,如果皇上不能答应本王的要求,那本王攻破城池之日,希望诸位兄弟姐妹马上搬家,去父皇的皇陵暂住,以免到时候惊吓了各位。”朱棣轻描淡写的说道,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是在说一件家常的小事一般。
  庆成郡主捂住胸口,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四弟……”
  朱棣佯装不懂的模样,“何事?”
  庆成郡主嗫嚅半天,终究再也没有说出什么话,“时候不早,我要回城了,四弟,你多保重。”
  朱棣笑着站起身来,伸出一只手,礼貌的说道,“堂姐,本王送你出去,军中生活艰苦的很,只怕饭菜也未必合你胃口,本王就不留你了。”
  庆成郡主点点头,蹒跚着脚步往外走去,朱棣跟在后面相扶,直至将她送上了轿辇,目送其走出视线,才折了回来。
  “你啊你……”我抿着嘴笑道。
  朱棣也忍不住有些得意忘形,笑道,“你认为我把她吓坏了?”
  “人家自幼便是娇生惯养的郡主,后又有先帝亲自赐封号加封为郡主,又得了好驸马,大半辈子都过得平平稳稳,哪里受过这等恐吓?”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我一直都没有说过,现在我要让天下都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朱棣面视前方,霸气无比的说道。
  庆成郡主不了解朱棣,也不可能了解朱棣,她根本无法想象朱棣是经历了多少痛苦的抉择和苦难的煎熬才走到了今天。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朱允炆竟然想用几句话打发走人,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棣准备从浦子口开始渡江,只要渡过江便拿下京城,拿下京城便可以直击皇宫,到达他最后的目的地。自从灵璧一战之后,燕师已经再没有遇到过敌手,所到之处不是不费吹之力拿下,便是敌人自动投降,如今京城已经没有了任何屏障,我们也本算着京城是大开门户的,没想到盛庸居然赶回了京城,布下了层层障碍,朱棣带着将士们居然无论如何也攻不破。
  朱棣站在江边,对对面的城池展眼望着,眼神复杂,我走到他身边,也展开视角,往对面看去,“咱们的将士们已经筋疲力尽,强弩之末了,一下子遇到这么个阻挡,怨不得会狼狈不堪。”
  朱棣点点头,“守城容易攻城难,是我自己失算,没想到盛庸居然会跟我来这一套。”
  “之前你跟我说过,只要坚持一下,坚持一下,就会有想不到的结果,千万别在这种时候气馁啊!”我从朱棣的身后抱住了他,将头靠在他的背上,轻声说道,朱棣伸手握住我环在他腰上的手,用力的捏了捏。
  就在此时,身后突然有人说话,我连忙松开手,回过身去,一看居然是朱高煦,朱棣此时也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这个次子,立即变作一副严父的模样,“什么事?”
  朱高煦用眼睛在我身上溜了一圈,这才单膝跪下拱手道,“父王,孩儿与几位将士研究了一下现在对岸的形式,盛庸也不过是虚张声势,并没有什么实力,孩儿有信心将他们攻破。”
  朱棣听了他的话,对我看了看,又转回去对着朱高煦,脸上露出骄傲的微笑,“你告诉父王,你准备怎么对付盛庸?”
  “我带一小支队伍,夜袭过江,只要有人从对面接应,这边的人就可以轻松的过去,只要能把人带过去,南军那些喽啰,绝对不是我军的对手。”
  朱棣淡淡笑了笑,将手抚向朱高煦的肩膀,“你哥哥身体很不好呢。”
  朱高煦先是愣了一下,后突然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低下头恭恭敬敬道,“父王,孩儿知道了!”
  朱棣微微扬了扬下巴,“你下去吧,等会父王去找你。”
  朱高煦脸含着笑意,往回走去。我看了看朱棣,几乎有些不敢相信,他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他在给朱高煦希望,告诉他朱高炽虽是长子,却身体怯懦,如若现在他能拿下江山,将来的继承人也许就是朱高煦。朱高煦得了这样的暗示,难怪这样兴奋不已。
  朱棣待朱高煦走远,伸手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闭着眼睛,看起来很是揪心疲惫的样子。我借口回营有事,先行告辞离开了,走得远了,回身看他的背影,已经正矗立在江边,遥望着对面的风景。
  朱高煦因为得了一句朱棣若有似无的话,简直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他本就彪悍,如今更是鬼神难挡,一往直前。朱棣的人疲惫了,盛庸的人其实不比朱棣好到哪里去,可是朱棣却能拿出朱高煦这样生猛的生力军,而盛庸,是无论如何也再也拿不出半颗棋子的,他的好搭档平安等人全都落马成为朱棣的阶下之囚,只剩他孤军奋战,为朱允炆的王朝江山做着最后的努力。
  然而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效果,谁也没有想到,朱高煦也遗传了他父亲朱棣他夫妇朱元璋的善战血统,上了战场也是以一当十,更富于煽动精神,让手下的人各个抛头颅洒热血的信奉。如此,浦子口不过两天便失守了,过了江,眼前便是应天府,金陵城,当今大明朝都城的城门!
  都城就是都城,城门直有十多丈高。朱棣骑着马儿,举头望着这城门,笑着对我说道,“关于这城门的传说,你听说过吗?”
  我摇摇头,“有什么传说?”
  “这是宋朝巨富沈万三,出钱辅佐当年的皇帝用淳厚的花岗岩,混着米浆糯米等浇筑而成,固若金汤的缘故便是从此而来,建成之时,便有人说,只要坐拥这座城池,这座城门,便永世得到安全,永远也不会被攻破。”
  “可你已经在它之下了,我相信前人的话,但是我却更相信你,我见证了你创造的太多奇迹,打破了那么多不可磨灭的神话,这个城门一定会成为其中之一!”我在马背上,远远地伸出一只手去,和朱棣的手牵在一起,“你说是吗?”
  朱棣嘻嘻笑了,“你不止说对了,还说的很对,今日,我朱棣,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让这座城池开门迎接我的归来。”朱棣一说完,便伸手在空中一挥,在他挥手后不过片刻间,便听到一声划破长空的尖锐刺溜声儿,天空中瞬间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烟花朵,即使是白粥,也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光彩。
  烟花放完,没有一会功夫,城门竟然缓缓地自己打开了!
  李景隆和谷亲王朱穗各自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不过十余骑马匹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